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会直面无法回避的代际疏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唤醒内在的力量:老年人自处心理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二、学会直面无法回避的代际疏离
代际冲突即代沟,指两代人因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而呈现的矛盾关系。代际冲突的激烈程度与时代的变革成正比。目前中国处在一个转型与变革的时代,代际冲突从未像如今这样激烈。父母在儿女小的时候倾其所爱,而他们长大成人后,宠爱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帮助变得有限,冲突反倒增多。原来最为亲密的关系却变得紧张,父母与儿女动不动就会在一些事情上发生冲突。
据腾讯社交IDEA+创意洞察实验室的调查,在18到29岁的年轻人群体中,有52%的年轻人在朋友圈屏蔽了父母。相当多的父母想从朋友圈里窥见子女的生活动态,而又有超过一半的年轻人向父母屏蔽了朋友圈内容,成功逃脱了父母的视野。屏蔽的原因多种多样,怕父母看了担心,怕自己晒的内容让父母反感。很多子女有一种“逃离”的冲动。18岁出门远行,不管是去读大学,还是到异地谋生,都是一种逃离。在朋友圈屏蔽父母,可以说是一种成熟的标志,终于分离出一个完全不受父母掌控的自我了。在朋友圈时代,子女掌握了与父母关系的主动权,这是中国文化中不曾有过的现象,如果一直存在代沟的话,这可以视作子辈胜利的标志。
子女是在剧烈变化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有着自己获取资讯的方式,有着更加独立的思考,他们与父辈一代人在观念上会有很多不同。这让父母在与子女相处时,很容易造成代际冲突。
别替长大的儿女做主
以爱的名义替子女做选择,这个误区不易被发现。父母认为自己做得对,子辈也不知道该如何抗拒。这种操心,会让孩子有窒息感。孩子如果出生在条件较为优越的家庭,被父母过度呵护,很可能不谙世事,自主性差。走父母安排好的路,往往顺风顺水,但是缺少主见,这样的孩子容易成为妈宝。
正视儿女已经成人,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人之初,需要他人的照顾才能存活。孩子降生人世,母子是共生关系。婴儿没有母亲,无法存活,母亲没有孩子,不成其为母亲。但人不能长期滞留在共生关系之中。人一生所需要的资源并非只从父母那里来,一旦长大成人,就需要与更广阔的世界连接。不再与父母共生,开始形成自我。小溪如果不与更多的江河湖海连通,就会变成内陆湖。永远依赖父母,很可能会缺少主见。
当儿女试图走出父母为他设定的角色,尝试着拥有一个空间,学习挑战自己,走出舒适区时,做父母的应该予以尊重,正视子女有自己的世界,他有权利不让父母进入。哪怕是一个家庭,都没有人可以永远做主角,没有哪种关系可以持久。
如果父母焦虑、紧张、着急、忧虑、担心、心情不佳,是源于对儿女期望的落空,同时又把这种焦虑传递给子女,让他也感觉不爽,总想逃避,那爱就可能引发为恨。父母的焦虑与担心可能是片面的,未必让子女认可。
四川一位高考状元,北大生物系毕业后到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读研究生。但是,这位天之骄子和父母的关系非常糟糕,他已经12年没有回家过年,6年前就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的求学之路是摆脱父母的旅程,但是依旧没有做到真正的摆脱。他内心仍深受困扰,他写下万言来梳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还准备就读心理学博士。这是代际疏离的典型表现。
