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九章

  秋雨时节

  各地的闲散学者和流浪武人,最近都对曹操颇有好评:“听说近来兖州曹操频频招贤募士,对有能之士都给予优待。”

  这个说法经众人的口口相传,激发了很多文人武将的兴趣,大家都萌生出去兖州(今山东省西南部)投奔曹操的念头。

  虽然从去年起,帝都长安被各路军阀率兵围攻,动荡不堪,但山东一带还是相对稳定。

  “听说当今的朝廷被李傕和郭汜等人控制了,他们手握军政大权。”

  “前去讨伐的西凉之军也被他们打败,一时难以作为,恐难东山再起啦。”

  “那个李傕如今在朝野之中也是一手遮天。看来死了一个董卓,来了一个李傕,并无好转啊。”

  国家之大,民众关心其政局变动,时常会谈论起长安的种种局势。

  这时在青州一带(今山东省,济南以东),又有黄巾余党兴风作浪。正所谓朝堂一乱,则天下动乱。这帮草贼见到长安动荡,就想趁机起事。

  于是朝廷下令曹操,讨伐黄巾之贼。

  而对于曹操来说,他并不愿听从这帮朝廷新臣的指挥,也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但是既然朝廷下令,他便不得不从。

  另外,曹操希望利用此次机会操练兵马,并借讨贼之名壮大势力,以谋有所发展。于是他接受了命令,前去讨贼。

  他率兖州之军一举扫荡了青州黄贼。朝廷为嘉奖其功,于是封曹操为“镇东将军”。

  但是,曹操并不看重这个封号,因为他通过讨贼之行,谋取到了更大的利益。

  经过近百日的交战,曹操获得三十万降军。他同时又挑出众多壮丁,使自己的队伍达到百万之众。而且他所处的山东乃农业大省,济北济南更是土地肥沃,因此军粮军资充足,他丝毫不用为此发愁。

  时为初平三年 十一月。

  见曹操的势力日益强盛,不断有各路贤才勇士前来投奔,而荀彧就是此时来投靠曹操的。

  曹操一见此人,便赞许道:“你就是我的张良!”

  荀彧当时年仅二十九岁,他和侄子荀攸一同来投。荀攸也因其兵学之才而得以重用,被任为行军教授。另外,还有从山中招来的程昱,以及之前隐居山野的大贤人郭嘉等,皆被曹操奉为上宾,加以重用。一时之间曹操身边人才济济,众贤人志士齐聚一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留的典韦,他率领手下数百名武人来投靠曹操。此人身高近一丈,眼若明镜,双手各持重八十斤的铁戟。他还夸口说自己杀人如同薅草一般。

  “这未免难以令人相信啊!”

  见曹操面露怀疑,典韦立刻试炼一番。

  “如若不信,请您亲眼见证便是!”

  典韦立刻纵身上马,要展现武功。这时恰巧一阵狂风大作,连营中央的曹字大旗都被刮歪。有数十名兵卒连忙前去撑旗杆,但旗杆架不住风力之强,摇摇欲坠。正在众人骚然之时,典韦大喝一声:“全部闪开!”

  他跑上前去,只以一只手便握住旗杆。而之前十几个人都扶不住的旗杆,在他的一只手下却稳如泰山,任凭风势再强,也难以撼动旗杆。而典韦却仅仅用了一只手就做到了。

  “真了不起!真不逊于古时名将恶来!”

  曹操见状,也忍不住惊叹不已。他立刻将典韦纳入麾下,并赠以白金襕战袍和名马。

  恶来乃是古殷纣王的属下大将,以力大无穷而闻名。由于曹操的赞美,从此之后人人称典韦为恶来。

  有一天,曹操忽然生思乡之情。他暗道:“虽然我已小有名气,功成名就,但却未曾对父亲尽过孝道,实在遗憾。”

  那时,曹操的老父亲已不住在故乡陈留了,听说是隐居在一个叫琅琊的地方。

  曹操既然已在山东安身立命,颇有根基,就想接父亲到身边,以便照顾。

  “请将我的父亲接来此处。”

  于是他派泰山太守应劭为使,前往琅琊。

  当曹父曹嵩见到派来的欢迎队伍时,一时欣喜若狂,仿佛是在做梦。他连忙向邻人夸耀儿子:“你们都来看看啊!”

  他对儿子赞不绝口,颇为得意:“想当年我儿曹操年幼,他的叔父总嫌他品行不端,前途无望,还说他是个不良少年。可我一直看好他,相信他,认为他自有好处。你们看!我果然没错啊!”

