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附府河 南河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上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河
望江楼下的锦江河段/20世纪50年代/张蜀华摄影
位于都江堰水系中心的成都是一座因河而兴、因河而盛的城市。千百年来,城外有被喻为母亲河的府河与南河(二者又共称为锦江),城中有穿城而过的解玉溪与金河,都江堰水的哺育使得成都既有航运之便,又有灌溉之利,成为中外闻名的天府之国之首府。
锦江附府河 南河
锦江是成都的母亲河府河和南河的总称,但是它最初并不叫锦江。
早在成都建城之初,其周围就有着大小不同的河流。在著名的李冰治水的系统工程中,作为都江堰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城外的两条河流也经过了治理,这就是在《史记·河渠书》中所记载的“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这里所指的二江,就是著名的郫江和流江(又称检江)。郫江在成都的西面,从北向南而来,在成都的西南角改为向东流去,绕了成都城的西南两面。流江则是从西面流来,沿着城南向东流去。两条江在成都的南边大体并行,因为郫江的位置在内,所以又叫内江,流江位置靠外,所以又叫外江。内江和外江的江水都是从都江堰而来,在成都的东南角汇合,最后又回到岷江中去。
先秦时代蜀都迁徙略图 李思纯1936年绘制 李德琬提供
清代绘制的《四川成都水利全图》 都江堰管理局藏 刘永禄提供
内江和外江从成都的西面和南面而来并在城南并行的格局一直保持到唐代。唐代后期高骈主持新修罗城时,为了使城墙外面有一道加强防御的护城河,就将原来的二江进行了重新安排(见前面的“罗城”所述),成都的城南不再是二江并行,西面和南面的内江不再有江水流淌,其故道的绝大部分也已被包围在新建的罗城之中,但是在故道上还长期保留着一些低处的池塘,这在以后保持的一些地名中,如江渎庙、上池正街、上莲池、中莲池、下莲池、小淖坝等,我们仍然可以依稀见到一些仿佛的江影。正如民国《华阳县志》卷二十八所说:“城既南徙,江成断港,历久而为池耳。考今成都城南自石犀寺沿上、中、下莲池,疑皆旧江流耳,浸淤浸塞,不复相通,此犹桑田旧影也。”
唐代以后内江与外江的格局一直保持到今天。今天的府河就是唐代的内江,今天的南河就是唐代的外江。不过,这二江的名称却经过多次变更。内江最早的名字是叫郫江,又叫市桥江;在改道之后,又称为清远江;因为当时成都称为成都府,所以又称为府江、府河;在五代前蜀时期,因为成都是前蜀王朝的京城,所以又称为京江;在宋代因为岷江发大水时其他河流大多受灾而它独得平安,所以又叫永平江,宋代以后又称为油子河。外江因为在城南,所以成都人长期俗称为南河;它最早的名字是叫检江、流江;因为在明代的大地理学家徐霞客考察长江正源之前,我们的祖先一直将岷江误为长江正源,而南河是处于成都城下的岷江上游,所以也被误为岷江和长江的正源,被称为汶江(即岷江)、大江;因为河上有笮桥(即竹索桥),所以又被称为笮江、笮桥水;因为河水清澈粉丽,所以又称清江、清水河、粉水、粉江;也因为它的江水清澈,官家负责织锦的锦官城就在其侧,人们都喜欢把刚织成的锦在江中濯洗,所以又叫濯锦江、锦江、锦水。
在上述所有的名称中,如今还常在使用的是府河、南河与锦江。
府河因成都府而得名。成都在唐玄宗之前并不称为府,因为唐玄宗在成都有过短期居住,所以才升级为府。由是可知,府河的名称只能出现在唐代中叶以后,目前所见到的材料最早是在宋代,当时称为府江,直到清代才见到府河这一名称。正因为府河是因为成都府而得名,所以自得名以来,府河这一名称严格来说应当是一个泛称,凡是流经成都的河流都可称为府河,包括今天南河的主要水源走马河和府河的主要水源柏条河都可以称为府河,至今府河和南河在合江亭汇流之后仍然叫作府河。也正因为府河是因成都府而得名,所以古代也叫成都江,并曾经简称为都江。在有些时候,府河和南河也可以共称为成都江或都江。闻名世界的都江堰又名都安堰,就是缘于都江平安之意。
清代成都东门水码头。左侧凹处是金河汇入府河的地方。[法]杜满希提供
锦江中的水车、航船和木筏 1917年 [美]甘博摄影
今天的府河上游是柏条河和徐堰河,在郫县团结镇的石堤堰分水闸汇合之后,又分出了毗河,流经洞子口时又分出了沙河,以后一直流至合江亭下与南河汇合。再往下,在下河心村附近,沙河重又回到府河。从洞子口到河心村,府河总长度是19.4公里。这以后一直到彭山县的江口与岷江(即岷江在都江堰与内江分开的外江)汇合,都江堰所分的内江与外江最后合流,浩浩荡荡流到宜宾汇入长江。
清末府河码头,左岸主体建筑是王爷庙。 [德]魏司摄影
