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饥饿与餍足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二章
饥饿与餍足
——暂时舍弃寿春城,移师他处。
杨弘所提出的建议未免过于悲观,只是暂时的保命之法。但是,从袁术到在座的诸位将官却无人反对,更无人开口评价此计太过消极。
究其根本,众人都三缄其口是因为,目前寿春城中正面临一个大问题。
这一年中,寿春地区水患频发,五谷难熟,瘟疫横行。目前连军粮都难以筹措,而敌人大兵压境,因此军心不稳,士气低落。想与敌人硬碰硬的打仗,恐难有胜算。
若依杨弘的建议,暂时将大军主力军队转移到未受水患的地区,就可以保存实力。一来,军粮供给的问题能得到解决;二来,可以避开敌军高涨的锐气。另外,敌人的大军远征而来,在野外度过寒冬将成为一道艰难的关卡。待到敌军疲惫不堪之时,淮南军再发动奇袭战可能会有奇效。
“也许这才是万全之策吧。”
沉默良久之后,众将官也都点头表示同意。
袁术最后也痛下决心,说道:“如此说来,便依此法办理吧。”
于是,袁术不再坐而枯守孤城,而是立刻开始筹备移师。他命李丰、陈纪、梁刚几员大将率领十万兵力留守寿春。
另外整备了二十四万主力兵马保护袁术及其家族成员一同出城。袁术又命人将城中所有库藏的金银珍宝、军需物资,以及各类重要的文书官册,都装车运出。所有的这些物资都被装上货船,顺着淮水而下运往安全之地。
袁术和他的随从重臣迫不及待地渡过淮水,远远地避难去了。寿春城现在剩下一个空壳,曹操大军即使杀来,也只有空对浩浩江水叹息的份。
就在袁术率军逃离后不久,曹操的三十万大军赶到寿春城下。而他们也面临着难以预料的艰难。
大军一路前行,就发现越是接近寿春,水患的灾害就越是严重。整体的状况之糟,完全超出了曹操的想象。
目前还不能判断寿春城内的情况,但就曹操极目所见,城外数百里之所在,处处都是洪水泛滥后的惨淡景象。农田尽被冲毁,变成一片片的泥沼;原本的大道小路也都泥泞不堪,军队通行十分艰难;当地的老百姓自家也无粮可吃,只能啃食树皮草叶,才能勉强维生。
出发之前,他们认为沿路会缴获敌人的粮草,并未料到会面临如此艰苦的情形,因此军需所带不足。辎重队伍中也并未携带足够的军粮,而是装载了大量的武器。如今却又烦恼不已。
“如此军粮匮乏之际,要想供给三十万大军吃饱饭,该如何是好?”
他们从许昌出发时携带的粮草几乎消耗殆尽,曹操也是头疼不已。
“粮草不足,该如何是好!”
负责军粮供给的总管王垢看到附近的水灾惨状后,不禁茫然无措。
现在所剩的粮草还可以勉强对付八九天,可再过半个月,若还是这种情形可就麻烦了。
如今大军已在城外驻守了近一个月,曹军马上就要面临着断粮的危险。
“不可再等!我军势必一举攻陷寿春城!”
曹操虽然下令紧急攻城,但是战事胶着,而且水灾对进攻部队带来很大阻碍。曹军将士深陷在泥水之中,难以展开快速战斗;另外寿春城的守城将士负隅顽抗,想急攻下城池简直难于登天。
因此,曹操百般无奈之下,连忙给东吴孙策修书一封,差人急送江东。信中写道:
在如此秋高时节,淮南此地却遭水患。如今我军人马皆食不果腹,疲惫不已。还望东吴可以援助军粮,以船只迅速运来。目前这十万斛粮米,更胜过百万骑雄师。
孙策此时不在江东。他与曹操早有前约,双方在军事和经济方面互相协助。因此,孙策早已率军渡过长江,正在奔赴寿春的途中。这时,他获知了曹操缺粮,向他求援的消息。
孙策见信后立即发布命令:“立刻组织粮草,派兵船送往淮南!”
