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增强“四力”专题解读

让典型人物更“有意思”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增强“四力”专题解读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让典型人物更“有意思”

  徐元锋

  典型人物是驻地记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题材,长期以来,这类报道积累了许多经验、共识,也留下许多“套路”。有人觉得,典型人物“写不好不好意思,写好了也就那样,没多大意思”。“没意思”多是因为“有套路”。处理好“有意义”与“有意思”的关系,就能多些耳目一新的感觉,是报道创新的难点,也是突破口。

  “有意思”比“有意义”迫切

  典型人物“有意义”和“有意思”是辩证关系,“意义”是价值内核,“意思”是叙事呈现;“意义”是预设目标,“意思”是接受过程;“意义”是灵魂和骨架,“意思”是血肉和风神。一般对“人物如何立得住”,领悟、追寻人物的时代性和价值意义,是党报记者的优长所在。写好人物,“有意思”反而是当前更为紧迫的任务,这是因为——

  从记者写稿和读者的接受习惯看,这两个过程往往相反。写稿是发掘人物的价值特质——情感酝酿、不吐不快——谋篇布局下笔行文的过程,而读者的接受往往是被记者的文字吸引——被人物的事迹感动——若有所思、受到精神洗礼的过程。所以从受众接受习惯出发,让人物“有意思”是稿子被认同、传播好的前提。

  从记者采写实践看,有时候想破脑袋让人物“立得住”,反而越想越糊涂、越想越迷失。此时放一放、静一静,回到“原点”、初心和第一印象,会对典型人物认识更清楚,把握更准确。

  试问:稿子发了一段时间回头看,我们记住了典型人物什么呢?具体事迹或已淡化,但人物形象甚至他说的几句话还栩栩如生。所以经过时间洗礼,典型人物逐渐从“典型”回到“人物”,从“有意义”回到“有意思”。

  恩格斯在《致敏娜·考茨基》中说过:“每个人都是典型,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不同的典型有不同的个性,能够凸显其个性色彩、最走心的其实是言行的细节。

  人物的思想行为要解释得通

  典型人物报道,笔墨多侧重于展现人物的事迹和功劳,但对典型为什么会这样的解读,或失之于粗疏,或避而不谈,或概念化解读,常常不能令人信服。典型人物和读者之间,至少隔着“三重差异”:时代差异、环境差异和个性差异。你不能硬塞一个典型让读者信服。

  比如,“讲政治”放在别的人物身上,或许会让读者感觉隔。但独龙族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老县长高德荣的“讲政治”就好理解,非常有个性。受党教育多年,他知道从政治的角度认识思考问题,对自己的话语分量和独龙江民族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写人物须注重他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尤其是成长背景,许多事放在那个环境里,放在特定的人身上,就说得通了。

  不求完人

  某兄弟报内部业务研讨做出“人物报道的十四点提示”,前三点分别是:写人物就是写个性,而不是写理念;写人物要突出某个侧面,不要面面俱到;切忌从小时候写起,弄成“人物小传”。归根结底,就是不必“高大全”。

  譬如写典型人物一般都会写他们的家庭生活。实事求是地说,有些典型人物的家庭生活比不上一般人幸福,但还是会去写,一方面是情感共振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人物形象。但有些有违常情,成了“比苦”,好像把牺牲家庭作为其典型“论据”,就值得商榷。

  “高大全”的另一个原因是,报道典型人物时常把自己摆在“仰视”的角度,不自觉形成错觉,好像典型人物的“缺陷”也变得可以理解,从而朝全盘接受的方向前进。这“十四点提示”里还专门列了两点提示:用“平视”的角度去看待采访对象,不要“见官大半级”;不做采访对象的传声筒,典型人物说啥原文照登。这个独立的人物观察视角,值得借鉴。

  人物因为真实而可敬,有时不完美反而更真实,这符合常理,也符合读者的认知逻辑。有时,我们会在报道中加入人物“反常”的言行,增加他的个性。如高老县长说:经济上不去,典型多有什么用?这既是大实话,也颇耐人寻味。

  新闻报道多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典型人物就多了“共通性”。

  情须充沛 辞宜简约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写典型人物“用情”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情从哪里来?充沛不充沛?还是那句老话:“脚下有多少泥土,心里就有多少芳香。”越是历尽艰辛采写,越是感情充沛不可遏制。有时候觉得云南的路难走、穷地方多,当记者反而更有感觉有劲头。

