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一章

  落石之灾

  朔风狂飙后的第二天。

  在襄阳城内,大将蒯良来到刘表面前,悄悄进言:“太守大人,昨天的天象有异,不知您是否察觉?”

  “你是说那阵狂风吗?”

  “属下观察,昨日白天刮起狂风,而昨夜又有一颗从未见过的彗星陨落在西方原野。此乃将星坠地之天象,上苍一定在预示人间,将有大事发生。”

  “临阵之时,不可说这些丧气话!”

  “非也。属下观察此凶兆所落方乃是孙坚的领地,因此此兆并非针对我方,因此无须多虑。我们可因此事设坛祭祀,感谢上苍所助。而此时我们应当趁此良机,立刻派人赴袁绍那里求援。如此一来,敌军只能仓皇而逃,或者被我们前后包抄,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他们只有如此两条出路,别无他选。”

  刘表点头赞同,然后问左右手下:“如此也好!谁能担此重任,突破城外包围,前往袁绍处寻求增援?”

  “末将愿往!”部将吕公主动请缨。

  蒯良觉得吕公此人可以胜任,于是别开旁人,暗授吕公一条密计:“你在出城之际,需领五百骑精兵,挑拣强壮马匹,并务必要带上弓箭手。一旦你们突破了敌军的包围,要立刻登上岘山。此时敌军见有人突围,必定会前来追赶。这时我们就要以诱敌深入之计。你们需在山上险要之处堆放无数大石和巨木,若是敌军追来就迅速推落滚石,弓箭手可同时趁机从四面林中射箭。这样敌军就会狼狈不堪,而且道路被大石和巨木所阻,难以追击。你们就可以趁机逃至袁绍处。”

  “好计谋!此计甚是高明!”

  吕公不禁信心百倍,连夜就率领五百铁骑,悄悄出城。

  他们将马蹄裹布,隐匿了声音,从城中溜出后一直在密林中悄然潜行。此时已是深秋,树木都已经凋零,枯叶满地,枝枝光秃秃的树干凌乱排列,宛如地面上插着排排白骨。

  天上挂着一弯新月,月色黯淡。

  当吕公一行靠近树林尽头之时,被敌军哨兵发现,他们大声喝道:“来者何人?”

  吕公派打头的十来骑兵马迅速冲过去,当场就放倒了五名哨兵。

  孙坚的大营就在哨兵附近,他听到喧哗之声后立刻跑出来,大声问道:“我方才听到马蹄声,那是敌人的还是自己人的?”

  而此时却无人回答他的问题,因为那五个哨兵早已丧命于弯月之下。

  孙坚见到哨兵的尸体,立刻意识到不妙:“糟糕!有敌情!”

  他立刻纵身上马,冲着营中高呼:“有敌人从城里逃出,快跟我追啊!”

  随即他便一马当先,迅速追击吕公的五百骑兵马。

  而因反应不及,只有几十骑人马能勉强追在孙坚之后。

  吕公在前面一边催马狂奔,一边回头观望:“我们被发现了!追兵追上来了!”

  不过吕公心中有数,毫不惊慌。他按蒯良的安排,命弓箭手藏于密林之后,又命其他人立刻登山,同时准备好大石和巨木,堆放在险要的山路之侧,之后静候追兵的到来。

  没过多久,追兵就赶到了。十骑,二十骑……一共有四五十骑的孙坚士兵纷纷而至,他们来至岘山脚下,一边追击一边辱骂声声。

  这时,传来了孙坚的声音:“这伙敌军一定是逃到山上。如此断壁悬崖,他们一定是慌不择路!来啊!给我上!”

  所谓猛将手下无弱兵。孙坚拍马纵上崎岖的山路,而其余的手下也纷纷拍马上山。

  但这月色昏暗,身边漆黑一片。山路上遍布杂草藤蔓,沙土又十分松软,很难攀爬。孙坚的坐骑虽为骏马,但也只能艰难前行,累得嘶鸣不止。

  “就趁现在!推石头!放箭!”

  于是大小岩石一齐从断崖上滚落,几乎要把追击到半山腰的孙坚和其他三四十人活活掩埋。而且从四面八方的密林之中,又传来凌厉的飞箭破空之声,滚石和飞箭将他们团团包围,难逃生天。

  “吾命休矣!”

  孙坚抬头望了一眼天边的新月,而就在此时,一块巨大的落石直冲他砸落。

  “轰隆……”只听一声地动山摇的巨响,孙坚连人带马都被落石砸中,顿时被碾成了肉泥。只有他血肉模糊的脑袋,能隐约在巨石下露出。

  孙坚享年三十七岁。

  时为初平三年辛未 十一月七日夜。果然如天象所示,将星坠地。一时之间,万枝枯木在寒风中凄然颤抖,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天色大亮之后,敌我双方都发觉了此事,骚动不止。

  吕公做梦也不会想到,昨夜被自己所杀死的三十多骑追兵之中,竟然还有敌军的主帅。

  首先发现此事的,是吕公手下埋伏在树林中的一队弓箭手,他们在巡视战场时发现:“这不是那个东吴孙坚么!”

