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七章

  破衣锦心

  某日,关羽到丞相府上找到负责的人员,称二位嫂夫人居住的内院漏雨,屋瓦破败,希望及时得以修缮。负责人立刻满口答应,表示会马上禀明丞相,即刻派人修好。

  关羽闻言,心中满意,便欲离去。此时恰巧曹操在楼上看到关羽的背影,便连忙挽留:“可是关将军来了?”

  于是曹操立刻着人将关羽请到阁中一叙。

  “丞相有何吩咐?”

  关羽来到曹操面前,面色如水。

  曹操拿出一对珍藏的琉璃杯,与关羽共饮了一杯,又说道:“曹某见关将军一直身着绿袍,只是这锦袍已旧,已经褪色了。今日阳光正好,远看让人愈发觉得这绿袍略显寒酸。曹某特命人按关将军的尺寸做了一件新袍,请你试试是否合身。”

  曹操立刻命人捧来一件崭新的锦袍,做工精致,色泽艳丽,十分华丽。

  “如此贵重的礼物,关某受之有愧啊。”

  关羽一再推辞,但曹操十分坚持。最后关羽只得收下锦袍,揽在手中带回府去。

  几日后,曹操发现关羽的衣着有些奇怪,他将那件华丽的新袍穿在里面,而外面仍罩着那件破旧的绿袍,全然不顾旧袍破烂。

  曹操不解,于是问道:“关将军,你竟如此恪守勤俭,一件旧袍竟也爱惜如此?”

  “非也。丞相有所不知,关某既非爱慕奢华,也并非特别节俭之人。”

  “关将军过于谦虚了。你不要有所顾虑,曹某赠袍于你,并无他意。关将军何故不着新衣,而特地在新袍之上再罩一件旧衣?”

  “原来您说的是这件旧袍。”关羽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衫,解释道,“丞相有所不知,这件旧袍乃是我家主公刘皇叔所赐之物,关某从未将其脱下。即使如今锦袍破旧,关某仍在修补之后,每日穿在身上。只要穿着这件绿袍,我就仿佛能见到主公一般,心中安稳快乐。因此虽然丞相赐了新袍,关某仍不忍脱下旧衣。”

  曹操闻言,颇为感动。他心中暗想:“这位关羽果然重情重义,是一位真汉子!”

  曹操对关羽的倾慕之情,自然又加深了一层。

  这时,一位服侍二位嫂夫人的部下前来,禀告关羽说道:“请关将军速速回府。二位夫人此时恸哭不已,请您速回府一趟。”

  “哦?究竟发生了何事?”

  关羽闻言,匆匆离去。仓促间,未及向曹操告辞。

  若是旁人如此无礼,曹操肯定绝不容许。但这次曹操却并不动怒,他只是有些怅然若失地目送关羽离去,喃喃自语道:“这位关羽啊,果然是真性情,真忠义。若他能如此待我,该有多好。”

  曹操在心中将自己和刘备暗自比较。他只觉得自己无论在文韬武略,还是在人品威望上,处处强于刘备。但为何自己的麾下,出不了关羽这样忠贞不贰、一心为主的忠臣呢?

  他心中暗想,或许这一点就是自己不如刘备的地方吧。

  曹操想明白这一点后,心中燃起了熊熊的征服欲望。他暗自发誓,一定要让关羽转而臣服自己,成为他的臣下。

  话说那厢,关羽随着部下回府后立刻赶往内院,只见二位嫂夫人相拥而泣,哭得好不伤心。他连忙问道:“关某回来了。请问两位嫂夫人,究竟为何事悲伤?”

  糜夫人和甘夫人见关羽回来,擦了擦满脸的泪水,悲悲戚戚地说道:“二弟你总算回来了。我们娘儿两个心里没主意,只想一死了事。你回来可要为我们做主啊。”

  关羽见状,连忙劝阻道:“两位嫂夫人说的哪里话来,万万不可寻短见。有千难万难,请尽管吩咐关某就是。我一定会处理妥当的。今日恸哭到底所为何事?请嫂夫人明示。”

  待两位夫人擦干泪痕,道出事情原委,关羽才稍微放心。原来是糜夫人今日在小睡之时,忽然梦到刘备。她梦中见到刘备的惨死之状,恐是凶兆,因此醒来心中担忧。

  关羽听了之后,连连替她们宽心。他笑着说道:“哈哈哈!我当是出了什么大事,原来是嫂夫人做了一个噩梦啊。您不必过于担忧,不过是一个噩梦而已,不能当真。主公身为皇叔,一定能遇难成祥。请嫂夫人放宽心才是啊。”

