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五首(其一)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九日五首(其一)
杜甫
【题解】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大历二年(767),诗人寓居夔州(今重庆奉节),重阳节登高饮酒,追思感怀,表达了诗人对年老多病的感伤,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以及伤时忧国的情怀。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①,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②,旧国霜前白雁来③。
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④。
(录自《全唐诗》卷231,中华书局1960年版)
【注释】
①竹叶:竹叶酒。分:情分。 ②殊方:他乡,异域。玄猿:黑猿。 ③白雁:鸟名。宋沈括《梦溪笔谈》:“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 ④干戈:战乱。宋王安石《何处难忘酒》:“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
【评析】
首联叙事,叙写病中的诗人重阳节独自登台饮酒。至唐,重阳登高的习俗已传了五百余年,并负载着避灾或长寿的文化含义。因此诗人病中仍从俗,“起”登高台。颔联融情于理,诗人年老病重,自知手边的竹叶酒也无法祛病,既然如此,那么象征长寿的菊花也就没有开放的必要了。诗人赋予竹叶酒和菊花以人的情感,仿佛在与它们对话,表达了老病之躯的苦闷与感伤。此联使用了借对的方式,借竹叶酒的“竹叶”与“菊花”相对,菊花虽是实景,“竹叶”却非真物,新鲜别致。颈联寓情于景,分别写异乡与故乡的景色,将情感推进一层。无论是眼前的他乡落日、玄猿悲啼,还是诗人记忆里的白雁飞至、寒霜初降,一样都是暮秋时节的凄清之景。古诗词中猿啼多指哀音,用以借喻诗人胸中激荡着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等情感。此处诗人更是直接用了“哭”字,来强化意象。尾联承接“旧国”“白雁”,写思乡之情,更确切地说是对家乡亲人的怀念。然而诗人情感不止于此,“干戈”句回答了弟妹天各一方、流落漂泊的原因,进而表达了对战乱与衰老的哀伤,将整首诗的主题升华。正如宋周紫芝《乱后并得陶杜二集》所评“少陵有句皆忧国”。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