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真人在野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四章
真人在野
亡国之时,忠臣以忠烈之身牺牲,此事最为悲壮。
审配之举,深深地震撼了曹操。他吩咐道:“将审配厚葬于故主的城址之中。”
之后,曹操命人在冀州的城北为审配建造了坟墓,厚葬于他。
建安九年 七月间,曾经强大的河北袁军被全歼。如今的冀州城中,驻满了曹操的军队。
曹操的长子曹丕,时年十八。他年纪轻轻,却已多次参与父亲的战争。因此当敌军城池沦陷之时,曹丕立即带着随从准备入城。
此时曹军刚刚攻下冀州城,城门关闭,不许随意穿行。守城士兵拦截道:“站住!丞相有令,任何人都不准通行!”
曹丕的随从立刻大声怒骂:“这是谁你看见了吗?曹公子要进城你们也敢拦吗?”
他们不顾拦截,径直入城。
此时的冀州城中硝烟未散,整个城池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余烟。曹丕等人唯恐有残兵埋伏,他们一边警惕地按剑而行,一边向将军府的后堂走去。
来至后堂一个角落,他们发现在一处黑暗的角落里,有一位夫人正与一名年轻女子相拥而泣。她们哭得两眼通红,满头的珠玉金钗也随之摇晃。
“呔!你们是何人?”
曹丕驻足喝问。
夫人猛地抬头,神情畏惧可怜。她颤声回答:“将军饶命!妾身是袁绍之妻刘氏。这是次子袁熙的媳妇甄氏。”
未经拷问,刘夫人便交代,袁熙等人早已出逃。
这时,曹丕突然走到袁熙之妻前面,将她的下巴抬起,仔细端详。看着看着,曹丕又忍不住伸出锦袍衣袖,为她轻轻拭去满脸的泪痕。
“哎呀!她的眼眸竟是如此璀璨动人!”
曹丕一见之下,发现袁熙之妻生得如此花容月貌楚楚动人。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不仅告诉她们自己是曹操的长子,还拍着胸脯保证:“曹某定会救你们,保你们不死。放心,不用害怕!”
此时,曹操威风凛凛,正要进城。他那位乡里故交,也就是在官渡之战中转投于他的许攸突然出列,高声邀功:“阿瞒!你看若非当初许某授你良计,助你官渡之胜,恐怕你还要费一番功夫,才能这样风风光光地入冀州城吧?”
许攸说得兴起,他得意扬扬地高举马鞭,指挥着队伍进城。
曹操哈哈大笑:“不错!你说得正是!”
许攸闻言,愈发得意。
待来到城门前面,曹操似乎有所察觉。他厉声对守城卫兵问道:“你告诉我!何人竟敢在我之前进入这座城?”
卫士战战兢兢地回答:“回禀丞相,刚刚令公子进城了。”
曹操闻言,暴跳如雷:“放肆!即使是我的儿子,也不可违背军法啊!荀彧、郭嘉!你们去把曹丕给我抓来,砍头示众!”
郭嘉极力辩解道:“丞相息怒!如今冀州刚破,若非令公子亲自前往,断是无人能镇住城里的乱象的。”
曹操得了台阶下,便开口说道:“此话有理。”
曹操不再追究此事,直接下马进入内阁。只见到刘氏夫人正拜伏在地,连连感谢曹丕的不杀之恩。曹操不经意地看了一眼刘氏的儿媳甄氏,一下子便被她的天生丽质所折服。
他问曹丕:“儿啊,你是否对此女动心了?若你喜欢,为父便准你将她收下,也算对你的犒赏了。”
于是,曹操将甄氏赐给曹丕,当作对儿子冀州之战的奖赏。
冀州之战终于暂时告一段落。
曹操现在首先要做的,便是前去袁家的坟墓祭祀。在袁绍的墓前,曹操含泪朗诵着祭文:
“洛阳初逢,畅言己志,犹忆君发豪语,欲恃河北之富强,以谋南下之大业,弟自忖赤手空拳,仅盼纠合天下之志士,推展时代革新之策。昔日笑语,宛如昨日……”
曹操虽然身为胜利者,但掬了一把泪水,便巧妙地收揽了人心。
之后,曹操又下令,将河北百姓当年的赋税免除。原本在袁绍手下的文官贤才,也皆可留在自己营中加以录用。他还下了指示,促进土木农田的复兴建设。因此,曹操频频进出冀州城。
这一日,许褚骑马欲经东门而入,正巧遇到许攸。
“喂,许褚!看你这大模大样的,是要进城吧?你可知道,若非我许某人,你们哪能如此轻易地入城呢。你今天见了我,是不是该行个礼啊?”许攸摆出一副大言不惭的样子。
许褚记得,之前曹操初入冀州城时,许攸也是如此傲慢无礼。当时,在场诸将无不蹙眉而视。今日,原本性情暴躁的许褚闻言,更是气得涨红了脸庞。
“一介匹夫!还不给我滚!”
“什么?你敢骂我是匹夫!”
