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七章

  人灯

  董卓的队列蜿蜒而行。

  千支幡旗迎风飞舞,几乎遮掩了车辇华盖。卫队配备白马金鞍、数千兵马戟光闪烁,真是威风凛凛。这一支队伍一路招摇过市,令人目不暇接。

  一行队伍走了十里左右,董卓在车中忽然感觉车辇被重重地震了一下,立刻问道:“出什么事了?”

  侍从慌忙答道:“回禀太师大人,是车轮折了。”

  “什么?车轮竟然折了!”

  董卓一时心情为之一黯。

  “定是沿途百姓清扫道路之时有所怠慢,地面上留下了小石头。需将村长斩首示众!”

  他下了车辇,换乘了另一辆马车。

  又继续前行了六七里地,忽然有马匹受惊,扯断嚼辔。

  “李肃,李肃在哪里?”董卓在珠帘之后大叫,疑惑地问道,“这一路之上车轮折断,马辔咬断,是何预兆?”

  “恭喜太师大人!此事您大可不必担心。如今您将即帝位,此乃是弃旧换新之吉兆。”

  “原来如此!你解释得很好。”

  董卓闻言甚为满意。

  一行队伍途中歇息一宿后,第二天一早又继续启程赶往长安。可是,一早起来就天降大雾,队伍出发时又刮起狂风,吹得天地一片昏暗。

  “李肃,今日这天象如此,又该如何解释?”

  董卓心情浮躁,一连碰到一些怪事,他难免心生烦忧。

  李肃一笑,手指太阳答道:“太师大人,您看!此所谓红光紫雾,祥瑞之兆。”

  董卓从帘后望去,果然发现太阳周围环绕彩虹光环。

  车队一行进入长安外城,来到市街之上。此时,民众都跪拜于路边,无人胆敢抬头。

  百官也在皇城外列队出迎。

  王允、淳于琼、黄琬和皇甫嵩等人也尽数跪拜于路旁,对董卓行臣下之礼,都道:“恭喜太师!贺喜太师!”

  董卓见状更为得意,命驾车的侍从道:“直接回相府。”

  董卓回到相府便说:“今日我已疲惫了,明日再进宫。”

  于是他当天就休息了,除了司徒王允之外,不见别人。

  王允建议道:“今夜务必放松身心,明日一早斋戒沐浴,继承万尊之位。”

  王允说完,又寒暄祝贺一番,方才离去。

  “您现在感觉如何?”有人从董卓身后绕出来,向帐中询问。原来是吕布前来请安。

  董卓一见到吕布,立刻觉得心中踏实。

  “哦,有你在我就放心了,要一直好生守护才是啊。”

  “请您放心,保重身体,我自会在一旁守护。”

  “待我即位之后,该以何报你?我就封你为大将军,如何?”

  “多谢太师恩典!”

  于是吕布一如往常,手持画戟立于室外,通宵达旦守护董卓。

  当天晚上,董卓并未召唤任何妻妾侍寝,而打算静心而眠。

  但他一想到自己明天就要登上九五之尊,难免精神亢奋,有些失眠。

  这时,他忽然听见屋外传来脚步之声。

  他立刻起身问道:“门外何人?”

  李肃此时正陪侍在帐幔之外,他也尚未睡下,他立刻答道:“是吕将军正在巡逻。”

  “哦!是吕布就好。”

  董卓这才放下心来,睡着后还发出了微微鼾声。但他并未睡熟,偶尔醒来仍能听到远处街巷之中,遥遥传来的童谣之声:

  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

  在寂静的午夜时分,随风飘来儿童的歌声,显得颇为哀怨。董卓听到歌声后又叫道:“李肃!”

  “属下在此。太师大人尚未睡着么?”

  “你听到童谣之声了么?唱的是什么意思?”

  李肃为了让董卓安心,又解释道:“属下听这童谣唱的是汉室的命运已尽,帝都长安从明日就要改朝换代。童谣无心,唱的也是吉祥之音。”

  “原应如此!”