而做父母的对子女的“爱”,会有意无意地呈现为一种控制,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望成长,希望下一代能超越自己。随着儿女逐渐长大,父母发现控制越来越不容易。父母一说,子女往往便怒气冲冲,要么就不理不睬。从青春期开始,两代人之间愉快的时光就会越来越少。一种焦躁与不安迷漫在不少家庭之中。父母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不明白儿女怎么会从一个乖宝宝变成一头亲近不得的小刺猬。他们甚至坚决不在父母所在城市上大学,要到远方去。两代人拉开空间距离,关系似乎才缓和了一些。
其实,不必太多地纠结两代人的谁是谁非。做父母的,也不必总是记着儿女小时依偎在自己怀里撒娇的感觉。他们遏制不住地长大,变得让父母陌生,两代人的差异到了真想缩小,却会让人精疲力竭的程度,只有正视。如果一味想弄清,在儿女的成长中,父母或儿女是否哪方做错了什么,才让局面变成这样的,就会进入情理交错、视角不同、纠缠不清的死循环。
这样的状态是儿女成长的必然过程。孩子长大之后,迟早会有对生命意义的追寻过程,总是从迷茫到清醒。如果父母过于把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过度关注儿女,太希望他们完美,无形之中就给了他们无言的压力,必然会引发儿女的反感。没有谁能如父母与自己所期望的那般完美,无论怎样努力都达不到。人会有意无意地遮蔽起自己的困惑,艰难找寻生命的意义,找寻应该怎样生活的答案。这需要过程,迷茫的滋味会让成长之中的孩子不舒服。应该往哪里发泄?向父母宣泄,应该是安全通道。
做父母的未必知晓孩子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给孩子以必要的帮助。青春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第二阶段。这时父母不能再把儿女当小孩子,不能自己扮演一个不断纠偏,高高在上的角色。大脑情绪系统在青春期阶段的活跃度超过了人生其他阶段,在这个阶段,哪怕对孩子轻微的否定,都可能会引起强烈的对抗,因为孩子极容易过度解读别人的情绪。
在青春期,人身体里的5-羟色胺以及多巴胺水平降到最低。这两种神经激素皆与兴奋度和快乐情绪有关,所以很多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会感觉不快乐和无聊。他们迫切想要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进到不熟悉、不确定,甚至充满不安全因素的广阔的世界中,冒险和刺激才能使他们获得快乐,扫清无聊的感觉。这时做父母的一定要耐心,再耐心,陪伴儿女成长。
父母尽可能不介意儿女的态度,不被不良情绪激怒,不和他们吵架,甚至不批评子女,否则会让冲突升级,引起争吵、出走、关系闹僵、退缩等行为的发生。两代人发生冲突的时候,需要等待一分半钟,这段时间能够让尖锐的情绪平息下去,然后去交流各自的感受。描述自己感觉的时候,脑部前额皮质会被激活,人的情绪可以得到安抚,然后两代人之间就可以理性对话了。