“你不就有那么一点小功嘛,整天挂在嘴边。你家爷爷才瞧不上你呢!赶快给我滚,小心我的马蹄不长眼,把你踩扁!”
“呸!你敢!”
“哪个不敢!踩死你还不如踩死只蚂蚁!”
许褚说罢,拍马而来,从许攸的头上跃过。
那一瞬间,许褚还拔剑斩了许攸的首级。进城后,许褚立刻向曹操请罪。
曹操闻言,沉默良久,才开口责备道:“那许攸确实是个难缠的小人,但他毕竟是老夫年少时的伙伴。况且此人还是有功劳的。你因泄私愤而滥开杀戒,实在不像话!”
曹操下令,将许褚禁闭七天,作为惩罚。
许褚退下后,有一人被带来,引见给曹操。此人是河东武城的隐士,名叫崔琰。
此前,曹操曾多次派人去崔琰家中拜访,因为此人擅长整理户籍等事务。曹操向崔琰请教,统计冀州城百姓户籍之事。
崔琰来后,很快将冀州城混乱的户籍情况整理清楚,成为曹操管理冀州军政经济的重要参考。
因此,曹操封崔琰为别驾从事。另外,又派崔琰四处打探袁绍几个儿子的下落,以及冀州残党的去向。
那厢,袁绍长子袁谭流落到甘陵、安平、渤海、河间等地。他听说三弟袁尚败走中山后,便率兵攻打中山。
袁尚不敌,从中山逃至幽州,与袁绍次子袁熙会合。两人齐力,共同防备兄长袁谭的进攻。另一方面,他们还秣马厉兵,发誓要夺回失地,为父报仇。他们一边窥伺着冀州的曹操,一边准备东山再起。
曹操得知后,再次试图招抚袁谭。但袁谭此时已失去对曹操的信任,对曹操的再三示好均不予理会。
袁谭此举,倒落了曹操的口实。曹操一边派人送去书信,取消婚约,另一方面,派大军前去讨伐。袁谭见势不妙,只得匆匆舍弃中山、平原等地。他派人向荆州刘表求援,希望刘表能侠义相助:
盼速来救援!
刘表见信,打发袁谭之使离开,立刻与刘备商议此事。刘备认为,袁氏兄弟几个终将被曹操所灭。他建议:“我们还是佯装不知为好。如今,我们与其管他人之事,倒不如养精蓄锐,巩固国防才是。”
袁谭本以为荆州刘表或许会派兵增援,谁知遭到婉拒。无奈之下,袁谭只得继续逃亡,躲到南皮一带。
建安十年 的正月,曹操的大军跨过冰天雪地,直指南皮城。
南皮城的城门紧闭,城墙上架起弓弩,护城河里设满了鹿砦。袁谭吩咐手下将士,全力以赴,戒备森严。曹军一到,便发动了进攻。曹军昼夜不停地猛攻,不断换人,轮番猛攻。袁谭死守城池,拼命招架。他整夜难眠,身心俱疲。
袁谭手下大将彭安也战死了,袁谭无奈,只得派辛评为使,前去乞降。
曹操见到辛评,便说:“你就是辛毗的兄长吧?你的弟弟辛毗前不久已投至老夫麾下,不如你也一并留下,兄弟两个随我一同建功立业,将来也好光耀门楣。”
“承蒙丞相抬举,只是古语云,主贵则臣荣,主忧则臣辱。舍弟有他的主公,辛某亦有自己的主公。”
辛评无功而返。对于袁谭的投降,曹操并未给一个明确的回答。众人皆知,如今曹操已经夺取了冀州,他自然不愿看到袁谭再活在这个世上。
“既然和谈无望,我们只有和曹操决一死战了。”
辛评据实以告,可袁谭却颇为不满。他觉得辛评乞降无果,便嘲讽道:“果真如此吗?我派你出使实在是我之失策。如今你的亲弟弟都投靠了曹操,你去出使和谈还能谈出什么好结果来?”
“主公竟然如此说我!属下好寒心啊!”
辛评一怒之下,愤而高声,当场昏倒在地,气绝而亡。
袁谭见状,懊悔不已。他便又找来郭图商议对策。
郭图鼓起勇气说道:“如今彭安战死,但我军中尚有几名大将,十分珍惜自己的名声。若我们启用这些将领,再召集南皮所有的百姓入伍,拼死以战,或有生机。而且,此时天寒地冻,曹军远征而来,兵困马乏。曹操在此情况之下,未必能够轻易取胜。”
袁谭听了郭图的一番激励,决定以死相拼。
袁谭下令,将城门打开,所有兵力倾巢而出。将士们直奔曹营扑来,猛攻不断。他们或烧营舍,或烧栅门,用尽所有手段骚扰曹军。曹营驻扎在雪地之中,不胜其扰。
大雪飘扬,铁骑纵横。满天箭雨交织,枪矛剑戟相撞。一时之间,两军展开肉搏,到处都充斥着人喊马嘶之声。残酷的激战中,尸体如山,血流成河。
曹军一时竟然难以招架,被打得落花流水。但曹洪和乐进等大将拼死抵抗,扭转败势,又发起反攻。袁谭之军被曹军又逼得节节倒退,赶回护城河边。
曹洪在乱军之中一心只想找到袁谭。他不顾乱军溃退,四处搜寻袁谭的身影。他几经突击,终于找到袁谭,于是冲上去举刀便砍,终于将袁谭斩于马下。
“袁谭的首级在此!曹洪将袁谭斩了!”
