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虚实篇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漫画讲透孙子兵法(全四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3
虚实篇
一单元 在有虚有实中战斗
不要试图去“解决”自己所有的虚,要学会“在有虚有实中战斗”;学会“不试图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永远在问题中前进”,这就掌握了虚实的精髓。
13 以逸待劳
原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注释
① 佚:通“逸”,安逸。
② 趋战:文中指被动地快速奔赴战场。
译文
孙子说:凡先到达战地等待敌人的军队,就安逸;后赶到战地而仓促应战的军队,就疲劳。
历史故事
晋阳抗周
南北朝时期,北方被魏国统一,称为北魏。北魏末期,高氏和宇文氏分别篡夺了北魏的政权,将魏国分成了北齐和北周。为了争夺权力,北齐和北周之间经常爆发战争。
这年,北周联合突厥,又一次发起了对北齐的进攻。由于北齐兵马未整,北齐的武成帝就想往东逃跑。当时,北齐大将段韶在晋阳守城。天上下着大雪,积雪很深,当斥候(侦察兵)报告周军离城还有二里时,齐军诸将都想出击。段韶却提出自己的意见,他认为雪天并不适合冲锋,也不适合敌人的步兵,所以不如列阵等待,以逸待劳。
不久后,两军交战,齐军果然大破周军。
段韶
鲜卑人,北齐开国功臣。段韶是跟随北齐奠基者高欢最早的臣子之一。他善于御下,深受士兵爱戴;又因富有计谋,性格温和、谨慎,从而辅佐了北齐七任君王,出将入相,功勋卓著。
华杉详解
《虚实篇》与前面的《形篇》《势篇》,是讲作战的三篇。先是《形篇》讲先胜后战;然后《势篇》讲以正合、以奇胜,排兵布阵;再之后,《虚实篇》讲避实击虚。这就是三篇的逻辑顺序。
“虚实”需要注意的,是敌人有虚实,我也有虚实,敌人有弱点,我也有弱点。能不能把我全都做实了,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好,一点儿都不虚呢?那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好,就必然所有的地方都防备不好,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注意力和精力也是有限的。
以逸待劳就是一个节省我方精力的好办法。先抵达战场的人,可以闲逸地等敌人来,都休息得比较好,精力充沛,有利地形也占了,得了地势。后来的人呢,好地方被对方占了,又长途奔波而来,马上就要接战,这就比较劳累。这一点很好理解,就像咱们参加其他城市的学生活动,坐火车、住酒店可能要花几天时间,当地的学校却只要等着就好了。
所有的好事都落在我们身上是不可能的,但人们就喜欢这个假设,所以我们时常有些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比如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人快我变”。这是不承认自己有弱点的狂妄之言。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优,别人优的我比他快,他快了我还能变,这怎么可能呢?如果能做到这样,兵法也没有用了,不需要学什么避实击虚,因为我任何地方都是“实”,去攻击敌方的任意部位都是以石击卵。而正常的战略是什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无”。无论怎样防备,双方都有弱点,但我可以设法让敌人的弱点暴露出来,甚至主动制造敌人的弱点,然后避实击虚。
所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人快我变”是一句疯话。弱项就是弱项,我们应该坦然地承认自己有弱项,因为我们谁都不是神,我们只是人。那么,如果我想提高自己,有效的方法是尽量扬长避短。虽然人们也赞扬取长补短,但把所有短处都补上,是不可能的。
14 为自己创造主场
原文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注释
① 致:在文中指调动。
译文
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会被敌人所调动。
历史故事
耿弇灭费邑
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大将。刘秀消灭了南方和北方的割据力量后,只要再拿下山东的张步,就有望统一天下。于是,他派遣耿弇前去讨伐张步。
张步号称有几十万大军,而耿弇兵力较少,所以他决定智取。
攻打巨里时,守城的将领是张步手下大将费邑的弟弟费敢。耿弇用了细作战术,故意散布他三天后要攻打巨里的消息,又多伐树木,扬言填壕攻城。过了几天,有敌方的降兵说,费邑听说耿弇攻打巨里,准备来救。耿弇便严令军中加紧修备战具,装作三日后要攻城的架势。再假装放松看押,让那个降兵跑掉,向费邑报信。费邑听了降兵的消息,信以为真,果然按期来救援巨里。没想到的是,他见到的是已经占据了高地的耿弇军。耿弇分兵三千人守巨里,自率主力设伏,大获全胜,斩了费邑。
耿弇
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他跟随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名列刘秀麾下最倚重的“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耿弇极其擅长围点打援和声东击西,他对这些战术的应用,成为军事界学习的典范。
华杉详解
“致人”,就是让敌人来;“致于人”,就是到敌人那儿去。耿弇攻打巨里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围点打援战术:调动敌人援军来,然后半途伏击他。
