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焰焰红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三国4:成王成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一章
焰焰红日
吴侯之妹、刘备之妻,孙夫人终于回到了东吴。
她一见到兄长,孙权立即问她:“周善怎么没回来?”
“唉!王兄啊,我们在返回途中,遭到张飞和赵云拦截,周善被他们杀了!”
“你怎么不带阿斗一同回来?”
“我本是带了阿斗的,但也被他们二人截了去!这些闲话休说,听说母亲病危,我心中十分担忧。她现在的病情如何了?”
“你自己去母亲那里探望就是了。”
“哦……那她病得还重吗?”
“她没病啊!”
“什么?母亲没有生病?”
“哎,这些话你们母女两个见面细聊吧。”
孙权冷漠地打发妹妹去后宫。之后,便步入议事厅向众臣宣布:“刘备远征,不在荆州,我的妹妹被刘家的臣下赶了回来,从此之后,东吴与荆州的联姻也中断了。既然如此,孙某打算立刻兴兵,攻打荆州,一举收回荆襄。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东吴众臣正在热烈地商议出兵荆州之时,忽然从江北传来消息:“曹操已起兵四十万,准备南下,欲报赤壁之仇。”
众人立刻紧张起来。此时,恰有人来禀报:“东吴重臣张纮,此前因病回家休养。已于今晨病故,临终前修下遗书一封,请上呈主公。”
“什么?张纮病故了?”
张纮,字子纲,乃是东吴一位资深元老。孙权闻得其死讯,十分痛惜,不禁潸然泪下,连忙展开遗书阅读。
张纮在遗书中写到,他十分感谢吴侯之恩情,又建议东吴迁治所。他认为,东吴的治所只有迁往中央地带,才能占尽地利之优。遍考诸州后,张纮认为秣陵(今江苏省,南京市附近)最适合。那里的山川有帝王之气,可为万世之业。在他临终之前,提出这个建议,权作对主公最后的贡献。
“既然张子纲劝我迁往秣陵,孙某如何不听!”孙权接受了张纮的建议。
于是,他一面继续观察战机,一面命人在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修筑石头城,准备将治所和全城百姓一并迁往那里。此外,孙权又听取了吕蒙的建议,开始在濡须(今安徽省,巢湖与长江之间)水口一带筑起长堤。
他调拨了数万人力,日夜不停地修筑这几项大工程,也由此可见东吴之强盛。
东吴的濡须长堤,是专门为了抵御曹操南下而建的一道防御工事。而曹操那厢,一直对赤壁大败耿耿于怀,早有意再次南征伐吴。因此,他始终没有放松军备扩充,如今已调集齐四十万大军,随时准备出征,再挑战端。
在曹操准备率领四十万大军从许昌开拔之际,长史董昭献谄进言道:“自古以来,在人臣之中,从未有如丞相之功者。曹丞相之功勋,虽周公、吕望亦莫可及。您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为民除害,才使汉室得以复存。如今,以丞相之大德,又岂可与我等诸臣同列乎?窃以为,您应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
纵是一代盖世英雄,也无奈会早生华发,心境变迁。随着岁月的流逝,曹操的人性缺点也难免会逐渐暴露出来。
想当年,曹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官员,虽出身卑微,却胸怀鸿鹄之志。若见到其他人对上司阿谀奉承,便会嗤之以鼻;若见到只爱听奉承之辞的上司,也会十分鄙视。那时的他是如何伟岸!气吞山河,实乃一代豪气青年!
而如今的曹操,又变成什么样了呢?
在赤壁之战前,他在旗舰之上观赏月色时,便已开始感慨自己韶华老去,也意识到自己已不如当年那般敢于面对逆境,缺少了那份龙骧虎啸的气概,变得越来越喜欢听属下的甘言美语,而对逆耳之言十分厌恶,甚至充耳不闻。曹操今日所处的地位和拥有的权势,比当年自己所鄙视的上司更为高阶,可谓位极人臣,无人可比。而他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愈来愈喜好各种谄谀之辞,逐渐变成了之前自己所憎恶的模样。
对于董昭“受魏公之位,加‘九锡’”的建议,曹操不加思考便欣然接受了。他立刻向朝廷上表,自请尊公之位、加九锡,皇帝自然应允下来。曹操如愿以偿地被尊称为“魏公”,出入享“九锡”仪仗。
所谓“九锡”,指的是什么呢?
一指车马,马车可配大辂(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戎辂各一,即金车、兵车各一辆,以及黑马八匹,赐予有德行者;
二指衣服,衮冕之服,外加赤舄一双,赐予能安民者;
三指乐则,定音、校音器具,赐予使民和乐者;
四指朱户,红漆大门,赐予民众多者;
五指纳陛,在登殿之时,使用特别的陛级,赐予能进善者;
六指虎贲,府前的虎卫军,可达三百人,赐予能驱退恶者;
七指斧钺,可使用斧、钺各一,赐予能诛有罪者;
八指弓矢,特制的红、黑色弓箭,赐予能征不义者;
九指秬鬯,祭礼用的香酒,以珍稀黑黍和郁金草酿成,赐予孝道备者。
侍中荀彧见状,心中不免担忧。他冷眼旁观,可以清楚地看到曹操现今的转变——曹操早已经变成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人!