“因为我爱你,所以你得听我的。”这层意思虽然不曾被说破,但这是一个爱的谎言,是父母控制孩子的理由。父母对孩子的提醒要有度,却不能不过问。比如当年梁思成要学美术,梁启超就建议他学建筑。老人阅人阅世之经验,对子孙有启发,这是年轻人所缺乏的。但这些干预只能引导,不可强求,更不可事无巨细,处处代替。这样会妨碍孩子的成熟。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时,那么不管选择好坏、对错,都会因自主选择而使生命变得丰富,心理能量会不断增长。只有做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如人的一生中总是由别人代替做选择,那么自己的生命意义何在?不管选择得有多正确,他都会因之而软弱无力。如果家长选错了,埋怨可能引发愤怒。
子女的自我效能会指引他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具有较强的毅力。这不是挺好吗?如果子女认定自己已经做出努力了,父母可以不必太坚持,他们会很好地发挥的。子女充实地完成每一个既定的目标,生活便不再是灰色的。而对已经成熟的儿女,父母不必强调他们一定得走捷径,也未必能理解儿女的选择,不要过度关注,父母应该适度放手。
独生子女的父母往往以孩子为中心,习惯包办孩子的大小琐事。我们必须让孩子学着去关爱和施予他人,如果我们给孩子的爱太浓太密,会忽略对孩子感恩之心的培养,付出自己所有的心血,孩子反而可能会“受之无愧”,觉得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的,哪一天他认为父母付出的不够多,还会心生怨恨。
并非所有的儿女都对父母不管不顾。比如有一位杨老师,他父亲英年早逝,留下了妻子和六个孩子。因为贫困,年长的几个孩子早早辍学,分担家庭的经济压力,姐姐们先后嫁人,大哥十几岁学会了理发,走村串巷,勉强糊口。只有他从小成绩突出,高中时考入了省重点高中,功课名列前茅。家里把卖了两头猪所得的1000元钱都给了他,这个家庭对他倾尽全力支持。他也努力回报这个贫困的家庭。
他和太太是博士同学,同在一所高校教书。他们除了维持自己的小家庭生活之外,尽全力帮助老家。每到过年他们都会辗转千里,回家和亲人团聚。他们按时给家人寄生活费,20世纪90年代末就资助家里盖起了房子。通过他们的努力,他的母亲、哥哥和姐姐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杨老师的哥哥、嫂子有时会对他们夫妻说,他们孩子小时,家里没帮他们带过孩子。或者说,他们在城里买房,家里也没钱付首付。家里人并不认为接受他们的周济是理所当然的。春节回乡,哥哥、嫂子早早等在村口,接他们回家。浓浓的亲情还是会给以人安慰。亲情不是礼数,是血浓于水。
婆媳间别用言语互刃
婆媳难道是天敌?婆媳二人同爱一个人,横刀夺爱是婆婆对儿媳最大的不满。当然除了传统的家族观念之外,还存在权利关系问题。如果婆家觉得因要娶儿媳,所以便买了房子,出了聘礼,而结婚之后,媳妇希望婆婆出局,不要插手小家庭事务,可一旦有了孩子,又希望婆家能出钱出力。这种做法婆婆会满意吗?婆媳之间本来有代沟,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各异。婆媳间没有矛盾、分歧的家庭很少,如何面对,需要慎重。
与和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相比,婆媳冲突对老人而言则更频繁、普遍,儿子夹在中间,两头作难。婆媳本来生活背景不同,看待事物的立场、方式、角度都不一致,生活习惯大多是自然形成的,没有太多的大是大非,两代人在一起生活本来就不容易一致。应该说各自保持各自的空间才比较人道。如果是因为不具备分开的条件,就得给对方必要的包容。
一个独子去年结的婚,他妈觉得真是应了古人说的那句话了:娶了媳妇忘了娘。她就这么一个儿子,以前母子多贴心。自从儿子结婚,一切全变了。母亲不喜欢儿媳妇,她们相互有些对立。