张预注解孙子的这句,说:“致敌来战,则彼势常虚;不往赴战,则我势常实。此虚实彼我之术也。”也就是说,通过调动敌人,形成彼虚我实之势。
杜佑注解也说:“两军相远,强弱相当,彼可历险而来,我不可历险而往。”这一点,契合了上一篇“以逸待劳”的方法。耿弇兵力本就偏少,所以他更要想办法引诱费邑远途奔来,而不是主动迎上去。
关于“致人而不致于人”,曾国藩曾有一句解,叫“喜主不喜客”。这跟足球赛一样,主场有优势,客场则先弱了三分,所以要想办法让自己打主场,对方打客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环境会影响我们,比如学业压力、社交关系。如果我们想减少消极、负面的影响,应该怎么做呢?那就要增强我们自身的能力。前文讲“先胜后战”的时候便说过,只要扎扎实实地努力干,我们就立于了不败之地。
15 总让敌人处于客场
原文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注释
① 利之也:用利益引诱敌人。
② 害之也:设法妨害敌人。
译文
能使敌人自己进入我预定的地域,是用小利引诱它;能使敌人无法到达预定地域,是制造困难妨害它。所以,如果敌人休整得好,就设法使它疲劳;敌人粮草充足,就设法使它饥饿;敌军驻扎坚守,就要使它移动。
历史故事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指春秋时期魏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又称桂陵之战。这场战争发生在前文马陵之战之前,两场战争都是孙膑与庞涓对战,且都以齐国获胜为结果。
当时,魏国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兵分两路,一路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孙膑认为魏国主力在外作战,国内一定防务空虚,建议齐军直接进攻魏国首都大梁,迫使魏国撤军。魏国一撤军,赵国自然得救。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谋,结果庞涓果然丢掉辎重,轻装急行,昼夜兼程回救大梁。孙膑则带领齐军主力在桂陵设伏,一举擒获庞涓。
这一战,使齐国与魏国的矛盾越来越深,于是爆发了之后的马陵之战。
庞涓
战国初期魏国名将。传说庞涓与孙膑曾是同窗同学,庞涓因为嫉妒孙膑,所以陷害孙膑,导致他受刑残疾。庞涓在桂陵之战中被俘虏,又被释放。几年后,在马陵之战中,他又中了孙膑的诱敌计谋,战败自杀。
华杉详解
《虚实篇》讲什么?曹操说,讲“能虚实彼己也”。作战必须以我之实,击敌之虚,那就需要调动敌人,让他化实为虚。让敌人来,我打主场,他打客场。
怎么能让敌人自己来呢?就是“利之也”。前文李牧戍边,十年不出战,憋了单于整整十年!然后挑日子出城诱匈奴,佯败退走,牛羊丢得漫山遍野都是,单于激动得忘了兵法,倾巢来抢。李牧设伏兵,大破单于十万骑,痛得他几年都不敢再来。这么简单的当,单于为什么会上?可能是太激动了,十年哪!十年没抢到一只羊,没打上一场仗,单于已经快疯了,于是控制不了自己,没办法呀!
那如果不想让敌人来,就“害之也”,或把他调离战场。所以孙膑攻击大梁,让庞涓顾不上赵国,必须去救他自己的急。
“故敌佚能劳之,安能动之”,就是要想办法让敌人疲于奔命。前文说过的吴国一年就出兵七次,不断骚扰楚国,就是这个战术。隋朝灭陈,也用这办法。每当陈国农熟、快收庄稼的时候,隋朝就厉兵秣马装作要开战。等陈国紧急动员完毕,它又不打了,反复折腾,搞得陈国人心力交瘁。
至于“饱能饥之”,还是隋朝灭陈的例子。江南气候温暖潮湿,茅草房多;蓄积物资也不是用地窖,而是用茅草房架起来。隋朝就派出若干小分队搞破坏,到处因风纵火,你盖起来他再烧,搞得陈国民穷财尽。
这几条策略,都是想尽办法制造敌方的虚,而敌方之所以能被调动,也是领导者太激动了,一激动,什么兵法都忘了。单于就想着抢牛羊了,庞涓就想着回援了,忘了过程中可能暗藏的陷阱。我们要从他们的前车之鉴中学习:不要冲动,不要贪图便宜,不要认为什么是一定不能放弃的,那样就容易咬到别人给我们下的钩,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二单元 避实击虚的技巧
敌人有虚有实,我也有虚有实,作战必须以我之实,击敌之虚,那就需要调动敌人,让他化实为虚。
16 出其不意
原文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注释
① 不趋:趋,急救。来不及救援。
② 趋其所不意:向对方想不到的地方急进。
译文
要进攻敌人来不及救援的地方,要急攻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行军千里而不疲困,是因为行进在没有敌人设防的地区。进攻必然得手,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不注意防守的地方。防守必然牢固,是因为扼守的是敌人不会进攻的地方。
历史故事
魏灭蜀之战
刘备、诸葛亮、司马懿先后过世后,蜀汉仍是后主刘禅在位,魏国则由司马昭掌握实权。司马昭看出蜀汉百姓疲惫,财力将尽,就想派大军伐蜀。这次魏军的主帅是钟会,其下还包括邓艾、诸葛绪等将领。
蜀汉多是地势险峻之地。蜀汉的军队在姜维的带领下,占据天险剑阁,致使钟会的大军久攻不下。另一边,邓艾却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时,率军向南,从一条叫阴平的小路偷渡过剑阁,又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在高山深谷中行军,邓艾多次陷入困境,尤其当部队走到马阁山时,完全没有路了,邓艾便身先士卒,用毛毡裹身滚下山坡。
最后,邓艾率军出其不意地,一路杀到成都,迫使刘禅投降,蜀汉就此灭亡。
邓艾
三国时期魏国的将领、军事家。邓艾出身贫寒,默默无闻二十年后才当上一个小官。后来他受司马懿赏识,得到重用。邓艾既擅长军事,也擅长内政。他多年负责曹魏的西边战线,防备蜀汉,最终也是由他率先攻入成都,使蜀汉灭亡。
