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淡淡的乡愁

秋来辣椒红

淡淡的乡愁 甘少华 1848 2021-04-06 08: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淡淡的乡愁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秋来辣椒红

  小区四周被勤劳的居民们种上了许多蔬菜。一场秋风秋雨,原本青黄的辣椒,一串串都红了起来,指头大小,鲜红鲜红的泛着光泽,看着就要吞口水。

  从小在乡村里长大,好辣、嗜辣,一餐无辣不吃饭。早起时,奶奶烧的白菜、空心菜、茄子、丝瓜,无一不是放辣椒。自己种的辣椒是那种辣中带点甜的,味好,不燥人。冬天天冷,辣一辣身上暖烘烘的;夏天天热,辣出一身的汗全身通泰。

  暑假的黄昏,挎一个篮子去地里收菜,最喜欢的就是去摘辣椒,一个个扯下来,转眼便有半篮。我常被姑姑们骂,说我手脚大,没熟的都扯下来了。要么就是扯断了辣椒杆。这时候,她们的笑骂声往往响遍了天空。

  藏椒,即剁椒,秋天收了辣椒后,洗净后晾干剁碎,拌好豆豉、蒜末、生姜以及香油等,封存一段时间后便可以食用。做藏椒,要选熟得正好,捏起来还硬硬的,颜色又红透了的,当然青黄的辣椒也是可以的,但口味肯定没有红的好。种辣椒的人家会特意留好辣椒在地里,等长得合适了再收下来。

  父亲喜欢吃面条,下面条最好的佐料就是自家做的藏椒。旧年里,过了霜降,父亲就开始去市场上买辣椒了。他一个个摊位去看,总要挑最满意的。买回家后保留着辣椒蒂,放进盆子里洗两回,装篮子滴干水,然后再摘去辣椒蒂,摊在洗干净的竹匾里,在阴凉处晾两天,这样做出来的藏椒能保留的时间更久些。在这期间,父亲要剥好一盆大蒜,刮好一盆生姜,蒸好一罐豆豉,炒好一碗芝麻、一碗花生(要压成碎末),还要买一瓶香油。别人家的藏椒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就是大蒜生姜豆豉之类的。

  对于父亲来说,我们家做藏椒就是一次隆重的活动。辣椒、生姜、大蒜放在木盆里,一把大剁刀,父亲一上一下有序地剁着,满院子都是一股奇异的香味,有辣香、蒜香、生姜香。最后加上盐拌匀要装瓶的时候,父亲会分成两种,一种是加了芝麻花生的,一种是拌了豆豉的。辣椒只装八分满,剩下的灌好香油,最后拧紧瓶盖,抹干净瓶子外面的残屑,就可以收工了。

  在等待藏椒“熟”的这段日子,我们常会忍不住地挖一点点尝鲜。藏椒保存时间长,有些可以吃到第二年的夏天。黄昏的院子里,支开小圆桌,绿豆稀饭,配上各种小菜,藏了大半年的藏椒,已经被香油浸透了。开盖的时候,咸辣鲜香色泽鲜艳的剁椒让人口舌生津,胃口大开。

  进城以后,有了冰箱,父亲做藏椒的时间就提前了很多,但是却没有在乡下那么讲究了。尤其是辣椒,本地农人种的已经不多了,外面来的红山椒占据了秋天的市场,这种辣椒除了辣,真的不能和乡下的那些辣椒比,而且快捷的粉碎机也代替了剁刀。后来父亲生病,体力大不如前,剁辣椒是不可能了,但他依旧会去买辣椒,当然还是要千方百计找到本地的辣椒。剥好大蒜,刮好生姜,炒好花生,准备好后,用锅装了送到加工点,几分钟的工夫,一锅辣椒酱就“粉碎”好了,回来加上盐和香油、豆豉就能装瓶。

  早几年去桂林,景区里到处都是现场做了剁椒卖的,但那种辣椒贮藏时间短。我记得同行的一位老师买了两瓶,晚上忘记在车上了,第二天早上打开一看,辣椒已经酸了。

  家里的冰箱里还有两瓶辣椒,一瓶是有豆豉的,一瓶是加了花生的,照例都灌了香油。去年的十一月初,父亲刚刚做好新的藏椒给我们,他自己甚至都没有吃上一回辣椒拌面,就永远离开了我们。而这两瓶辣椒,我一直没有开封过。

  秋来辣椒红,思念又几重。 淡淡的乡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