本来她家的房子挺大的,反正就一个儿子,婚后就在家里住吧。这样不另外买房,就不必交首付,不用每月还贷。可儿媳不同意,说不自由。婆婆也看不惯儿媳,嫌她花钱大手大脚。衣服、饰物、化妆品,什么贵买什么。平时回家邋里邋遢,房间乱得像猪圈。婆婆不给他们收拾,他们恨不得连桌椅也不擦。搬出去过也好,眼不见,心不烦。可是让她堵心的是儿媳总不让儿子回来。有时儿子一个人来,没坐多会儿儿媳妇就来电话,一个劲儿地往回催。她老伴儿几年前过世了,儿子结婚搬走,让她觉得很孤独。她对儿子说:“你们要一个孩子吧,我给照看。”可儿媳妇不同意,说竞争压力大,怀了孕公司未必能让她还在现在这个岗位。婆婆明白,娘家妈不能给她带孩子,她又不想让婆婆看,所以不要。
最让她生气的是,年三十晚上本应在婆家过,可儿媳提出她父母也就她一个,要分着吃团圆饭。婆婆说,她这儿房子宽敞,要不两家人都在这儿过吧。亲家说不打扰了,说她一个人,欢迎去他们家。人家一家子,婆婆不想去凑趣。
婆媳关系是亘古不变的难题。婆婆似乎被普遍定义为刁难、啰唆、守旧、多管闲事等,其实每个婆婆都是善良的母亲,生养儿子一场,孩子成了她生命的支柱和期望,突然被“取代”,难免会失落。
也不是没有婆媳间相处不错的。被徐志摩休掉的张幼仪就和公婆相处得非常好。嫁入徐家之后,张幼仪是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好儿媳,伺候公婆非常用心,对公婆尽心服侍。公婆很喜欢她的沉默端庄,她的知书达理和贤惠让公婆十分满意。被迫离婚以后,张幼仪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她自学德语,顺利考入费斯塔洛奇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学。去德国五年后,张幼仪的弟弟接她回国,公婆因儿子的举动而愧疚,认她做干女儿,不但把徐家三分之一的财产分给了她,还把海格路125号的范园一并赠给了她。公公将名下的财产一分为三,自己与妻子一份;徐志摩和陆小曼一份;张幼仪和孙子一份。
徐志摩失事的电报送到过陆小曼家,可她说“徐志摩的死讯不是真的”,拒绝去认尸!张幼仪让弟弟和儿子去收尸,自己则留在家中安抚公婆,主持丧事。离婚之后,她依旧侍奉公婆,抚育儿子,管理徐家产业。张幼仪的公婆看得明白,这是一个有担待的儿媳。他们对她很满意。离婚后,她已经不再是徐家的人了,公婆出于对她的关心,还将她视为己出。他们的好心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晚年得了她的照应,算是两好换一好。
有人会说,那是什么年代的事,时代与观念早变了。且慢,传统的家族观念已经完全退出人们的意识或潜意识之中了吗?出嫁的时候用婆家的钱了吗?用了,是你自愿成为其家族的一员,就别再奢谈小家与婆家无关。谁的钱来得都不易,得彼此尊重。认可了经济与精力的支持,就应该认可老人的参与。这是接受付出的代价,什么时候理都一样。
婆媳关系怎样才能处好呢?六个方面是关键:
第一,调整陈旧的观念。
婆媳之间其实本是一份亲情,且不说两个人之间有共同的亲人,在经济利益上不可分割,这才使老人倾其所有帮助出资购房,完成婚典,参与养育第三代。公婆这样做如果是出于爱儿子,认为儿媳娶进自家门,当然是自家人,因而才出钱、出力,那么这种对亲情关系的认定是没有经过反思的判定,需要推敲。这种家族门第意识随着大家庭的解体,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续香火已经逐渐淡化。核心家庭,小家庭利益聚焦已经是事实。无论在儿孙婚事与养育后代上老人是否出钱出力,都不可能改变核心家庭的独立性。
其实有些事仅在于调整旧有的观念,人得面对现实。独生子女父母如果少了伴侣,很容易寂寞。比如,觉得亲家家里团团圆圆,而自己一个人孤孤零零,春节不想去凑趣。其实,换一个角度,去亲家那里凑凑热闹,少了生分,多了热络。如他们不见外,五一、十一时再到自己这边来,不是挺好吗?何必要弄得儿女为难,大家不开心呢?