  于是他们大喜过望,连忙将孙坚的尸体运回城里。吕公闻讯打响了连珠炮,向城内报告此异状。

  而孙坚的大军也因主帅丧命,而大为震撼,其狼狈之状可想一般。有人痛哭流涕,有人茫然无措,有人义愤填膺。一时之间,兵荒马乱,人人自危,阵营早已崩溃无状。

  刘表、蒯良等人原本困守襄阳城中,面临绝境,闻此喜讯无不欢欣鼓舞:“自孙坚从洛阳城中盗走玉玺不到两年,如今就遭到天谴,被滚石砸死,死得也全无大将的尊严。现在正是我们破敌的良机!”

  黄祖、蔡瑁和蒯良等众将官打开城门,向敌军冲去。

  江东之军已失主帅,群龙无首,溃不成军。一时之间被打得落花流水,死伤惨重。

  江东大将黄盖原本奉命在汉江岸边率兵驻船,他从溃退而来的兵卒口中才得知孙坚已死的噩耗,愤然大怒:“冲啊!我们要为主公报仇!与敌人决一死战啊!”

  说完黄盖率领水军奋力迎击追击而来的黄祖敌军,两军在江边混战在一处。黄盖勃然大怒,气势如虹,奋力斩杀乱军,并且生擒敌将黄祖,这才稍微缓解悲愤之情。

  另外一边,程普保护孙坚长子孙策,一路从襄阳城外逃到汉江之畔。吕公发现了他们的行迹,连忙追来,想一并活捉,以领头功。

  程普见状怒道:“大胆贼子,竟敢欺我主公之子,我岂可饶你!”

  程普与吕公战在一处,而孙策也持枪前来相助。吕公自是不敌,转瞬之间就被斩于马下,首级也被取走了。

  这场混战从黎明一直战到第二日的拂晓,喊杀之声才逐渐归于平静。

  天明之时,双方交战还算有所部署,而这一场混战进行到深夜之后,则毫无指挥。两军混战在一处,越打越乱。这边一波激起那边千重浪,而那边混乱又招致别处的混乱。直到天色渐明之时,才发现双方都伤亡惨重不堪,可谓两败俱伤。

  刘表的军队全部撤回襄阳城里,而吴军则退至汉水。

  孙坚长子孙策直到全军退驻汉水之时,方才确定父亲阵亡的事实。

  孙策从前夜起就一直不见父亲的身影,心中十分挂念。但他又天真地以为,或许父亲只是被乱兵冲散,会在突然之间出现在自己眼前,继续奋勇杀敌。而直到此时,他才明白那都是他的幻想,父亲是真的阵亡了。孙策悲从中来,忍不住放声大哭。

  “我一定要找到父亲的遗体,运回家乡进行厚葬。”

  孙策惦记此事,于是派人去孙坚遇难的岘山附近寻找,可孙坚的遗骸早已落入敌人之手。

  孙策越想越悲,痛哭失声:“如今吴军惨败,而父亲的遗体又被敌人所抢。我还有何颜面活着回去面对众人!”

  黄盖见状连忙安慰道:“幼主莫急。我昨晚生擒了一员敌将黄祖。此时若我方提出以黄祖换回太守的遗体,想必能成。”

  东吴军中有一位军吏名唤桓阶,他曾与刘表有过旧谊,于是派他为使者。

  桓阶奉命只身来到襄阳城,他见到刘表时便将东吴的要求提了出来:“黄祖已被我方生擒,此番愿以黄祖换回主公尸体!”

  刘表闻言自然欢喜,于是爽快地答应道:“孙坚的尸体确已运入城中。若你们肯将黄祖毫发无损地送回,我愿送回尸体。”

  他又说:“另外,我们不妨以此为机会,停战结盟,使双方不再陷入如此战乱之中。”

  使者桓阶再拜而起,应道:“如此说来,在下立刻回去准备。”

  这时,站在刘表身旁的蒯良突然叫道:“此事不可!万万不可!”

  他随后向刘表谏言:“尽破江东吴军正当此时。怎可交还孙坚尸体,安于一时和平?吴军必定会将今日耻辱蓄积于心,养兵蓄锐,他日再寻我报仇。此事明若观火。愿请斩杀使者桓阶首级,当场下令追击汉水。”

  刘表沉思了片刻,最后摇了摇头道:“不可!我与黄祖乃心腹之交。如今若是我见死不救,岂可服众。”

  他坚决驳回了蒯良的谏言,归还了孙坚的遗体,立刻接黄祖回城。

  蒯良一直不肯放弃,反复劝告刘表:“主公此番若是肯舍一员无用之将,便可换得万里疆土,日后更能大展宏图,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但刘表心意已决,任蒯良如何劝诫,都是不听。蒯良最后只得长叹一声:“如此大好良机!白白错过!实在可惜啊!”

  而吴国战船高悬丧旗,返回故地。孙策一路流着泪水,扶着父亲的棺椁回到长沙城。不久之后在曲阿之地为孙坚举行了隆重的厚葬仪式。

  孙策此时不过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他初次出战就饱受丧父之痛,又经历了种种磨难。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继承父业,广招贤才,蓄养国力,以图东山再起。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