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卧龙冈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四章
卧龙冈
再表徐庶,他与刘备告别之后,策马疾行。
“骨肉分离,亲人离别,自然痛断心扉。但身为一介男儿,君臣之别也同样令人肝肠寸断!徐某今日别离主公,真正是痛彻心扉,难以自持!”
徐庶一边打马飞奔,一边思念主公刘备的恩情,忍不住屡屡回望。但他一想到母亲尚被囚禁在许都,又心头焦灼,恨不得飞奔到母亲身边。
徐庶一路上心如刀割。
他忽然又想起一事,心中焦虑。临行时他向主公荐举了诸葛亮,想必近日主公便会前去拜访。只怕诸葛亮自视清高,不肯轻易出山。
“诸葛亮这个人不见得能轻易出山啊!”
徐庶想到此处,深感责任重大。他苦苦思索,该如何帮助主公。
“我不妨就亲自跑一趟隆中,也无须绕道,还能顺便和诸葛亮道别。主公要请他出山,我也该前去打个招呼才是。”
徐庶暗下决心,拨马改向襄阳的西郊奔去。
行不多时,徐庶便来到卧龙冈前。此山冈形似卧龙,因此得名。
徐庶打马来到山冈之上。虽说他许久未曾来此处,但见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砂一石都十分熟悉,如同旧友重逢。
此时正值深秋时节,满山红叶尽染,一派美景在前。诸葛亮的草庐似乎鲜有客人来访,满院都落满了红叶,无人打扫。徐庶下马,叩击柴扉,大声叫门。
但是院中静寂,并无人应答,只听到沙沙的落叶之声。
徐庶在门外伫立片刻,侧耳听到一个童子的歌声: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徐庶忙叫道:“喂!童子,快开门!先生在家吗?请通报一声徐庶来了。”
他高喊几声,但童子似乎未曾听见,继续唱道: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士,高眠卧不足。
童子一边吟唱,一边抬头仰望树上的鸟巢。得意之间似乎听到门外有人说话,他才意识到有客人来了。
“咦?谁来了?”
童子跑去打开柴扉,见到门外站着徐庶,便打起招呼:“原来是元直先生来了呀!”
徐庶一边将马匹系在旁边树上,一边问道:“先生在家吗?”
“在啊。”
“是在书房吗?”
“是呀。”
“你刚才唱得不错。”
“元直先生也变样子了!你的佩剑、衣袍,还有这马鞍都好漂亮!”
徐庶被童子如此打趣,不禁一窘,连忙走上小径。他想起自己当年一袭破衣、一把孤剑的落魄模样,如今却要一身华服去见简朴的主人,心头不免觉得有些尴尬。
童子在一旁煮茶,宾主二人在书房落座。
徐庶开口说道:“不知不觉,竟已到了深秋。”
诸葛亮又如常一般,抱膝而坐,微笑开口:“是啊。我已经砍了很多柴薪,准备好过冬了。”
诸葛亮见徐庶几次欲言而止,便率直地问道:“徐兄,你今天前来,是否找孔明有事相商?请直言相告。”
“这个嘛,”徐庶这才开口说道,“其实,徐某有一事未及告诉先生,此前我已经投奔了新野的刘备。”
“哦?”
“家母原本住在乡下,谁料近日却被曹操软禁在许都。我接到家母托人送来的手书家信,信中说如今她孤苦伶仃,希望我能陪伴左右。徐某迫不得已,只得向主公告假,赶去许都探母。”
“这不是一件好事吗?你如今做官,功名利禄皆唾手可得,探望令堂也是应该的。”
“徐某此番前去探母,临别之际特来告别。另外还有一事相求,不知先生能否答应?”
“何事请讲。”
“是这样的。徐某一向推崇先生,因此今日主公相送之时,我特意向他荐举了先生,告诉他隆中有一位大贤人在此隐居。我想过不了多久,他便会登门造访。我以一个老友的身份恳请先生,能够应他之邀出山,不知可否答应?”
若论年龄和学力,徐庶算是诸葛亮的前辈。但如今他张口闭口尊称诸葛亮为先生,表明他态度诚恳,推崇有加。但徐庶也十分清楚,若想让诸葛亮应允此事绝非易事。因此,他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诸葛亮接受自己的推荐。
可谁知,刚刚还在低垂双眼,微笑倾听的诸葛亮,却勃然变色道:“徐兄,你是要拿孔明做祭品不成吗?”
诸葛亮起身,拂袖而去。徐庶愣在当场,一时不知所措。
祭品?