但是,江南距离淮南路途遥远,中间还横亘长江,运输粮草之时需要大批士兵护送。
因此,待粮草运抵曹营,仍需一定时间。而在此期间,曹营中的军粮已经难以为继,负责军粮的总管王垢连忙求见曹操,颤声说道:“丞相!属下有要事禀告!”
“何事慌张?王垢、任峻,为何你们两人如此憔悴,出了什么事?”
任峻专门执掌仓库管理,他与王垢一起面见丞相。他说道:“启禀丞相,如今咱们的仓中粮草所剩无几,只够勉强撑几日而已。”
“哦,那又如何?”曹操摆出一副不关己事的样子,明知故问道,“军粮不足,你们找我又有何用?我一不管储粮,二不管运粮。谁负责就找谁去处理!”
“这个……”
“如果你们不能胜任此事,不如辞职吧!竟然连这种芝麻大的小事都来找我解决,我还留你二人有何用!”
“属下无能!”
“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多动动脑子,若是将分配军粮的量斗,从今天开始改用小斗,问题不就解决了!”
“若是量斗由大改小,咱们倒是还能多坚持些时日。”
“这不就得了嘛!”
“属下遵命!”
任峻和王垢二人只得无奈退下,他们从当晚开始,就改用小斗计量军粮的分配。
原本每个士兵每天可以分配到五合粮米,而王垢改用小斗计量之后,每合的粮食中又要少一半左右的分量。而且如今分配的粮米中掺杂着大量的粟黍和草根等杂物,士兵们原本就吃不饱,如今更是难以果腹。
“不知道现在士兵们的反应如何?”
曹操偷偷跑到兵营之中,窃听基层兵士的议论。而他所听到的都是高声咒骂之辞。
“丞相居然克扣我们的军粮,实在太过分了!”
“当初曹丞相带我们出征时,可不是这么说的!”
“咱们连肚子都吃不饱,还打什么仗啊?”
曹操一听之下,发现士兵们将怨气都发在自己身上,他这三军统领一时成了众矢之的。于是他立刻叫来了王垢,对他说道:“你听说了吗?如今将士们都怨声载道。”
“属下听到了。无论如何都得把士兵们的这股怨气压下去。”
“你有什么主意吗?”
“属下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嗯,那曹某倒想向你借一个东西,可以用之服众。”
“属下惶恐,丞相想要何物?”
“王垢啊,把你的人头借老夫一用吧。”
“我的人头?”
“正是!现在能够压住士兵们非议的,唯有你的一颗人头。如若不然,士兵们整日饥寒交迫,就会发起暴乱,到时候则难以收拾。所以我要用你一颗人头,换三十万大军的平稳。这件事是老夫对你不住,所以待你死之后,曹某自会安排好你的妻儿老小,你就放心去吧!”
“这怎么使得?丞相,饶命啊!”
王垢闻言,吓得涕泪横流,但曹操毫不理会,他对身旁侍从使了个眼色。随侍立刻上前,挥刀将王垢的头颅砍下。
“把王垢的人头挂出去示众!”
曹操随即下令。
于是,王垢的头颅被高挂在长竿上示众,旁边还贴出了告示:
粮官王垢盗窃军粮。他以小斗计量,中饱私囊,其罪状昭然。如今依照军法,处以斩首!
“原来是王垢克扣军粮,而非曹丞相的命令。他简直太可恶了!”
士兵们纷纷指责王垢,而先前对曹操的怨气早就一扫而光。趁此士气大振的转机,曹操立刻传下了总攻的命令:“从今天开始,三天之内务必攻下寿春城!若有违令懈怠者,立刻处斩!临阵脱逃者,斩立决!”
