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八章

  大权轮转

  从郿坞城败逃而来的残兵败将,大批拥入西凉(今甘肃,兰州)。

  董卓的旧臣中李傕、张济、郭汜和樊稠这四员大将,联名派遣使者赴长安以示归顺之意,请求:“伏降祈赦。”

  王允却一口回绝:“绝不饶恕!”

  他将使者赶回,并于当日发出讨伐西凉的命令。

  躲在西凉的败兵大为恐慌。

  这时,素有谋士之名的贾诩向四员大将建议道:“此时我们决不能有所动摇,必须团结一心,对付朝廷。倘若现在我军之中人心背离,几位将军各自为战,那么寻常的地方捕快都能将我们拿下。因此我们现在唯有团结,共同抗敌,并且召集此地百姓加入我军,共同举兵杀回长安。如果顺利的话,我们此举还可以为董太师报仇,将朝廷易主,由我们接管。倘若不行,那再做打算也为时不迟。”

  “言之有理!”

  四员大将点头同意。

  于是,他们在西凉一带散布谣言,制造恐慌。谣言道:“王允从长安派来大军,誓把西凉一带斩尽杀绝,连老百姓们也难逃活命。”

  趁西凉百姓人心惶惶之际,四员大将带头煽动道:“老乡们!你们不能在此坐以待毙,请加入我军,咱们一同上阵杀敌吧!”

  于是百姓们纷纷前来投军,原本从郿坞逃来的不到一万败军,居然一举壮大,号称有十四万之众。

  这十四万大军一举推进,向长安进军。途中,又遇到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率五千残兵前来加入。于是队伍愈发声势浩大,气势高昂。

  但是,当这西凉大军与朝廷王师形成对峙之时,四员大将又登时泄气,叹道:“绝难取胜!”

  因为他们对阵的,乃是鼎鼎威名的大将吕布。

  “谁都打不过吕布啊!”

  他们尚未交锋,便早已输了阵势,只得狼狈地退兵而去。

  但是谋士贾诩建议,既然如此不妨夜袭。于是西凉之兵趁夜色出击,折而复返,突袭了王师大营。

  出乎意料的是,王师大营实力不济。原来驻守营中的并非吕布,而是李肃。即那位伪装成敕使,前往郿坞城诓骗董卓的将官。

  由于李肃的无能,导致王师大营中兵马折损大半,一路败逃了三十里,狼狈不堪。

  镇守后营的吕布闻讯大发雷霆:“岂有此理!首战即败,长了地方的威风,挫了我军的锐气,其罪当斩!”

  吕布立刻下令,将李肃以军法处斩。

  他还下令将李肃的首级高悬于军门,然后亲自率军与西凉之军交战,此战速胜,牛辅之军溃不成军。

  牛辅慌忙撤退,他吓得脸色惨白,便与心腹之臣胡赤儿偷偷商量道:“有吕布在,我等绝无胜算。不如咱们抢些金银就逃命去吧。”

  “正合我意!咱们趁早动手吧。”

  于是,牛辅只带了四五个随从,趁着黎明天色未亮之时,私自出逃。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胡赤儿趁一行人渡河之际,突然动手,从背后砍死牛辅。然后带着他的首级,跑到吕布寨中投降。

  “此为牛辅首级,但求收降。”

  可是,早已有人向吕布告发胡赤儿乃是嫌分赃不均才砍杀牛辅。

  因此吕布见他便怒道:“只凭牛辅首级尚不足矣。把你的脑袋也留下吧!”

  吕布不顾胡赤儿投诚有功,二话不说砍下他的首级。

  牛辅遇害的消息很快传开了,而且胡赤儿虽杀死牛辅投诚,但也被吕布斩首。

  “既然打也是死,降也是死,咱们唯有拼了一条性命决一死战!”

  四员大将决心已定,唯有拼死一战。

  四将之一的李傕建议道:“若与吕布正面冲突,恐怕绝无胜算。”

  李傕看出吕布徒有骁勇之能,却无谋略之才,于是诈败撤退,将吕布大军诱至山谷之中,又故意拖延时间,令其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而趁吕布自顾不暇之际,张济和樊稠二员大将早已绕道而行,迂回攻向长安。

  “长安危急。请速撤兵回防!”王允一连下了几道急令而来,但吕布却深陷困境,自身难保。

  每当吕布欲突围冲出山峡隘地之时,李傕和郭汜的军队就会从附近的沼泽、山峰和溪谷等地,出其不意地攻出来,一路埋伏,一路游击,阻击吕布之军。

  吕布无奈被陷入各处的游击之战,不堪骚扰,延误战机,难以及时折回增援长安。

  而另一方面,张济和樊稠之军已经逼近都城长安,而且越战越勇,势力也越发壮大起来。

  “为董太师报仇雪恨!”

