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高大金冠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章
高大金冠
下邳位于徐州城东面方向山地。大将韩暹任袁术的第六军将军,把守此处通往徐州的道路。他将大营设在山中的啸松寺。只等袁术一声令下,发动进攻。
通往此处的道路全被第六军的将士们封锁,漫山遍野都设有军营。
而陈珪却毫不在意,而且一路畅行无阻。
他一路而行,悠闲地牵着一头白羊,稀疏的胡须迎风飘扬。
“那个老人家在做什么呢?”
看见他的士兵都觉得这就是个平常村夫,放羊而行,并不觉得有何危险,于是并不理会,任他通行。因此他一路走过关卡,士兵们仅是指指点点,却无人盘问。
“差不多快到下邳了吧。”
陈珪来到山边,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歇脚。此处没有山泉,他便挤些羊奶解渴。
此时正值盛夏时节。
漫山遍野蝉声聒噪。一路之上,尽是茂密的松林。陈珪很快就走到半山腰,树顶之上显现出啸松寺中宝塔的塔尖。
“老人家,您这是往哪里去?”
陈珪被哨兵在中军门外拦住,于是指了指身边的母羊说道:“老朽特来向韩将军献羊。”
“老人家,你是附近村里的百姓?”
“不是,老朽自徐州而来。”
“哦?你是从徐州来的?”
“正是!烦请通禀一声,就说徐州陈珪,携羊求见将军。”
哨兵听说来者是陈珪,不免惊愕不已。他们早就听说有一位叫陈珪的老者住在徐州,其子陈登乃是吕布的客将。而且这位陈老大人前不久还受曹操的举荐,被朝廷奉以二千石的厚禄。他们可没想到,这个牵羊的老爷子,竟然来头这么大。
韩暹听到哨兵的通禀后,尤为吃惊。他也早就闻听过陈珪的大名。于是韩暹亲自将陈珪迎入中军大帐,热情招待。
“区区薄礼,请将军笑纳。”
陈珪将白羊交给韩暹的侍从,开始随意闲聊,却绝口不谈自己的来意。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陈珪望着窗外说道:“今夜月色皎洁,而室内闷热。老朽想请韩将军移坐松树之下,畅聊一番,如何?”
于是两人将闲杂人等支开,移坐在松下密谈。在那里,只有清风明月才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陈大人,您身为吕布的客将,为何在此时只身来访呢?”
韩暹忍不住发问。而陈珪则正色说道:“将军此言差矣!我怎是吕布的家臣!老朽乃是朝廷命官,虽目前暂居徐州,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又岂能背叛朝廷!”
接下来,陈珪话锋一转,滔滔不绝地针砭当今时局。他评论天下英雄,指点风云变幻,大开大合,颇有雄略。说到最后,他忍不住摇头叹道:“韩将军如此英雄豪杰,老朽实在为您惋惜啊!”
“陈大人,您何出此言?韩某请大人明示。”
“既然如此,老朽不妨以实告知。此番老朽拜访将军,正为此事而来。想当初,当今天子自长安还幸洛阳之际,将军从始至终,尽心护驾。人人皆知韩将军忠诚勤勉、品德高洁,乃是一名国士。但如今,将军却被伪帝袁术驱驰,背负不忠不义的骂名。老朽以为,袁术的伪帝之运难以持久,而将军必将在有生之年见证他的灭亡。难道将军愿为短短几年的衣食俸禄,而断送一世的英名吗?若将军执迷不悟,又岂止老朽一人为您惋惜啊!”
陈珪随后取出吕布的书简,请韩暹过目。
“老朽此言,并非一人之辞。吕布亦有同感,请将军速速过目。”
韩暹一直默不作声,洗耳恭听陈珪的言论。待他仔细阅读吕布的书简后,才开口吐露心迹。
“不瞒陈大人,韩某对袁术称帝的所作所为,早已心生厌恶。我本欲尽早回归汉室,只是苦于没有门路。”
陈珪闻言,知道韩暹已上钩,不由得心中暗喜。他笑道:“老朽听闻第七军的杨奉和将军交情很深,不知能否请杨将军一同筹划大事?”
“一同筹划大事?”
韩暹压低了声音,呼吸急促起来。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正在挣扎,这是决定他一生命运沉浮的关键时刻。
陈珪也低声说道:“不如这样,在袁术大军总攻徐州之日,你和杨奉可从大军后方纵火,而吕布会率领精兵从正面出击。两军前后夹攻,里应外合,不消半日便可取得袁术的首级。”
“也罢!我韩暹誓将效忠朝廷,摘下袁术的人头!”