华杉详解
我们常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在《孙子兵法》看来,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想不到,也不让别人知道”。除了钟会、邓艾灭蜀汉的战役外,还有一场灭蜀之战,也体现了对这一点的运用。
南北朝时期,坐拥四川的武陵王萧纪和梁元帝争夺政权。北魏看到机会,将领尉迟迥说:“蜀与中国隔绝百余年矣,恃其山川险阻,不虞我师之至。宜以精甲铁骑星夜奔袭之。平路则倍道兼行,险途则缓兵渐进。出其不意,冲其腹心,必向风不守。”其后,尉迟迥从散关进军,围成都五个月,果然平定了巴蜀。李白曾有诗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越是在这种险地,就越需要有出其不意的智慧。
人们常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不可能,因为敌人也会打出这样的标语。那么,怎样才能攻无不克、攻而必取呢?只有一个前提,就是对方没防备,没防守。还是拿足球赛来说,如果前面有后卫堵着,再好的足球名将也不容易射门命中,一定是来回倒腾,令对方出现空当了,然后一击命中。而作为防守方,怎样才能保证守得住呢?那就是敌人不进攻的地方,我也要严密防守。敌人攻东,我若不守西,那他声东击西时就糟糕了。
西汉周亚夫平七国之乱时,就有这样的例子。周亚夫守昌邑,叛军奔城东南角来,他却下令重兵严防西北。过了没多久,叛军精锐果然是主打西北。周亚夫有了防备,叛军攻不进去,只得撤退,周亚夫趁机出城追击,大破之。
名家注解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曹操注:“使敌不得相往而救之也。”
17 神出鬼没
原文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注释
① 微乎微乎:微妙莫测。
② 司命:文中指主宰。
译文
所以善于进攻者,敌人不知道怎样防守;善于防御者,敌人不知道该怎样进攻。(虚实之道)太微妙了,微妙到看不出一点儿形迹;(虚实之道)太神奇了,神奇到听不出一点儿声息,所以成为敌人的主宰。
历史故事
白马之战
白马之战是官渡之战中的一场战斗,而官渡之战又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战役。这一战结束后,曹操奠定了他统一北方的基础。
白马之战发生在曹操和袁绍之间,这两个人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势力。为了争夺北方的统治权,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进攻曹操的根据地许都。曹操的很多下属都认为袁军太强大,无法抗衡。曹操却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刚愎自用,所以决定集中兵力抗击袁绍。
战争初期,袁绍为保障主力渡过黄河,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白马是黄河的重要渡口,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这时,曹操的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曹军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也就是先率兵至延津,伪装成渡河攻打袁绍后方的样子。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向西援助延津。此时,曹操便趁机率轻骑,并派张辽、关羽为前锋,向白马急行军。关羽迅速逼近颜良的部队,冲进万军之中杀死颜良并将其斩首,袁军溃败。
白马之战初胜后,曹操又计谋百出,最终在一系列胜利下击溃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荀攸
东汉末年的谋士。荀攸是曹操首席谋臣荀彧的侄子,在曹操征讨吕布、对战袁绍的过程中,他的计谋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深受曹操称赞。他还劝谏曹操接纳张郃等投降的将领,这些将领之后也都为曹魏立下功劳。
华杉详解
当我进攻的时候,敌人看不懂我要攻哪儿,所以不知道怎么安排防守。好不容易看懂了,安排下去了,又中了我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当我防守的时候,敌人看不懂我哪儿实哪儿虚,无法定计攻打,好不容易看到我的破绽了,攻上来,又中了我的埋伏。
这就是虚实之道。要获胜,就得避实击虚,让对方找不到我的虚。每当他确信找到了,却是我最实的地方。而当我进攻的时候,总能调动对方露出空当来,一下子冲散他。
做到这一步,我们就神了。
可是,如何做到别人声东击西的时候,我不上当;我声东击西的时候,敌人听我调度呢?这就是经验问题、感觉问题。用我国古代大学者王阳明的“心学”来解释,就是知行合一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三十六计里的“声东击西”,但真上了战场,东边冲啊杀呀铺天盖地来了,我怎么知道他要击西?万一他是装着声东击西的样子,实际就是要击东,或者击北击南呢?
所以兵法都读过,甚至都会背,但掌握多少是另一回事。就比如光会背公式和概念,这不算真学会了。每个人读书,都是读到自己能对应上的内容。对不上的,我们很容易不理解,而且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还以为自己全知道。就像纸上谈兵的赵括,他不但不知道自己没掌握兵法,还以为自己全掌握了,结果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所以我们知道声东击西吗?我们不知道!
