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死里逃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章
死里逃生
徐州官兵气势大振。
他们原本孤立无援,与曹军苦战无望。如今却有刘备来主动增援,岂不欢欣鼓舞,高声庆贺。
老太守陶谦也欣喜若狂,他激动得声音也颤抖了,说道:“请刘公听那欢庆之声,皆是因你所致啊!”
他将刘备让到上位就座,并解下太守之佩印递给他:“请刘公接受此印。从今日起,就由你来代为管理徐州吧。”
刘备大惊之下赶忙推辞,说道:“老太守,这可使不得!”
“请刘公万勿推辞。老夫听说你乃大汉宗室之后,有皇族血脉。在这天下动乱之时,只有你能平复纷争,恢复朝纲,匡扶社稷,最终君临于万民之上。而老夫年事已高,已如残烛之末。不应贪恋这太守之职,而应让贤于人,否则只能阻碍时代之发展。老夫本已打算让贤,而刘公恰为最合适的人选,能让我安心托付。请体谅老夫的情谊,欣然接受为盼。”
陶谦言辞真挚,诚意深厚。他确如传闻所言,是大公无私的一州太守,忧世爱民的仁人君子。
但刘备却依旧推辞:“我此番前来增援,乃是出于公义。刘某虽年轻力壮,却无太守大人的威望和德行。我威浅德轻,难以服众,更难以担当太守之职,否则将是人民不幸,动乱之本。”
无论陶谦如何劝说,刘备却坚决不肯接受太守之印。
关羽和张飞一直侍立于刘备身后,他们两人对视一眼,心中暗忖:“我家大哥太过客气,又固守理义,毫不似现在之人。其实欣然应允也就罢了。”
太守陶谦一再谦让,而刘备又一再推辞,两人一时僵持不下。于是家臣糜竺在一旁调和道:“此时大敌当前,让贤之事容日后再议如何?”
“如此也好!”
两人点头,立刻召开会议,商量对策。他们决定先礼后兵,由刘备遣使,将劝解双方休战的文书送予曹操。
曹操读罢刘备的文书,怒道:“他竟教训我先不顾私仇,解救国难!想我曹操胸怀大志,岂能凭他一封信就退兵!”
他将文书撕个粉碎,同时下令:“把来使砍了!”
正当此时,从曹操的根据地兖州,频来快马报讯:“大事不好!吕布竟趁将军出兵徐州之际,攻入兖州。”
吕布为何要趁曹操出征之际,攻入兖州呢?
说到底,他也是个落魄出逃之人。
因当今的朝廷由李傕和郭汜一伙一手掌握,吕布不得不逃离长安。他一开始曾投靠袁术之处,后来又辗转各地,最后又投靠到陈留张邈,暂居此处。
有一日,他从马厩中牵出赤兔宝马,正欲出城游玩,却遇到一人在一旁讽刺道:“看来这天下名马,竟也不过如此,肥而无用!”
——此人说的什么怪话!
吕布一脸疑惑地盯着说话人。
说话之人,便是陈宫。
陈宫此前曾受陶谦之托,去游说曹操停战息兵,但却遭到拒绝,无功而返。他无颜回徐州去见陶谦,便来投奔陈留张邈。
“何为马肥无用?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吕布一脸不悦。
“非也!我只是替将军惋惜啊。”陈宫立刻改口,态度也为之一正。
“赤兔宝马乃天下良驹,吕布将军更是妇孺皆知的盖世豪杰。只可惜如今天下分崩、群雄竞立之时,却寄人篱下,空度日月,岂不让人为之一叹!”
“你究竟是何人?”
“我叫陈宫,不过是个无名之辈罢了。”
“陈宫?你莫不是那个中牟县令,曾在曹操落难之时,为助他而弃官出走的陈宫?”
“正是在下。”
“久仰大名!只不过你方才所说之话,究竟何意?吕布猜不透哑谜。”
“敢问吕将军,你真的打算终其一生只做个手牵名马、四处游历的食客吗?”
“并非如此!我吕某志在天下,只是现在时机不对而已。”
“时机正在眼前!如今,曹操正在出征攻打徐州,而他的根据地兖州却后防空虚。若将军此时能突发奇袭,便可轻而易举获得兖州。那曹操的根据地不就尽归入将军囊中么?”
