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三十一章

  灯花占卜

  自从关羽一战而胜,斩杀河北猛将颜良之后,曹操对他更加重视。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曹某绝不能让关羽离开我的帷幕。”

  因此,曹操不仅立刻上奏天子,大大夸耀了一番关羽的军功显赫,又特命朝廷的铸工赶制了侯印。他命张辽作为使者,将封印绶送予关羽。

  “这封印是赐给我的吗?”

  关羽先谢过张辽,再接过封印仔细观瞧。只见印上刻着五个大字——“寿亭侯之印”。

  关羽看罢,将封印递还给张辽,说道:“这个封印,关某不能收下。请张兄带回去吧。”

  “关兄难道不想收下此印吗?”

  “正是。请转告丞相,关某对丞相的一番好意,心领了。”

  “关兄这是为何?”

  “不为什么。关某确实不能收下此印。”

  张辽一再劝说,无奈关羽仍是不肯接受此印,他无奈之下,只得带回印绶复命。

  曹操听得张辽的汇报,沉思片刻,问道:“关羽是直接拒绝接受此印,还是看了印文之后才说不要的?”

  “他接过封印,看过印文上的五个字之后才说不要的。”

  “如此说来,老夫明白了。”

  曹操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立刻叫来铸工,在封印上重铸,并加了一个“汉”字。因此封印上的文字变成“汉寿亭侯之印”。

  张辽带着这枚重铸的印绶,再次前去送予关羽。关羽一见重铸的印文,不禁呵呵一笑,说道:“丞相果然明白关某所想之事。倘若他能堂堂正正实践臣道,我与他其实可以结为好兄弟的。”

  关羽不再拒绝,爽快地接受了封印。

  不久以后,便有快马来报前线的重大军情:“袁绍派出另一名大将文丑,他乃是颜良之弟。他们横渡黄河而来,直指延津。”

  曹操听到急报后,显得成竹在胸,并未惊慌。

  他先派出行政官员将当地百姓迁往两河之地,又亲率部队赶往延津。行军之际,曹操下了一令,颇为古怪:“粮草辎重先行,战斗部队在后,远远跟随。”

  “丞相怎么会下这样的古怪命令?”

  大家听到军令后心中嘀咕,却不敢违抗军令。于是将粮草置于前头,改变队形赶往延津。

  刚抵达延津,便遭遇了敌军的阻击,无奈之下曹军只得将粮草物资等辎重丢弃,其他人等四散而逃。

  “莫要惊慌!”

  曹操安抚军心后,又下了几条命令:“军粮物资暂时丢弃。我军兵分两路,一支队伍沿黄河向北迂回,扼住敌军退路。另一支队伍佯作逃跑之状,退到南边的山丘之上。”

  曹军此次部署令全军呈现分散的状态,各个方面缺乏互通凝聚之力,颇有败军之相。文丑见状,心中窃喜,他夸口道:“哼哼!那曹军见我带兵而来,势如破竹,立刻闻风而逃。你们看,如今的曹军已经不战而败了。”

  文丑心中骄傲,命令军队一鼓作气,追击曹军。

  而当曹军的士兵退到南面山头上,摘下盔甲休息的时候,心中未免觉得憋闷,他们之中有人发起了牢骚:“这仗没打就先撤退,真是窝囊。恐怕到时候真打起来,咱们也难取胜啊。”

  有些曹兵心中打鼓,想趁机逃跑,不当败军之士。曹操的谋士荀攸见状,连忙上前阻止。他从隐蔽处对这些逃兵大叫道:“你们知道什么!这乃是丞相的良计。”

  荀攸话音未落,就见曹操狠狠地瞪着他。荀攸一惊,心中了然。他急忙捂嘴,不再多言。

  荀攸其实早就知晓曹操的意图。因此当他看到有逃兵的迹象时,忍不住泄露了一些情报。

  但是,此时正值两军对垒,危急存亡之时。因此曹操立刻以颜色提醒他,不要多嘴。荀攸立刻领会,连忙捂嘴退下。

  曹操此计先从自己内部下手,连曹军自己的士兵也被蒙蔽了,敌人自然也会陷入他的圈套之中。

  果然,文丑统领河北军一路冲锋,旁若无人。七万大军一路深入敌区,而不顾身后空虚,离后方的第二阵地已经相隔甚远,难以呼应。

  文丑虽然鲁莽,但也发现这样颇有危险,因此决定:“我军如今已经取得巨大战果,但也不能过于骄傲。孤军深入是极其危险的。”

  文丑一声令下,当日入夜之前,各部队集结,整顿兵马。

  此时他们占领的地方,到处都散落着曹军逃走时丢弃的军粮,还有各种辎重和军需品。文丑立刻下令让各部队自行补给。

  于是,河北军一边集结,一边捡敛曹军丢弃的物资,互相还争抢军粮辎重。

  这时,天色逐渐由明转暗。哨兵及时向曹操汇报敌军的动向,曹操立刻下令:“全军动员,攻下山去!”

