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三十章

  横渡黄河

  主将颜良被杀后,整个先锋队伍立时败退而归。

  幸好后阵的部队极力顶住,才止住了全面溃退的败势。尽管如此,袁绍的主阵已经遭到根本性的打击。

  袁绍听说颜良被斩,立刻问询身边谋士:“究竟是何人斩杀了颜良这等豪杰?敌军之中莫非有高人不成?”

  沮授回答:“这世上能一刀砍死颜良的,恐怕只有刘备的二弟关羽了。除他以外,绝无他人。”

  袁绍闻言,心中起疑。他摇头说道:“想那刘备已投入我的帐下,此次又随军而来。此事绝无可能!”

  袁绍虽嘴上否认,但仍叫来一位从前线溃败回来的兵士,问他道:“你且告诉我,斩杀颜良的大将是何等人也?”

  那个兵士立刻如实禀告道:“对方大将好生厉害,他生得一张红面,胸前一把长髯,使得一把大刀。他一刀便砍死了颜良将军,将他的首级系在马鞍之上返回阵地。一路之上,只听他大喊,莫挡我关羽关云长,挡我者死。”

  袁绍听罢,满腹怒火。他立刻对左右大喊道:“你们快把刘备给我带过来!”

  他手下将士立刻领命,冲进刘备的营帐,不容他辩解,便反绑双手将他押到大帐之中。

  袁绍一见到刘备,劈头就骂:“好你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你假意投奔于我,却又做曹操的内应,派二弟关羽斩杀了我的手下爱将。我痛失大将颜良,如今便要将你的人头割下,来祭奠颜良的亡灵。来人哪,给我将这贼人拿下,砍头示众!”

  刘备听得袁绍一番怒骂,心中坦荡。他毫不畏惧,慷慨陈词:“袁将军刀下留人!刘某不懂,袁将军乃是一名睿智之人,为何今日在震怒之下,竟然难分真伪呢?想那曹贼,多年以来意欲诛杀于我,我怎会助纣为虐?又怎么会恩将仇报,帮那曹贼对付自己的恩公呢?再说,虽然对方是位红面长髯的大将,可这世上除了我的二弟关羽,也有其他如此相貌之人。那曹贼善用诡计,难保是他特意找来如此相貌的一个人,令我们败于内讧。刘某请袁将军三思而行,莫要听凭一人之辞,便要斩杀刘某。袁将军素来对我恩重如山,此时此刻,绝不至于如此反复。”

  袁绍闻言,心中怒火稍有缓解。他点点头:“刘皇叔此言颇有道理。”

  身为武将,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处事果断。而这种能力是基于敏锐的直觉之上的。恰恰袁绍的直觉太过迟钝,这是他的一大缺点。

  刘备继续说道:“袁将军可以想一想,自从当日徐州沦陷,刘某孤身投奔将军。至今为止,妻子儿女的音讯皆无,更不知道关羽和张飞的下落。袁将军对此不是知晓的吗?”

  “刘皇叔所言极是。都怪那沮授出言蛊惑,害我与皇叔之间产生嫌隙,还望皇叔原谅我一时冲动之过。”

  袁绍立刻为刘备松绑,请他坐在上首。又命沮授向刘备行礼谢罪。他们接着讨论,该如何力挽狂澜,改变败势。

  这时,有一名将军从众将之中挺身而出。他高声应道:“末将愿往,代替颜良的先锋之职,替兄报仇!”

  只见此人蟹面獠牙,发髯赤卷,相貌丑陋。此人平素性情严肃,沉默寡言,乃大将文丑是也。

  文丑与颜良情同兄弟,同为河北名将。

  “原来是文丑,你既然主动请战,我便准了。你一定要为颜良报仇雪恨啊!我等你的好消息!”

  袁绍对文丑大加赞扬,又拨了十万精兵给他。文丑领兵,立刻来到黄河岸边。

  曹操此时已将军阵布置在河南一带。他下令道:“敌军不敢轻举妄动,你们只需严加防守即可。”

  文丑命十万精兵分乘船只,依次横渡黄河,意图攻向对岸。

  沮授深表担忧,他立刻苦谏袁绍道:“文丑只知进攻,用兵之道毫无应变能力,难有退路应对。此时我军应该兵分两路,分别从官渡和延津两处徐徐推进,才是上策。倘若文丑此时横渡黄河,一旦发生意外,则有全军覆没之险啊。”

  袁绍往日并非顽固不化,不听谏言。但此时他偏偏不听沮授的谏言,而是怒骂道:“你难道不懂兵贵神速的道理吗?速速退下,休得多言,影响士气。”

  沮授只得默默退下。他来到帐外,长叹一声:“悠悠黄河,我军难渡啊!”

  他自此托病,再不参与军事会议。

  袁绍事后也有些后悔,觉得自己话说得重了些。但以他的性格来说,是绝不会轻易对属下道歉的。于是他索性对沮授不闻不问,置之不理了。

  此时,刘备向袁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袁将军对刘某恩重如山,但一直无以为报。此番将军派出文丑出任先锋,刘某希望能与文将军同赴前线。刘某要亲自查一查究竟斩杀颜良将军的是何人。请袁将军准我出征。”

  袁绍闻言,立刻应允。刘备即刻动身,赶往前线。

  谁料不久之后,文丑独自一人搭船来到了中军。他气呼呼地质问袁绍:“主公派末将担任先锋,莫非心存有疑不成?”

  “文将军说的哪里话来?为何如此气愤?”

  “想那刘备素来不善作战,性情十分软弱。为何主公如今却命他同当先锋大将?究竟是何用意,属下心里不服。”

  “非也非也。文将军莫要怪罪于我,袁某无非是想试试看这刘备究竟有何本领。”

  “既然如此,我便分给他四分之一的兵力,命他安守第二线阵地。主公意下如何?”

  “如此也好。”

  袁绍立刻应允了文丑的意见,将刘备的职务进行改变。

  由此也能看出袁绍性格的另一个缺点,即他遇事缺乏决断之力,做事反复无常。行军打仗,更是缺乏己见,没有自信。

  袁绍乃是名门之后。他仰仗自己祖辈的门风,以及代代相传的威势来统御麾下将士。虽然他看上去仪态雍容,平时难以窥其缺陷,但是只要真正站在战场之上,他的所谓名门风采便不复存在。行军打仗之时,真正的统帅需得智勇双全,明断是非,洞察局势。如此方能掌控全局,取得胜利。

  待文丑回到前线后,便以袁将军之命为借口,只分派了四分之一的弱兵给刘备,又命他退居二线。而他自己则率领大部的精兵强将,在前线阵地步步推进。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