  “我们要侍奉朝廷!”

  西凉之军以决堤之势,逼近城下。

  长安百姓原想,长安城向来号称是铜墙铁壁,易守难攻,即使西凉大军攻来,也会无功而返。但没想到,这长安城里还潜伏着不少董卓的残党。他们见大军攻来,认为此为良机,于是从城里将各处城门大大敞开,让西凉大军一路进城,畅通无阻。

  “天助我也!”

  西凉军队见状无不欢呼雀跃,他们蜂拥城内,势不可当。

  这些军队多由杂兵乱民组成,原本就无纪律。一旦进入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立刻露出贪得无厌的本来面目,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而长安百姓昨日还在歌舞升平、饮酒狂欢地庆贺董卓之死,今日就被暴军所迫,四散奔逃,家财被抢,妻女受辱,凄惨无比。

  在政权的纷争之下,每次遭殃的都是百姓!

  长安城中被暴兵纵火焚烧,冲天的黑烟遮蔽了日月光芒,使得大地之上阴沉晦暗,百鬼横行,民不聊生。

  吕布得到快报,长安危急,终于放弃与敌军游击队伍的不休缠斗,日夜兼程赶回长安。

  他赶到城外数十里处之时,只见长安的天空已被火光染红。那冲天的火焰黑烟预示着,城中敌军早已占得先机。

  “大事不好!”吕布扼腕长叹。他远眺那一片火光冲天的景象,一时茫然若失,无可奈何!此时即使像吕布这样天下无敌的大英雄,也无力回天,束手无策了。

  “如今我也走投无路,不如去投奔袁术,以图后计。”

  吕布心灰意冷,于是解散大军,只留百余骑随从。他临时改道,不再前往长安,而趁夜色悄悄逃走了。

  吕布失去了心爱的女人貂蝉,现在又失去了争霸天下之所,这位英雄豪杰的身影也显得落魄寂寥,没了往日的凛凛风姿了。

  可惜吕布这员骁勇善战的好汉!但他有勇无谋,又德行不足,因此落得如此下场。不知命运又将把这位稀世勇将送往何处呢?

  长安市街之上的骚乱之声隆隆震天。

  骇人的哀号哭喊由远及近,无论黑夜白天都无比清晰,一直传到皇宫深处。

  而在深宫大内之中,献帝坐在龙椅上,面色苍白。

  他仿佛已经看到长安街头的凄惨之景,火势狂飙,如鬼魅横行。

  “皇宫危急!”侍从频频来报。

  而没过多久,又有侍臣慌慌张张地跑过来禀报:“西凉军队已如潮水一般攻到禁门之外了!”

  献帝早就明白,暴军攻入长安市街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皇宫了。他闻讯之后闭上眼睛,只是点头,回道:“嗯,下去吧。”

  此时人心惶惶,朝臣百官人人自危,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有一个侍臣斗胆奏请献帝道:“这伙儿暴军也知道天子威仪。若陛下肯登上宣平门城楼,亲自与暴军对话,应该可以暂平暴乱。”

  献帝应允,于是移步宣平门。而那些在禁门之外暴虐血战的西凉之军,也突然发现天子华盖遥遥现于禁门城楼之上。

  “皇上来了!”

  “天子出来见我们了!”

  于是暴兵们纷纷向城楼之下拥过去。

  李傕、郭汜二将连忙制止手下:“都老实点!不许造次!”

  他们努力将激动的暴兵先安抚下来,自己也来到宣平门下。

  献帝从门楼上大声责问:“尔等不经朕的允准,为何擅自闯入长安?”

  李傕指天,高声叫道:“皇帝陛下!董太师原为陛下股肱,社稷重臣。然而他却遭王允一伙的无故迫害,谋杀致死,暴尸街头,受尽侮辱。我等曾受董太师恩泽,此番前来只为替太师大人讨还公道,并非谋反。如陛下能交出王允,不再庇护于他,我等必当立即从禁门撤兵!”

