心理意象,灌溉记忆的土壤!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聪明的孩子与家长”教育心理丛书(套装全3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心理意象,灌溉记忆的土壤!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曾说:“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记忆也是如此。我们对2005年至2010年以来参加注意力、记忆力训练的孩子进行统计,发现98%的孩子都很欠缺自信,其中有40%的孩子是极度缺乏自信。由自卑衍生的各种负面情绪和问题接踵而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甚至破坏了整个家庭的生活。
9岁的彤彤是个乖巧、文静的女孩,从不给老师、父母惹麻烦。唯一让父母头痛的就是彤彤的学习。妈妈反映她作业速度很慢,动作也慢。背一篇课文一两个小时也完成不了,还很容易忘记。总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问她也不说。胆子特别小,这么大的孩子连和别人主动打招呼都做不到。我们观察到,彤彤从进入训练室开始一直低着头坐在椅子上,坐姿几乎没怎么变。回答问话时,声音非常的轻,大多用轻微的点头和摇头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针对彤彤的具体状况,我们在制订训练计划时除了加入注意力和记忆力训练外,自信教育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始终贯穿整个训练。
为了加强和彤彤的亲密度,我们每次见彤彤首先会送上一句赞美,如,“彤彤穿这条裙子真漂亮,是新衣服吗?”“今天彤彤的辫子梳得真好看,自己梳的还是妈妈梳的?”“今天一进门就能见到彤彤的笑容,老师觉得真开心。”“帮妈妈拎包,真棒!是彤彤主动的吗?”……
正式训练前,我们还会要求彤彤和老师分享“上周又发现了自己什么优点”,这是她每周固定的一项心理作业。还记得第一次彤彤做这个训练时,她想了很久也没有说出一个优点来,最后竟急得红了眼圈,带着哭腔说:“我没有优点,想不出来,没有!”安抚了她好一会,她的情绪才平静下来。后来我们为彤彤特别制作了“微笑卡”和“自信卡”。
“微笑卡”要求每天起床后和睡觉前对着镜子微笑,然后对自己说三遍“加油!我一定可以做到”!对着镜子微笑时,镜子里的自己应该是最自然、最开心的!如果做到了,就画个微笑的表情,如果没做到,就画个沮丧的表情。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微笑卡”充满微笑。微笑记录可以帮助了解、调控孩子的情绪。
彤彤的“微笑卡”
“自信卡”要求每周从自己身上寻找1—2个优点,详细写下来。然后和爸爸妈妈或和你愿意分享的人分享自己的优点。
彤彤“我最棒”!
从只会点头,到微笑,再到会小声地和老师分享一些事情,彤彤的每个表现都让我们欣慰。她情感细腻,观察仔细,善良听话,实在是一个很惹人怜惜的孩子。这样一个孩子怎么就对自己这么没信心呢?尤其在记忆力训练时,缺乏自信给她带来的记忆上的阻碍特别明显。她能很快理解并掌握各种记忆方法,但一让她背诵较长语段就会显得很紧张,不是漏词就是忘句。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我们找到了病根。幼儿园大班时,彤彤参加园内举办的讲故事比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彤彤因为紧张忘词了。表演结束后,妈妈流露出彤彤让父母丢脸的表情,责备她记性差,连个故事都讲不全。彤彤是个敏感、爱面子的女孩,那次糟糕的体验在她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痕迹,同时也让她对自己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认知:我的记忆很差,这很丢脸。从此之后,彤彤对背书一直持逃避的心态,背之前还习惯说“我一定会背错的”,仿佛这样自己就安全了。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彤彤的妈妈,彤彤妈妈是一个对孩子非常严格、强势的母亲,是望女成凤的典型。她将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女儿身上,为此甚至辞了工作。她认为只有不断指出孩子的不足才是为孩子好,所以总在对孩子说“你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够”,很少夸奖孩子。当彤彤妈妈意识到自己就是造成女儿如此不自信的一个原因时,不禁泪如雨下。且观“自信”的“信”字,它由“人”“言”构成,可见语言对信心的重要性。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赏,父母的一句鼓励说不定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为了进一步打破彤彤自卑的心理,我们还指导她运用“心理意象”这一创造性机制来锻炼、增强自己的自信。有这样一个心理实验:实验者将被测学生分为三组。要求第一组学生在20天内每天实际练习投篮20分钟,并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练习;第三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然后每天花20分钟在脑海中练习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时,他们便在想象中进行相应的纠正。实验结果证明:通过20天的练习,第一组进球率增加了24%;第二组因为没有练习,毫无进步;第三组每天想象练习20分钟,进球增加了26%。这就是“心理意象”的魔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做将军,那么就在心中不断模仿将军这个角色,从各个角度周密地思考并模仿一个将军应该具备的思维、言行、神态等。这个不断模仿的过程其实就是你向目标靠近的过程。