第二,能容得儿子,也需多体谅儿媳。
婆媳间开始相处,由于没有共同生活的基础,就要求首先彼此尊重,如果有看不惯或不喜欢之处,尽量视而不见,最多委婉地交换意见,逐步达成共识。婆媳间在言语上更需慎重,这样不仅不会损害亲情,反而会使两人变得更加亲近。如果老人做得大度一些,能够内省,会增加彼此间的敬重。现在年轻人要养育后代是很不易的事,工作压力大,要养孩子,还要还房贷,真让婆婆来带孩子,又有两代抚养观念、方式是否一致的问题。慎要孩子是一种负责的态度,不要错怪儿媳。婆婆爱儿子,一遇不顺,会有意无意地归咎于儿媳,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加重儿媳的不满,造成更强烈的敌对情绪。
第三,不能把自己的情感支撑放到儿女身上。
老龄期很漫长。当孩子长大了,如果儿女不能离家单过,要依赖父母,两代人在一个空间生活,那每个人都得对其他人多几分担待。短时间好做到,长了各自都会感到压抑,分开过反而释然些。还是得把平衡建立在自己身上,有聊得来的老友就多聚聚,有谈得来的人就多处处,有喜欢的热闹就多凑凑,有想做的事就多试试,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充实。
第四,扩大爱的边际效应。
婆媳并非由欣赏或友爱走到一起,彼此是被动接受。婆媳之间看起来是老人出钱出力娶回了儿媳,其实是做儿媳地占据主动位置。尽管婆婆从心里认为儿媳进了她的家门,但如果她在儿子家帮助看孙辈,女主人就不是婆婆,家长权不在婆婆手里。实际上是婆婆在别人家,理直气壮的不是婆婆,老人才是关系中的弱势一方。已经占据强者位置的一方,不妨给弱者留点余地。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因为爱丈夫,对公婆也能爱屋及乌,有博爱的胸襟,就不会言语无所顾忌,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伤害老人的情感。朋友之间还需讲点面子,何况家人?不能不管不顾,甚至“落井下石”。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让着长辈,如果婆婆做了不合己意的或不合时宜的事,可以表达,但尽量讲究方法。
作为儿媳妇,认定小家是自己的,对婆婆的越位干涉不满,固然可以理解,但在要老人出钱出力的同时,对老人言语上不留分寸,出言不逊,就逐渐发展为亲情框架内的迫害施虐。有时悲剧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开始的,甚至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生命的终结,这多悲哀。
第五,多理解老人,把自己从对立情绪中解脱出来。
儿媳在婆婆眼里有既定的位置,她会用自己的尺度衡量儿媳的言行举止。她认为你不懂事,就会不满,会引发各种矛盾。婆媳间出现矛盾时,不妨检视一下,看看自己的言谈举止是否有欠,多给婆婆以人格尊重。如果要谈平等,就别仅仅让婆婆出钱出力,因为她是把你看成她的家庭成员,才愿意付出的。当彼此有龃龉的时候,多从她的角度去理解。
遇事多和老人商量,不要把婆婆晾在一边。与婆婆多聊家常,多做家务。婆婆心情舒畅,对儿媳妇也会多几分喜欢。如果婆媳对着干,婆婆会把你摆到敌对的位置上,不依不饶。要想让自己活得舒服,得先理解老人,让老人也能舒心、顺心,丈夫才好做人,孩子才能在欢乐的家庭氛围之中成长。如果有颗善良之心,能换位思考,就能淡化冲突。
第六,化解冲突。
两个毫无亲缘关系的人到一起,能把对方当成自家人看,不易。这种关系比较脆弱,只能维系。婆媳本属两代人,观念不同正常,导致摩擦不奇怪。不能勉强老人跟自己想的一样。如果万一和婆婆翻脸了,首先平息怒火,设法让心态平和下来。想办法站在对方角度理解问题,试着抛开偏见,别感情用事地争吵,别把问题复杂化。有什么想法,让丈夫转述会更好一些。大度一点,原谅别人的过错,是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不要太挑剔婆婆。在众人面前多说婆婆好,婆婆听到了心里也会美滋滋的。她有面子,你也有面子。
把好情绪留给家人
有人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但有时候会变成小刺猬,让彼此心里受伤。不能与父母好好说话简直是中国家庭的常态,甚至很多人跟父母无话可谈。有人说,中国式母女之爱有一个词可以形容:相爱相杀。有个姑娘在网络上发言:“妈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把我逼疯的人。”得到一群闺密的呼应:“我妈也是!”控制狂、嘴里只有“别人家孩子”,这是她们合伙儿对妈妈的吐槽。