  曹操一声令下,众将士抖擞精神,直奔山下扑去。另一头,已有士兵奉命燃起了狼烟为号。

  狼烟一起,只见从山沟树林之中拥出无数曹军。原来他们之前佯败逃跑,早已埋伏妥当,只待看到信号,便一起出动,反攻而上。

  曹操一马当先,冲在队伍最前端。他高声叫道:“白天咱们丢下的军粮乃是诱饵,只为引诱敌军步入埋伏网中。如今正是收网之时,兄弟们冲啊,不能有一条漏网之鱼!”

  紧接着,他又下了军令:“给我拿下文丑!哪个能活捉文丑,与斩杀颜良同等军功。”

  听了曹操的命令,他手下的张辽、徐晃等大将更是个个争先。他们一路追击敌军,终于在乱军之中发现了文丑的身影。

  “好你个文丑!看你往哪里逃!”

  文丑逃跑之中,忽闻背后传来叫骂声。他怒从胆边生,大吼一声:“休得胡言!”

  他放开马缰,搭弓射箭,回身便射。

  只见一支利箭直冲张辽的面门射来。

  张辽匆忙低头闪躲,险险躲过要害,但头盔的纽带被箭头所中。

  “你小子,放冷箭!”

  张辽破口大骂,策马追赶。谁料文丑又回身,连放两箭。这回张辽躲闪不及,箭头直射面部。他啊呀一声,滚落马背。文丑立刻掉转马头,欲取下张辽的首级。

  “休走!大胆狂徒!”

  在一旁的徐晃哪里容他造次。他大喝一声,迎了上去。张辽趁乱赶紧退回阵中疗伤。

  徐晃惯用一对白焰巨斧,此时他抡起斧子,挡住了文丑的去路。文丑见又来了一员敌将,不慌不忙地收弓换剑,对着徐晃叫骂起来:“想和本大爷过招,你还嫩了点!”

  “少废话!看招!”

  徐晃年轻气盛,哪里容得文丑废话。他武艺高强,文丑一时也难以占到便宜。

  只见两人抡起兵器,你来我往大战了三十余个回合。徐晃被震得虎口发麻,文丑也是满头大汗。曹军的队伍趁机包围上来,将两人团团围住。

  文丑趁一队兵马横冲之机,拨马便跑。只见对面驰来十余骑人马,为首的一将背插一面白旗,文丑一时看不清旗上的文字。他心中纳闷:“来人是敌是友?”

  文丑正心中生疑,待来人来至跟前,他才看清白旗上洋洋洒洒写着几个大字:“汉寿亭侯关羽。”

  难道此人就是关羽?杀我兄长颜良的关羽?

  文丑猛然勒马,想起死去的兄长颜良,心中一阵酸楚。他并不看向关羽,而是定定注视着波光粼粼的黄河之水。

  这厢关羽其实早就认出了文丑。他骂道:“败将文丑!你还在那里等什么?速速将你的项上人头交给我吧。”

  关羽说罢,提马而来。只见他胯下一匹赤兔宝马,赤面长髯,不是关羽还是何人!

  “原来你就是关羽!叫我好找,我要杀了你为我兄长颜良报仇雪恨!”

  文丑一声怒吼,挥起长剑便迎了上来。

  两人立时刀光剑影,战在一处。关羽舞起青龙偃月刀,寒光凛凛;文丑挥起手中大剑,呼呼生风。两人都使出了平生的本领,战了几十个回合,险象环生。金属相撞的铮铮之声,撼动天地,震得黄河之水也掀起了滔滔波浪。这两人打起仗来宛如神祇一般,不相上下,以命相搏。

  正在两人酣战之时,文丑忽然瞅了个空隙,拨马便走。关羽哪能容他逃走,立刻催马便追。

  文丑其实又想使出之前用的招数,即当敌人在背后追赶之时,他会换剑为弓,回身发射冷箭。

  他此番又欲故技重施,哪知道他的这些小伎俩对关羽根本不起作用。文丑连射几箭,都被关羽轻松拨落在地。待到关羽催马追上文丑之时,只见关二爷提起青龙偃月刀,轻轻一挥,便将文丑的项上人头砍下。他的身体轰然倒在马背之上,任由战马一路狂奔,逃向黄河的下游处。

  “敌将文丑之首,已被我关羽砍下!”

  关羽高喝一声,震得地动山摇。四处作战的河北兵闻听主将被杀,更是群龙无首,吓得四散奔逃。

  “乘胜追击!杀得敌人片甲不留!”

