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腊八日雪为魏伯亮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己卯腊八日雪为魏伯亮赋
虞集
【题解】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崇仁(今属江西)人,元代著名诗人,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与揭傒斯、范梈、杨载并称“元诗四家”。出身官宦人家,自幼饱读诗书。大德六年(1302),被荐入京,任大都路儒学教授,后担任过太常博士、翰林编修、集贤修撰、国子祭酒等职。晚年告病,归隐崇仁。
这首诗作于(后)至元五年(1339),是年腊八飞雪漫天。魏伯亮时任洪城(今江西南昌)县令。当日,诗人赋诗二首赠予魏伯亮,此处录其一,另一首中有“县令温存僵卧叟,词人解颂太平年”句,据此推测这首诗是魏县令腊八日冒雪拜访客居洪城的诗人,诗人赋诗酬谢之作。
官桥柳外雪飞绵,客舍樽前急管弦①。
僧粥晓分惊腊日,猎围晨出忆残年②。
白头长与青山对,华屋谁为翠黛怜③。
惟有寒梅能老大,独将清艳向江天。
(录自《元诗选·初集》[中],中华书局1987年版)
【注释】
①樽:酒具,此处指代酒宴。 ②猎围:打猎。汉应劭《风俗通义》:“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残年: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 ③翠黛:美眉,代指美人。
【评析】
首联开篇写雪景,扣题并交代天气情况,“绵”字说明雪下得久。古诗词中“桥”与“柳”,皆具有客旅他乡的意象,与下文的“客舍”相照应。室外是绵绵雪景,室内推杯换盏,乐声欢腾。“急”字热烈,写出了与客宴饮的欢快场面。颔联“僧粥”“猎围”,都是古时腊八节标志性的节日礼俗,与“腊日”扣题中“腊八”。“惊”字表明诗人悠然闲居,已忘记时节。“猎围”当是他人的行为,诗人时年六十八岁,看到早出猎围的人,记起一年又要过去了,感慨时间。颈联由“残年”之叹引起,白发老人长对青山慨叹人生易老,又有谁会怜惜华丽房间中虚掷光阴的美人呢?“白头”是诗人自指。另外“青山”常喻归隐之所,含归隐之意,暗示诗人当下的状态。尾联以“寒梅”喻友人魏伯亮,自己已闲居乡里,而友人仍旧担任公职,如同耐寒的梅花,不以年华老大而自伤,以清香与花色面对江河蓝天。这首诗文辞流畅,意韵深远。
【相关链接】
元代帝王大多佞佛,腊八佛祖成道日,自然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被确定为全民节日。每逢农历十二月八日,无论僧俗、朝野,举国庆祝腊八节。元人沿习煮食腊八粥的习俗,互相馈赠,包括元帝从吐蕃请来充当最高神职的喇嘛(即帝师)也向皇帝进粥。所赠粥食多少,依家境优渥贫寒而不同,但礼尚往来的原则是不变的。宋代佛家腊八粥,是用奶、菇、核桃仁、百合等食材制成的七宝五味粥,到了辽、金、元时期,僧人以红糟粥来供佛饭僧,元大都的官员和士庶则食用朱砂粥。红糟粥、朱砂粥均呈红色,因色得名,大概其中含有赤豆、花生、红枣之类的食材。据宋末元初周密《武林旧事》记载,除腊八粥外,医家也有将虎头丹、屠苏、八神等多种药材放入绛色的囊中赠予百姓的习俗,谓之“腊药”。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