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到作为他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作为我到作为他人
一个人有两个立场,作为自己的我,作为人的他人。人的文化、伦理、哲学观念都是建立在我之上的,我是人的第一立场,本能生存立场,我是人生存的中心理念。怎样作为我占据了个人绝大部分精神意识,做一个什么样的我占据了社会对个人的全部要求。每个人都在做我,都在为我,都以我面对他人,都以我作认识、行为的出发点,都以我作为生存的立足点。我意识是人的主意识和默认意识,我感知我作为是人的动力起源和第一动力。我为圆心,意识、思维、情感、心理、行为……就是半径,个人就是围绕我活动的一个圆。人们已经把个人确定为我的个体、我的基本单位和独立单位,所以,人类的文明就是以人的我为中心建筑而成的。
作为我,作好我,是人精神着力的所在。关于个人的修为、戒律、规劝、教化的思想、文献可谓汗牛充栋。独善其身,做一个好人,做一个贤人,做一个完人,做一个圣人就是对人的逐级要求。整个人的一生,都是作为我的一生,我——就是人的存在范围。整个人间就是“我”的组合,“我”与“我”之间交流、融合、矛盾、冲突、秩序、管理……人间就是无数个“我”的共处,人与人的实质关系就是“我”与“我”的相处关系。不管人是善良的还是恶毒的,都是我的;不管人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也是我的。
如此,人除了自己,感受到的都是“作为我”的他人,感受到的都是一个个的“我中心”,感受到的都是封闭的“我范围”。所以,人面对人,规则不能少、禁忌不能少、戒律不能少、防备不能少、冲突不能少……人与人的关系就如此脆弱地维系至今。
人只作为我,不作为他人,人从来没有作为他人的概念。最多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认识伦理。然而,人在事实中感受到的却不是自己而是他人,他人才是我的存在。个人没有“作他人”的意识,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他人?作他人并不是做好我自己,是真正作好他人的自己。我们从未建立过他人概念,怎么产生供人感受的良好的他人?我们至多有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的作法,人的生存核心毫无改变。人都不知道做他人,人都不会做他人,我们需要的理想的他人从哪里来?我们只有自我文化,还没有产生出他人文化。
他人是人的第二生存立场,从他人出发,作为他人的我,这是人的理性生存状态。建立以他人为中心的我,内在的我成为外在的我,没有边界的我。我就是他人的半径和范围,我就是他人的存在和利益,我就是他人的生存意义。不是做好自己给他人看,是我为他人做自己;不是用自己去服务他人,是他人就是自己。这样,我与他人的界限还有分明的必要吗?做一个完善的他人是我的义务,他人享受我的付出是我的愉悦,他人的愉悦才是我真正的愉悦。
在这种情况下,有了我成份的他人成为我的感知对象,他人理想的形态就是我的存在。自我为中心成为古老的过去,自私自利行为成为“前人类”的标志,人相互存在于彼此,人类既存的所有矛盾与问题会不解而散。
这就是人的问题终极解决方案:从作为我到作为他人,这是两个纪元观念的跨越。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