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国学在台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得失之心:做人应该轻得失,做事需要重选择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
这是两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其大意是作诗著文是一件千古不朽的事,但其中的得与失只有诗人自己心里最为清楚。事实上,不仅作诗著文如此,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就算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伟人,可是得与失之间的滋味也只有自己最清楚。
所以,明白得与失,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去弄清楚的一件事情。假若,一个人没有了得失之心,那么他自然是一个十分消极的人,生命中的美丽片段他看不见,人生旅途中的漂亮风景他亦瞧不见,因为失去了得失之心的他已经无法再感触这个世界了。
一个人,若真的失去了得失之心,那他真的就是一具行尸走肉了。
为人,重要的是要有得失之心。可仅仅是拥有得失之心就够吗?答案是:拥有得失之心,关键就是要明白,做人应该轻得失,做事需要重选择。很多的时候,我们之所以在“得”与“失”之间摇摆不定,就是因为你不能当机立断,不会选择,既放心不下当前,也割舍不下过去或者未来,最终在舍与不舍之间错失机会,空留悔恨。
由此可见,得与失的关键就是你会不会选择——做人要把得失看得淡一些,在做事的时候要冷静地去选择,不焦躁、不胆怯、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遵从自己的内心与现实的客观条件做出抉择。
把得失看得淡一些,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异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输赢。因此,对于这些十分看重输赢的人来说,总是把输赢得失看得比泰山还重,最后只能落得一个自忧自怜自恨自愤的结果。
也许,把输赢看得淡一些,就会把得与失看得淡一些,最终我们可能越能活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国学智慧】
都说人生是一部不惧怕剧透的大戏,因为结局都清楚地摆在了那里。既然我们都知道结局会怎么样,为什么不能洒脱地活一辈子呢?但是我们要洒脱,却不是要放纵。从始至终,我们都应该记住一句话:敦厚做人重品行,淡泊名利轻得失。 国学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