南河因为地处城南而得名,就是古代的外江,成都人又把它称为锦江。今天的南河起自送仙桥附近清水河和磨底河的汇合处,流到合江亭与府河汇合。从送仙桥到合江亭,南河总长5.63公里。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磨底河的名字目前在成都的各种场合中可以见到两种写法,即磨底河和摸底河,包括一些正式的文件、路牌和地图中一直没有统一,这是近年来成都市地名书写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这条河的名字只应当写为磨底河。因为清代的主要水利著作如乾隆年间的《灌江备考》中,在有关地方志如嘉庆《郫县志》与同治《成都县志》中,都写的是磨底河。在由成都市地名领导小组编写的、有一定法规作用的《四川省成都市地名录》中的《成都市市区地图》中也写的是磨底河。第二,清水河在西二环的清水河大桥下面曾经短期地分为了两支,一支向北流过草堂,这一段又叫浣花溪,向南的仍然叫清水河,两支在青羊横街前面重新汇合,所以,与磨底河汇合的一支也可以叫浣花溪。
锦江得名于江中濯锦,主要是指外江即南河,也可以作为二江的代称。成都城内的府河和南河以及另外的两条河金河与解玉溪在古代也可以称为锦江,所以可以把锦江视为成都几条河流总的代称。
民国时期停泊在锦江里的邮政船只刘永禄提供
清末望江楼下的总督官船 [日]山川早水摄影刘永禄提供
成都自战国以来就是全国也是世界丝织业的中心城市之一。三国时期的蜀中史学家谯周在《益州记》中就已经写道:“成都织锦既成,濯于江水,其文(即纹)分明,胜于初成,他水濯之,不如江水也。”可见成都在江中濯锦的工艺与习俗早在汉代就已形成。晋代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中更有“贝锦斐成,濯锦江波”的记载。而最形象的描述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锦江从何时得名,目前尚未确知,但是在李白、杜甫的诗中,我们已经可以见到“濯锦清江万里流”、“锦江春色来天地”、“锦水东流绕锦城”等记载了。在上面引述的这些著名的诗句中,锦江是不分府河与南河的,应当是统称。在单独称一条河的时候,称南河的时候为多,但也可以单独称府河。例如宋人宋京在《武担山》一诗中所说的“山名武担锦江边,用是得名千万年”,就应当是指的府河。
对于自古就以美女著称的成都城来说,锦江中濯洗出来的蜀锦为成都女性身上的漂亮衣着增色不少,锦江在历史上还曾经有过一个别称叫作粉水或粉江。这个名字的得名,就是因为古时用锦江中的清水制作的用于女性洗面化妆的水粉质量特别好,比起其他地区生产的水粉更为鲜洁。只是由于近代的日化产品早就取代了古代的水粉,府河边的这一名特产品早已不再生产,粉水或粉江的名称也就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出了。
锦江曾经长期在人们的心目中被视为长江的正源,称作“江源”。这是因为古代的锦江河道宽,水量大,航运发达,各种船只通过岷江可以直达长江中下游各城市(过去的锦江水量要比今天大得多,秦汉时可以航行大型船队,每艘船可以载50人并加上3个月的口粮。直到清代,还有一位诗人沈廉写有《锦江观潮》一诗,说是“桃花落尽春水生,锦水忽作鲲雷鸣。奔流欲转草堂去,大声撼动芙蓉城。两岸回旋如走马,飞腾上下驰流星。浪花排空百丈立,银河倒泻天为倾”。这里虽然有诗人的夸张,但肯定是有事实为依据)。成都地区作为古代长江上游地区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有着很多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人们的眼中,就很自然地把岷江上游的锦江视为长江的上游和长江的正源。一直到了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实地考察,写出了著名的《江源考》之后,人们才知道金沙江应当是长江的正源,而岷江只是长江的支流,锦江又只是岷江的支流。
今天的成都人大多没有看到过锦江中的航船,不知道昔年锦江航运的盛况。其实自从李冰治水以来,历代的史籍中都有大量有关锦江航运业兴旺发达的记载。李冰修建的闻名遐迩的都江堰是一个系统工程,锦江是这个工程的一部分。《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得很清楚,李冰修建都江堰这个系统工程的主要目的有三个:第一是为了航运“行舟船”,第二是利用水漂流“坐致木材”,第三才是“溉灌三郡”。而这三个目的主要都是为了当时秦国统一全国的大目标服务。过去的锦江河面比今天宽,水量比今天大,船舶很多很大。战国末期秦并天下时,秦国的水上大军就是先后四次从成都出发,“浮江伐楚”。在楚汉相争时,蜀中作为刘邦的后方基地,大量物资也是从成都“方船而下”,其中有“蜀汉米万船”运往前方。西晋统一天下,大规模的战船与运输船队仍然是从成都出发,循江而下,直达长江下游。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著名诗句“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所描述的正是西晋大将王浚从成都出发顺江而下攻伐东吴时的景象。当时王浚率水军达7万人,水军乘坐的楼船可乘千人,船身长120步,主舱四面可以骑马。