  曹操得到关羽已斩杀文丑的情报后,精神大振。他立刻命人擂起战鼓,全面反攻。

  于是曹军阵地上角笛声声,战鼓隆隆,宛如风雷巨响,压向敌军。

  河北军不敌曹军,溃退而逃,不是被曹军斩杀,就是跳入黄河淹死。待到第二天一早,文丑的先锋部队被曹军歼灭大半。

  刘备坚守的第二阵线,由于受文丑命令,严守在后阵,距离前线甚远。待到有从前线逃回来的士兵带来了消息,刘备才得知先锋部队遭遇惨败的消息。

  他心中暗想,先锋若是惨败,后阵也会危急,于是立即下令巩固防线。

  与此同时,那些从前线逃回来的士兵口径一致,他们说:“这次斩杀文丑将军的敌方大将,就是之前斩杀颜良将军的那位赤面长髯的大将。”

  刘备心中起疑,于是他趁天色初亮之时,便带了一小队人马,赶到前线附近观察敌情。

  黄河的支流在此处流速较缓,因此一片广袤的大地上,遍布了无数大小湖泊。此时蒸腾一夜的春雾散尽,朝霞显现,照得一片青山碧水分外明艳。只是经过一夜的激战,黄河对岸还有数不清的曹军,熙熙攘攘,嘈杂不堪。

  “看!那个身背白旗之人,便是那位敌方大将。”

  一个前线归来的士兵大喊。他手指黄河对岸的一处,刘备顺着他指点的方向望去,可以远远看到那里有一员大将端坐战马之上,身插一面白旗。只觉得他宛如一头雄狮一般,好不威武。

  刘备眯起眼睛,仔细辨认白旗上的文字。只见在朝阳的照耀之下,“汉寿亭侯关羽”几个大字分外醒目。

  “果然!那就是我的二弟关羽啊!”

  刘备不禁闭上双眼,心中默默祈求二弟平安无恙。

  此时,后方传来消息,原来曹军为切断河北军的退路,已经绕到后方。刘备只得匆忙赶回阵地。为了避过曹军的攻击,他急率部队退后几十里。

  直到此时,袁绍派来的救兵才赶到此处。两军合为一处之后,移阵到官渡。

  此时,郭图和审配两员大将来到袁绍面前,义愤填膺地告起状来。

  “袁大将军,现在已经搞清楚了,杀害颜良、文丑两员大将的,就是那个刘备的义弟,名叫关羽的人。”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这次斩杀文将军之时,那人背上还插了个白旗,写有‘汉寿亭侯关羽’几个大字。绝对错不了!”

  “哼!速传我的口令,把刘备给我带过来。看他还如何巧言令色,蒙蔽于我!”

  袁绍连损两员猛将,心中恼火。他见刘备被押来帐中时,更是满面怒色。他毫不留情地大骂道:“好你个大耳贼!此时还想狡辩什么!你说什么都没用了,我袁某人今日要定了你的脑袋!”

  他随即命令左右:“把他给我拖出去,斩首示众!”

  “且慢!袁大将军,您莫非中了曹贼的奸计不成?”

  “老夫砍的是你的头,怎么会中曹操的奸计?”

  “袁大将军请仔细想一想,那曹贼利用关羽斩杀了颜良、文丑两员大将,目的就是为了激怒您,再借您的手杀了我刘备。想我刘备不才,本为败军之将却受到将军如此礼遇,如今又被授命统领一军。刘备又有何理由,能做出如此之事,而不利于将军呢?还望将军明察。”

  刘备态度恳切,这是他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如今他虽被押于帐中,却未滔滔不绝地施展狡辩之术,而是用了几句最平白的话语,展示他的诚意。姑且不论他心中的真实想法为何,只凭他的态度和话语,就让人觉得此人委实质朴,不会做出如此耍弄把戏之事。

  袁绍这人毫无主见,更无智谋。因此他一见到刘备显出如此诚恳的态度,立刻心中就有些触动,于是就改了口:“如此说来,老夫确实有可能错怪了你。若是我一时冲动,将你杀死,恐怕后人就会嘲笑我袁某,说我是个嫉贤妒能之辈了。”

  袁绍面色稍霁,又对刘备以礼相待,请他坐到上座椅之上。然后问道:“因皇叔的义弟关羽之故,如今我军连遭败仗。不知皇叔对此,有何想法?”

  刘备歉然垂首,不住道歉:“这全怪刘某无能,不能管好义弟,是我之责。”

  “既然如此,能否请皇叔出面,让那关羽改投阵营?”

  “这倒不难。若是我二弟能够知晓我身在此处,他必定会连夜赶过来的。”

  “既然如此简单,为何皇叔不早点献策,害我连遭败仗呢?”

  “只因我与关羽之间,至今音讯皆无,如此尚且遭到猜疑。若我当真与他暗通书信,恐怕早就招致祸端了。”

  “皇叔说的哪里话来,袁某不再怀疑你就是了。请皇叔立刻修书给关羽,若他能投奔我的麾下,那要比颜良和文丑复活,更让我高兴了。”

  刘备拜诺,便回到自己的阵地。

  此时,营外星光璀璨。刘备坐在帐中的一盏孤灯之下,提笔修书。

  他写的自然是给关羽的书信。

  他忽然顿下笔,闭目沉思。恍惚之间与关羽的过往种种都涌上心头,不禁生出万般感慨。

  晚风轻送,透过帐门,吹得油灯的火苗忽明忽暗。灯花四溅,噼里啪啦,不停跳动。

  “我们兄弟终于能够重逢了。”

  《易经》有言: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

  刘备见此灯花跳动,心中一动,升起了与兄弟重逢的希望。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