吕布闻言,不禁心动。
“此话有理!听君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我也不应再闲散懒惰,而应有所作为才是!”
于是,兖州兵乱。吕布乘虚而入,不仅占领了曹操的老巢,还乘势突击到濮阳(今河南省,濮阳)一带。
“我竟失策!”曹操恨得咬紧嘴唇。
后悔为时已晚。他现在身处徐州城外,正待进军,却收到根据地陷落的消息,一时进退维谷,有些不知所措。
但曹操本就有奇才,他脑筋灵活,又器量过人。他经过一番思量,马上就找出问题的症结,立刻下了决定,不再慌张。
“那个刘备的使者还未处斩吧?万万不能斩!快把他带回来!”
曹操一改刚才的冷脸,对刘备的使者说道:“我经过一番思量,觉得刘备的休战建议颇得我心。我愿接受此策,退兵而去。请来使回去转达吧。”
他还亲自护送使者出城,同时下令撤兵。于是这报仇雪恨的大军就如潮水一般,迅速涌来,又迅速地退去了。
刘备一封书信便可退兵!虽是机缘巧合,但徐州将士无不欢欣鼓舞。老太守陶谦也再三道谢,并又逼刘备务必要接受太守之印,他说道:“刘公此次万勿推辞,一定要接受徐州太守之印!我的儿子过于优柔,不能当其重任啊!”
然而刘备却仍不肯接受。他向陶谦要了城外一个叫小沛的村子,在此练兵,并守护徐州。
曹操快马加鞭,率领大军撤回兖州。
曹操的特点是,越是面临困境,就会越发意志坚定,越发斗志昂扬。
“吕布算老几啊!”
曹操觉得自己气势如虹。他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回到兖州,而且认为不消几日便能夺回。
他兵分两路,一方面让旗下的曹仁包围兖州,另一方面自己则率兵攻向濮阳。因为他断定,吕布既然已经占领濮阳,一定会留在城中。
临近濮阳城下之时,他下令全军将士们:“原地休息!”
一路飞奔而来,兵马也有些疲倦了。因此在大战之前先让大家喘口气。直到夕阳西下,他仍未下令进攻。
他忽然想起此前曹仁提醒他的话。
“吕布武功高强,骁勇善战,无人能敌。而且他最近又得陈宫追随参谋,旗下有文远、宣高、郝萌等几员猛将。要对付他一定要万般小心,否则恐难取胜,反而会损及自身。”
曹操在心中不断思索这几句话,但并未感到特别恐怖。他认为吕布乃是有勇无谋之人,而所谓的谋士陈宫,更不过是个落魄之人。况且陈宫曾经背叛自己,私下出逃。这种卑鄙小人这次应该受到惩罚。
另一方面。吕布得知曹操来袭,便立刻翻越泰山,一路克服艰难险阻,从藤县返回濮阳应战。在他心目中也认为:“曹操算个什么东西!”
他还拒绝了陈宫的建议,不带大军对敌,而只率五百余骑人马与曹操对峙,意气风发。
曹操纵观战局,断定:“吕布的西寨防备不足!”
于是他率领李典、曹洪、于禁和典韦等人,趁着夜色翻越山路,发动突袭。
吕布当日在野战之中将曹军一举打败,正骄傲自满之时,陈宫及时提醒道:“将军的西寨恐怕有危!”
吕布则毫不在意,倒头便睡。
曹军奇袭成功,一举攻入濮阳城内。西寨很快落入敌手,换上了曹军的大旗。
吕布这才如梦初醒,但他也夸下海口道:“待我单枪匹马就能将营寨夺回来。我们绝不能让一个敌人活着回去!”
在吕布镇定的指挥之下,军队很快恢复了秩序,又擂起战鼓,向敌军包围过来。
而曹操率领的这支奇袭部队人数不多,而且翻山越岭而来对地形也不熟悉。他们占领了吕布的西寨,在大军的包围之下反而自困其中。
经过一夜的混战,天色逐渐泛白。曹操环顾身边,发现带来的将士几乎已经死伤殆尽,自知身陷绝地,不由得暗叫一声:“大事不妙!”