  在李肃的安慰之下,董卓不再追究,于是复又躺下,鼾声大作。

  若是仔细分辨,就能听出童谣中所唱的“千里草”,就是“董”字,“十日卜”则是“卓”字。其实这街头歌谣是有人在嘲笑董卓,也暗示他的命运将近。但是在李肃的巧言诡辩之下,董卓这一代奸雄竟也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含义,也以为说的是汉室将尽。

  一夜无话,清晨来临。

  董卓一早起来便沐浴更衣,斋戒静心。他换上了更为华丽考究的盛装,仪仗队伍也更为讲究。待一切就绪后,车马动身,在清晨的薄雾中向宫门而行。路上偶遇一个道士,只见他肩扛白旗,身着青袍,在街上身影一晃便不见踪迹。

  那白旗之上写着两个“口”字。

  “那是何意?”董卓立刻询问李肃。

  “大概是个疯道士吧。”

  董卓想到,这两个“口”字叠起来就是“吕”字,不免有些担心吕布。他忽然想起吕布与貂蝉在凤仪亭密会,不免心生龃龉。

  这时,前方的仪仗队伍业已抵达皇城的北掖门外。

  按照禁门的规定,董卓此番将仪仗卫士都留在北掖门外。由二十名武士推着车辇,进入皇宫之中。

  “怎么回事?”董卓在车里突然大叫。

  他忽然发现王允和黄琬二人正手执宝剑,站在殿门两侧。

  他顿时感到情况有异,立刻喝道:“李肃,李肃!此二人拔剑站立,所谓何意?”

  李肃在车后大声回道:“他们二人是奉阎王之命而来,送太师上黄泉路的!”

  董卓难以相信,惊道:“你说什么?”

  他正欲起身而战,只听李肃一声大喝,就把他的车辇向前推去,令他站立不稳,跌坐在车中。

  王允立刻大声下令:“郿坞的逆贼来啦!来人啊!冲啊!”

  “冲啊!”

  “杀啊!”

  早已埋伏好的御林军,约有百余人立刻从各处飞奔而来。他们推翻车辇,拖出董卓。

  “杀死贼首!”

  “大奸之臣!”

  “不得好死!”

  “替天行道!”

  将士们将无数刀枪剑戟统统刺向董卓,在他浑身上下乱砍一气。但是董卓一向谨慎,他贴身穿着刀枪不入的铠甲和护衣。因此尽管他已浑身染血,却尚未致命。

  董卓肥大的身躯不停在地上翻滚,他大声叫道:“吕布!吕布何在!快来救义父性命!”

  “吕布在此!”

  吕布也应声而出,挥舞着方天画戟跳到董卓眼前,但他口中喊的是:“奉天子敕命,诛杀逆贼董卓!”

  他高举画戟,对着董卓迎面便砍。

  只见黑血喷射如雾,连阳光也为之黯淡。

  “好啊……你!”

  大戟故意砍歪,只将董卓右臂齐肩砍下。

  董卓登时被血浴,他难以置信地瞪大双眼,怒视吕布,口中似乎还想要骂些什么。

  吕布则一把揪起董卓衣襟,大声骂道:“此乃天谴!”

  便一下刺穿他的喉咙。

  禁廷内外原本气氛紧张,而董卓身亡的消息立刻传开,有人不禁高呼出声:“万岁!”

  于是,从文武百官到杂役卫士,大家齐聚欢腾,山呼万岁。欢庆之声持续了半个时辰,众人皆难掩喜色。

  李肃走上前去割下了董卓的首级,用剑挑高。吕布则打开王允事先交给他的诏书,立于高台之上,大声诵读:“吾等奉圣天子之诏,诛杀逆臣董卓。其余人等皆无罪赦免。”

  董卓时年五十四岁。

  此事当流传千古。时在汉献帝初平三年壬申 ,四月二十二日正午。

  当人们听到董卓已被诛杀的消息之后,从皇宫内外一直到长安市街,无处不响起震耳欲聋的呼喊之声。但是人们心中仍是战战兢兢、惴惴不安。

  “董卓一死就万事大吉了么?”

  “这时局政治不知要变成什么样子啊。”

  吕布虽然已手刃董卓,但他也建议道:“董卓身边还有一位心腹之臣李儒,他一直助纣为虐,诡计多端。此人也一定要除掉!”

  “此话有理!何人去丞相府捉拿李儒?”王允问道。

  “末将愿往!”李肃自告奋勇,立刻带兵扑向丞相府。

  可李肃尚未进入相府大门,就看到一群侍卫正从门里拖出一人,他不断哀号,原来正是李儒。

  丞相府的下人和侍卫们七嘴八舌地说道:“兄弟们平素就恨此贼诡计多端,因此一听到董卓被杀的消息,咱们就立刻将他绑了,现在正要把他押到皇宫去。请恕我等之罪。”

  李肃因此不费吹灰之力便活捉李儒,立刻将他押至禁门。

  王允下令砍下李儒首级,并命令刑吏将其挂到街头示众。

  王允又问:“如今那郿坞城里还住着董卓的家人亲眷,还有大军驻守其中。有何人愿意前去扫荡?”