因为光知道这个概念,不算知道。要上了战场,不管对方声东声西,我一眼就能看出他哪儿虚哪儿实,要奔哪儿去,我才真正知道声东击西。
这就是知行合一。
学习知行合一,首先就要明白,自己不是全知道了。
儒家说,圣人因为不知,所以知之;小人因为知之,所以不知。意思是,圣人因为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注意警醒,观察学习提问,然后就能全知道了。小人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不观察,不学习,不提问,结果就永远不会知道。
学习兵法,也不能保证一定打胜仗,书里的内容要时时放到实践中去琢磨,才能提高。这就是知行合一,太微妙了,所以孙子说“微乎微乎,神乎神乎”,他也没法跟我们说清楚。
名家注解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曹操注:“情不泄也。”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
何氏注:“孙子论虚实之法,至于神微,而后见成功之极也。”
18 撤退和追击都是大战术
原文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注释
① 御:防御。
译文
进攻时对方无法防御,是因为冲击了敌人的虚隙;撤退时对方无法追击,是因为迅速得让敌人赶不上。
历史故事
舒鸠之战
春秋时期,吴楚之间发生过很多次战役,前文里的许多例子都是出自这两国,舒鸠之战也是其中之一。
舒鸠原是楚国的一个属国。晋国联合诸侯国伐齐的时候,吴国是晋国的盟友,而楚国是齐国的盟友,所以吴国就教唆舒鸠背叛楚国。后来,楚国质问舒鸠为何背叛。舒鸠的公子说,自己的国家并没有背叛,为表示诚意,还希望能与楚国结盟。但楚王不相信他,仍要攻打舒鸠,被令尹劝阻道:“舒鸠要跟我们结盟,我们如果讨伐它,就是讨伐无罪之人,不如暂且放过它,看他们以后的表现。如果他们还背叛,我们也师出有名。”楚王接纳了建议,没有惩罚舒鸠,可舒鸠却真的再一次背叛了楚国。这次,楚国打定主意要消灭舒鸠了。
楚国要消灭舒鸠,吴国就要救援舒鸠,两国军队在离场相遇。当时,楚国是分左右两军前进,但这两军被吴国切断了联系,无法互相支援。不久,楚国右军被吴国歼灭,左军也受到吴军的压制。左军将领子强为了挽回劣势,将左军主力放在部队的后面,自己则率少数部队在前面,诱击吴军。吴军登高望之,发现楚军人少,又没有大部队殿后,便贸然发动了攻击。结果陷入楚军的埋伏,遭左军主力伏击,大败而归,楚军随后便攻灭了舒鸠国。
楚国
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先秦时代,长江流域被看作蛮夷之地,楚国也国力贫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楚国在楚成王在位时开始崛起。经过吴起变法后,又进一步壮大,在楚宣王、楚威王时达到鼎盛,疆域辽阔,是争夺霸主之位的有力强国。
华杉详解
曹操对孙子这句话的注解是:“卒往而冲其虚懈,退又疾也。”他本人在战斗生涯中,就演绎过这一句兵法,而且一仗就把正反案例都示范了,那就是征张绣之战。这场战斗,我们后文还会详讲。
撤退是一个大战术,一定是辎重在先,精兵在后。不过宋朝有个将领毕再遇,他在撤军时想出了一个超级创意,叫“悬羊击鼓”。他撤退前,在军营里把羊吊起来,两只前蹄放在战鼓鼓面上,羊难受挣扎时,前蹄一个劲地刨,就会击出鼓声。对垒的金兵天天听见宋军营里鼓声震天,但越来越弱,稀稀拉拉,奇怪怎么回事,摸过来侦察,才发现军营里只剩羊,宋军早就撤走了。
追击也是个大战术,我军在战争时期的“三猛战术”就是一种追击战术,即猛打、猛冲、猛追。集中一点,聚实击虚,猛打猛冲。只要看见敌人退,就猛追,这时候不要等命令,也不要再做什么准备;也不要怕己方人少,不要怕情况不清楚,不要怕对方有没有埋伏,追就是。甚至也不要先报告上级,先追,一边追,一边再派人回来报告。但这种战术是建立在战前准备充分的基础上,也就是孙子说的“先胜后战”。因为有了“先胜”的条件,所以才敢猛打、猛冲、猛追。
我们在生活中,很少遇到需要穷追猛打的情况,但见好就收,懂得在合适的时候撤退则值得学习一番。因为失误往往就是在贪图太多、不懂停手的过程中产生的。吴军本来已经占有很大优势,但它贸然追击,转胜为败,这值得我们警醒。
19 让敌人疑神疑鬼
原文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注释
① 乖其所之也:乖,违背、改变。指改变敌人进攻的方向。
译文
所以我方想跟敌人战斗时,敌方虽然高垒深沟,还是不得不与我方战斗,那是因为我方攻打它必须救援的地方。我方不想跟敌人作战时,就是在地上画条线防守,它也无法同我作战,那是因为我方诱使敌人背离了它要前进的方向。
历史故事
空城计
空城计来源于小说《三国演义》,虽然真实性值得怀疑,却是非常经典地利用“虚实之道”战斗的故事。
诸葛亮北伐时,因为马谡失守街亭,司马懿趁机率领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城池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守城的兵马只有一万人,毫无抵抗能力,司马懿若攻城,定可一鼓而下。于是诸葛亮镇定自若,大开城门。司马懿一看,觉得很不合理。一方面,他怀疑诸葛亮是在虚张声势,吓唬自己;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诸葛亮是将计就计。结果,在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埋伏这点上,司马懿永远没法猜对。再说诸葛亮为人谨慎,不会让自己陷入险境,所以还是有伏兵的可能性大。司马懿最终还是选择撤退了。