韩暹对月起誓。此时,月朗星稀,露水在松树的枝头点点闪烁。不知何人正在吹笙,曲声悠扬。士兵们因酷暑难当而辗转反侧。
夏夜短暂,不久天就亮了。
陈珪不知何时归去,天亮之时已经不见踪迹。
而没过几天,又是一个酷暑难当的大晴天。袁术派出飞骑,向四面八方发出了总攻的命令。
七路大军接到命令后,一起行动。
这日乌云压城,远处传来雷鸣的隆隆之音。
各路大军从四面八方逼近徐州城。
不久天昏地暗,只有偶尔的闪电劈过天际,能陡然照亮城墙的一角。这时,大颗的雨珠噼里啪啦地倾泻下来,炸雷之声不绝于耳。在此风雨狂飙的时分,袁术的大军终于发动了总攻。
七路大军早已将徐州城团团围住,战士们呐喊滔天,从各个方向冲击城墙。而吕布早已严阵以待。
瓢泼大雨,洗刷着这片被鲜血染红的大地。
这场混战一直打到入夜时分。正在这时,七军忽然阵形大乱。之后流言四起,士兵们竟然开始自相残杀。一时之间七军将士无所适从,只得各自保命,四散奔逃。七军的战线也全面崩溃了。
“有人叛敌!”
实际情况直到第二天早上方才揭晓。原来第一军的张勋,被第七军的杨奉和第六军的韩暹在后方纵火,并加以攻击。
“将士们!随我冲啊!”
吕布闻讯,知道反间计奏效了,他立刻率兵出城。将固守在军中央的纪灵、雷薄、陈纪三路军队逐一瓦解,直捣大本营而去。
杨奉和韩暹也在左右夹击,予以协助。吕布一路势如破竹地正面冲击。袁术的二十万军队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溃不成军。
吕布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策马飞奔。他四处搜寻袁术的身影。正在此时,前面峡谷中突然驶出一彪人马。他们分成两队,挡住了吕布的去路。
“匹夫吕布!你自来寻死不成?”
“啊!”
吕布大惊,勒马抬头。只见袁术正端坐在黄罗伞下。他的身边遍插日月龙凤旗,左右簇拥着手持金瓜银斧的侍卫。这位伪帝袁术,正身披金铠金甲,傲然地俯视着他。
正如地上虎遇见云间龙。吕布仰头,对着山上的袁术骂道:“老匹夫袁术休走!待我到你面前,再来说话!”
吕布打马便冲,将敌人的中军冲散,立刻来到了山腰之上。
“吕布冲上来了!”
“护驾!不得让他靠近!”
这时,袁术的人马更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山上飞奔而下,他们高喊着:“杀死吕布!”
“不能放走他!”
袁术一声令下,万千将士蜂拥而上。他本人则得意地在山上督战,指挥将士们加紧包围。
宛如山上的巨石滚落下来一般,吕布被团团围住,密不透风。
“就算吕布是头猛虎,也架不住车轮大战。今天我定要取下吕布的首级!”
正在这时,突然从山谷一侧出现一支队伍,正是昨晚叛敌的韩暹和杨奉。他们两路合一,抄近路赶来增援,从侧面冲击袁术的队伍。
——功亏一篑!
袁术欲打败吕布的计划,转瞬间成了一场空。
援军加入之后,形势随即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原本袁术军队已形成合围之势,就要将吕布拿下,如今却被吕布和援军追杀,只得抱头逃窜。袁术带着残兵败将翻山越岭,又狂奔了二里多地,才得以逃脱。
但谁知祸不单行!
袁术在落败路上,忽见对面飘来一片云雾。走近一看,竟然是一队人马踏出的尘埃马烟。他尚未分辨来者是敌是友之时,只见对面纵出一匹墨色如漆的骏马。马上坐着一名红脸将军,他倒提一把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挡住了袁术的去路。
“我乃豫州太守刘备的义弟,名叫关羽,字云长是也!如今奉大哥刘备之命,特来驰援吕布。对面可是伪帝袁术?大胆叛贼,背天而行,今日关某就要替天行道,将你送上西天!”
袁术闻言,胆战心惊,夺路而逃,一众护卫连忙在身后保护。
关羽哪肯放他而逃,他一路追赶,将袁术殿后的侍卫尽数砍杀。待他逼近袁术身后之时,高举青龙偃月刀,奋力劈砍。
“袁术!纳命来!”