当晚,曹操就一马当先冲到护城河边,加紧督战:“立刻填满壕沟,堆草焚烧寿春城门箭楼!”
城内守兵见曹兵来袭不敢怠慢,他们从城头不断投下滚木大石,又派人不断放箭,形成箭雨。
曹军死伤惨重,有的被滚木大石砸中而亡,也有的被乱箭射中身亡。一时间,壕沟几乎被死亡将士的尸体填平。士兵们见势心怀胆怯,畏缩不前,而曹操又见到有两员副将居然也混在士兵之中,不敢上前。
“懦夫!”
曹操高声叱道,立刻砍下两人的首级,扔进壕沟。
他又大声命令:“哪个再敢畏缩不前,就先斩哪个!否则此战难以取胜!”
曹操自己也跳下马来,亲自动手,与士兵们一道运土投草,一步步逼近城墙。
士兵们看到曹操身为丞相,却事必躬亲,表现得如此奋不顾身,大家都备受鼓舞,士气大振。士兵们争先恐后地越过壕沟,攀上城楼,翻入城中,奋力拼杀。他们将城门的巨锁砍断,从里面打开城门,放外面的军队突入城中。
城门一开,曹军蜂拥而入,宛如大坝决堤一般。曹军冲到城中后,就展开了血腥的肉搏战。寿春守将李丰率领士兵负隅顽抗,但几乎遭到全歼。城中新建的皇宫、禁门朱楼、殿堂馆阁等建筑都被曹军点起大火,付之一炬。一夜之间,寿春城被烧成一片火海,远远望去宛如一朵盛放的红莲花。
大获全胜之后,曹操勉励众将士:“此刻并非庆功之时,我们要立刻动身,准备船只渡河。沿路追赶袁术,以绝后患!”
这厢,曹操正忙于追击袁术,突然从许昌传来急报:
张绣与荆州刘表勾结,他们意欲直捣许昌。王都有难!
曹操闻讯不禁紧皱眉头:“张绣倒不值得一提,不过若连荆州刘表都参与进来,恐怕就不好办了。”
曹操迫不得已,只得放弃追赶袁术,班师回朝。
返回许昌之后,曹操派快马给东吴孙策送去一封书信:“请君务必以兵船布阵,佯作横渡长江之势,以此恫吓上游的荆州刘表,令其不敢造次。”
曹操又对吕布和刘备说道:“你我三人,旧情重温。曹某唯愿二公可以精诚合作,守住徐州和小沛。未来时日很长,在并肩作战之中,恳请二位能够更加紧密合作,重新结为同盟。”
曹操作为见证,请刘备和吕布共饮美酒,以示结盟。之后他又对刘备说道:“既然吕布不会反对,请刘公不如离开豫州,继续回到小沛可好?”
刘备谢过曹操的好意。而在他告辞之前,曹操趁吕布不在身旁,在刘备耳边低声叮咛:“刘公此番驻守小沛,意在猎虎。如今陈珪、陈登父子正在设计,安排陷阱。望君可以与陈氏父子携手,共同筹划,精心准备。”
曹操将一应事宜都安排妥当,这才率军返回许昌。
在他出征期间,有段煨、伍习两人率领义军起义。他们不仅战胜了李傕和郭汜,还将此二贼的首级献于朝廷。
李傕和郭汜乃是长安大乱的罪魁祸首,因此文武百官闻讯,无不大喜过望。于是朝廷重臣联名上奏皇帝,恩赏段煨、伍习两人,封官加爵,命他们二人镇守长安。
“咱们终于能过上太平日子了!”
许昌城中,人人拍手称快!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百姓家中,都准备了丰盛的酒食,隆重庆贺。李傕和郭汜两贼的首级被悬于许昌街头,一连示众七天。曹操此时也率领三十万人马抵达许昌,恰逢此时的盛会,于是他也与民同乐,共同庆祝。一时之间,许昌处处都洋溢着欢庆吉祥的气氛。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