司马懿
三国时期曹魏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司马懿曾长期韬光养晦,后来被曹操征召。因为辅佐曹丕,司马懿一步一步成为魏国权臣。最终,在魏国第三代皇帝登基后,司马懿发动兵变,控制了魏国军政大权,成为西晋的奠基人之一。
华杉详解
“攻其所必救也”这点,前文已经讲过围魏救赵等多个例子,这里不再详说。这里我们主要讲讲“我不欲战”时的情况。
曾国藩曾经说过,守城最好莫过于“妙静”。怎么个妙静呢,就是当敌军在城下鼓噪时,我方不做任何反应,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回应。守城的人在后面躲着,也不在城垛上出现。敌人看到这种情况,轻易是不敢架云梯往城墙上爬的,因为敌人往往会先看我们的动作,再制定下一步动作。我们没有任何动作,甚至连个人影招呼都没有,他们就兴奋不起来了,再鼓噪几次,自己没意思了,就走了。
再说曹操。有史学家说诸葛亮的空城计是编的,但赵云却有个真实的“空营计”。当时,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赵云守别屯。他带几十骑出营查看地形时,忽然遇到曹操大军,赵云且战且退,曹操大军一路追来。赵云退回营中,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操一看,顿时面临A、B两个选项:
A. 赵云是“乖其所之,使敌不得与我战也”,是装神弄鬼想把我吓走。
B. 赵云是“利而诱之,伏而击之”,派小股部队佯败诱我来,然后设埋伏消灭我。
那么,赵云到底是吓唬他还是埋伏他呢?曹操继续用《孙子兵法》的方法来思考:今天这一仗不是我计划中的,是赵云安排的,如果不碰见他,我根本不会到这儿来。所以他为主,我为客;他为实,我为虚。应该选B。
结果曹操就退兵了。可见实际情况往往是偶然的。
但我们不能说曹操的分析是错误的,他的分析完全正确,决策也是完全正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我们不能以一次得失来评论决策。领导者一天要做出无数决策,很多都关系着生死存亡,影响深远。想要所有的决策都正确,是不可能的。现实是什么呢?是用成功弥补失败,用正确抵消错误。曹操虽然这次选错了,但这无伤大雅。
名家注解
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曹操注:“乖者,戾也,戾其道,示以利害,使敌疑也。”
20 隐藏自己,暴露敌人
原文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注释
① 故形人而我无形:形人,暴露行迹。无形,看不到行迹。使敌人的行迹暴露,隐蔽我方的行迹。
② 约矣:有限。
③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我方所进攻的地方,敌方不知道。
译文
使敌人的行迹暴露出来,而隐藏我方的行迹,就能够集中我方兵力而使敌人兵力分散。我军兵力集中于一处,敌人兵力分散于十处,我军就能以十倍于敌的兵力打击敌人,于是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那么与我军交战的敌人就少了。敌人不知道我们所要进攻的地方,这样它就要处处防备。敌人防备的地方越多,那么我方所攻击的敌人就少了。所以,注意防备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备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备左翼,右翼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备右翼,左翼的兵力就薄弱。处处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兵力少,是由于处处防备敌人;兵力多,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我军。
历史故事
李密逐鹿中原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立,李密就是其中的一位。李密最先投奔的是农民起义军瓦岗寨。之后,他逐渐取得了瓦岗寨的领导权,并在战争中不断壮大实力,成为拥有三十万军队的一方诸侯。
当时,隋朝大臣宇文化及把正在巡幸南方的隋炀帝勒死了,立秦王杨浩做了傀儡皇帝,拥兵北上。留守东都洛阳的朝臣们就立了另一个傀儡皇帝越王,和宇文化及争夺统治权。为了加强自己这一方的实力,洛阳的朝廷就征召附近的李密势力,想利用他去消灭宇文化及。李密前有宇文化及,后有洛阳朝廷,为避免腹背受敌,便暂时接受了洛阳的册封,先与宇文化及交手。
李密知道宇文化及粮少,他就假装不敌,谎称要和宇文化及联合。宇文化及大喜,就等着签和约了,可其实李密是拖时间,等宇文化及把粮食吃完。宇文化及也不注意省着点儿吃,因为他认为和李密联合后,就可以吃李密的。结果等宇文化及粮食消耗殆尽,兵士大半逃亡,他的手下只得纷纷投了李密,宇文化及就败了。
李密
隋末唐初的群雄之一。李密出身世家,在隋朝末期的乱世中,他成为当时农民起义军中战力最强的“瓦岗军”首领。李密率领瓦岗军屡败隋军,是逐鹿中原的竞争者之一。但由于瓦岗军内讧,损失惨重,李密后来投降了李渊。
宇文化及
隋朝将领、隋末叛军首领。宇文化及是隋炀帝的重臣,他在隋炀帝南巡时被推举为叛军首领,杀死隋炀帝。但由于宇文化及本人能力不强,隋军在他的带领下连连战败。最终,宇文化及被唐军和另一个割据势力窦建德夹击,战败而死。