曹洪声如洪钟,随着雪花传到四处。袁军闻讯,个个吓得胆战心惊,斗志顿无。他们放下吊桥,转头逃进城内。
郭图见势不妙,也混在溃兵中逃窜,不料被乐进发现。乐进一声断喝:“郭图!不要跑了!”
乐进策马便追,但无奈敌我双方混乱,一时不得近前。乐进便摘下铁弓,弯弓射箭,直取人群中的郭图。
郭图被一箭穿喉,从马背上栽倒,跌入了护城河中。
乐进过去砍下郭图的首级,挑在枪尖上,大声呼喝:“郭图已死!袁谭已亡!你们还守什么城?”
至此,南皮城终于沦陷。附近黑山的强盗张燕,以及冀州的旧臣焦触、张南等人,分别率领着或五千,或一万的部下陆续来降。一时之间,曹营之中降者不断,势力又得到了扩充。
乐进、李典两将之军,加上降将张燕,重新组建成一支十万铁骑的大军。
曹操对其下令:“大军进攻并州,取高干的性命!”
曹操又亲率一军进攻幽州,讨伐袁熙、袁尚兄弟。同时,将袁谭的首级挂在南皮城的北门示众,并下令:“若有人见此首级而叹息,则罪及三族。”
有一天,看守的卫士抓捕了一人。此人身着黑色丧服,一副布衣百姓模样,被带到曹操的面前。卫兵报告:“丞相虽然有令,但此人却在城下恸哭,跪拜袁谭之首。”
曹操见此人相貌堂堂,便亲自审问道:“你是哪里人氏?”
“我是北海营陵人氏(今山东省,潍县),名叫王修,字叔治。”
“你未曾看见张贴布告吗?”
“我眼睛又没毛病。”
“那你想必知道如此做的后果吧?此乃罪及三族之罪。”
“乐则笑,悲则哭,此乃人之常情,我又有何办法?”
“你是否任过什么官职?”
“我曾任青州别驾,受过故主袁绍的恩情。”
“你这人直来直去,毫无忌惮,倒也有趣。既然你曾受过袁绍之恩,为何会离开呢?”
“只因当时我的忠谏未被主公采用,勤勉于政务,却遭小人谗言,因此退职而去,于乡野间漂泊三年之久。尽管如此,故主之恩没齿难忘。如今国破家亡,故主长子之首级高悬城门,我见此景,不得不哭。不知丞相能否施恩,准我将故主长子的首级厚葬。在下区区一命又何足惜?即使罪及三族,也死而无憾。”
王修在曹操面前毫无惧色地直言。
原以为曹操定会勃然大怒,不料他长叹一声:“老夫竟想不到,河北之地会有如此多的忠义之士!可惜啊可惜,袁绍不懂得用人,任其放之牧野,否则他怎会亡国?”
曹操不仅答应了王修的请求,还封他为司金中郎将,待之以上宾之礼。
另外,在幽州(今河北省东部)方面,听说曹军即将来袭,人人自危。
袁尚担心自己难敌曹军,于是仓皇逃往辽西方向(今辽宁省西部)。幽州别驾韩珩等人无奈之下,只好打开城门向曹操投降。
曹操接受了投降,封韩珩为镇北将军。之后,他记挂着并州的战况,便亲率大军,转而挥师直奔并州,支援乐进和李典。
袁绍的外甥高干,死守并州的壶关。曹军久攻不下。
有一天,关外来了两员大将。他们带着数十骑人马,来到壶关城外,高声呼喊:“高将军!高将军!请快将城门打开!”
高干探头张望,发现来人正是旧友吕旷和吕翔。他们高声叫道:“我等虽然曾经一度背叛故主,投降曹操。却没想到曹操只把我们当作降军看待,毫不重视。我们如今才知道,新知不如旧故,因此特地赶来投奔将军。我等愿与将军一起,同心协力对付曹操。请念及旧情,收留我们吧!”
高干有所顾虑,于是只让吕氏兄弟进城,他们所带的人马留在城外等候。吕氏兄弟献策道:“曹操刚刚从幽州奔袭而来,人困马乏。将军若趁今夜突袭,对方必然毫无防备,此战必胜。”
高干未经深思熟虑,便轻信了吕氏兄弟的计策,导致惨败。这个牢固的壶关也最终沦陷在曹操手中。
高干只得逃命。他打算前往北狄之境,投奔匈奴的左贤王,但在途中被自己的属下所杀。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