其实这种代际间的纠结不仅仅在中国,东欧的一个母亲也和青春期的女儿闹矛盾,争吵得不可开交。为了让女儿开心,妈妈从拮据的生活费里挤出一点儿钱,带女儿去阿尔卑斯山滑雪。结果俩人因为经验不足迷了路。她们又都穿着银灰色的滑雪服,来救援的直升机几次飞过她们头顶都没有找到她们。最后,女儿因为体力不支,昏了过去。在她昏迷的时候,她妈妈用登山刀割破了自己的动脉,围绕着女儿一圈一圈地爬行,血液洒在地上,像一个靶子,靶心是女儿。因血迹的指引,直升机找到了她的女儿。
母亲用生命诠释了爱。
母亲到底是什么?一个血肉之躯的凡人,因为成了母亲,就成了超人,承担无休无止的工作,还未必能得到理解,也指望不上回报,还得受孩子的攻讦、抱怨或嫌弃。而当母亲老了,在儿女眼里像个盘绕在头顶的烦人的直升机。
有位母亲说,她女儿大了,不知道为何,她和女儿之间好像倒多了一些沟壑,她发觉自己对这个世界越发缺乏足够的理解了。女儿是独生子女中的第一拨,降生不久独生子女政策就实施了,算来已有四十年。女儿出生之后,可谓集千般宠爱于一身。家里所有的人都对她皆无微不至地呵护。女儿似乎也很对得起这些付出,学习就没让大人太操过心。
这么一个省心的孩子,怎么会一下子变得读都读不懂了呢?她的婚事母亲甚至连问都不能过问,一问准烦。她不明白,女儿对别人是那么淑女,怎么和母亲相处倒像吃了枪药。她遵循妈妈所有的安排,读完研究生,出国留学,找了一个老实人结婚生子……完成了一切完美的流程,然后,“砰”地离婚了,离职了,离家出走了,到另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否定了过去的一切。
母女两人现在好像不能长处,在一起略待久一点儿,两个人的关系就变得非常糟。这让母女都很别扭。比如,她从外面一回到家,坐到沙发上,听到传来的“嘀嗒嘀嗒”的水声,就要发火。那是父母将脸盆放到龙头下面,把开关拧松一些,水表不动,仍旧可以滴水。她非常恼火,她觉得这样做太过分了!她不希望父母活得如此委琐。她和外人说话总是彬彬有礼,而对母亲说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让母亲听得很“扎心”,要十分忍耐才不会和她吵起来。
有时候孩子或许会对父母的过度关爱感到厌烦。父母当然不是什么都对,但是不能否认,无论他们做得对与错,都是基于对孩子深沉、绵长的爱。或许对于父母之爱,总要到一定的年岁,或者面临变故才体会得到。
母亲突然出车祸的佳颖,在获奖作文中写道,她总嫌母亲太唠叨,说她干涉太多。比如选择专业,母亲认为她作文特别好,所以就反对她选学理科。佳颖还记得妈妈从前说过荆棘般的话语,“你记着,你是怎样对我的,总有一天我会以冷漠同样地还给你!”妈妈出事之后,一下子唤醒了女儿的爱及女儿对爱的反思。受伤之后,母亲已经不认人了,连家人是谁都认不出。当丈夫告诉她“佳颖拿了作文比赛大奖”时,奇迹竟然出现,她的眼珠动了动,当丈夫给她看过女儿得奖的视频,问“女儿好不好”时,她居然开口说了一个“好”字!全家都欢呼了起来!简直是世界重归般的震荡。唯有母爱,才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
子女的叛逆,往往都是先冲父母,两代人认识问题的角度与兴奋点往往会有不同。两代人的关系能不能改善一些呢?或许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明白不设防始于爱。
不能好好说话,并不是不爱。为什么越亲近的人越没有共同语言?有时人会对生人比较客气,而对亲近的人常常并不那么介意。这样一来,变成把耐心和宽容给了外人,最差的情绪留在了家里。生活中多数交流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情绪化发泄,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说,不是因为彼此不爱,而是由于太放松。要知道,家是一个让人放松的地方。一个人随便说说,另一个随便听听,是亲密关系中重要的一环,是交流和爱护。
第二,老人得有边界意识。