他顾不得别的,打马便逃。
他刚欲向南而逃,可南面的原野之上布满敌兵;他又欲往东而逃,但东面的密林里也满是敌兵。
“这可如何是好!”
他勒住坐骑,左右分辨方向,发现一时竟无路可逃。无奈之下,只得顺着昨夜翻越的崇山峻岭飞奔而去。
“快看!曹操向那边逃跑啦!”
吕布的军队紧随其后,而吕布也正在其中。
一路逃奔,但曹操还是在城中一个十字路口转了向。他只得不断鞭打战马,仿佛要将鞭子打断。这时,前方又出现一伙敌军,耳畔听得“梆梆梆梆”的传令之声。刹那之间,乱箭飞来,全都瞄准曹操,一时难以躲避。
“吾命休矣!谁来救我!”
曹操绝望地哀鸣,只得不断挡开疾射而来的箭。
“嗷——”
这时,不知何人发出的一声吠叫。
只见一人飞奔而来,他左右两手各提一把八十斤重的大戟,劈开敌军,杀出一条血路。他身上的铠甲和胯下的战马身上都浴满鲜血,宛如一团火焰一般冲将过来。
“主公!主公!请快快下马,卧倒在地,躲避敌箭!”
来人越跑越近,待靠近四面受敌的曹操之时,他大叫提醒。
原来来人正是曹操新近招入麾下的“恶来”典韦是也!
“哦!是恶来救我!”
曹操二话不说,跳下马来,趴在地上躲避箭雨。
恶来也跟着下马,他一边将两支八十斤重的大戟舞得虎虎生风,宛如风车一般挡开箭矢,一边大踏步走向敌军,大声叫骂:“就凭你们这帮人,还想射中我吗!”
“大胆狂徒!纳命来!”
一支五十骑的人马立刻冲了出来,杀向恶来。
哪知恶来异常骁勇,他根本不将这五十骑放在眼里。抡起大戟就将敌军砍于马下,血肉横飞。他又夺来敌军的十支短剑,把已经砍豁齿的大戟掷向敌军,然后转身对曹操说道:“敌军被我打跑了,主公,我们赶快逃跑才是!”
他扶曹操上马,之后自己徒步而行,牵着曹操的马辔飞奔,后面又紧跟几名随从。
但敌军的箭雨不断向他们主仆袭来。恶来拉紧头盔,藏好颈项就向前冲去。当看到又有一队敌军赶来增援时,他大声喊道。
“兄弟们!都打起精神来!”
然后对随从下令:“咱们不要减速,一直往前冲。若是敌军追到离我十步远时,就告诉我!”
于是恶来以头盔护住头颈,在箭雨之中安然不动,宛如一只睡鸭。
“十步了!”随从大喝道。
“好嘞!”
恶来短剑出手,头也不回地向后掷出。
一名追赶的敌军应声中剑,栽下马鞍。
“又十步啦!”随从又喊。
“知道喽!”
恶来又一把短剑出手,又一名敌军战士应声落马。
“十步!”
短剑呼啸,闪着冷冷的寒光。
恶来以此方法用十把短剑解决了十骑敌兵。追兵心生畏惧,慌忙掉头散去。
“哈哈哈!这帮跳梁小丑!”
恶来回身,又牵住曹操的马缰,冲入慌张逃窜的敌军之中。他抢来敌人的武器,一通劈砍,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他们逃到山麓之下,正好碰到了也逃至此处的夏侯惇。他的部下也只剩下十几名。经过一夜奇袭,曹操带来的兵马已经死伤过半。曹操能在如此惨败之中保命而归,简直就是奇迹。
“若没有恶来相救,曹某今日性命恐难保啊!”曹操非常感激恶来。
入夜之后,大雨如注,曹军来时翻越的山路被山洪所淹,一路回程艰险无比。
“恶来”典韦因救主有功,被升为领军都尉。
吕布近来百战百胜。
他原本四处漂泊,孤独无主,如今却坐拥一城,摇身而变为濮阳城之主。他昨夜又痛击曹操,打得曹军大败而归,此时正骄傲满满,军中的士气也高涨无比。
“主公是否知道,濮阳当地有一个大户,名为田氏?”
