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七章

  奇舌祢衡

  刘岱、王忠一路马不停蹄,匆忙赶回许都。他们立刻谒见曹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禀告了一番,然后又说道:“依属下们的愚见,那刘备并非是个野心家,他确实一心侍奉朝廷,尊敬丞相。而且我们发现他在当地颇具民望,且善于用兵,对我们这些敌将也以德相待。此人可谓人中之杰,若加以敌视,未免有失公允。”

  曹操闻言,须眉倒竖,怒视二人,大声骂道:“休得胡言!你们二人如今到底是哪头的?是我曹某之臣还是那刘备之臣?我当初令你们打着我的旗号,带着我的军队,去徐州是干什么的?”

  曹操吩咐左右的武将,厉声说道:“我留着你们还有何用?此去徐州,原本是为曹某征讨刘备,却被人所俘,如今竟回来替敌人说话。真是气煞我也!如此无用之人就该拉出去各营示众,好好羞臊羞臊他们的面皮,然后以军法论处死罪!”

  孔融在一旁见状,连忙上前宽慰曹操道:“丞相息怒。您当初派刘岱、王忠赴徐州之时,原本知晓他们并非刘备的对手。如今此二人果然兵败而返,原在意料之中,若丞相将其定为死罪,如何服众?若众人以为丞相处事不明,奖惩不公,则会大失人心,反而于事无补啊。”

  曹操听完孔融的一番劝慰,这才略消怒火。他将其二人的死罪饶过,活罪不免,削其官爵,日后再定夺具体的处罚。

  几日之后,曹操又召集众将议事,打算自己亲率大军征讨徐州。孔融再次出言相劝道:“值此隆冬之际,倘若出兵,未免有失天时之利。属下以为,不妨等到明年春天,天气转暖之时再为出兵,为时不晚。如今当务之急,应当外交内结,巩固内政。另外,此时尚有荆州刘表和襄城(今河南省,许昌西南)张绣暗中相通,公然对抗朝廷。为今之计,丞相应速派使者前往安抚,若以利益诱之,以真情动之,则此二人必能心动,转而为丞相所用。到时候,荆州和襄城都将纳入丞相手中,丞相更可一呼百应,天下群雄也会闻风而至,纷纷归顺。”

  曹操点头,表示答应:“此计甚合我意,不妨速派人前去为使者吧!”

  于是,当即决定由刘晔为使,前往襄城张绣处交涉。

  刘晔抵达襄城之时,由张绣的第一谋士贾诩亲自相迎。贾诩热情欢迎,并询问来意。刘晔答道:“值此乱世之际,若论仁、勇、德、信、策兼备之人,类似汉高祖一般的英雄豪杰,恐怕除了我家主公曹操之外,再无他人。在下久闻先生乃是独具慧眼的高明之士,不知您如何看待?”

  贾诩闻言,立刻答道:“先生所言不假,在下亦是赞同。”

  贾诩确实赞同刘晔之言,于是对主公张绣极力进谏,劝其归顺曹操。他忙说道:“主公此时不妨顺应大势,服从曹丞相,此乃上策。”

  而正在此时,河北袁绍也遣使而来,希望张绣可以归顺袁绍的旗下。

  曹操和袁绍原本是敌对的阵营,而如今他们两家皆派出了秘密使者来到张绣的地盘上,而且这两位使者都背负着同样的秘密使命。

  刘晔作为曹操的使者,听闻此事时颇为焦躁。他倒不是担心与对方碰面时会有辱主公的威仪,但也恐难成使命,所以有些忧虑。

  “先生先不必多虑。不妨请您移步暂居寒舍,静观事态的发展吧。”

  刘晔去与贾诩商议时,得到对方如是回答。既然贾诩应承会给予帮助,于是刘晔便搬到他的府邸暂居,以候下一步发展。

  贾诩这厢将刘晔安排妥当后,立刻出城,将袁绍的使者迎入城中。他直接询问对方来意:“听闻不久前袁将军兴兵攻打曹操,恕我孤陋寡闻,不知此战的胜败如何?”