  关羽见两位嫂夫人惊魂未定,连忙转了话题,让她们不再为噩梦所惧。

  但是关羽也十分清楚,他如今生活在许都之中,即使曹操再三保证将信守承诺,她们却始终无法真正自由地生活。如今两位嫂夫人心中焦虑,一个噩梦都会吓得连连痛苦,心理非常脆弱。再多的笑话也难以令她们真正一展笑颜。

  于是关羽又安慰道:“关某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再与主公重逢。关某发誓,一定会努力寻找主公的下落。也请两位嫂夫人多多保重,养好身体才是。”

  谁料这时,有曹操的使者来到关羽的府上,他趁人不备,已经偷偷来到内院之中。原来曹操见关羽匆匆忙忙回府,又说两位夫人有要事相商,于是心中猜疑,便派人来打探消息。

  曹操之使见关羽发现了自己,便立刻禀告道:“曹丞相早已备好酒席,只待关将军处理完家事,便可前往赴宴。”

  关羽无奈,只得随着来人又回到丞相府。

  关羽其实心中并不愿意见到曹操。往日他赴丞相府的酒席之时,总是要压抑着心中的不快。今日见面,他更是心中思念故主刘备。但是他毕竟身处曹操的地盘之上,也不敢扫了曹操的兴致,否则难以自保不说,更难保两位嫂夫人的周全。于是关羽只得咬紧牙关,将泪水擦干,对曹操唯唯诺诺,应付了事。

  关羽回到丞相府之后,发现此次的宴会格外隆重。不仅庭阁中布置得花团锦簇,而且美女如云,穿梭于酒席之间。桌上更是摆满了美酒佳肴,色香味俱全,简直美不胜收。

  曹操见关羽到了,立刻关切地问道:“关将军,府上还好吧?”

  “回禀丞相。刚刚关某不辞而去,还请丞相恕罪。”

  “关将军何罪之有。老夫今日高兴,希望能和关将军痛饮一场。”

  “关某愿陪丞相不醉不归。”

  曹操举杯,正欲敬关羽。抬眼观瞧,发现关羽脸上泪痕未干,似乎刚刚哭过。于是问道:“关将军莫非刚刚落泪了么?怎的如此伤心?”

  “关某惭愧。刚才关某回府之时,因两位嫂夫人思念皇叔,恸哭不已,关某也不禁一时悲从中来,落下泪来。倒让丞相笑话了。”

  曹操见关羽毫不掩饰,坦坦荡荡,更加赞赏。他们频频举杯,待酒至半酣之时,曹操突然指着关羽,戏问道:“关将军一把长须,真是美髯。不知你这长髯究竟有多长啊?”

  关羽一把长髯,十分出众。

  他的这把美髯黑漆漆,油亮亮,所见之人无不赞叹,称他为“许都第一美髯”。

  关羽听闻曹操问起自己的胡须,于是手捋长髯,答道:“关某这一把长髯,起身时可垂过半身。每当秋季之时,胡须也如同落叶一般,自然掉落百根旧须。到了冬天百草枯萎之时,长须也会失去光泽。因此每逢极寒之时,我会以布囊裹住胡须,予以保护。只有在会客之时,才将布囊取下。”

  “原来关将军十分爱惜这一把美髯,难怪你的胡须如此漂亮。特别是在将军醉酒之时,这一把长髯宛如被酒洗过一般,分外有光泽。”

  “丞相过奖了。只是关某空留一把美髯,又有何用?如今我空有一身本领,却白食俸禄,难以报国。关某违背了故主之约、兄弟之情,而是饮酒度日,不思进取,实在是卑鄙之至,关某每每思及于此,觉得好生惭愧。”

  曹操见关羽无论说到什么话题,总会首先自省其身,又难免流露思念刘备之情。于是他尽量岔开话题,心中却不是滋味。一方面,他为关羽的忠义所感动,另一方面,却也觉得醋意大发,苦涩不已。曹操的心中可谓百味杂陈。

  次日,当曹操邀关羽一同上朝之时,特意赠给他一个护髯的锦缎套子。

  皇上看到关羽的胸前挂着一个锦囊,十分好奇,便特意问道:“关将军所戴何物?”

  关羽立刻解下锦囊,露出胡须,解释道:“回禀陛下,因微臣的髯须过长,曹丞相特以锦囊相赠。这是保护长髯用的。”

  皇上看见关羽那一口长髯,长可及腹,黑漆漆的十分漂亮,于是夸奖道:“关将军果然是一个美髯公啊!”