“丞相,您也上了些年纪吧?”
“嗯?”
“臣以为,丞相似乎不似从前了。”
“你莫非是说老夫加九锡之礼的事?”曹操闻言大怒,立刻沉下脸来。
荀彧继续毫无顾忌地劝谏道:“正是!臣闻功愈高者,愈当谦退才是。丞相虽三十余年来尽忠汉室朝廷,为万民所崇仰,倘若当退谦而不知退谦,那么您之前所做的一切功劳,都会被他人视为满足一己之欲的行为。弱冠不惶惧生死,不迷妄富贵,百战苦斗,方才成就今日之伟业。臣实不忍见,丞相身为一代英雄,又岂能抛却节操,而贪恋那些无谓的虚荣?”
荀彧虽含泪劝谏,但仍惹得曹操含怒起身,吩咐道:“把董昭给我叫来!”之后便拂袖而去。
荀彧自知惹怒曹操,只得谎称生病,将自己关在家里。待到建安十七年 冬十月时,曹操发兵南下征吴,又召荀彧同行。但他仍然抱病不出:“请恕荀某有病在身,难以随军出行。”
之后,曹操派人送来一个食盒。来人说道:“这是魏公送给先生的。”盒上虽然贴着“曹操亲封”的字条,但当荀彧打开盒子后,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丞相的意思,荀某明白了!”当晚,荀彧便服毒自尽。
曹操率领大军分水陆两路南征东吴,途中得到了许昌急报:“荀彧已死。”
“哦!他莫非是自戕而亡?”曹操闻讯,紧锁眉头。沉默半晌后开口说道:“荀彧不过五十岁,实在可惜!传令厚葬荀彧,谥敬侯!”说罢又陷入沉默,可见其颇有悔意。
经过连日行军,四十万曹军终于抵达东吴边境。他们在濡须长堤的对岸扎下阵脚,布下两百里连营。
“走!咱们去观察一下局势。”扎营之后,曹操立刻登上山坡,遥望东吴营寨。
只见濡须当地有数条长江支流,九曲百转,将一片冲积平原割据开来。在无数蜿蜒的支流之上,其中最宽阔的江面上停泊着数百艘吴国兵船。东吴占据此地,作为主阵,兼备水陆两军。船橹接天蔽日,旌旗随风翻卷,十分壮阔!将士们举刀执枪,处处人声鼎沸,声势浩大。
曹操见到东吴兵马如此壮大,感叹不已。想必东吴的男女老少,树木山川,都会为了保卫家园而奋起一战!
“东吴果然是南方的一大强敌!你们看,吴军士气正旺,咱们绝不可掉以轻心。还望诸位将士努力奋战,莫要再像赤壁之战那般轻敌才好!”他观察完情势,步下山坡,同时不住告诫随行,切莫怠慢。
突然,只听轰然一声,不知何处炸响一声石炮,惊天动地,威力无比。
“冲啊!杀啊!”附近山川江面上忽然喊杀声四起。无数小艇自埋伏的芦荻深处齐齐划出,东吴水军越过大堤,直奔曹军阵营突进,势如破竹。
“大家不要慌!敌人是来偷袭的,他们的人马不多!”曹操从容地下山,昂首立于阵前,指挥将士稳住阵脚。
正在这时,只见对面的大堤之上涌出一簇人群。正中央一顶青罗伞盖,东吴将士众星捧月,现出吴侯孙权的身影。
孙权远远望见曹操,立刻拍马向前,高声叫骂:“呔!好你个赤壁败将!竟还苟且偷生?真是好不要脸!”
曹操循声望去,只见对方碧眼紫髯,体长脚矮,手舞长枪,精神饱满,心中已知晓对方的身份。但他故意大喝一声:“来者何人?”
曹操自恃比对方年长许多,并不愿直接真刀真枪的比拼。于是虚张声势,便转身退下阵来。
“曹贼休走!拿命来!”东吴诸将哪里容他逃走。韩当、周泰二将立即从孙权身旁冲出,他们一左一右,向曹操包抄过来。
曹军见势不妙,立刻擂鼓出兵。诸将也拍马向前,直向孙权而去。一时之间,两军便展开了肉搏战。许褚一马当先,挥刀逼退韩当和周泰,将曹操救出,回归本阵。
当晚,吴军又趁夜幕降临,再次突袭,用火把点燃曹营营帐,火光映天。
曹兵远征而来,刚刚扎下营来,正疲惫不堪。吴军趁其不备,屡次偷袭,直杀得曹军仓皇逃窜,死伤无数。最后只得后撤五十里,再重新扎营。
“唉!居然首战便败,真是晦气!”曹操心中郁闷,于是命令曹军一连数日固守不出。他自己也闭门不出,整日闲看兵书,苦思对策。
大家都清楚,曹操心中定是想求得一招神来妙计,冲破困境。
程昱悄悄走进曹操的大帐,轻声说道:“丞相,您想必累了,请稍加歇息吧。”
“程昱,你来了。你看这东吴阵营,十分坚固,咱们毫无应对之策。之前敌军几次突袭,攻势猛烈,咱们只能勉强招架。这可如何是好,你可有何妙策?”