  鲁甸地震“头七”的时候,要写一篇抗震救灾的综述。刚写初稿时特别痛苦,“心里那股气不够用”,只能蒸一锅夹生馒头。有天吃过晚饭我散步到镇子边,正赶上纸钱遍地冷风阵阵大地将沉,一个年轻妈妈给“在那边”的儿子烧纸,她一直念叨:“家里人都好啦,你自己照顾好自己。”

  我一下子就被震住了,坐了一小时舍不得动。后来文章题目是《乌蒙磅礴写大爱》,至少把自己感动了。

  不过,情感要注意把握度,不能跑到读者前面去了,高水平的表达是“寓雄奇于淡远”,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举新华社记者张延平写王顺友的一个例子,文字张力十足,让人过目不忘。

  傍晚,就地宿营,在原始森林的一面山坡上,大家燃起篝火,扯成圈儿跳起舞。他有些羞涩地被拉进了跳舞人群,一曲未了,竟如醉如痴。“我太高兴了!我太高兴了!”他嘴里不停说着。“今晚真像做梦,20年里,我在这条路上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如果天天有这么多人,我愿走到老死,我愿……”忽然,他用手捂住脸,哭了,泪水从黝黑的手指间淌落下来……

  写典型,归根到底是用细节和故事来刻画人物,简约背后见功力。虽然表达创新技巧很多,但文字“守正”很重要。这个“正”除了价值观正,至少还有两层意思:一是新闻不是文学,细节真实是前提;二是练好文字的基本功是正道。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采编中心主任,曾获2017年中国新闻奖)

  附:

  老县长素描

  徐元锋

  采访高德荣,未见其人,先闻其事。从昆明到独龙江,从省里到乡里,开了四场座谈会。每个人谈起高德荣,由衷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多年不见他的人,讲起他的事来历历如昨。

  他就像一块磁铁,把人都“吸”了过去;他就像一架火塘,温暖照亮着身边的人。

  几天“贴身追踪”,外围采访几十人,几百页的文字素材,记者由此走近了高德荣,用几个“关键词”给他画画像。

  讲政治

  车进独龙江,一幅鲜红的标语映入眼帘:“独龙江人民永远跟党走”。当地司机周师傅说:老县长“讲政治”。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不进独龙江,你就体会不到这“讲政治”背后的热烈和真挚。

  用高德荣的话说,独龙族人民经历了“三次跨越”。第一次是1949年贡山和平解放,独龙族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之后在周总理的关心下,又有了自己响亮的族名——以前他们被称作“俅子”“俅帕”。第二次是在1999年独龙江简易公路修通后,虽然每年半年大雪封山,独龙族终于还是和外面的世界连起来了。第三次要从2010年算起,云南省启动“独龙江乡整乡扶贫、独龙族整族帮扶”,乡里人均投入25万元,“五年跨千年”。

  一个以前还有人住在树上,5年前到处“人畜混居”,生孩子都不敢在封山期的民族,如今户均一栋新房,开通了4G网络,山上的“绿色银行”效益显现。沧桑巨变,靠的是谁?

  高德荣在一首歌里写道:丁香花儿开,满山牛羊壮,独龙腊卡的日子,比蜜甜来比花香;高黎贡山高,独龙江水长,共产党的恩情,比山高来比水长。

  独龙江乡经济地位弱,政治意义大:和缅甸接壤,国境线上有7个界碑;独龙族虽小,也是56个民族之一。

  高德荣的“讲政治”,还体现在强烈的国家意识上。他对解放军情有独钟,军歌都会唱,每年都会杀年猪慰问官兵:“你们是来守护我家乡的。”派出所指导员张维感叹:“他是我们半个老兵!”

  高德荣听不得别人说独龙族落后,他说我们民族没干啥,就是守住了19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他不能接受独龙族整体扶贫搬迁,认为国土上没人怎么行!

