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风流子·秋郊即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风流子·秋郊即事

  纳兰性德

  【题解】

  这首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暮秋时节,词人受友人之邀于郊外打猎,回忆起暮春落花时节信马游春的场景。词人由秋景感叹人生短暂,抒发不得志之愁闷。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①。记玉勒青丝②,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③,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作别④,刬地无聊⑤。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⑥,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录自《饮水词笺校》,中华书局2005年版)

  【注释】

  ①骚骚:风吹树叶之声。 ②玉勒(lè):以玉装饰的马衔。青丝:马缰绳,此处代指骑马。 ③皂:黑色。宋黄庭坚《和曹子方杂言》:“万马同秣随低昂,一矢射落皂雕双。” ④东君:司春之神。宋辛弃疾《满江红·暮春》:“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 ⑤刬(chǎn)地:只是,依旧,照旧。 ⑥短衣:指打猎的装束。唐杜甫《曲江》:“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评析】

  上片秋景、春景对举。词人由眼前秋郊的萧瑟与衰败写起,实写草木凋零的模样。“记”字宕开一笔,虚写回忆里春游时的场景。“落花时节”交代时令,应为暮春。“拾翠”代指游春女子,而“逢”与“忽听”的意外感颇增情致。“今来是”,转回秋景。“痕”“残”“乱”“凋”,皆为衰败之象。而“寒”“惨”,将人的感觉赋予景物,着实写出了秋景的零落与凄清,也写出了词人抑郁、悲伤的心情。下片对悲伤的原因做出了解释。过片写理,承上因秋景肃杀引发人生之叹,同时启下。“自与”句,写自己空有抱负却怀才不遇,即使功名加身又怎样?继而词人描绘了“行乐”的场景。“短衣射虎”,化用《史记·李将军列传》“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之典故,喻英勇豪迈的气概。“倚马挥毫”,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温率师北伐,袁虎随军出征,却因事被责免官。恰巧桓温急需写一份告捷公文,便叫袁虎起草。袁虎倚马挥毫,一会儿就写了七张纸且写得很好。这两个典故一写武才,一写文才,足见词人夙怀济世的抱负,“行乐”之劝不过是郁郁不得志的牢骚而已。清况周颐《蕙风词话》评此词:“意境虽不甚深,风骨渐能骞举,视短调为有进。更进庶几沉着矣。”

  【相关链接】

  清代,重阳“有治肴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辞青”是相对于春季的“踏青”而存在的。暮秋时节,北方天气转凉,草木凋零,绿色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而且京城人户外游玩的次数越来越少,因此“辞青”就具有了意义与仪式感。京城里的文士,每逢重阳辞青,会提着提盒或提炉,提盒的下方放着杯、筷、酒壶等食具,上面分数格放置果肴和酒菜;提炉的结构和提盒相似,分上下两格,上层盛炭,下层放一小炉,提炉的功能是在野外烹茶、暖酒、煮粥,也可用以涮肉、烤肉。重阳糕在清代时又被称作“吉祥糕”或“花糕”,制作方法与前朝大致相同,据张雅林《岁岁重阳九月九》中所述,京城百姓自制重阳花糕“用江米、黄米面蒸成上金下银的两层黏糕或多至九层的蒸糕,中间还夹有桃仁、花生仁、松子仁、枣、青梅等各种果料,一般糕的表面,还要撒些山楂糕丁、青红丝等”。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