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聪明的孩子与家长”教育心理丛书(套装全3册)

家校沟通?不怕,不怕!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聪明的孩子与家长”教育心理丛书(套装全3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家校沟通?不怕,不怕!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苏霍林姆斯基

  家长面对老师都会真诚地请求:“麻烦老师多多关照我的孩子。”父母的拳拳之心让人动容。可现实是老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级的教学,很难做到家长期冀的“关照”。这时候,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就变得尤为重要。

  家校沟通的意义何在?家长需要主动、积极地和老师沟通吗?家长如何才能和老师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和老师沟通需要学习吗?……或许只有极少部分家长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更多家长的惯性思维是:孩子进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了;如果什么都需要家长,那老师的职责在哪?找老师不是什么好事情;害怕面对老师,逃避和老师沟通;怕问多了引起老师的反感;不知道和老师说什么……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尤其是差生家长)只要接到老师的短信或电话就心跳加快、神经紧张、思维短路。在这些认知的误导下,家校沟通要么沦为一种形式,要么成为压在家长头上的一座大山。

  在聚焦!

  马上要期末考了。在这紧要关头,小雷家长却收到老师的通知,要求小雷暂时停学一周。原因是小雷严重妨碍了老师教学,上课和老师顶嘴,甚至情绪失控摔课桌。小雷妈妈性情急躁,接到通知后非常气愤,跑到学校指责老师不负责任,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而另一位接到停学通知的小伟妈妈,沉思良久后,提笔给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作为家长,对于孩子为老师带来的麻烦,心里感觉非常的内疚,在这里我郑重地向老师道歉。我也非常理解老师做出停学决定的理由。我相信老师和我们家长的心情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好。不过,马上要考试了,现在停学对孩子的情绪和复习进度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家长的建议是:先停学两天。在这两天我会积极开导孩子,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复学后,如果他依旧如故,那么我们家长对老师的决定再无异议。恳请老师和学校慎重考虑我们的请求……”

  有话说!

  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曾言:“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由此可见,只有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孩子的茁壮成长。尤其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的冷静,对老师的理解与尊重,处理问题的技巧,以及努力和老师沟通以便取得对问题的共识,这些都构成了顺利解决问题的基础。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自己对于老师、以及和老师沟通这件事,你的认知和态度是怎样的。

  想要和老师建立良好沟通,放下心理包袱,摆正心态是家长必须要走出的第一步。在上述的描述中,第11、12、13、14点心态是有助于家长顺畅地和老师沟通的。除此之外,和老师沟通时,家长要带着礼貌、虚心又不失自信的态度和老师交谈。语气要温和、真诚。在和老师沟通之前,家长最好事先整理好沟通思路。交流时直奔主题,清晰、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意思或目的表达清楚,准确无误地将信息传达给老师。表述时不要过于笼统,要着重于事实和细节的描写。和老师意见不一致或发生冲突时,家长更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性。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如面谈、书信、电话、邮件、短信、微信等等。家长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沟通方式,并且多途径地和老师保持交流。同时也要注意沟通时间的选择。

  ◎避免在上课时间和深夜打电话给老师。上班时间,最好使用短信留言。

  ◎如果交谈内容比较多,可以采用提前预约的方式。晚上或节假日时间会比较妥当。

  ◎家长会和学校开放日。

  ◎活用零星时间。早晨送孩子:三言两语把孩子生病或今天情绪不佳等情况转告老师;放学接孩子,简要询问孩子当天在校的表现或生活情况。

  有家长会苦恼:“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找老师沟通,更不知道要和老师说些什么啊!”下面的内容可供家长作参考。

  ◎孩子初进一所学校或所在班级换了新老师,家长应该主动、及时地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孩子,帮助老师在最快的时间内掌握孩子的基本信息,更快地了解孩子。介绍的内容要包括孩子的性格特征、过去的行为表现、兴趣爱好、具体学习情况、生活习惯等。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介绍一下家长的工作环境、家庭情况等。介绍时,不要隐瞒孩子的真实情况。

  ◎每次新学期开学,家长也要及时和老师做一次深入沟通。可以把孩子假期里的情况、进步或者家长发现的一些问题和老师探讨一下。

  ◎当孩子在情绪、生活和学习上突然表现出异常,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

  ◎和老师沟通,除了谈孩子的成绩,家长可以尝试多和老师交流一些成绩之外的话题。如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或者谈谈孩子的兴趣爱好,某方面的进步,以及老师可能没关注到的孩子的细微改变,甚至可以聊聊孩子的一些趣事。这样家长不会词穷,老师也不会觉得单调无味。而且通过这些沟通,家长和老师彼此会多一层了解,遇事也更容易达成共识。

  在目前的家校沟通中,其中有一个现象是令很多家长头疼——尤其是时常被老师点名批评的孩子的家长——并且难以应付的,即老师高频率地告状。甚至有部分家长因此对老师产生抱怨和质疑。针对这种情况,在无力改变学校与老师的做法时,家长的应对策略就变得极其重要。

  ◎尽量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老师告状这件事。家长不妨想:“老师会告状,说明老师并没完全放弃我的孩子,这个老师还是负责的。从这个角度想,事情还不是最糟糕。”

  ◎不妨耐心倾听。在老师告状时,家长“耐心听、谦虚听”的态度对老师也是一种情绪上的安抚。

  ◎家长学会用些巧方法主动把谈话内容往更有建设性的方向引导。如针对老师的告状内容,家长不妨虚心请教:“孩子这种情况我们家长也注意到了,也尝试过挺多办法,但效果都不太明显。老师你的教育经验更丰富,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化被动为主动。在老师向家长告状前,家长先主动向老师汇报孩子的情况,尤其是一些进步的地方。老师教学繁忙,忽视了孩子的细微进步也属正常。家长可以主动提醒,引导老师去发现孩子的进步。

  ◎老师告状时,家长不要急于为孩子辩解或说一些听上去类似推卸责任的话。如孩子在家从不这样,来了学校才出现这种情况的。或我们家长实在太忙之类的。这些话只会让老师的告状来的更猛烈或因此对家长心生抵触。

  ◎老师告状时,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用质问的口气和老师对话。牢记我们和老师对话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进步。

  ◎和老师沟通时,若发现老师的错误,家长要注意避免在公众场合指出,要有意识地保护老师的颜面和自尊。可以另选时间私下和老师沟通并指出。这样效果会更好。

  “聪明家长”在行动

  一、孩子马上要上学了,怎样让老师更快、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呢?家长不妨尝试着为孩子设计一份具有个人特色的“入学简历”!

  毛毛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为了让老师能更好地帮助毛毛适应幼儿园生活,毛毛妈妈在孩子入学之前精心制作了一份特别的简历!在这份简历里,毛毛妈妈举了很多生活上的小例子。这样既加深老师的印象,也使枯燥的介绍变得生动。

  二、自制家校联系卡

  这份家校联系卡可以用于平时家长与老师的联系,以及帮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在校的情况。家长可以在参照下面例表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删减或添加。如果能加入自己的家庭创意,引得老师眼前一亮,那就更有意义了! “聪明的孩子与家长”教育心理丛书(套装全3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