有一天,谋士陈宫忽然对吕布如此说道。吕布大为倚重他的计谋,闻言料知他一定又有好计,便答道:“那个田氏吗?我听说他是此地的富豪,光是佣人仆从就达数百人之多。”
“正是此人。主公不妨私下召见于他。”
“哦?是命田氏奉上军费吗?”
“并非如此。若我们只从治下富豪那里榨取金银,则相当于杀鸡取卵,白白将自己囊中的钱财榨光。只要将军成就大事,这些地主乡绅就会蜂拥而至,抢着送来钱财粮食。”
“那叫田氏来做甚?”
“属下可设一妙计,取曹操性命。”陈宫附在吕布耳边,低声道出他的计谋。
过了不几天——
在曹操寨门附近出现了一个农民,他扛着一个竹竿,竿头挑着一只荷叶包鸡。
“此人形迹可疑。”曹兵立刻将他拿下。
“小人只是想将此鸡献给将军。”农民伏地跪拜。
“你一定是敌军的探子!”
于是曹兵不由分说将他押到曹操面前。而那农民模样的人此时态度为之一变,对曹操说道:“大人,请屏退闲杂人等。我乃密使,并非与您为敌之人。”
曹操答应下来,让身边士卒退下,只留下几名心腹之臣。这位农民剖开竹竿,从中取出一封密信。
密信为濮阳城中的富豪田氏亲笔写成。信中写道:吕布暴虐无比,城中百姓无不愤恨。如由此人统领全城,大家只得远逃他乡,别无他法。
接着,密信中还说:
现在,吕布已赴黎阳,而濮阳城已是一座空城,只有少量兵力留守。希望曹将军能立刻进军。我等会里应外合,在城中制造乱象。届时会在城墙上竖起“义”字白旗。就以此旗为号,将军尽可一举歼灭濮阳之兵。万勿遗失战机为盼!
曹操见信不禁喜从中来,他笑道:“好一个天赐良机!让我可以一雪前耻!濮阳城业已在我掌控之中啦!”
他大大犒赏来使,并允他必将出兵。
“主公,此事看来不可大意。”谋士刘晔对此密信中所提之事抱有怀疑。
“不如我们兵分三路,以其中一支进城先为试探。那吕布虽然有勇无谋,身边的陈宫却不容小觑。还是慎重为好。”
曹操认为此话有理,于是将大军分成三股,徐徐逼近濮阳城下。
“哦!那不是那面白旗么!”曹操见旗便笑道。
城墙之上虽然插满敌军的旌旗,大大小小,迎风飘扬。只见一面白色大旗翻卷飘扬,远处可见。曹操手搭凉棚极目望去,能看见白旗上书一个大大的“义”字。
“事已成半!”曹操自言自语道,之后告诫左右,“按兵不动!在入夜前只许小打小闹。若敌人前来挑衅,也不可缠斗。”
此时,城墙边上各个商铺早已紧闭门窗,老百姓们早已逃荒而去。因此尽管天色大亮,却市井萧条,寂如深夜。曹操将兵马驻在城外,埋锅造饭,以备夜间进攻。
城中兵马见曹军来袭,果然攻了出来。但人数不多,冲突也不激烈。在双方的拉锯战进行之间,天色渐黑。
在薄暮之中,一个当地百姓慌忙跑进曹操寨中。兵士将其抓住,他拿出密信道:“我是田氏派来送信的。”
曹操立刻派人将密信送来,展开发现果然是田氏的笔迹。信中写道:
待到初更时,星光璀璨夜。
静待城头锣,铛铛响起声。
望君勿犹豫,趁机速进城。
百姓盼将军,如盼父母至。
城门自内开,全城尽归君。
“如此甚好!时机已到!”