  他还说,“要像爱护鸡蛋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他当县长时从来不以民族“划线”,领导班子成员分属几个民族,团结得像一家人,工作调动的都是哭着走。

  工作狂

  采访高德荣得“掐着点”进行——戴了27年的“双狮”手表,才是他的“直接领导”。跟他开了十几年车的肖建生说:老县长是个“工作狂”,从来不知道享受,工作就是享受吧。

  “不睡觉”“爱学习”和“勤汇报”,是身边人对高德荣的印象。

  在贡山县挂过职的云南艺术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孟文感叹,老县长凌晨两三点谈工作是常事,第二天天不亮就喊我们起床,一次我听见他在睡梦里喊:“草果不是长在树上的!”

  “他不是缺少‘睡觉基因’,”和他搭过班子的省卫计委副主任李善荣说,“县长当一届,他知道时间宝贵!”

  12月6日,记者去老县长家堵他的早上,他家的电视开着新闻频道,一份省委书记李纪恒讲话稿的背后刚写上: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坚持稳中求进。烤着火塘,有人介绍毗邻的西藏察隅县人口两万五千多,老县长插话:应该是两万六千多人。

  老县长善于学习是出了名的。1979年到1990年,他在独龙江工作用坏了28台收音机。独龙江乡大雪封山时,他带着干部们学习,结果乡干部在县里公认“会考试”。

  个别人对老县长“勤汇报”不理解。怒江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稳宜金曾和高德荣长期共事,听老县长说过:我们条件差、底子薄,不去汇报争取,人家怎么了解支持你?

  2003年,时任全国人大代表的他借机向温家宝同志“伸手”:“总理,我来自独龙江,请您给我们修两条路,请来独龙寨做客。”

  “老县长从不为自己张口伸手,”怒江州委书记童志云评价,“他是为了群众。”

  个性强

  高德荣唯一一次为自己的事向组织“提要求”,是辞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职务。

  2006年,高德荣当选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荣升厅级领导。他选举前就放言:别选我,不然就辞职。当选第二天,他果然给省委组织部写信要求辞职,还当面向省委主要领导辞官。理由也很简洁:职务太高,办公室离群众太远。

  女儿不敢劝他,就让母亲做工作。高德荣对老伴说:“趁我现在还有力气带着他们干,我不回谁回?”

  他认准的理从不会改,就像他穿的“高德荣装”,风格几十年都没换过。

  记者问高德荣:“这么多人来采访,你怎么看?”

  “不高兴,”老县长提高嗓门说,“典型再多,经济发展上不去也不行!”

  跟高德荣共事过的人,很少有没挨过他骂的:工作不尽心被骂,甚至犯小错也会挨骂,但没有一个记恨他。“他‘刀子嘴、豆腐心’,不会当面认错,”跟他掀过桌子的肖建生观察,“但他也会‘艺术’地表达歉意,比如第二天喊你吃早点。”

  有“磁场”

  老县长真诚。群众敬他酒,他从来不拒。有人亲见,他被热情的村民拉着,连喝20多杯酒。

  老县长热情。一次,州、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到独龙江视察,晚饭后被高德荣邀请到家里做客。他准备了一大锅“吓啦”(一种用鸡肉、酥油和酒拌在一起烹制成的饮食)说:“酒是自己熬的、鸡是自家养的,大家喝。”他把卷筒纸当“哈达”,空酒瓶当“话筒”,柴火棍当“枪”使,闹得大家很开心。结束时他说:“独龙江现在还很穷,也只能这样款待你们,谢谢理解!”

  和高德荣相识40年的贡山县政协原主席赵学煌评价:高德荣不是“和群众打成一片”,他是“长在群众里的”。

  乡里1000多户人家,高德荣大多能叫出户主或者长辈的名字。他是困难户嘴里的“甘秋”(傈僳语,意为老朋友),年轻人心里的“阿摆”(独龙语,意为父亲),群众眼里的“大爹”。

  去年1月,怒江报记者王靖生跟老县长去迪政当村走访。已经过午了,老县长拿着自己买的腊肉和大米送到困难户迪白家,还嘱咐说“这些东西是上级让我送来的”。迪白给每人倒满一碗水酒,老县长一饮而尽。

  王靖生问:“为啥不说没吃午饭,喝不了酒?”老县长答:“他要是知道我们没吃午饭,家里就算有一只鸡,也会煮给我们吃。”

  (原载《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3日) 增强“四力”专题解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