“所谓兵贵神速,咱们此番起兵,一拖再拖,所耗的时日颇久,使得东吴有时间防备。他们耗尽人力,修筑了濡须长堤,牢不可摧,我军确实一时难以攻破。属下以为,丞相不妨暂时撤兵,日后再觑时机,南征东吴。不知丞相以为如何?”
当晚,曹操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天空中挂着一轮红日,忽然狂风大作,红日径直坠入江心,一声巨响如炸雷。他猛地醒来,浑身冷汗,惊魂未定。
第二天,曹操仅带着五六十名随从巡查营阵。一行人来到江畔,恰逢一轮红日西垂,正落在大江上游的群山之间。曹操见此情景,不由得忆起昨夜的怪梦来。
“老夫昨夜做了一个怪梦,不知是凶兆还是吉兆?”曹操随口向左右问道。
正在此时,只见夕阳与大江相接之处,一片灼人目眩的霞光之中,忽然露出一面旌旗,接着又是一面、两面……无数的吴军大旗挥舞而来。
“糟糕!吴军又攻来了!”
果然,东吴大军再次出阵。为首一人,金盔金甲,他用马鞭指着曹操,开口说道:“来者何人?竟敢犯我江南!”
“你便是孙仲谋吧!老夫便是当今丞相曹操,此番出兵,乃是奉了天子之命,特来征讨你这个不尊王室的逆贼!”
“哈哈哈!真是笑话!”孙权哄笑道,“天下人皆知,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你才是天地不容的逆贼!孙某身为汉室之臣,又怎会容你猖狂!曹贼!拿命来!”
曹操闻言,难忍怒火,于是调动大军,对抗敌人。但他却中了东吴的圈套,当日战况十分惨烈,曹军又大败而归。
“唉!今番远征,丞相竟然全无昔日之威!”在连日的战败之下,曹营诸将纷纷私下议论。还有人以为,可能是在许昌出兵之际,丞相听闻荀彧吞毒而死,因此心中难以振作之故。
总之,当年的战事一直持续到年底,曹军屡战屡败,毫无胜算。转眼来到第二年,即建安十八年正月 。两边的战况仍旧如故。
进入二月之后,每日大雨滂沱,寒湿连绵,吴魏双方只得休战,僵持对峙。这场雨的威势,几乎百年不遇。连绵的大雨,终日不停,就连曹军在江边扎下的营帐马厩,也在一夜之间被洪水冲走。曹操只得命士兵扎起竹筏,将营寨迁至山坡之上。
过了不久,曹营的粮草补给也出了问题,将士们更是思乡情切,毫无斗志。
曹军诸将议论纷纷,却难以达成共识。有人建议曹操尽早收兵,而有人则提出,趁天气转暖,正好与吴军相持。即使粮草不足,也可暂以死去的战马充饥,不灭东吴誓不回朝。主战派认为,天气回春之时,正好可以激勉士气,与东吴再决胜负,否则此次南征便出师无义了。
正当曹操犹豫不决之时,他收到了孙权送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
孤与丞相,彼此皆汉室之臣。丞相不思报国安民,乃妄动干戈,残虐生灵,岂仁人之所为哉?即日春水方生,公当速去。如其不然,复有赤壁之祸矣。公宜自思焉。
建安十八年春二月吴侯孙权书
书简背面还有一行字:
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见信,只得苦笑。
“班师回朝!”第二天,曹操便爽快地下令撤军。见曹军已撤,吴兵也随之返回秣陵。
经过此次交锋,孙权信心大增。返回后,便召来群臣商议:“曹操率四十万大军前来,也畏我东吴无功而返。既然刘备此时尚在西蜀,我军何不趁机收回荆州吧!”
每逢出兵的关键时刻,张昭素来劝诫,以免孙权年轻气盛,贸然出师。而这次,张昭却一反常态,大加支持,而且还建议:“主公不妨修书一封,送给益州刘璋。您可告诉他,刘备请求联结东吴以为后盾,对西蜀志在必夺。这样会令刘璋对刘备生疑,以攻之。同时,主公再给汉中张鲁也发去一封书信,提出可为其准备军需物资,助其进攻荆州。如此一来,刘备腹背受敌,难以自顾。我军便可轻取荆襄,此为上上之策。” 三国4:成王成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