  暴兵全军也纷纷呐喊响应,一时喊声震天。他们欲威逼朝廷,看献帝究竟如何处置。一时之间,形势紧张。

  献帝向身侧看了一眼。

  司徒王允正侍立在皇帝身侧,他的面孔苍白,牙关紧咬,怒视城下大军。当他发觉献帝正注视着自己时,突然跃起,大喝一声:“王允一命,有何足兮!”

  他纵身一跃,跳下城楼,将自己跌落至暴兵的戟枪之上。

  “哎!那就是王允!”

  “他就是罪魁祸首!”

  “替董太师报仇!”

  刀枪剑戟统统刺过来,王允的尸首立时被碎尸万段。

  然而这些残暴的乱军仍不满足。他们不肯退兵,仍然聚集在城门之外商量其他无理要求,甚至有人提议不如趁此机会,一举弑杀天子,以成大业。

  “如此不可!如果我们今日擅自弑杀天子,只恐难服民心。倒不如我们慢慢削弱天子势力,再行打算,才为明智之举。”

  樊稠和张济等人的意见得到众人的认同,暴兵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但他们仍堆在城下不肯退兵。

  献帝见状,又在城门之上颁下口谕:“还不从速撤兵!”

  而城墙之外的暴兵们却纷纷开口,讨要官职:“不行!我们是王室有功之臣,还等着分封赏赐呢!”

  这些暴兵都拥在宫门之外,讨要官职。虽然献帝认为他们举止恶劣,但却无可奈何,只得无奈应允。

  于是,封李傕为车骑将军,郭汜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张济也被封为骠骑将军。

  一时之间,这群匹夫之辈平步青云,竟与朝廷重臣平起平坐,位列朝堂。而好不容易才诛杀了董卓,从他手中夺回的军政大权,现如今又落入这四人手中。

  而这些一夜登天的暴徒却处处猜疑,生怕有一天自己的官职又一夜之间被夺去。于是他们又在献帝身边安插了众多心腹密探,阳奉阴违。如此的朝廷政体,又怎能让人民安居乐业,长治久安。

  果然,就在不久之后,西凉太守马腾和并州刺史韩遂二人以“讨伐朝堂之贼”为名,集结了十余万大军攻向长安。

  李傕等四位董卓旧臣赶紧和谋士贾诩共同商议对策。而贾诩此番的意见是利用长安城固若金汤、易守难攻的特点,以守为攻。

  他们下令加强了长安的守备力量,巩固了城墙,垒垒挖沟。除此以外,下令军队无论进攻队伍如何挑衅,都紧闭城门,只守不攻。

  如此一来,拥在城门以外的西凉和并州大军竟难以攻下长安城。连续作战百日之后却毫无建树,这让大军中的士气消沉。另一方面,军粮供给不足,将士们的士气更是低落到了谷底。当雨季来临之后,瘟疫流行,军中病患大增。

  而一直固守城池的长安守军,则趁此机会一举攻出四座城门,冲杀敌军。西凉军一战即败,不得不仓皇撤退,四散奔逃。

  在逃亡途中,并州韩遂被右将军樊稠紧紧追赶,命悬一线。

  韩遂在危急之下,只得求饶,希望樊稠念在旧日情谊,饶他一命:“樊稠啊樊稠!你与我乃是同乡,何苦苦苦相逼?”

  “少说废话!樊某乃是为国而战,上了战场怎能还论私人情谊!”

  “原应如此,但我此番率兵而来也是为国而战!你若同样是忧国忧民之士,一定会理解我的行为。我韩遂死不足惜,但请放我军将士一条活路。”

  樊稠最终还是放了他一马,不再穷追不舍,班师回城。

  第二天,长安城内举行宴会庆祝胜利。正在杯盏交错之际,李傕悄然绕到樊稠背后,断喝一声:“我宰了你这背信弃义的叛徒!”

  他当即手起刀落,就砍下了樊稠的首级。

  被封为骠骑将军的董卓旧臣张济一见之下,惊慌得跌落在地。李傕将他扶起后解释道:“张将军莫慌!我斩樊稠乃是因为他昨日在战场之上卖国通敌。他手下留情,故意放走韩遂,实不可恕。”

  告发樊稠的人正是李傕的侄子,名叫李别。他于席间大声向众人讲述了昨日樊稠在战场之上的言行,以及所犯之罪。

  听李别言罢,李傕又拍了拍张济的肩膀,说道:“如他所述,樊稠罪无可赦,因此我不得不将他除去。张将军乃是我的心腹之臣,忠心不二,我自然会将你重用的!”

  于是樊稠的军权和人马全部移交到张济手中。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