华杉详解
孙子的这一大段话,首先是讲侦察:让敌方暴露出实情来,对他一目了然。
这里的侦察,不是盲目调查,而是有目的的验证。拿破仑打仗,战前他会反复思考,脑海里演习各种情况。我怎么样?敌人会怎么样?敌人会在哪儿设营?在哪儿设伏?在哪条路线行军?等等。到了战场,他不是派侦察兵简单侦察一下敌情,而是明确地告诉每一名侦察兵,具体去哪里看有没有敌人。也就是说,拿破仑的侦察不是漫天撒网的侦察,而是直接派人去具体地点和路线,验证或推翻他的判断。
“我无形”,则是隐蔽自己的行动和意图,让敌方看不出我的军形,不知道我的虚实。这样他就要处处分兵来防备我,而我能集中兵力对他虚的地方,所以我专而敌分。李密得知宇文化及粮草的问题后,就隐藏了己方的实力,引诱宇文化及暴露自己的短处。如此“形人而我无形”,这才取得了胜利。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很好理解,因为在前文的《谋攻篇》学过:“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总之,一定要兵力占绝对优势才能打。双方兵力相当怎么办呢?那就靠虚实:避实击虚,让敌人分兵备我,他分散,我集中,攻其一点,就以十击一了。
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我们对敌方虚实一目了然,能集中兵力;而敌人不知道我会从哪儿来,不知道交战地点在哪儿,他需要分兵防备的地方就多,防得越多,能投入与我战斗的兵力就少。所以他加强前面的防备,后面的防备就弱了;加强后面的防备,前面的防备就弱了;加强左面的防备,右面的防备就弱了;加强右面的防备,左面的防备就弱了;前后左右到处都防备,则前后左右到处都弱了。
“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这是最本质的道理。我们做事也是一样,只能选一头,不能哪头都想占。哪头都想占,最后就一头也守不住。但是人们往往喜欢面面俱到,占了一头,就想占另一头,最后全丢了。所以有时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名家注解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梅尧臣注:“他人有形,我形不见,故敌分兵以备我。”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
杜佑注:“我专为一,所以人多,敌分为十,所以人少。”
张预注:“我能见敌虚实,所以不劳多备,故专为一屯。彼则不然,不见我形,故分为十处。”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杜牧注:“所战之地,不可令敌知之。我形不泄,则左右、前后、远近、险易,敌人不知,亦不知我从何处来攻,何地会战,故分兵辙卫,处处防备。形藏者众,分多者寡。故众者必胜也,寡者必败也。”
三单元 虚实之变的要义
《虚实篇》的要义,是调动来调动去,都是我实敌虚。敌人在变化,我也因敌而变,能根据敌人的变化来制胜的,那就叫用兵如神。
21 何时、何地开战,我来给敌人选
原文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注释
① 度:推断。
② 越人:本书是孙子写给吴王的,当时吴越争霸,所以书中的越人即指敌对的一方。此处泛指敌人。
③ 奚益:奚,何。何益于。
④ 无斗:不能战斗。
译文
能预期在哪儿打,在什么时间打,就是跋涉千里,也可以和敌人交战;既不能预料交战的地点,又不能预料交战的日期,就会左军不能救右军,右军不能救左军,前军不能救后军,后军不能救前军。何况远在数十里外,近在几里外(怎么来得及自救)?
依我分析,越国的兵虽多,对胜败又有什么补益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造就的。敌军虽多,(我们)也可以使它无法(与我方)战斗。
历史故事
周亚夫平刘濞之乱
汉景帝时期,有七个封国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这七个诸侯国中,以吴王刘濞的实力最强,是叛军的首领。汉景帝就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军平叛。
吴王攻取洛阳的道路中,有汉景帝亲弟弟刘武的封国梁国。叛军击败梁军,梁王刘武每日都派使者求援。周亚夫却深沟高垒,不理不睬。梁王向汉景帝上书,汉景帝也派使臣命令周亚夫去救援,周亚夫还是见死不救。
其实,周亚夫是趁着叛军和梁王苦战时,悄悄断绝了叛军后方的粮道。刘濞知道周亚夫劫粮后,便来打他,周亚夫却高挂免战牌,不出击。终于,吴兵粮草没了,只好撤退,这下周亚夫的战日到了。他将反攻地选在了淮北,因为此处平地多,有利于打追击战。周亚夫挥师追击,大破吴军。
周亚夫
西汉名将。周亚夫善于领军治兵。在吴楚七王之乱中,他仅用三个月平叛,拯救了立国不久的西汉王朝,为西汉立下汗马功劳。但因为性格耿直的缘故,周亚夫后期被汉景帝逐渐疏远,甚至被怀疑谋反,绝食而死。
华杉详解
整个平定吴楚之乱,只用了三个月,可谓神速。君臣上下、三军将士都佩服周亚夫深谋远虑,算无遗策。
这真是因为周亚夫神机妙算吗?可以这么说,因为先知战地地形,又知道什么时候、在哪儿和敌人遭遇,则可以千里期会,到那儿去埋伏敌人。如果敌人先到,占了有利地形,那我也可以不去,让他空等一场。
那么反过来,不知道敌人何地会兵、何时接战,则“所备者不专,所守者不固”,忽遇劲敌,仓促应战,左右前后都不能相救,何况前军后军首尾相距数里数十里呢?故事里的战例,吴王刘濞的战地、战日都是周亚夫给他挑的,他自己一无所知,如何能不败?