  来使闻言,立刻答道:“如今正值隆冬时节,双方暂时休战。待明年开春便要开始真正的决战。此番我出使而来,盖因我主袁绍素闻荆州刘表和襄城张绣二位的大名,认为两人乃是真正的国士,因此诚邀两位英雄加入我方阵营。在下前来,足以彰显我主公的诚意,万望先生可将此番情形转达你主为盼。”

  来使拱手,拜谢贾诩,道出了他的一番目的。

  贾诩微微一笑,面带讥讽:“原来是此事。恐怕你这趟辛苦奔波是白费功夫了!劳烦特使回禀你家主公袁绍,就说他连对自己的骨肉兄弟袁术都尚存疑心,不能相容。如此狭小的器量,又岂能容得天下的国士?”

  贾诩言罢,将袁绍的亲笔信一把扯碎,又将使者赶了回去。他的主公张绣听闻此事,大惊失色。张绣责问贾诩道:“你怎可擅自做主,将来使赶走,未将对方的来意转告于我呢?”

  贾诩则态度恬然,镇定地答道:“若是同处下风,我们还是降曹为好。”

  张绣连连摇头,反驳说道:“这怎么行?我与曹操交战多年,如此深仇大恨岂可忘?我们双方宿怨已深,水火不容。若我如今接受其相交之邀,归顺曹操,日后难免在他之下,被其所害。”

  “非也非也!主公您多虑了,曹操乃是一代豪杰,胸怀大志,又岂会因之前的一点得失耿耿于怀?和袁绍相比,曹操占有三个优势:其一,他坐拥天子;其二,曹操顺时而为;其三,他胸怀大志,善于治国理政。”

  “尽管如此,如今的袁绍国富兵强,曹操难以与之匹敌。”

  “以属下所见,不可只看重当下,而应放眼于将来。若是主公只想着投靠袁绍能图上一两年太平日子,那就尽管去吧。”

  贾诩如此这般态度决绝,倒让张绣的自信心有所动摇,一时拿不定主意了。第二天,贾诩陪着刘晔来见张绣,刘晔也郑重承诺:“曹丞相绝非心胸狭窄之人。若他对您怀恨于心,又怎会特地命我出使此地,厚礼有加呢?”

  张绣闻言,这才点头应承下来。他遂离开襄城,投奔至曹操门下宣誓效忠。

  曹操得知张绣到来,亲自出城相迎,又与其一同携手步入堂中。张绣被封为扬武将军,而贾诩则因斡旋有功,被封为执金吾。

  曹操仅仅施以外交手段,便得来了襄城的归顺。而荆州方面,则彻底失败。

  诸侯割据,群雄各自为政。在此之中,荆州刘表可谓是独霸一方。

  他不仅坐拥长江两岸,连绵沃土,又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另外,当初江东孙策之父孙坚意欲进攻之时,也惨遭失败,战死沙场。孙策为此特地立碑一块,以表对父亲的哀思。此番大胜,更令刘表颇为得意,自信满满。

  正因如此,刘表见曹操遣使劝降之时,只是付之一笑,不以为然。他根本未将曹操放在眼里,随意打发使者回去了。

  使者回禀的内容被张绣得知,他因初到曹操麾下,很想一展身手,于是主动提出:“臣与刘表相交多年,颇有一番情谊。此番不如容我修书一封,以阐明大意吧。”

  张绣立刻修书给刘表,在信中对于天下趋势、利害关系深加剖析,他极尽所能,努力说服,声称于公于私都有好处。当他终于写完此信,还特意叮嘱曹操:“请丞相务必派一位能言善道之人为使者,只要带上此信交于刘表,必定马到成功!”

  “哦?那我应该派哪位当说客为好?”

  正当曹操暗自思量之际,孔融起身说道:“据微臣所知,只有平原祢衡一人才能胜任此职。若派出祢衡出使荆州,一定会不辱使命,更不会如先前的使者一般,辱没丞相威名。”

  “这个祢衡究竟是何许人也?”

  “此人乃是我家近邻。他不仅才学横溢,更是奇舌善辩。只不过他的性情狷介,嘴不饶人,常以口舌伤人。如今他的家境贫困,亦无亲近友人。但他与刘表曾有同窗之谊,据说二人至今还有书信往来。”

  “如此说来,此人确实是最佳人选。”

  于是曹操立刻命相府中人前去召见祢衡,请他立刻前来。

  平原祢衡,字正平,此人衣衫褴褛,其貌不扬。他被请到相府之中,却对正坐堂上的曹操及其手下众人不屑一顾。只见他四处张望,口中高呼:“啊!没有人啊,没有人啊!天地虽阔,何无一人也?”

