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丝路望长安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2章
正月十一魏家的驼队来到西安,管家在药材市场采购药材,魏承祖风尘仆仆赶到谢家来接父亲,父子相见悲喜交加,恍如隔世……
魏承祖见到谢曾祖夫妻,跪倒拜谢:“伯父伯母,救父之恩,世代永记。”
谢曾祖忙扶起魏承祖,说:“贤侄快快请起,我与你父前世情、今世缘,弥足珍贵。”
魏继业又让儿子谢过谢文元,说:“从今以后,你须得视文元为手足,有福同享,永世不忘。”
魏承祖献上肃州特产——一匹矫健的山丹黑骏马,以作答射之礼。
谢曾祖哪里肯收:“这马太珍贵了,我岂能收下这般大礼!”
魏继业说:“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区区礼物,怎能报答谢兄救命之恩?唯愿留些念想予谢公,万望勿相忘。”
谢家开宴相待,与魏家父子相约一起去赶一年一度的老君庙会。正月十三的老君庙会乃骊山最为隆重的祈福盛会。
正月十二午时谢曾祖一行来到骊山脚下。骊山如一匹黑骏马腾云驾雾,欲飞升天。华清宫碧树银台万种色,一脉温汤亘古流。在华清宫温泉沐浴更衣,随着欢歌笑语进山的人流向老君殿而去。东西绣岭如擎天玉柱,云雾缭绕,庄严肃穆。谷底氲氤,潼水弥散,如玉带飘来,谷壁如含万千珍珠,熠熠闪光。
谢曾祖说:“这就是潼水,与瓮溪一同滋养了万千临潼儿女。”
魏继业赞道:“三秦豪士天下奇,意气相投山可移,让我感同身受。”
谢曾祖指着云翔雾绕的老君殿说:“过奖!这西绣岭有三峰,居高的为第一峰,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千古一笑亡国君。中锋稳如泰山,有‘炼石补天’‘黄土做人’的骊山老母殿。太上老君从南天门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老君殿所在的第三峰,如骏马回首,翘首遥望南天。”
魏继业附和:“得天独厚,清静自然。”
夕阳镀金似的落在翘峰上,老君殿在霞光中金光闪闪,殿堂不甚宏大,但处处显现着老君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谢曾祖每年四次来老君殿参拜布施,祈求吉祥如意,与李道长相交甚密。与李道长一见面,便道:“俗家弟子大年初一进香,小道士说道长云游去了,道长何时归来?”
李道长白发长髯,仙风道骨,说:“回来六日,知施主与文元今日要来,特意等候。诸位别来无恙!”道长见有生面孔,端详一番,看了看魏继业,继续说道:“这位施主与令郎缘分不浅呀!”
谢曾祖介绍说:“托太上老君的福。这位乃是肃州居士魏继业和其公子魏承祖,专程前来祈福。”
魏继业旋即献上白银二十两、青布二匹,并敬献红绫一匹披在太上老君神像之上。魏继业道:“弟子十六日启程返回肃州,望道长指点迷津。”
李道长说:“无量天尊。施主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贵人相助,好事成双,一帆风顺。”
入夜,灯火闪烁,人如潮涌,殿堂楼阁都是来赶庙会的善男信女。老君殿挤满了男性,老母殿拥满了妇女。有缘相会,大家相互安慰祝福。秦韵乡音你哼哼,我唱唱,这边唱,那边和,越来越起劲,真有赛歌会友之妙。
谢曾祖、魏继业在儿子的陪同下回到下榻之处。魏继业对魏承祖说:“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我儿再拜恩公相救之恩。”魏承祖跪倒就拜,谢曾祖让谢文元扶起魏承祖说:“吉事在左,凶事在右,善施且现成,魏公不必挂齿。”
魏继业转身与承祖、文元道:“承祖你与文元先出去,我与谢公有事相商。”二人去后,魏继业拱手道:“谢公,大恩不言谢,离别在即,儿女之事,还望直言相告。”
谢曾祖唯恐有挟恩娶亲之嫌,面露难色:“犬子不才,怕有负魏公盛情。”
魏继业似有察觉,说:“大丈夫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愧于心,何须在意他人胡言!”
谢曾祖闻言,遂说:“承蒙魏公不弃,你我两家便结为秦晋之好。”
魏继业笑言:“魏谢两家永以为好也。”
谢曾祖叫来谢文元,说:“我儿快快拜过泰山大人。”谢文元赶忙拜见岳父大人。两家又请李道长合了八字,绝配。
十三日是老君会的正日子,谢曾祖一行上了头香,别过李道长,越谷攀山前往东绣岭的石瓮寺祈祷。石瓮寺是唐开元年间以修缮华清宫的材料修筑的佛殿。在石瓮寺进了香,献上布施,四人急急下山为儿女筹办定于正月十五的订婚仪式。 丝路望长安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