我们要求彤彤每天进行15分钟的“心理意象”训练。下面的步骤可供读者参考:
1.选择150字左右的一篇小短文,然后为自己定下目标,告诉自己要像一位演说家一样自信地演说这段短文(好的演说家一定是具备优秀记忆能力的)。
2.明确怎样才是自信的表现:抬头挺胸、面带微笑、举止从容、大方地和他人打招呼(可以事先观看一些反映自信的镜头)……
3.放松,排除干扰,使自己感到舒适,轻轻闭上眼睛,开始想象:你正站在一片绿地上,空气清新,阳光柔和。在你面前有一幅宽大的银幕,你就坐在绿地上快乐地观赏自导自演的电影,电影里你成为了一个优秀、自信的演说家,正在演说短文……当然,想象时要尽量使这些画面生动、细节化,让这些心理画面尽可能接近实际的经验。
4.想象完毕后,在心中默念“我一定可以在20分钟内记住这段短文”,然后开始背诵。
仔细记录每次创造性想象时不足的地方,以便在下次训练时可以改进。通过这种练习,你的头脑会建立新的“记忆”数据,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坚持练习一段时间,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行为“完全不同”了,记忆能力明显提高。
自信对记忆的影响是巨大的,家长千万不要疏忽这点。不止记忆,其实做任何事都离不开自信。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缺乏自信的孩子抗挫折能力低、缺乏主见、意志力薄弱、做事拖沓。而乐观向上、自信的态度不但能提高孩子的记忆力,还能改善整个生活质量,让孩子更热爱生命。
容易情绪化也是缺乏自信的一个普遍现象。上一刻还踌躇满志地准备完成多少作业,下一刻说不定就会因为几个生字而摔笔发脾气。学习时情绪波动过大的后果就是记忆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小林是个情绪化的男孩,很容易着急,情绪一上来就面红耳赤,甚至会出手打人。为了让小林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情绪并有针对性的解决,我们让他列举出容易让自己烦躁、情绪低落的事情:
1.做不完的习题和考卷。
2.爸爸妈妈吵架。
3.觉得背书很烦,尤其是自己明明已经记住了的内容,妈妈一定要说没记住,还要求重新背。
4.碰到不喜欢的学科内容。
5.每天作业做到11点多,很想睡了还是不能休息。
6.做作业的时候,妈妈坐在旁边监督我,嘴里还一直唠叨“快做作业”。
7.周末,其他同学都出去玩了,就自己还得补课、做作业。
8.期末考的时候,觉得自己语文考得很不错,但成绩发下来却只是刚及格。还不如不复习算了。
如何将这些负面情绪转化成正面情绪呢?小林认为可以采用听音乐、玩电脑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转移注意力是一个调节情绪非常好的办法。在肯定小林做法的基础上,我们为小林推荐了一种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直面问题,各个击破。这种方法的原理和“心理意象”类似,是它的一种衍生方法,在这里我们姑且将它命名为“想象模拟法”。以容易造成小林情绪低落的事件3为例。
事件3 觉得背书很烦,尤其是自己明明已经记住了的内容,妈妈一定要说没记住,还要求重新背。
这个烦恼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高背书的兴趣(因为讨厌背书,而从此不背书这是不可能的),同时提高背诵质量,这样妈妈才不会一直要求返工。那如何运用“想象模拟法”呢?
准备阶段
1.明确目的
在纸上明确、具体地写出自己背诵的目标是什么,实际要求是什么。小林一开始回答说:“目标是背完这篇文章。”这种回答不够具体,不会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可以这么定目标:“目标是在多少分钟内,快速、准确地记忆多少内容。记忆这些内容时,我的情绪始终是平和、愉悦的。”(决定记忆时间和记忆量时,可以在自己实际能力的基础上稍微提高一点要求)。
2.和妈妈沟通
小林妈妈说每次检查小林的背诵就是对自己耐心的一次挑战。检查到最后就会火冒三丈地扔下一句:“不行,重背!”然后离开。这样可不行。这种做法既激化了小林对背诵的厌恶,又不能帮助他进步。一定要将要求小林重新背诵的理由详细地解释给小林听,或者写在纸上给他看(当觉得孩子不耐烦听时,写是个不错的方法)。小林妈妈要求小林重背的理由:很多地方读白字(指出哪几个字读错了);背的时候喜欢自己加字或减字(指出具体的地方);背的时候声音含含糊糊,听不清(指出哪些地方不清楚);总是疙疙瘩瘩的(指出哪些地方不流畅)。
3.自我分析
小林则结合妈妈指出的地方,想想要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自己应该注意什么?自己现在已经具备了哪些能力?哪些能力还不足?
