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给优秀员工“意外奖励”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公司靠团队打天下 企业靠凝聚定江山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9. 给优秀员工“意外奖励”
几年前,一篇名为《温州民企奖励员工有一套》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港澳游、出国游,不再是有钱人和某些老板干部的‘专利’。在温州的一些民营企业,哪怕你只是打扫卫生的普工,只要做得足够出色,被评为优秀员工,你就有机会获得港澳游、出国游甚至更加‘奢侈’的奖励。从小至二三百元的自行车、电磁炉,到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旅游‘随便挑’;从一个员工最高8万元现金的大红包,到拿下一项实用专利重奖10万~50万元;从公司推荐优秀员工参加香港财经学院MBA学习,到奖励公司股权……奖励优秀员工,温州的民营企业真是有一套。”
从管理团队的层面出发,员工激励是管理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指的是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满足或者限制员工的各种需要,以激发员工的需求,从而使其形成某一特定的目标,并且在此过程中保持高涨的情绪和持续的积极状态,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对于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公司会给予一定的奖励。那么,对于那些优秀员工呢?
优秀员工是企业的金矿,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家公司能走多远,要看它有多少优秀员工。很多民企的老板自掏腰包挖空心思地去奖励和取悦优秀员工,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这都是令人兴奋的消息。一个公司即便规模不大,一旦拥有一批优秀的员工,便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赞扬、关心优秀员工并不是浪费金钱,而是在精神上给予优秀员工荣誉。企业这样做为的是双赢的目的,即在肯定优秀员工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又为员工营造了一个继续前进的工作氛围,促进企业继续迈向更高处。
那么,所谓的“意外奖励”都有哪些呢?
第一,涨薪金不如给奖金。
奖励员工,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涨工资。你的团队今年表现非常抢眼,那么就要对那些优秀员工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一般来说,经济奖励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涨工资,二是发奖金。
而事实上,站在老板的角度上,发奖金的效果要远比涨工资好,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1)大家都会选择加工资,但是在总数相同的情况之下,给奖金却会使人更加开心。
(2)“由俭入奢容易,而由奢入俭很难”,人对物质的东西更加习以为常,因此发奖金比涨工资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第二,精神福利更受欢迎。
物质福利就像盐,精神福利更像糖,现代企业的员工需要物质奖励,更需要“精神福利”。
这里所说的“精神福利”可能是赞美,要知道批评10分钟的效用远不及赞美1分钟的效力。赞美就像是一股清泉,流过员工的心田,滋润他干涸焦虑的心田;赞美也像是一支润滑剂,缓解员工的劳累,融化其孤苦与矛盾;赞美更像是一颗定心丸,安抚员工的焦虑,笼络他那颗不安蹦跳之心。每一次赞美,都会为企业带来多一份定力。
这里所说的“精神福利”也可以专设岗位管控,在这方面,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存在很大的不同。中资企业的员工福利往往是多头管理,不同的福利项目分散在不同的部门管理。而外资企业一般在总部人力资源部门内会设立“全球福利管理”的岗位,对员工福利进行专业化管控。
第三,公开远不及不公开。
有些公司从管理通透的角度出发,将员工的工资和奖金公开化。但是,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他们并不希望公开。这是为什么呢?那么,不公开又有什么好处呢?
(1)人都具备一定的自信心,对自己甚至是过于自信。一般来说,他们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因此在工资水平不公开的情况下,他们很自信地认为自己比别人得到的工资要多。这种过于自信会让员工产生一种优越感,因此对公司来说,也能起到一定的安抚和稳定的作用。不公开意味着没有比较,没有比较也就无从知道分配是否公平。
(2)公开工资或奖金的坏处有哪些?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贡献要比别人大,因此大家都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一旦两个人拿的钱是一样的,那么两个人都不会满意。如果有一方拿的钱比较多的话,拿钱比较多的那个自然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拿钱少的那个肯定非常不高兴。最后,大家都要求公司给自己奖励,这个行为却让公司猝不及防。因此,公开奖励还不如不公开。
【管理箴言】
优秀的员工就是企业的金矿,公司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才能屹立于行业之林。为了给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的荣誉心和成就感,公司会给予员工奖励,这样一来,那些优秀员工才会更加努力工作来回报企业。而对于那些优秀的员工,为其准备一些“意外奖励”,才可以让优秀员工继续投入工作,并且在他们的角色与公司整体目标之间建立连接。只有形成这种良性的循环,员工们的生活才会更好,企业才能长远地发展。 公司靠团队打天下 企业靠凝聚定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