  曹嵩一家男女老幼共有四十余口,还有百名左右的佣人。他们将全部身家财产装车,差不多装了有百余辆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向兖州进发。

  时值仲秋,霜叶红于二月花,他们一行宛如在画中而行,颇有南画《枫林停车》的意境。曹嵩欣喜之余,也时常命车停在枫林红叶之侧,欣赏一番美景,感叹一番命运。

  “我今天又对着红叶赋诗一首。等见到了我儿曹操,一定要让他品味品味。”

  车队在经过徐州时,徐州太守陶谦亲自来到郡界迎接,殷勤邀请道:“请老人家今晚留宿城中,稍事歇息吧。”

  陶谦将曹嵩一行迎进徐州城,奉为上宾,一连两日热情款待。

  “陶大人尊为一州太守,却如此厚待老夫。皆因我儿曹操文韬武略,受人尊敬。我能有如此福分,皆因有这么个出息的孩子啊!”

  曹嵩心中骄傲,每日也是不住炫耀儿子。

  其实这位徐州太守陶谦素来仰慕曹操,却一直无缘结交。他此番听说曹操派人请老父亲举家迁往兖州,正巧路过此地,认为此乃良机。于是陶谦亲自出迎,并邀请曹父一行宿于城中,又倾力招待,以图增加亲近。

  “看来这陶谦人很不错啊!”

  曹操的老父亲经过一番接触,对陶谦颇为看好。这陶谦乃是一名温厚君子,天下皆知。

  第三天一早,曹嵩再三表示感谢后,离开徐州。临行前,陶谦特意安排部下张闿率五百兵马护送。

  “沿途好生护送,切莫有失!”

  车马一行来到华费山中之时,天气突变,一时阴云密布。随着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竟然下起瓢泼大雨。风卷树叶,浓雾乍起,天地之间昏沉一片,煞是恐怖。

  “赶快找个地方躲躲雨吧!”

  “前面好像有座庙,不如到那避一避。”

  “快去庙里避雨!”

  于是这一行车马赶紧冒雨前行,跑进庙中避雨。

  不久便天黑了,于是张闿命令兵卒道:“你去告诉庙里的和尚,我们今天就留宿这里,让他们把大殿借给咱们住下。”

  这个张闿貌似平时并不受部下爱戴。如今五百兵士都被大雨浇成了落汤鸡,显得愤愤不平。

  秋雨阴冷萧条,一直下到半夜。

  张闿睡在冰凉的过道之中,辗转难眠,他把带兵的小队长叫到无人处,窃窃私语道:“我怎么发现士兵们都情绪不高,面露不满呢。”

  “张大人啊,您还不知道么?咱们军饷也不多,平日里又没什么肥差。如今要护送这个老头儿到兖州,一路辛苦不说,也没什么功劳。摊上这么个破差事,哪个人高兴啊?”

  小队长说的是老实话,本以为张闿可能要训责,没想到他反而煽动大家说:“你们说的也有道理啊!本来咱们都是黄巾一族,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过得自在。但无奈遭到陶谦的讨伐,才归顺当了官兵。如今咱们饷钱又少,日子又难过,难怪兄弟们会抱怨啊。要不咱们干脆不干了!再绑上黄巾,回去过自在日子去多好。”

  “张大人,您说得挺好,可是咱们现在又有什么办法?”

  “其实也不难,只要咱们兜里有银子,去哪都不怕。我看咱们护送的这个老头儿就挺趁钱的,他带了一百多车家财呢。要不咱们把他的金银都抢走,回去自立山寨去!”

  此时,曹嵩正搂着肥硕的爱妾在一处房间呼呼大睡,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贼人惦记上了。

  待到夜半三更时分,忽然在寺庙周围响起无数呐喊之声。

  “出什么事了?”曹操的弟弟曹德就睡在父亲隔壁,他听到声音后立刻跑到廊下,却被张闿一剑斩杀。

  “啊!”一时庙中悲呼之声无数。

  “了不得啦!出人命啦!”曹嵩的爱妾也尖声叫道,她原想爬过围墙逃命,但身子太胖跌落下来,被张闿的手下乱枪刺死。

  原本负责守卫的官兵,摇身一变成了打家劫舍的匪徒,对曹嵩一家痛下毒手。

  曹嵩偷偷躲进茅厕,也被一把揪出来,乱刀捅死。曹家男女老幼,连同侍从佣人共计百余口,都被赶尽杀绝,惨遭灭门。

  被曹操派来迎接曹家亲眷的使者应劭,闻讯大惊,被数名随从保护,匆忙逃出生天。但他怕曹操迁怒,不敢回兖州,只好改道投奔袁绍去了。

  如此凄惨的一夜终于过去了。

  秋雨依旧阴冷,而山庙已被烈火烧尽。张闿率领众人,将曹家那一百余车的家财统统卷走,落荒而逃。

  曹操在兖州得到噩耗之后,怒不可遏:“徐州陶谦竟敢害我父亲和全家!我曹某与你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他恨陶谦恨得睚眦俱裂,疯狂地要向陶谦寻仇报怨。