所以说,胜利是可以人为取得的。孙子在《形篇》里说“胜可知,而不可为”,这里又讲“胜可为”,矛盾吗?不矛盾,因为孙子的语境不同,针对的情况不同。如果我方资源足够,或者耗得起时间,这就是“胜可知,而不可为”,要稳扎稳打地来。但如果像周亚夫这样,朝廷资源有限,叛军势如破竹,那就必须跟他干一场,不能让他进都城,这就只能是“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我们处理问题时,也要学会分情况来看:如果时间精力都足够,就稳扎稳打,拼的是毅力和实力;如果需要紧急处理,就尽量让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占得先机。这就像赛跑一样,长跑冠军一开始都不会冲到第一位,而是跟在别人后面,保留体力,最后才冲刺。短跑选手却一开始就争取冲到第一位,防止被别人挡在后面。
22 “知彼”的战术要点
原文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注释
① 策之:策算,分析。
② 作之:触动,文中指使敌方行动。
③ 形之:查明。
④ 角之:较量,文中指通过战斗侦察。
译文
所以要筹算一下计谋,来分析双方谁得谁失;要调动敌人,来了解敌方行动的规律;要观察情况,来摸清地形的有利与不利;要稍微战斗一下,来探明敌人哪方面占优势、哪方面占劣势。
历史故事
司马懿平定辽东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在五丈原之战后,他又被派去平定反叛魏国、割据辽东的公孙渊。
当时,司马懿的军队人数远远不及公孙渊,公孙渊的军队则连营数十里,阻击司马懿。司马懿设疑兵牵制敌军,自己悄悄率精锐绕过辽河防线,直接围了公孙渊老巢襄平。公孙渊被迫回援,退回了襄平城固守。
这时正是七月雨季,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司马懿却按兵不动。部下都很奇怪,因为远征对军队不利,应该速战速决才对。司马懿就说,自己粮食充足,而公孙渊快没粮了,所以和他耗比速战速决更好。果然,等雨终于停了后,襄平城内已无粮草,好多敌将投降。司马懿这才攻破襄平,斩了公孙渊,平定辽东。
公孙渊
三国时期辽东的割据军阀。公孙渊的祖父是辽东太守,他后来夺取叔叔的地位,治理辽东,并受到魏明帝的封赏。但公孙渊不久后又和东吴结交,还与魏国派来征召他的官员发生激战,最终导致魏明帝派遣司马懿讨伐他。
华杉详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话。在战前的“知”,就是《计篇》里说的“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这些,讲的是比较自己和敌方的政治面、资源面、实力面和战略面。而上了战场,如何在战术层面知彼呢?孙子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内容。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就是“策度敌情,观其施为,计数可知”,即分析敌我双方计谋,推算谁得谁失。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就是激敌人一下,看他哪儿动哪儿静,便知他虚实,这就像我们说的火力侦察。魏武侯问吴起:“两军相遇,我不知道对方将领能力大小,怎么办?”吴起就说:“派小股勇士锐卒攻击他,一交手就佯败而退,观察敌人的一举一动。如果他们追击我军,假装追不上,见到我们丢弃的兵器、旗帜、财物,假装没看见,那就是智将。如果他们倾巢来追,旗帜杂乱,行止纵横,又贪利抢东西,那就是将令不行,可以马上对他发起攻击。”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就是让敌人现原形,让他暴露出军形来,在他进退之际,我们就知道他所据之地的死与生了。上一句说的“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就是让敌人暴露的方法之一。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是以我之有余,角量敌人之有余;以我之不足,角量敌人之不足。也就是角量双方的人数、粮草、装备,敌方人比我多,粮草比我充足,装备比我强大,我就不要轻易攻击。一定要避实击虚,避坚攻脆,避难攻易。司马懿平定辽东,便是一条量敌之计。
无论是战前的“知彼”,还是战斗开始后的“知彼”,孙子无不在强调,了解自己比了解敌人更重要。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太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反而看不清、不反思自己的优缺点。这在竞争中,是十分重大的失策。
名家注解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孟氏注:“策度敌情,观其施为,计数可知。”
梅尧臣注:“彼得失之计,我已算策而知。”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杜牧注:“角,量也。以我之有余,角量敌人之有余;以我之不足,角量敌人之不足。”
23 胜利不一定能复制
原文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注释
① 形兵:形,故意表现出的假象。兵,用兵所表现出的形态。
② 深间:深藏的间谍。
③ 错胜于众:错,放置。将胜利置于人之前。
④ 不复:不会重复。
译文
所以,伪装佯动运用到极致,就能看不出形迹。看不出形迹的话,即使有深藏的间谍,也无法探明底细;即使有高明的敌人,也想不出对付的办法。根据敌情而取胜,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是看不出来怎么胜的。人们只知道我方克敌制胜的办法,却不知道我方是怎样灵活运用这些办法的。所以每次取胜,都不是重复老方法,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变化无穷。
历史故事
王阳明平宁王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同时他还是位军事家,曾经带兵平定过宁王朱宸濠的叛乱。
当时,宁王大军已经包围了安庆。安庆一破,叛军顺长江而下,南京就是宁王囊中之物。而进了南京,宁王就有称帝的资本。何况在位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个混世魔王,大臣百姓都不喜欢他,宁王只要能到南京称帝,不愁没有人支持。
王阳明手中只有一点儿临时拼凑起来的兵马,不能与宁王正面作战,他便决定运用“知战之地,知战之日”的战术。那么在哪儿打呢?宁王在猛攻安庆,当然应该去救安庆。但是去了也未必救得下来,于是王阳明决定赌一把:他去攻打宁王老巢南昌,赌宁王会放弃安庆,回师来救。这样,王阳明就可以在宁王回援的半途——鄱阳湖设伏兵,和他决战。但是这个计划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宁王不回来救怎么办。安庆比南昌重要得多,宁王不一定会回来救援。但王阳明赌宁王没这个智慧和魄力,他赌赢了。宁王舍不得自己的老巢,明军一进南昌,他马上放弃已经接近崩溃的安庆,回师南昌。两军也果然是在鄱阳湖遭遇,结果恶战下来,宁王被擒。
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王阳明又名王守仁,他年少有志,能文能武。既能领军剿匪、平叛,又能著书立说,创立了儒家的一个著名流派——心学。他的思想对现代,尤其是日本和东南亚都有较大影响。
华杉详解
前一篇讲司马懿征辽东的故事时,司马懿的部下陈圭不懂他为什么安然不动,所以问他,上次他平叛是急行军,这次平叛为什么要缓缓图之。
可见,大家都看见司马懿怎么取胜的,但他是如何根据对方的兵形来因形制胜的,大家就不知道。等下一次敌形又不一样时,我因形制胜的方法又不是这回这个了。所以取胜的方法是不会重复的,而是因形而变化无穷。
这就是所谓的“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我看见人家是怎么取胜的,学得一模一样,最后却落得惨败。为什么?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王阳明是根据当时的条件情况,才不救安庆而打南昌的,等我做的时候,所有条件情况都变了。而且我所看到的别人的胜利,不是孤立的,还有其他前提条件配合。如果这些前提我都没有,以为别人行我也行,那就要吃亏了。
比如前文里讲韩信背水一战。他把一万人布阵在水边,让士兵没有退路,他们就会殊死作战,就能战胜二十万人。我也照学,就能胜了吗?没准再多打一会儿,我的一万人就被人消灭了。或者对方高喊缴枪不杀,就有人要投降了。
韩信还有两千奇兵突入赵军营寨,这才是关键。我们都学会了“背水一战”这个成语,但我们敢背水布阵吗?王阳明赌宁王会救南昌,我处在那种境地,我敢赌吗?
