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附存正门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上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北门附存正门
成都城的北门与南门都是多年来方向基本未变的城门,只是距城中心的远近位置随着城墙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化。
秦代的成都城墙北边只有一个城门,因为从此门向北而去即可至秦国的都城咸阳,所以名叫咸阳门。汉代的成都北门有两个,靠西的是咸阳门,靠东的是小雒门。小雒门的得名,很可能是仿咸阳门的得名,因为出了北门向北去的第一城就是雒城,即今天的广汉。由于秦汉时期的成都城比今天要小得多,当时的北城墙与北门的位置很可能在今天的青龙街以南。唐代修建的罗城,大致奠定了后来成都城的基本规模,北城墙已经临近府河,而且只有一个北门,名叫太玄门,出了太玄门不远就得过河,因为当时的府河叫清远江,所以河上的这座北门大桥也叫清远桥。明清时期北门的格局基本上与过去一样,也是只有一个北门,只是名称改为大安门,大安门上的城楼叫作涵泽楼,门外的大桥也改作大安桥,但是成都人一般都把它叫作北门大桥,而且就一直喊到今天,其位置在今天北大街北端,至今仍然依稀可见,就是在“好又多”超市北门店那个地方。
清代的中央官员从北京来成都都是从陕西入川,沿“官道”(即今天的川陕路)从成都北门入城。清代的成都地方官在北门外的李家巷修建有迎恩楼,专门用来迎接从北京来的高官,高官入城的必经之路北门也叫作迎恩门,北门桥也就叫作迎恩桥。
前面介绍成都四个城门时,也介绍了四个城门上的城楼,它们的名字分别是溥济、浣溪、江源、涵泽,八个字的偏旁都是从“水”,即一般人所称的“三点水”。八个“三点水”一共是“二十四点”,所以清代的《竹枝词》写道:“城楼二十四浓点,分镇东西南北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清代文人的笔下可用“二十四点”作为成都城的代称。之所以会有八个“三点水”,是当时人们从传统的五行相生相克观念出发而有意为之,目的是为了以“水”克“火”。清代的成都城初建于康熙年间,雍正年间进行了增补。乾隆四十八年(1783)四月初一成都发生了一场大火,火灾之后四川总督福康安才上奏朝廷,对成都城又进行了一次重修,重修之时就对四个门楼的命名做了上述的安排。
为了纪念在前线英勇牺牲的抗日名将李家钰将军,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创作的李家钰骑马铜像于1947年9月18日在北门城门口举行了落成典礼。这尊铜像于新中国成立后被拆除。
为了方便交通,民国时期在东、南、西三边的城墙上都新开了出入通道,这就是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的新东门、新南门、新西门。北边也曾经有一个新开的城门,那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当时设在北较场的中央军校在校区北边的城墙上新开的、寓意为正气长存的存正门。存正门外的护城河上修了一座石拱桥,以当时的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中的名字命名,为文白桥(张治中字文白,他既是国民党内地位最高的军政长官之一,也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由于这道城门是建在中央军校的校区内,为中央军校所专用,所以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不大知名,一般人都不把它当作成都的一个城门,但是它至今还被北较场内的成都军区机关所使用,而且还是成都老城墙上至今唯一存在的一个城门。
成都北门 1917年 [美]甘博摄影
清末北门外 [德]魏司摄影
北门内的挑夫 1917年 [美]甘博摄影
民国时期马氏一家在北门城墙上拍的全家福 陈志强提供
北较场内的存正门 1984年 王学成摄影
1958年成都市工业专科学校建校时场面,远处可见成都北门城楼,这可能是成都城楼最后的一张照片。 杨显峰提供
李家钰铜像 建川博物馆提供
除了上述的8个城门之外,为了市民出入的方便,民国前期在成都城墙上开有4个缺口(也就是北方人叫的豁口)可供出入,其位置在万福桥、二道桥、今南河桥(即俗称的彩虹桥)以西、今锦江桥。到了抗战时期,为了城内居民“跑警报”的方便,拆除了所有城门洞的城门,并在东较场、南较场、北门城隍庙等地的城墙上又开了几个缺口。 成都街巷志.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