  他早已忘记,多年以前,他曾因一时猜忌而斩杀吕伯奢一家。而事到如今,天道轮回,他也惨遭灭门之灾,曹操却怒不可遏,尤其当听闻父亲惨死之时,忍不住痛哭不止。

  “立刻出兵!讨伐徐州!”曹操命令大军即刻出发,杀向徐州。队伍高举着大旗,上书四个大字“报仇雪恨”!

  正当曹操欲替父报仇,举兵讨伐徐州的消息传开之时,有人来到大营门外,求见曹操。他说:“请务必通禀一声,在下求见!”

  来人名叫陈宫。

  陈宫曾在曹操刺杀董卓未遂,从洛阳出逃的途中将其解救。两人也曾推心置腹,共盟未来。但他在与曹操一路同行时,特别是曹操因一时怀疑杀害吕伯奢全家,又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言论之后,识破他的本来面目。陈宫认为:“此人绝非端正守法,忧国忧民的真英雄,而是欺世盗名,只图私利的大奸雄。”

  他与曹操道不同,便独自离去,不知踪迹。说起来也算是曹操旧识。

  “陈兄现在哪里高就?”

  听曹操问话,陈宫有些尴尬地答道:“哪里哪里,不过在东郡谋个差事而已。”

  曹操闻言,面露一丝促狭的笑容。他其实早就明了陈宫的来意了。

  “这么说的话,陈兄一定与徐州陶谦交往密切吧。此番前来,恐怕是为他来求情的。陈兄,我可以对你明讲,如今任何人说任何话,都难消我心头之恨。你也大可不必多费唇舌,在此盘桓一阵便回去吧。”

  “曹兄果然精明。我此番前来确是因为陶谦。他乃是一位世间罕见的仁人君子。而令尊遭此劫难,实际罪不在陶谦,而是黄巾旧党张闿所为。陈某不愿见陶谦无辜受难,因此前来说和。希望曹兄三思,此番举兵恐损将军声望啊。”

  “休得胡言!”曹操收起了刚才的微笑,高声叱道,“曹某此番举兵,乃是为父兄报仇雪恨,又岂会损我声望!想当初,我身处逆境之时,你却弃我而去,如今又有什么资格来教训于我?”

  陈宫被曹操一番抢白之后觉得没脸,只得告辞。此番游说不成,他也不好向陶谦复命,只得径自投靠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于是,曹操一路直下,高举“报仇雪恨”的大旗,直奔徐州城。誓将陶谦挖胆啖肉,让他永世不得超生。

  这支军队狂暴无比,甚至任意掘开百姓坟墓,无情斩杀疑似通敌之人,搞得人心惶惶,无不忌惮。

  徐州太守陶谦召集诸将:“曹军威势难挡,我们取胜无望。陶谦无德,遭曹操怨恨,不若我自缚去降,献上老夫一颗项上人头,以求换徐州百姓太平,士兵活命。”

  但诸将皆大声反对:“万万不可!我等怎能见太守大人牺牲自己,只保自己活命!”

  众将集思广益,最终决定紧急派遣使者赶赴北海(今山东省寿光市),向孔融求援。孔融正是孔子第二十代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

  而此时黄巾残党又有抬头,四处闹事。北平公孙瓒也在讨伐黄贼。而正在他旗下的刘备听说徐州兵变,打算前去增援陶谦。刘备此举完全处于公义,他认为陶谦素有仁人君子之美名,因此向公孙瓒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公孙瓒却反对刘备前去搭救,他说:“此事不如作罢?你既与曹操无怨无仇,亦与陶谦无恩无德。何苦为之?”

  但刘备认为,当今世道公理渐废,此时举义抗曹,正能彰显义字。于是他执意前去,同时借来公孙瓒麾下的赵云同往。他们共率五千人马,突破曹操的包围,进入了徐州城。

  徐州太守陶谦迎接刘备时,执手落泪:“陶某竟不自知,当今之世,竟有刘公这般大义之人!”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