  有人应声而出,道:“我愿前往。”

  原来是吕布。

  既然吕布前去,大家都很放心。但王允还是派李肃、皇甫嵩率领三万人马随同吕布,一同前往郿坞。

  郿坞之中由郭汜、张济、李傕等大将统领一万兵马驻守其中。

  他们忽然接到飞报“董太师已于禁廷之中惨遭诛杀”。闻此消息,众人皆大惊失色。他们料到长安城中必派大军前来此地扫荡,因此慌忙之中,早早率领全部驻军逃往凉州方向。

  吕布一马当先冲进郿坞中。

  他毫不在意其他人等,轻车熟路地径直奔向郿坞城深处。他瞪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四处寻找貂蝉的身影。当他来到秘园之中时,也一直大声叫道:“貂蝉!貂蝉在何处?”

  貂蝉此时正默默伫立于后堂一室。吕布冲上去一把将她抱住。

  “我终于成功了!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说着,紧紧拥抱貂蝉,不断摇晃她的身子。

  “貂蝉!你怎么不说话呢?是不是太高兴了?我终于成功了!是我亲手杀死的董卓!从今往后,我们二人终于可以毫无阻碍地在一起了!快来吧!现在兵荒马乱小心受伤。我来把你送到长安去吧。”

  吕布立刻抱起貂蝉,一路跑出后堂。此时皇甫嵩和李肃已经带兵拥入城中,他们肆意烧杀抢掠,甚至对手无寸铁的奴仆随从也一律斩杀,一时哭喊哀号之声冲天。

  众兵士只顾着抢掠那些金银珠宝、粮食财物。而他们在吕布眼中,只是些无知的蠢人一般。

  吕布紧紧拥着貂蝉,穿过乱军,将她安置在赤兔宝马的金鞍之上,然后两人共驾,策马回到长安。

  在郿坞城后园之中,除了貂蝉,还蓄养着八百余名美人佳丽。

  她们难逃乱军的欺凌,宛如牡丹花被踏碎于马蹄之下,受尽侮辱,凄惨无比。

  皇甫嵩并不约束部下的烧杀抢掠,而且还下了一道严命:“董卓一族,无论老幼,一律处斩!”

  董卓那年已九旬老母亲从后堂踉跄而出,她跪在皇甫嵩脚边,大声求饶:“请饶了老身性命吧!”

  而旁边一个士兵扑了上去,一刀砍落了她的首级。

  据说,仅在短短的半日之间,被诛杀的董氏一族,男女老幼加起来竟达一千五百余人。

  后来又打开了城里的十座金库,检点之下发现库中藏有黄金二十三万斤,白银八十九万斤。此外,还从其他的库房中搜刮出绫罗绸缎、珠翠珍宝无数,士兵们奉命将所有金银珠宝都堆积在郿坞城外,宛如小山一般。

  王允在都城之中下令将董卓的全部财产都搬到长安,他还命令士兵打开粮仓,一半施舍给百姓,另一半则收入官仓。

  郿坞城号称屯了二十年的军粮,清点之下,仅仅米粟就达八百万石。

  长安的百姓闻讯,再一次沸腾了。

  自从董卓丧命后,也不知是天降奇瑞还是自然的巧合,一连数日笼罩在长安城上的黑雾终于散去,狂风也停歇下来。天地之间一片晴朗,和风煦煦,人们终于可以再见到久违的阳光。

  “咱们以后终于能过上好日子啦!”

  人们兴奋得奔走相告。

  城内外的老百姓们,无论男女都张灯结彩,饮酒作乐。大街小巷上也挤满了庆祝的人们,大家歌舞升平,兴高采烈。

  “太平日子终于来啦!”

  “再也不会有恶政啦!”

  “从今往后,就能睡上安稳觉了!”

  百姓们奔走相庆,敲锣打鼓,宛如过节一般热闹。

  他们又来到董卓暴尸的街头围观,纷纷大骂道:“这就是那个逆贼董卓!”

  “就是他,下了很多政令,让我们吃尽了苦头!”

  “这个家伙最可恨啦!”