曹操立刻按照密信所示,安排作战部署。
他派夏侯惇和曹仁两人率领队伍留在城门之外,封夏侯渊、李典、乐进为先锋,命典韦等四员大将率领中军,曹操则亲自坐镇指挥。曹军摆出如此严整的阵形,徐徐逼近内城大门。
但李典却感到此时城中寂静无比,不禁心中生疑。他向曹操建议:“请属下先行进城,以作试探。大将军且慢进军,待局势明朗再行动也不迟。”
曹操闻言不悦,说道:“战机怎可轻易错过!若失去先机则毫无胜算。若田氏的锣声已响之时,我军却踯躅不前,那就只会错失良机,功亏一篑。”
曹操非但不肯暂缓进军,反而率先策马前行。
此时月亮尚未升起,而漫天星斗已经璀璨动人。随着嗒嗒嗒嗒的马蹄声声,曹操率领大队兵马靠近了濮阳门。队伍直奔西门,正在这时,忽然响起一阵阴森的法螺之声。
“咦?什么声音?”
诸将闻声皆心生怀疑,踯躅不前。而曹操早一马当先地冲过护城河吊桥,他回头喝道:“此乃田氏的信号之声!你们还磨蹭什么,此时正为战机,快点冲啊!”
他喊声未落,城门就从里面迎面而开。这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以为田氏果然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于是纷纷策马扬鞭,冲入城中。
但是,突然之间,从黑暗之中传来了呐喊之声,不知是敌是友。
“喔——”
此时曹军已经势如怒涛,冲向城内。人多马急,根本难以驻足观察周边情形。
而正在此时,忽然从城墙之上掷下无数巨石滚木,同时在各处石墙和官府之后又点起无数火把。
“怎么回事?”
众人见状,正在疑惑之际,那些点燃的火把统统向曹军掷来。一时之间众将士的头盔和盔甲之上都沾满了火星,连战马的鬃毛也燃烧起来。曹操终于清醒过来,大声呼喊:“不好!我们中计啦!全军撤退!”
曹操发觉中计,立刻拨马撤退。但正在此时,忽然传来一声隆隆炮响。
听到炮响之声,战马皆受惊不听指挥。而大队进城的兵马立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惊马四散而跑,兵士被马蹄踩踏,而城门之外还不断有大队曹军继续拥入。只见情况越来越糟,大家也迷失了方向,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出什么事了?”
“后面的快点回去!”
“快撤出去!”
“别再进城了!”
一片兵荒马乱之中,后续的兵马仍不断冲进来,混乱的局面已经无法控制。
这时,城楼上的石块之雨和火把之林刚刚停歇,城内的四门却突然关闭。只见吕布一马当先,率军而来,他大声喝道:“不要让一个曹军活着回去!”
吕布的军队从东西两面,夹击而来。
曹兵此时正如瓮中之鳖,插翅难逃,只能由人宰割。在惊慌失措之下,一时之间死伤无数,被斩和被俘者更是不计其数。
而曹操也一改之前的狂妄,现在也追悔莫及,扼腕叹道:“失策!真是失策!”
他本欲从北门逃走,但北门堵满敌军;他又想从南门而逃,但南门早已烧成一片火海;等他跑到西门之时,因有伏兵,西门附近正喊杀喧天。
“主公!主公!我已在此杀开了一条血路,请快点跑啊!”
恶来典韦正在大声呼唤。只见他咬紧牙根,怒瞪双目,在一片敌军之中疯狂砍杀,为曹操杀开一条通向吊桥的血路。
曹操闻声立刻向城下奔去,打马如飞,恶来也紧随其后,却三转两绕看不见曹操的身影。
“主公在哪里?主公在哪里?”
恶来正四下寻找曹操,忽见来了一队人马,打的是曹军的旗帜。
“是典韦吗?你看到主公了吗?”
“原来是李典,我也正在寻找主公!”
“主公跑去何处了?”
两人分头搜寻,却怎么也找不见曹操的踪影。
而曹操此时也并不清楚自己身处何处。他举目四望,只见四周都是熊熊火焰,浓浓黑烟,以及四处冲杀的敌兵。他早已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在往何处奔跑。他头晕目眩,惊慌失措,早已丧失了希望。
在一片烟雾迷茫之中,他看到前方巷口之处出现一路兵马。他们举着火把,正冲自己的方向走来。
曹操自知,来人肯定是敌军无疑。他心中暗叫糟糕,却来不及转身撤退。于是假装镇定,趁乱走过。
当队伍走近之时,明晃晃的火把之下映出来人竟然是吕布!他右手横握那把令人恐怖的大戟,左手牵着赤兔马的缰绳,大踏步迎面走来。他高大的身影看在曹操眼中,煞是恐怖。
曹操大吃一惊,但此时已经无路可逃了。他只得径自前行,同时微微侧脸,用头盔遮住面孔,假装自家兵士与吕布擦身而过。
正在此时,吕布突然拿画戟的前端,轻轻地敲了两下曹操的头盔。他也误以为曹操是自家将领,便随口问道:“哎!你看见敌将曹操了吗?知道他往哪里跑了吗?”