4.回忆自己背诵最成功的一次经验
当过去的成功经历在脑海里再现时,会产生一种“我曾经也做得非常好”、“现在自己一定能记住”的自信心,也会使你对记忆的对象产生兴趣。同时为了达到目标,你还会想尽办法寻找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
(以上准备的内容最好用方便自己记忆、一目了然的方式写在纸上。)
具体步骤
1.选择一个比较安静,通风、温度和光线都适中的场所进行训练。以舒适的姿势坐好,两脚着地,两肩放松,头可以微微前倾(有椅背也可以后仰,以舒适为准),让身体和头部得到伸展,以便消除身上的紧张感,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有些孩子不大明白放松的意思,家长要为孩子解释清楚。可以通过体验“紧张”和“放松”时不同的肌肉感受来帮助理解;还可以让孩子回忆以前经历过的,让自己感觉“轻松、快乐、舒畅”的场景来帮助放松;不过,绝对不要想象与不愉快体验相联系的事件。
2.进行3到5次深呼吸或腹式呼吸,随着呼吸的加深,心情会越来越平静,身体也会越来越放松。还可以伴随着呼吸数数,帮我们的大脑安静下来。
3.开始想象。首先在脑海里想象一个最能让自己放松、心情平静、愉悦的场景,可以借鉴以前的经历。
4.在脑海中浮现过去自己背书最成功的那一次的情景。如当时你背书的面部表情、背书姿势、心情体验、背书速度;妈妈检查完背诵后,是怎样开心地笑,怎样表扬你了或奖励你了,等等一系列细节。这个情景要在脑海里停留至少3到5分钟。
5.从过去的成功中获得自信后,再在脑海中浮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可以在头脑中描绘这样的情景:“我对背书越来越感兴趣,记忆力也提高,这可以让妈妈再也不向我唠叨,不再总是罚我重背;而且记忆力提高后,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也会大大提高,我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休息,去玩……”这种想象可以帮助建立强烈的记忆动机,刺激脑细胞运作起来。还要注意,想象时一定要结合愉快的事情和感受。这个情景也在脑海里停留3到5分钟。
6.结合事先确定的记忆目标进行分析想象。
这一步要求受训者对记忆内容或要解决的问题作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在脑海中模拟解决的方法。受训者要在脑海里充分分析、理解记忆内容,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加深自己对记忆内容的理解。在记忆时,哪些记忆方法可以帮助自己记忆?记忆时采用分段记忆分解记忆内容,是否更方便记忆?根据事先整理出的几处薄弱环节,不断纠正……边预想结果边进行记忆。将这些情景在脑海里反复演练10分钟左右。
7.睁开眼睛,马上进行背诵。背诵时越接近刚才脑海里的良好形象越好。将刚才预想的方法都在实践中验证一下。观察用原来方法背诵和使用“想象模拟法”背诵,记忆效果和记忆情绪有何不同。
进行这个训练时,一定要根据训练者自身的特点、喜好进行想象,这样才会有收获。或许有人怀疑,这怎么这么像白日做梦呢?不是的!这和白日做梦有本质的区别。名人佩思曾说:“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只要持之以恒地加以训练,心理意象这一创造性方法对记忆的作用会让你为之惊叹。
记忆趣谈
放松心情,和孩子一块做做下面几个趣味心理游戏吧,让孩子对自己有个更清晰的自我认识!
第一题 赛跑中的乌龟
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请仔细观察下图,你认为图中的乌龟正在想什么?
A.乌龟想兔子现在一定到达终点了,自己一定输了!
B.乌龟认为自己在这场赛跑中一定能胜利,所以心安理得地朝终点前进。
C.乌龟什么也没想,当然更不可能考虑兔子的问题。
参考答案:
选A的人大多有些悲观,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建议这类人在面对事情时应该对自己更有信心。选B的人非常有自信,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能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在这一点上一定要注意,不然容易成为“眼高手低”的人。选C的人知道只有努力才会成功,所以做事非常用心。这类人在失败后也会总结教训,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也比较客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做事情时应该更有计划、更有目的地去做,这样会更容易取得成功。
第二题 陡峭的悬崖
将图中这个正在攀爬悬崖的人想象成自己,那么你认为图中的“自己”能否顺利地爬上山顶?
A.可以 B.不可以 C.不清楚
参考答案:
选A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不断激励、鞭策自己。具有达成目标的强烈欲望,信心十足,积极进取。选B的人虽然心里很想完成一件事情,但却迟迟没有采取行动。这样的人喜欢抱怨,很少从自身寻找失败的原因。选C的人做事犹豫,缺乏主见。这类人多随遇而安,其实只要有信心,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记忆之星小竞赛
1.为自己设计一份最喜欢的“微笑卡”,进行微笑记录。
2.为自己设计一份最喜欢的“自信卡”,将自己的优点和进步详细记录在自信卡上。
3.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请在1分钟内将你了解的各种情绪写在相应的一栏上。写完后,再查阅资料进行补充。
(1)正面情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负面情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想象模拟法”记忆下面2段话。
到了春天,绿叶从奶头似的地方伸展出来。我们高兴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空地上有了这大片的绿荫,成了最好的游戏场所,我们在那里赛跑,唱歌,演戏。经过的船常常停泊在右边那一棵的绿荫下面,摇船的歇口气,吸一袋烟,或者煮一锅饭。这时候,一缕缕烟就袅袅地升起来了。
银杏树的花太小了,很容易被人忽略。去年秋天,我一边拾银杏果,一边问父亲:“银杏树为什么不开花?”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儿来的果?等到明年春天留心看吧。”今年春天,我看见银杏树的花了,那是很可爱的白里带点儿淡黄的小花。
——节选自《三棵银杏树》 “聪明的孩子与家长”教育心理丛书(套装全3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