所以大家表面看见的、讨论的,都不是关键的原因。我们学习别人成功的例子,关键看两条:一是当时的前提、条件、情况;二是别人长时间的功力积累。这两条要是我们不具备,就只能学个热闹,学个皮毛,当然是白搭。
还有一点,兵法要反着学,要多往坏处想,别想得太美。首先不是学怎么算计别人,而是要学会不被别人算计。不要老想着我“无形”,要反过来,每读一句,都把自己设想成那“被形之”的人。不要被误导,不要轻举妄动,先保住自己,再去琢磨别人,那才是兵法之道。
读书也一样,总是想当然地把自己带入胜利一方的角色和情绪,是人天生的习惯。要注意反过来,把自己假设成失败一方的角色,多想想如何避免失败,才更能学到东西。
名家注解
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杜牧注:“此言用兵之道,至于臻极,不过于无形。无形,则虽有间者深来窥我,不能知我之虚实。强弱不泄于外,虽有智能之士,亦不能谋我也。”
24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原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注释
① 兵形:用兵的方式、规律。
② 制流:制约流向。
③ 五行:金、木、水、火、土为五行。中国古代认为五行相生相克,均不能独胜。
④ 四时:春、夏、秋、冬。
⑤ 月有死生:指月有盈有亏。
译文
用兵的方式就像水,水的流动规律是避开高处向低处流;作战的规律是避实击虚。水根据地形来制约奔流的方向,作战根据敌情来决定制胜的方案。所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是用兵如神。所以,五行(相克)没有哪一个固定常胜。四季(更迭)没有哪一个季节能固定不变。昼有短有长,月有圆有缺。
历史故事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争霸中的一场战役。
当时晋国的国君是晋文公重耳,他曾受到过楚成王的恩惠,所以说过:“如果以后我能做晋国的国君,若我们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我就主动先退九十里。” 于是两军相争时,晋文公便叫晋军后退,这让楚军统帅子玉变得更加轻敌狂傲。
等双方交战时,晋军分成两路,分别装作战败撤退。子玉果然中计,对自己溃败的右翼军置之不理,只顾猛追敌人的“败军”,结果两路部队都被打败。晋军进占楚军营地,胜利班师。
重耳
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重耳做公子时,他的继母向父亲进谗言,使重耳被迫逃亡在外。历经了十九年的流亡,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继位,成为晋文公。他文治武功卓著,与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并称为“齐桓晋文”。
华杉详解
孙子的这一段话,可看作是对《虚实篇》的总结,《虚实篇》到此结束。《虚实篇》的要义,曹操注解说:“能虚实彼己也。”调动来调动去,都是要我实敌虚,这就是用兵如神。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里,专有一篇讲虚实。李世民说:“我读所有的兵书,没有超过孙子的。《孙子兵法》中,又以《虚实篇》为首。用兵能识虚实之势,则无往而不胜。诸将人人都会说避实击虚,但是到了战阵,却没有能看得出敌方虚实的。结果不是调动别人,是反被别人调动。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靖回答说:“识虚实,要先懂奇正。诸将大多不知道以正为奇,以奇为正,怎么能识别实是虚、虚是实呢?奇正,就是用来致敌之虚实的。敌实,我必以正;敌虚,我必以奇。如果不懂得奇正之用,就算看出敌军虚实,也不会打。”
李世民说:“以奇为正者,敌以为我是奇,而我却以正击之。敌以为我是正,而我却以奇击之。这样敌势常虚,我势常实。”
李靖最后总结说:“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
“致人而不致于人”和前文的“因敌制胜”,是一对辩证关系。致人而不致于人,是我调动你。做到极端,就是“我不管你怎样,我只管我怎样”。因敌制胜,是根据你的调动来决定我的调动。但这样做,容易出现一个情况:就是我看到的敌形变化是人家骗我的;我看到的虚,恰恰是人家的实。这个危险性非常大,非常人可为。
李世民非常人,他的战绩也足可以称神。不过我们学习兵法,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不是神,不可能调动来调动去,都是我实敌虚,而更可能是我虚敌实。然而,连用兵如神的人都还要学习苦熬和等待,要守得住寂寞,熬得住耐性,确保先胜后战,赢了再打。我们作为一般人,就更应该加倍谨慎。这样,才算没白看《孙子兵法》。
名家注解
夫兵形象水
梅尧臣注:“水趋下则顺,兵击虚则利。”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
梅尧臣注:“应敌为势。”
曹操注:“势盛必衰,形露必败,故能因敌变化,取胜若神。”
《虚实篇》全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漫画讲透孙子兵法(全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