作为老人,社会生活圈子会逐渐变窄,很希望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找到温暖,得到弥补。这种怕寂寞、想弥补的心态可以理解,但这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孩子有孩子的事情,他们未必顾得上和父母交流。彼此关系越近,越容易在对方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如果老人抓住孩子的弱点,争论、质疑、批评,会引起孩子反感,共同语言就会越来越少。和孩子说话是为了彼此需要,而不是讨论和说教,这得切记。
第三,家长也需要增加自己的承受力。
人需要宣泄的渠道,父母会是首选,因为最安全,最无后顾之忧。孩子长大了,父母要当他们情绪的垃圾筒,这并不容易,但作为父母得有这种心理准备。得容孩子说些幼稚、冲动、偏激的话,珍惜他跟你的种种情绪分享。亲人之间,不是永远在对方面前表现最好的一面,而是不惮于表现最坏的那一面。
第四,别一心扑在孩子身上。
论理,能有成年子女做依赖是幸福的,但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很容易把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的习惯,变成对子女不必要的控制。父母不愿意放权,就很容易产生矛盾。父母的保护角色是有意无意地延续的,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当成照顾者,若不加改变,会引起子女的反感。
和女婿尴尬的相处
与人相处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与家人融洽相处,保持一种愉快的情绪,才能安排好生活。老人也同样,老人辈分高,更要学会情绪管理,如果不能控制情绪,有可能伤己伤人,让儿女为难。家,是人际关系最微妙的场所,要学会体谅、体贴别人,取得外姓人的谅解,建立好互动关系很重要。如果做不到这点,就有可能引起一连串负面反应,后患无穷。
当儿女长大,成家立业之后,父母得从第一亲密者的角色中退出。让位给他们的伴侣和孙辈,从“当事人”变成“局外人”,直至老人走完人生旅程,彻底退出孩子的生活。不懂得分离的父母,即使孩子成年、结婚,也依旧保留对孩子的控制,会使儿女在生活中窒息,也不容易处好与外姓人的关系。
一位老太太刚从女儿家回到自己家,就很想念可爱的小外孙,非常想。但是她不打算再去女儿家了,因为在女儿家,老人觉得过得并不开心,主要是觉得女婿对她过于冷漠。在女儿家,她每天要照看外孙、做家务、搞卫生。孩子刚刚会走,一刻都不能离人,生怕他磕碰或触摸哪里,有什么闪失。她还总想教外孙点东西,因此辛苦得不得了。老太太心里明白,这里不是自己的家,事事并不由自己做主。每天让孩子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一切皆由女儿说了算。对于家里的非原则性的事,有时候,她免不了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和女儿、女婿意见一致,一切皆大欢喜;如果不一致,就会让大家都尴尬。
女婿嘴上不说什么,但那种冷淡让人倍感心寒。有时候,他从公司回到家,连招呼都不打,甚至也不和她在一起吃饭。这几年,岳母和女婿的关系处得相当紧张,几乎到了不能相容的地步。老人觉得给他们贴钱,帮他们带孩子,可女婿好像觉得这些是天经地义的,连句中听的话都不说。花钱买些没用的东西拿来孝敬人,要也不是,扔也不是,不接受他还不高兴。他回家连句话都不肯和岳母说,不愿和老人待在一起,一回来就往他自己的房间里一扎。
有时不太满意女婿的做法,母亲便和女儿叨唠一下。女儿嫌母亲多事。女儿说,别太介意叫不叫人的。重要的是,她的参与感别太强。女儿的话算是点到七寸上了,母亲处处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才这样任劳任怨地投入与付出。又投入,又不能有太强的参与感,十分拧巴。
女儿反问母亲:“您把姥姥家当成是自己的家吗?”确实没有。但母亲爱屋及乌,爱女儿,也爱她的所有。她即使不图金钱上的回报,也希望用辛劳换得一份感念。如果辛苦之后得到一份冷淡,心情就太糟了。
她女婿也很纠结,收入有限,工作忙,只好把照料孩子的重托交给姥姥,但是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都不同。有了分歧,不好表达,又不能强求老人,可是心里总不舒服。他不希望老人置身于他们的小家庭中,但又需要老人的帮助。他的这种矛盾心态只能表现为冷淡。