他突然想起了一则故事。
古时候,有位国君想延揽庄子,便派使者前去,以厚币迎之。庄子如此回复道:“你可曾见过祭祀用的牛吗?牛身上披着华丽的首饰锦铃,并饲以美食。但一旦被拖上大庙祭坛的时候,牛不是被刀斧砍得鲜血横流吗?”
徐庶心中觉得愧对诸葛亮,虽然他毫无将这位多年挚友当作祭牛出卖之意。但见对方因为自己的言行感到不悦,心中难免懊悔不已。
“唉!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再次登门向他道歉。”
徐庶只得黯然离去。出门之时,只见天色昏沉,枯叶飘舞,看来隆冬将至。
徐庶一直赶路,历经风尘,待他抵达许都时,已是寒冬时分。时为建安十二年 的十一月。
徐庶抵达后便直奔丞相府而去,请求面见曹操。曹操闻讯,立刻命荀彧、程昱隆重迎接。第二天,曹操又亲自接见了徐庶,他亲切地说道:“阁下便是徐元直徐先生吗?令堂大人目前平安无事,敬请放心。”
“徐某感谢丞相的大恩大德。”
徐庶躬身拜谢,接着说道:“请问家母如今身在何处?徐某只盼望能尽快母子团圆。儿子不孝,远道而来,请丞相恩准我能尽快给母亲请安。”
曹操频频点头,表示同意:“令堂由程昱看护,日夜无忧。老夫得知先生抵达许都,便已命人将令堂迎入丞相府,你们稍后便能重逢,一起叙谈家事,尽享天伦。老夫只盼你们能够母子团圆,先生能一直在令堂身边尽孝,以尽人子之道。若有得闲,老夫愿能偶尔聆听先生的高见。”
“承蒙丞相的厚爱,徐某愧不敢当。”
“老夫请问先生,像你这样的贤士,既孝心诚笃又达见高明,为何会委身于刘备门下?”
“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徐某当年流浪街头,在新野巧遇刘备,便被招揽过去的。”
曹操和徐庶二人寒暄了一番,徐庶便告辞,前往后堂拜见母亲。
“她就在此,请先生进去吧。”
带路的侍从用手往里一指,便告退了。徐庶见后堂一角有一栋华屋,想到立刻就能见到母亲了,顿时热血沸腾,心跳不止。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前去,拜伏在堂下,喊道:“母亲在上!不孝孩儿徐庶,前来给您请安!”
徐母闻声,颇感意外地抬头,发现儿子正跪在门外。
“哦?外面可是元直吗?为娘听说你不是在新野刘备那里做事吗?为娘闻讯,甚是欢喜。你如今为何跑到许都来了呢?”
“咦?母亲说得哪里话来?不是母亲专门托人捎信给我,要儿子前来许都陪伴吗?儿子一接到书信,便立刻向主公请辞,日夜兼程赶到此处。”
“一派胡言!为娘养了你三十多年,难道你还不了解吗?我怎么会给你写信,让你前来陪伴?”
“可是,这信里难道不是母亲的笔迹吗?”
徐庶心中惶恐,连忙掏出之前在新野收到的家书,递与母亲。徐母接信一看,立刻勃然大怒。她正色怒叱儿子道:“徐元直啊徐元直!你自幼研学儒学诗书,成人之后又在外流浪。十几年来尝尽人间疾苦,仍不忘克己求学,修养作为。这些为娘都看在眼里,暗中替你高兴。但不曾想到,接到一封家书,你竟然不辨真伪,便急匆匆抛弃明君跑来许都。你说,你可是做错了?”
“什么?难道这封信并非您亲笔所书吗?”
“为娘知道,若论尽孝,你是个大孝子,双眼澄清;但若论尽忠,你却是个如此盲眼之人!如此修为,你也不过是个半盲之人,分不清真伪。那刘备乃是帝王之胄,身具英才,受到万民的仰慕。你能为如此仁君效力,乃是你最大的福分,也是为娘的骄傲!为娘只希望你能尊崇忠义,可如今……唉!……你如此弃明投暗,岂不是一介匹夫!”
徐母越骂越生气,忍不住悲从中来,躲到帘后啜泣。
徐庶听到母亲的训斥,心中羞愧难当。他心中追悔莫及,只恨自己当初未曾查明家书的真伪,便贸然回来。他只得长跪在堂外,久久不敢抬头。突然,他听到堂中传来一阵异响。待他急忙冲进堂中,才发现徐母已经自缢身亡。
“母亲!母亲!”
徐庶紧抱着母亲逐渐冰冷的尸身,恸哭不止,当场昏厥过去。
在寒风呜咽中,许都郊外的南原上,建起了一座豪华气派的坟冢。这是曹操特为抚慰徐庶,厚葬徐母的一份礼物。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