“哦!”曹操只得哑声答道,“我也正在捉拿曹操。听说他骑着一匹黄色骏马,向那个方向跑了。”
他随手一指,便拼命向那个方向逃去。
“咦?这人看来真是奇怪。”
吕布心中暗道奇怪,等他回过神之时,曹操的身影早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街巷之中。
“啊!好险好险!”
曹操拼命出逃,一路狂奔,待到他终于勒马停下时,才觉得刚才真是将将逃出虎口。
可是,他此时已经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更不知身在何处,一时如坠云里雾中。
曹操犹豫彷徨之时,正巧又遇到前来寻他的恶来。于是在恶来的保护之下,主仆二人又杀开一条血路,逃往东门的方向。
“糟糕!此处也难以逃身!”
曹操不禁叹息。他的坐骑也猛地停下步伐,使劲在原地踏步不前。
东街尽头的城门就在眼前,但已经燃起熊熊大火。绵长的城墙已经俨然变成一条火龙。烈火狂焰,高温灼人,似乎天地之间只剩这火势汹涌。
“咚!咚!”
在一片热风烈焰的烘烤之下,战马受惊,不受掌控。铺天盖地的火星也纷纷落在曹操的鞍座和头盔上。
曹操只得再回顾来时之路,绝望地说:“恶来!看来我们只能原路返回了!”
恶来此时也已经急得脸色赤红,他瞪着后方说道:“主公!如今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穿过此门就可得生,留在此处只有死路一条!我在前面开路,请主公紧随我身后冲出来便是!”
东门的城楼已经陷入一片火海,城墙下还堆满许多薪柴,更是愈燃愈旺。此时这城门就宛如一座地狱之门。若要从此门中穿过,必定九死一生。
但是,要想活命,只有这一条出路。
恶来下定决心,猛抽胯下之马,一人一骑纵身跨出火海。
曹操紧随其后,一边拨开柴薪,一边纵马冲入火门之中。
一瞬间,灼人的热气袭来,熏得人简直窒息过去。
曹操感觉自己的须发睫毛都已被烧焦,但仍咬紧牙关,向前冲去,眼看就要跨出城门洞了。
——就在这一瞬间!
城楼已燃烧多时,梁木再也无法支撑,就在曹操即将跨出之际,城门一角突然崩塌落下,大梁裹着火舌直坠下来,正好砸到曹操坐骑的臀部。战马被一砸之下,后腿断折,跪倒在地。而曹操则被大力甩了出去。那根梁木正朝他的身体翻滚过来。
“不好!”
曹操仰卧在地,只得慌忙用手抵住燃烧的大梁。霎那间,他的手掌和手肘都被火焰烫伤,浑身上下也冒出烟来,发出烧烤人肉的焦煳味。
“上天救我!”
他吃痛打滚,躺在一片火海之中,竟痛晕了过去。
在朦胧之中,曹操隐约听到有人在大声呼唤自己的名字,但他又再次晕厥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曹操又恢复一些知觉,感觉自己被人抱上马鞍。
“恶来?是恶来救我吗?”
“主公!是我恶来。请您放心吧,我已救您逃出敌军之手啦。”
“我真的得救了吗?”
“主公!你能抬头看见满天星斗吧?”
“星斗……能看见!”
“那就无碍了!您的性命无忧,只是受了一些皮肉的烫伤,经过郎中调理,料也无妨。”
“我怎么觉得星斗在上下旋转呢,是不是我眼花了?”
“主公不必担心了,闭目休息吧。夏侯渊正在殿后呢!”