  曹操闻言,不禁大声责问:“先生何出此言?莫道天地之间,众生纷纭,就我这殿中更是人才济济,先生怎得视而不见?”

  祢衡哑声而笑,声音尖刻:“哼!哪里有人才?你倒叫我见识一下,丞相所谓的人才究竟有何德何能?”

  若非曹操事先对这位奇人异士略有知晓,知道他性格古怪,行事乖张,否则早就出言相责。而如今闻言,曹操徐徐答道:“先生所问,倒是有趣。若您不识我帐中人才,便请容曹某一一道来,请先生擦亮眼睛,仔细看清楚。自右手边起,依次是荀彧、荀攸,此二人深谋远虑,用兵如神,远胜古代的萧何、陈平之流。其侧为张辽、许褚、李典、乐进,他们都是骁勇善战之武将,驰骋于千军万马之中,亦是如入无人之境。你待再看左手边的于禁、徐晃二人,才能更是远胜古代的岑彭、马武;更有夏侯惇,乃是军中的第一奇才,曹子孝有治国之才,乃是世间福将。如此人才济济之所,先生还认为无人乎?”

  不料祢衡闻言,却捧腹大笑。他笑得前仰后合,旁若无人一般:“哈哈哈!原来丞相眼中是如此看人,与我之所见,迥然不同也。”

  曹操问道:“所谓观臣莫若君。若曹某对手下众人有不察之处,恐出大事。先生有话直言,但讲无妨。”

  “既然如此,那小老儿就直言评判一下在座众位,话不入耳,万勿见怪。在我看来,那荀彧只可吊丧问疾;荀攸可以看坟扫墓;程昱可以看门守户;而说到郭嘉,不过只能作些风月文章;张辽可以击鼓鸣金;许褚可以牧牛养马;那个李典嘛,最多就是个上传下达的文书小吏;满宠生性嗜酒,做个敲杯奏乐的戏子也就罢了;徐晃可以屠猪杀狗;于禁可以筑墙盖房;夏侯惇这个独眼龙嘛,提溜药箱,当个卖眼药的就是了。其他人更是不足道也,不过是些酒囊饭袋,衣服架子罢了,不值得一一点评。他们手舞足蹈,出口能言,姑且为人。但那螳螂尚能挥舞手脚,蚯蚓也会发出声音。丞相莫非将这些东西视之为人吗?可笑乎!可笑也!”

  一时间满堂皆静,只听得祢衡一人在大殿之上独自狂笑。他的一番狂妄之言,早已惹怒在座众人。大家怒不可遏,只是按而不发。

  而曹操一见面就不满其傲慢之态,如今闻言,更是满腹怒火。虽然他早知此人粗鲁,但此时不好发作,于是暂且按捺怒气,恶声问道:“既然先生已将我帐下众人一一点评了一番,曹某倒要问了,先生自己又有何能耐呢?”

  祢衡昂起下巴,鼻息沉沉,一副大言不惭的样子,坦言说道:“若是说到我的能耐,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再到三教九流,一应事物,皆了然于心。这一派说辞,正是用来形容我祢衡的。非也非也,此尚不足道我之才能。不如说我上可致君为尧、舜,下可德配孔、颜。若是你们这帮俗人理解不了,我就再说得简单一些。我祢衡胸怀治国安邦之大略,毫无任何私欲干扰。因此,我所怀有的才是真才能、真本领,也只有我才能称得上真正的人。跟你们这些酒囊饭袋同处一室,让我觉得真是俗不可耐。”

  正在这时,只听得坐席之中一阵铮铮剑环之声,一人持剑怒起,大声喝道:“好个信口胡言的酸腐书生!丞相府中,岂能容你造次!”

  此人正是张辽,他被祢衡一番说辞气得怒火填胸,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仗剑而起,就要冲祢衡扑将过来。

  “且慢动手!”

  曹操出言相止,让张辽不得造次。他灵机一动,改对众人说道:“如今这宫内乐坊正缺一位击鼓之人,恰逢近日将举行朝贺酒宴,我看祢衡正可担任此职。他既然无所不能,想必可以胜任。你看如何?先生应该不会推托吧?”

  曹操此举显然是有意刁难祢衡;谁料祢衡欣然应允,甚至神色颇为得意。

  “哦?击鼓又有何难?我去也!”

  祢衡领命,翩然而去。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