  从此,关羽“美髯公”的名声人尽皆知。

  回府路上,曹操见关羽骑着一匹瘦马,与他魁伟的身材极不相称。他觉得可能是关羽虽是武门大将,却并不懂得照顾马匹,于是调侃道:“关将军怎的不好好喂马,不舍得用些好粮食?你骑的这匹马未免太瘦了。”

  “丞相有所不知,只因我身材高大,这马难以胜任,怎么喂都喂不胖。这老马瘦弱,却也骑惯了,不碍事的。”

  “关将军如此人才,普通马匹怎能匹配。良将应配好马才是啊。”

  曹操立刻命手下备马,不多时,便牵来一匹骏马。只见那匹马通身赤红,宛如火焰一般。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炯炯有神。

  “美髯公,你可认得这匹马吗?”

  “这个……”

  关羽定睛一瞧,觉得此马甚是眼熟,仿佛哪里见过似的。他突然拍膝叫道:“这不是吕布的那匹赤兔马吗?”

  “关将军好眼力!这正是赤兔马。当年我派人费了好大力气才抓住此马,却一直无人能够驾驭。若是关将军喜欢,曹某便送予将军吧。”

  “哦?丞相果真要将此马送给关某吗?”

  关羽一时大喜,他连连拜谢。曹操多日以来第一次看到关羽如此高兴,不禁问道:“曹某几日前赠你十个美女,也未见将军如此高兴。今日怎的为一头畜生,关将军会如此开心呢?”

  关羽笑道:“关某得此千里马,一旦得知皇叔的行踪,便可立刻飞奔前去,与故主见面。关某岂能不高兴呢!”

  关羽骑上赤兔马,兴高采烈地回府而去。曹操望着关羽的背影,牙关紧咬:“失策!这次老夫又失策了!”

  曹操原本练就了一副天塌下来都面不改色的本领,而这次他却追悔莫及,整日郁郁寡欢。

  张辽从曹操近臣处得知了当日的情况,觉得自己也有责任调解。于是他面见曹操,提出自己会以好友的身份前去探访关羽,打探一下他的真实想法。曹操无奈之下,便准其前往。

  几日后,张辽特意来到关羽府中。一阵闲谈之后,张辽逐渐试探问道:“当初,张某将关兄引荐给了丞相。如今你来到许都,不知是否住得习惯?”

  关羽答道:“关某对张兄的深情厚谊,以及丞相的大恩大德,永记在心。只是关某心中记挂皇叔,如今虽然身在京城,但觉得自己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了无生趣。”

  “关兄言重了!”张辽打量着关羽的颜色,劝慰道,“身为大丈夫,本不应拘泥于琐碎小事,而应从大局着眼。关兄也很清楚,如今曹丞相乃是当朝重臣,你如今舍丞相而恋故主,未免有些迂腐了吧。”

  “丞相待我,恩重如山,关某不敢忘记。丞相的封赏众多,却不及我与皇叔的情谊深重,那才是心灵之约。”

  “关兄这么想就不对了。曹丞相待你乃是一腔赤诚。他的心意绝不会亚于刘皇叔的。”

  “想当年我们尚无一兵一卒,皇叔和我自那困境之时便相识,结下的情谊深厚。我们发誓同生死,共患难,这份深情叫关某如何忘怀。但是关某同样感激丞相的恩情,只求有朝一日能报答丞相的大恩大德,之后才能安心离去。”

  “关兄可曾想过,若是刘皇叔早已离开人世,你待如何?”

  “我们兄弟本已约定同生死。黄泉路上,关某也必将追随到底。”

  张辽见关羽如此坚定,知道自己难以劝他回心转意,于是作罢。

  离开之后,张辽暗自思索:“丞相为主,我当忠君如父;而关羽为友,我们义同兄弟。我如今不能因兄弟之情而欺君背主,更不能做不忠不义之事,背叛兄弟。如此一来,我当如何是好呢?”

  张辽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对丞相实言相告,绝不隐瞒。于是他回到丞相府中,对曹操禀告道:“回禀丞相,属下已去见过关将军了。言语之间,我百般试探,但关将军对刘皇叔的情谊忠贞,不肯久留京中。他对丞相的大恩大德深受感动,不能忘怀,但是他也绝不肯效忠二主的。”

  曹操的器量超群,因此听到张辽的禀告,也并未发怒。他只是长叹了一声:“事君而不忘根本,关羽果然是天下真义士。既然他执意要走,老夫终是留不住,也罢。”

  张辽又说道:“不过,关将军还有一言。他说有朝一日,一定要拼尽全力报答丞相之恩,之后他才能安心离去。”

  谋士荀彧闻言,立刻献策道:“关羽乃是一个忠节之士,言出必行。丞相若不想让他离去,就不给关羽报恩的机会。他无法立功,自然就不得不留下了。”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