“是吗……”
曹操这才放下一颗心,而此时突然感到一阵剧痛袭来。可能是因为紧张的心情一旦放松下来,身体的剧痛也就显露出来了。他浑身严重烧伤,更是疼痛难忍。
天色也已大亮。
曹军将士陆陆续续地返回营地。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满身狼藉。大家神情疲惫,却庆幸着能从惨败中死里逃生。
然而能够生还的人数,还不到全军的一半。
当众将士看到奄奄一息的曹操被恶来和夏侯渊救回,一路架在马鞍上回到营地,全军将士的士气更是降到谷底。整个营地之中宛如坟场一样死气沉沉。曹军早已失去斗志,就连营中大旗都沾满朝露,无力地趴附在旗杆之上,难以飘扬。
“什么?曹将军受伤了吗?”
“情况严重吗?”
闻讯而来的众将官,纷纷聚集到曹操的大帐之外,打探消息。
“嘘!”
“大家肃静!”
听到帐中传来的训斥之声,在帐外云集的众位将士心中不由得一沉。大家都表情严肃,缄默不语。
正在此时,前来救治的郎中也轻轻走了出来,他眉头紧锁。看到郎中的神情,众将士更是大为紧张,心里胡思乱想。
“哈哈哈!啊哈哈哈!”
这时,大家忽然听到从帐中传来曹操的笑声,而且听起来他的声音比平素还要高亢。
众将官大惊之下,纷纷拥向帐中,靠近曹操的床头,观察伤势。
只见曹操已经被烧得血肉模糊。他从右手、右肩,直到后背和大腿,大半个身子都被严重烧伤。如今在郎中的治疗之下,全都涂以药膏又敷以绷带,团团缠住。曹操的半张脸上也涂着药膏,被白布裹住,只露出一只眼睛。他的眉毛须发皆已烧焦,如玉米须一般焦脆卷曲。
“好啦好啦!我这点皮肉小伤,不足挂齿!”曹操用仅剩的一只眼睛环视幕僚,勉强说笑道,“仔细想来,曹某此次负伤并非敌人有多强大,只是我一时不慎,输给大火而已。看来人是不能跟火斗啊!你们说是吧?”
他又接着说道:“我此次也是失策,过于轻率行事。因一时失察,竟中了吕布那匹夫的奸计。真是吃了一个大亏!曹某定然百倍归还,以报今日之仇!定要他吕布的项上人头!”
说完,曹操想翻身坐起,但挣扎几下却难以挪动身体。他只得勉强抬头说道:“夏侯渊听令!”
“属下在。”
“我命你为我主持葬礼,一定要大操大办!”
“将军何苦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非也!此乃我的计策。你们今晚就要发丧,说是曹操已死。只要吕布听到此讯,必定认为我们营中空虚,群龙无首,会趁机出城来攻。你要安排葬礼,将假的灵柩葬到马陵山去。”
“是!”
“然后咱们就在马陵山的东西两侧埋下伏兵,只等吕布率兵前来。待到他们进入包围之中,就来个瓮中捉鳖,将他们全部歼灭。你们听明白了吗?”
“属下明白了。”
“各位以为如何?”
“真乃妙计是也!”
曹营诸将皆披麻戴孝,连营中大旗也按大丧的传统,升起挽旗。
“曹操已死!”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濮阳城更是最早得到消息。吕布闻讯,喜不自胜:“太好啦!我终于除掉曹操这个劲敌了!”
吕布为了慎重起见,还四处派出密探前去侦察。多名密探皆回报,说敌营正在服丧期间,一片死寂,将士们皆披麻戴孝,准备为曹操操办葬礼。
于是吕布计划在曹操出殡之日,率兵攻出濮阳城,在马陵山将敌军一举歼灭。但他如何能料到,这场葬礼是一个障眼法,送殡的队伍也是诱他深入的假招子。
当吕布大军踏上马陵山之时,从山后传来战鼓隆隆之声,曹军从四面八方拥来,将他们团团围住,几乎全歼了吕布的兵马。
吕布只得拼命逃跑,他把带来的万名将士抛在身后,也将自己的颜面抛在了马陵山。从此之后,他有所忌惮,紧闭大门不出。无论曹军如何挑衅,他也绝不轻易出城。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