  董卓的首级,被愤怒的百姓扔在地上当球踢。他们还在他无头尸的肚脐眼里插上蜡烛,点燃了人灯。百姓见状,无不拍手称快。

  董卓生前就非常肥胖,脂肥肉厚,因此肚脐上的蜡烛竟然烧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都未曾熄灭。

  董卓之胞弟董旻以及他的侄子董璜二人也被砍下手脚,暴尸街头。

  李儒是董卓的心腹之臣,一肚子坏水,平素就遭人嫉恨,因此他的死状尤为凄惨。

  董卓的同僚亲信已被诛杀殆尽。这一日,王允召集百官举行庆功宴。

  这时,有吏官前来报告:“有一人正在街头之上,抱着董卓的残尸大声啼哭。”

  王允立刻下令将此人带来。不久士兵就从街上绑来一人,众人一见之下,发现竟是侍中蔡邕,不禁非常吃惊。

  蔡邕乃是一位忠孝两全之士,又是被誉为旷世奇才的学者。只是他认贼作父,将董卓视为主公,这是他犯的最大的错误。

  众人虽爱惜他的卓越才华,但王允却不肯宽恕其罪。蔡邕被打入大牢,不久便自缢身亡。像他这种平白丧命之人,更是何其之多。

  满堂欢庆之时,只有一人缺席。那人正是吕布。

  他向众人告假说身体不适,但实情却并非如是。

  当整个长安城中一连七天七夜的庆祝狂欢,以贺逆贼董卓之死时,吕布却独自闭门不出,痛哭不止。

  “貂蝉!貂蝉!”他在自家后花园,踯躅徘徊,不断呼唤。

  吕布又走进小阁之中,怀抱貂蝉冰冷的尸体,喃喃自问:“你为什么要自尽啊?”

  貂蝉却不能回答。

  他将貂蝉亲手抱出郿坞城大火,一路护送至长安,藏于自己的府邸之中。

  “貂蝉已经是我的人了!她马上就会成为我的妻子!”

  吕布满心欢喜地从战场上回来,冲到小阁来会貂蝉之时,却发现自己的美梦已被打破。他难以相信,貂蝉会选择在此时自尽。

  “你究竟为什么要寻短见呢?”

  吕布百思不解其中的根由。

  “貂蝉原本是那么钟情于我,一心只盼能成为我的妻子,为什么?”

  貂蝉却无法作答。她面容安详,似乎毫无遗憾。神色安然,仿佛没有未竟之事了。甚至在她的唇角,还流露出一丝笑意。

  貂蝉的身体曾被董卓百般蹂躏,不再纯洁。但如今她终于恢复了自由,没有任何害怕和委屈了。她那倾国倾城的美貌容颜,在死后也毫无凋谢,仍然栩栩如生,美丽依旧。

  吕布无论怎样也想不透其中的根由。他本是一个直肠子的武人,只会这样一味苦恼。

  一连几天几夜,吕布不进水米,一直守护在貂蝉的尸体之旁。

  月色晦暗之中,晚春的花朵显得黯然神伤。

  吕布紧紧搂住貂蝉的尸首,将脸贴在她胸前,似乎还能闻到她身上的余香。他闭目难过之中竟睡着了,午夜梦回之时,只见周遭静谧,唯见一束月光投射在貂蝉身上。

  “咦?此为何物?”

  他突然发现貂蝉贴身衣物中挂着一个锦囊,便将其解下,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貂蝉一直随身携带的护身符,散发出缕缕麝香。此外,还有一枚叠得小小的桃花笺。

  打开桃花笺,只见上书几行小诗,字迹清秀,应该是貂蝉的笔迹。吕布虽很少接触诗词歌赋,但通读几遍之后,还是能体会其中深意。

  自古红颜多柔弱,奴自抛镜执宝剑。

  壮志自在剑中生,独自拼死入荆棘。

  父恩深重无以报,斗胆献身为社稷。

  翩跹舞蹈丝竹声,怀抱匕首迎暴君。

  遂将毒酒饮入口,终尽此盏赴黄泉。

  将死之人犹闻得,和平之声满长安。

  梵音动听天堂传,从此人间不相闻。

  “啊!竟然如此!”

  吕布读罢此诗,才终于明白了貂蝉的真正想法。

  他猛然起身,抱起貂蝉的尸体冲了出去。他毫不犹豫地将她的尸首抛入后园古井之中,立誓从此断念,再不在意这个女子。而且吕布从此改变了想法,他认为只要能掌握天下大权,像貂蝉这等美女总是有的。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