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次《幽居》韵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腊日次《幽居》韵
元好问
【题解】
这首诗是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的作品。题中“幽居”,指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作《幽居》,诗人用其韵而成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隐居期间宁静独处、安闲保和的心情。
世务方扰扰,人生何营营①。
不如不出门,坐颐天地情②。
泰中有否来③,阴极即阳生。
掀髯一笑起④,窗外风铎鸣⑤。
看云偶独立,踏雪时闲行。
最爱朝日升,负暄向南荣⑥。
(录自《中州集》[下],中华书局1959年版)
【注释】
①营营:往来不停,追逐奔走。宋苏轼《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②颐:休养,保养。《周易·序卦》:“颐者,养也。” ③否(pǐ):恶,坏。 ④髯(rán):胡须。 ⑤风铎:即风铃。 ⑥负暄(xuān):冬日里晒太阳取暖。南荣:房屋的南檐。宋沈括《梦溪笔谈》:“荣,屋翼也,今谓之两徘徊,又谓之两厦。”
【评析】
这首诗包含两部分内容,每部分三联。第一部分写理,从具象到抽象。“扰扰”与“营营”皆为叠音词,除了增强诗作的韵律感和节奏美之外,还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世间事务纷乱繁杂,众生奋力追求的是什么呢?既然如此,不如不出世,安然地陶冶自然性情。此处“门”,采用双关的修辞方式,一为实指,居室的门;二为虚指,“门”外是世俗烦扰,“门”内是澄明之境。而“坐”用在此处,大有坐而论道之意味。接下来诗人给出了“不出门”的理论依据,即《易经》中的泰否、阴阳的辩证思想。“世务”句铺垫,引出“不如”句,道破诗人悟出的道理,“泰中”句又为这一道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其所悟更为深刻,结构上层层推进。第二部分叙事。诗人以“掀髯一笑”过渡,承上写出诗人参透人生的洒脱,同时也将焦点从论说道理转向了描述实际生活,然而每一处生活景象,又都与道理密不可分。“一笑起”与“坐颐”相照应,起身后伴随着的是视角的转移,“窗外”将叙述的内容拉向了“门”外。“风铎”即风铃的古称,古代风铃具有警示、静心、养性的意象。“看云”“踏雪”“负暄”,皆是对诗人幽居独处、知足保和生活的写照。推测这首诗,大致作于金宣宗在位时期,诗人屡试不第,逐渐厌倦科举而选择隐居。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