关羽举刀便砍,袁术立刻缩头趴在马背之上,因此大刀只劈落几缕马鬃,将将擦着他的头皮而过。这一刀没能砍掉袁术的头颅,却削掉了他的头盔。袁术称帝后一直戴在头上的皇帝金冠,被关二爷砍落下来,飞到空中。
袁术狼狈而逃,勉强保命。他又命纪灵殿后,一路大败而归至淮南。
而吕布趁机全歼了袁术的残兵败将,奏凯而还,回到徐州。他立刻召开了盛大的庆功宴,犒劳三军。
“此战大捷,实属不易,一方面陈珪父子献计有功,另一方面韩暹和杨奉,里应外合,也建奇功。另外,豫州刘备不计前嫌,雪中送炭,命二弟关羽前来相助。此外,徐州将士团结一心,舍命奋战。我吕某无以为报,仅以薄酒表示谢意。”
众人闻言,无不鼓掌欢庆。席间大家开怀畅饮,共庆胜利。
庆功宴之后,吕布对有功之人论功行赏。
第二天,关羽便告辞吕布,率军返回豫州。
从此之后,吕布对陈珪父子更是信任有加,凡事均与他们商量。有一天,他向陈珪问计:“我有意从韩暹和杨奉之中,遴选一人留在身边。请问您有何看法?”
陈珪答道:“如今将军帐下人才济济,又何须再加新将。而且,若放新鸡入笼,则必然引起整个鸡群的暴躁相斗。将军不如将此二人派往山东,去稳固山东地盘,这一两年间必会颇有成效。”
“此话有理!”
吕布点头认同。
于是韩暹被派去驻守沂都,杨奉则去琅琊。两人领命赴任。
陈珪之子陈登闻讯后,有不同意见,于是私下与父亲商议:“儿子对父亲的计划难以苟同。依儿子之见,若此二人留在徐州城中,必会在我们举事之时,成为帮手。”
陈珪忙劝儿子打消这个想法。他低声解释道:“若想要帮手,则需彼此信任。而韩杨二人,因其身为降将,心中自卑。时日久了,此二人必定会疏远我们,而去阿谀吕布。待二人成为吕布的走狗,岂不是让吕布如虎添翼。到时反而会成为我们诛杀吕布的障碍。”
从此之后,陈珪抱病,闭门不出。即使吕布派人相邀,即便是大事,陈珪也会婉言拒绝。
梧桐树叶开始飘落之时,炎夏渐远,秋日渐近。
淮南一代的江水澄澈,秋色宜人。万里无云的晴空之下,红蜻蜓上下翻飞。
而伪帝袁术却对美景视而不见,整日惆怅。
“可恼啊!吕布!他竟敢叛朕!”
他每当想起前不久受到的奇耻大辱,就气愤满怀,恨不得咬碎钢牙。
这时,他突然想起了孙策。
孙策已经占据了长江沿岸以南的大片沃土,人称江东小霸王。东吴孙策如今早已成为一股劲旅,势力庞大。袁术心想,他曾经收容少年孙策,视如己出,因此若自己提出要求,孙策想必不会拒绝。于是他立刻修书一封,派使者去东吴游说孙策共同讨伐吕布。
“想当初你在朕的门庭之下,受到庇护,如今朕见你有所成功,颇感欣慰。你与朕之间,情谊深重,又岂能忘乎?听说东吴在你之治下,繁荣昌盛,文武大将,人才济济。若你能助朕讨伐吕布,分割其财产土地,定能增添吴国之势。不知你意下如何?朕皆是为你着想,尽快回复为盼。”
袁术之使乘船渡江,来到东吴拜会孙策,并当面递交了袁术的信函。
孙策阅信后,随即写下回信。他交代信使道:“请将此信带回,回复尽在信中。”
于是信使领命而回。
袁术收到回信后,立刻展开阅读。只见信中写道:
“老匹夫!你将我寄存的玉玺私自存下,拒绝归还。如今又僭称帝号,背反汉室,乃是大逆不道之罪!我必将兴兵问罪,又怎会助你讨敌?等我起兵之时,必是你命绝之日!”
“好啊!孙策这个小混蛋,他竟敢如此羞辱于朕!真是气煞我也!”
袁术一怒之下,将信函撕得粉碎。他当即下令出兵,幸亏群臣苦苦相劝,才暂且按下怒气,日后再算账。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