明理的半子也不少。有一位女婿这样表达:“岳母明年就70岁了,她帮我们带大了孩子。我们和她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我们在西南,她在东北。她有多年的胃病,前段时间越加严重。她瞒着我们住进了医院,身边没有一个人,办手续、做检查、输液全靠自己。我陷入深深的自责与不安之中。让妻子请了假,买了机票,飞回家乡接她到我们的身边来。带她到大医院进行了检查,庆幸没什么恶性病变。她得知自己的病不严重,就要回老家。我说服她留了下来。我对她说从现在开始,您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想让您过几年有亲人陪伴的日子。”
如何处理好翁婿关系呢?以下是应该注意的:
第一,父母得退出第一亲密者的角色。
真正的母爱应该是对儿女生活的参与程度逐步递减,角色范围一点点缩小,给儿女自己的生活腾挪出空间。母女一场,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深情在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才是健全的母女关系。母爱如果泛滥,就极具有破坏性,会酿成一场灾难。父母得从第一亲密者的角色中退出,让位给子女的核心家庭,从“当事人”变成“局外人”。不懂得分离的父母,即使孩子成年、结婚,也依旧保持对子女的控制,会使儿女在生活中窒息。女婿作为外姓人,不满意又不好说什么,当然不会有好情绪。
第二,别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子女家的生活。
作为岳母,女儿成家之后,在女儿家的确不可以像在自己家里那样随心所欲地安排一切。老人可以帮忙,却不能过度干扰儿女一家的生活,不要太放纵自己,按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别人。只要把自己打理好就行。生物学有种说法叫自私的基因,动物本能地抚育后代,而人则会在潜意识中要求下一代有所回报,这种心态会使人变得苛求,而这样要求女儿、女婿并不合理。
第三,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重新理解出现的纠葛。
如果和女婿有分歧意见,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重新理解业已出现的纠纷。重新看待种种不快,换位思考会有不一样的结论。想通了,就不会苛责女婿。如果对女婿不满意,很恼火的时候,做一做深呼吸,不要去接下茬儿,甚至必要时可以出去转一转,拿出老人的涵养与大度。时间是让人冷静的有效法宝。凭着老人的辈分,先做一个和平的使者,而不是破坏家庭的“第三者”。二老不妨率先站出来表示友好,让矛盾出现一个解决的良好开端。
第四,多做建设性尝试。
当家中已经产生了隔阂,出现了矛盾的时候,能不能做一些建设性的尝试,试着重新创造一种互动友好的气氛。这种建设性是需要动脑筋的。比如做一些女婿爱吃的饭菜,放一些女婿爱听的音乐,或买一件女婿心仪,但未曾来得及买的东西,表示友好与和解,重新建立起信任。不要总想着自己是喜滋滋扑上去,反而被拒斥,这样想会让人觉得受不了、心里不舒服。传统文化比较强调群体和家族,忽视个人。社会发展到今天,传统文化应该调整,而调整只能从老人做起。
人战胜自己的情绪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对一个人有成见,再想平和地与之相处更是不容易。在生活中战胜恶劣情绪,保持平静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即便是老年人也有必要尝试着去调整自己。
做父母的不能过于奢侈,幸福感只存在于彼此的理解与尊重之中,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诸子女身上。比如看到有人老来子孙膝下承欢,就觉得这才是莫大的幸福与安慰。千万别跨界!不能强求子女如何。我们无法把握子女的未来,不能要求他们按父母的愿望安排他们自己。别企图设法左右已经成人的儿女,不要让知识结构已经老化的自己替代鲜活的独立个体去做决定。一旦要求过度,父母与儿女都会失望。 唤醒内在的力量:老年人自处心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