据今天的推算,这种楼船的吃水量近千吨,吃水深度应在3米左右,如果楼船是从成都出发的话,锦江的江面应当宽百米左右,水深应当在5米以上。唐代在杜甫和李白诗中有我们所熟知的“门泊东吴万里船”和“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的名句。就以万里桥来说,唐代著名诗人岑参《万里桥》一诗写道:“成都与维扬(即扬州),相去万里地。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宋代也曾经在万里桥下操演水军,例如陆游就曾经在名为《万里桥江上习射》的诗中写道:“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一直到近代,在1933年成渝公路建成之前,绝大多数的成都人要走出盆地,都是从锦江这条黄金水道坐船到乐山,转重庆,出三峡的。安顺桥、九眼桥、望江楼等地仍然是极重要的水运码头,成都人花十几两银子就可以包一只木船直抵重庆。
民国时期在锦江河道上拉纤的纤夫 刘永禄提供
锦江在20世纪50年代初都还有载重10吨左右的木船通行到乐山,如果在洪水期,40吨的木船可以从下游开到望江楼下的石牛堰,成都人偶尔还可以见到江中的帆影。只是由于河水日渐减少,河道日渐淤塞,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逐渐取代了成都航运业的作用,江面上才见不到来往的船只了。1952年,成渝铁路通车,锦江上的码头工人中有300多人被安排到火车北站货场,转行成为新型的搬运工。一直到1955年,成都航运站仍然还有10吨级小型木船145艘,年货运量还有20多万吨,年客运量还有7000多人。笔者1957年到四川大学读书时,在南河中还经常看到从彭山、眉山上行的货船,里面主要装着木柴和蔬菜。而当时城内大量的粪便,则很多是靠下行的粪船运到下游各地做农家的肥料。南河彻底中断航运应当是在1979年,因为双流古佛堰将堤坝加高以后完全截断了航道。
今天的成都人可能难以想象,从都江堰到成都之间在过去也是可以通船的,只是船不大,航行比较困难,所以少有行船。在1938年出版的、由胡天编写的《成都导游》一书,在水路交通部分就曾经明确记载说:“灌县以上只通木筏,灌县至成都可通小木船,但须过堰。”
民国时期府河中赛龙舟 刘永禄提供
古代的锦江中不仅有很多航船,还有若干木筏与竹筏,让成都充满了更多的乡风野趣。唐代诗人萧遘在他的《成都》一诗中就曾经这样写道:“月晓已开花市合,江平偏见竹排多。好教载取芳菲树,剩照岷天瑟瑟波。”府河之中的木筏与散木漂运一直延续到当代,从1958年开始,洞子口以上的府河曾经被确定为散木漂运的专用河道,沿途还有若干方便漂木与集木的专门设施,成都地区各种建设所需木材基本上是来自这条专用河道。
作为成都的母亲河,锦江曾经给成都带来了秀丽和繁荣。但是到了近代,锦江已经不堪重负,河道淤塞,河堤垮塌,水质恶化,道路狭窄,管网不全,沿河民居破旧,成了城市发展的严重障碍。根据水利部门公布的报告资料,20世纪80年代锦江的最小流量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低值:府河每秒1.11立方米,南河每秒0.17立方米。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府河边漂木上合影的年轻人 王华提供
南门大桥和锦江大桥之间的河道 20世纪60年代 王文相摄影
锦江中赶鸭 20世纪80年代 周筱华摄影
从1992年起,成都市集中财力人力,全面整治府河和南河,列为全市的一号工程。1997年,一期工程胜利结束,新建、改建河堤25公里,铺设排污管26公里,建成绿化面积400多亩,沿河筑路41公里,将两岸的3万多户居民从破旧的棚户区迁入了24个新建的居民小区。这项工程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在整治府河和南河的几年中,全市上上下下都在说府河、南河,以致人们将其简称为“府南河”,这种简称一直用了好几年。2005年5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市关于锦江的正名,决定今后在任何正式场合中不能再使用“府南河”这种不规范的简称,府河就是府河,南河就是南河,对府河和南河的统称仍然是既古老而又充满诗意的“锦江”。确定锦江的起点是成都市金牛区的洞子口,迄点是位于彭山县江口与岷江的汇合处,总长度是97.3公里(目前在一些地方还可以见到一个数字,说锦江长度是82.4公里,这是指成都市境内的锦江,即是从洞子口到成都市与眉山市的交界处)。
当环绕成都的府河与南河统称为锦江之后,还有一段不能称为锦江的府河,这就是在洞子口以上的一段,即从石堤堰到洞子口的一段,只能称为府河。如果要按多年的习惯把这一段府河和合江亭以下的锦江也称为府河的话,这段府河从石堤堰到彭山江口的总长度是116.9公里。 成都街巷志.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