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六度分隔,帮你拆掉圈层的壁垒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从受欢迎到被需要:高情商决定你的社交价值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节 六度分隔,帮你拆掉圈层的壁垒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标题是“过年回家,如何给圈外人解释智能合约”。在此提到这篇文章,并非要为这篇文章的作者背书,因为我不认识他,也不是想向你介绍什么叫作“智能合约”,因为这跟我们修炼高情商没有直接联系。我想说的是,这个标题中有一个词叫作“圈外人”。在作者看来,对于“圈内人”来说这篇文章最核心的内容“智能合约”应该是一个入门级的概念,但是即使如此,“圈内人”要想把它跟“圈外人”讲明白,也是件极其考验功力的事情。看得出,这篇文章的作者应该是功力不俗的“圈内人”,也着实花费了一些心思尽可能地把话说得浅显易懂。但是作为“圈外人”,我还是没能弄明白。那么问题来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智商太低?理解能力有限?从我过去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来看,我的智商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还是可以的。难道是因为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也许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这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这个隔开“圈内人”和“圈外人”的壁垒。圈子里面是一个世界,圈子外面又是另一个世界,圈里圈外的世界迥然不同。为什么?因为圈子内外的信息是被完全阻断的,是不流通的。这种现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圈层壁垒”,每个圈子就像是一个独立的王国,王国之间被一道道壁垒相隔,颇有几分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
正因为圈层壁垒对信息的隔断,圈内人的常识对圈外人来说却成了玄之又玄的东西。这不是一种良好的社交状态,跟我一直提倡的生态社交理念相去甚远。什么是生态社交?首先我们回归到“生态”这个词最早的语境。我们在了解自然生态环境的时候应该听过一个概念叫作自然生态系统。我们以其中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例,那么什么是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官方的解释是: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物与环境之间、森林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并产生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统一体系。这里面有非常丰富的生物种群,各种群之间是一种既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当能量在物质的各个种群之间稳定交换的时候,这个生态系统才是健康的。我所提倡的生态社交,就是这样一种社交形态:一个健康的生态社交系统内必须存在着多样化的圈层,各圈层既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又能让信息和资源在它们之间稳定地流通,并在流通过程中产生价值。没有相对独立、多样化的圈层,这不能算是生态社交;信息和资源在各圈层之间不能自由流通,这也不算是生态社交;信息和资源在流通的过程中不能产生价值,这更不能算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社交系统。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特性,这个社交系统就不够健康,也不够稳定。
因此,拆掉圈层壁垒就是建立生态社交的重中之重。能否拆除圈层间的壁垒,实现信息和资源在圈层之间的有效流通,决定着你的生态社交能否变成现实。那么,我们要用什么来拆除这个壁垒呢?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个拆除圈层壁垒的“神器”:六度分隔理论。
六度分隔理论在前几年属于比较热门的话题,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关于它的出处在此便不再赘述,用一句前几年比较流行的说法对六度分隔做一个整体的概述——“只需要通过六个人,你也可以认识奥巴马”。当这句话广为流行的时候,奥巴马还是美国总统,他绝对是个热门人物。听起来足够神奇吧,只需要通过六个人就可以认识这样一位人物,还敢再神奇一些吗?然而,这并不是瞎说,著名传媒人、电视主持人梁文道先生就曾在节目中谈到过这样的观点。这也就是我把六度分隔理论看作拆除圈层壁垒神器的原因所在。
这么神奇的事情是怎么做到的呢?说起来也不难理解,就是你认识一个朋友,你的朋友认识另一个朋友,然后这个朋友刚好又认识其他朋友。如此这般,通过六次人际关系的接力,目标就实现了。至于到底能不能真的认识奥巴马,目前还没有人做过实验,但是想要通过这种方法认识能够给你带来助力的大牛还是可以实现的。这个六度分隔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被提出,据说现在因为社交的网络化,找到你想结识的大牛已经不需要“六度”了,只需要“三度”甚至更短就能实现。但是这些并不重要,六度分隔理论被看作是拆除圈层壁垒的神器,大家所看重的并不是它的“六度”或者“三度”,而是这个理论得以成立的核心:“网状连接”。
六度分隔理论只是一种客观理论,它是对人际网的具体描述。六度分隔理论对于我们拓展人脉的作用在于,它给出了一种可能性,让我们用一种互联的网状思维重新打量我们的社交形态,然后把它变成我们所希望的那个样子。这种改变所带来的价值产出是我们想象不到的。那么,怎么才能实现呢?下面便是具体操作方法。
1. 社交的丰富性和多样化
我对所有青创合伙人都有一个要求,因为他们是高情商课程的践行者,我要求他们首先要做到社交的丰富性和多样化,这是建立生态社交的基础。幸运的是,在网络社交工具高度发展的今天,这并不是难以做到的事。怎么判断自己的社交资源是不是合乎要求呢?我在要求他们做到这一点时,都会问他们一个问题:如果你想做一些跟自己的专业和职业不相关的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来帮你?这种跟自己的职业不同却又能有合适的人来帮你的事情,你能想出几件?这种事情越多,说明你的社交资源的多样性就越高。如果除了专业和职业之外,你就不认识什么人了,那么很遗憾,你已经被单一圈层同质化了。
2. 分析,给你的资源做个“体检”
如果你的社交资源够丰富,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为你的资源做“体检”。把自己的社交资源归纳成几个不同的圈子,然后再对他们进行分析。怎么分析呢?就用本书前面提到过的价值思维的三个点:他们是谁?他们能提供什么?他们需要什么?这个分析不是要细化到每一个个体,而是要抓住这个圈层的主要特征,不过,对这个主要特征定位越准确越好。比如说,这是一个工程师社群,这就比较笼统。如果改成这是一个三十岁以下、多数为单身的工程师的社群,这就比较细致也更加准确了。只有定位足够准确,下面的“他们需要什么”“他们能提供什么”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才能更准确。我建议你拿出一张纸,把分析的结果都写在上面,以备用。
3. 匹配,让资源流动起来
我们之前习以为常的存在圈层壁垒的社交形态是什么样的?是环状的,都是一个一个的圈。比如我们很多青创合伙人手上都掌握着非常可观的社群资源,开始时,这些社群中的大部分是以这种环状形态出现的,每一个社群都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现在我们就需要用“六度分隔理论”的“网状社交思维”来拆除它们之间的壁垒,让信息和资源流通起来。具体的做法就是把他们各自的优势和需求重新匹配,让资源和信息在需求的引导下突破圈层壁垒的隔断,实现自由流通,并在流通中产生新的价值。
这就是应用六度分隔理论拆除圈层壁垒的三个步骤,这背后的逻辑就是应用六度分隔理论的网络社交理念把原来的圈层当作纬线,以他们各自的价值优势和需求作为经线结成一张网,让各个圈层内的信息和资源沿着这张网在各圈层之间自由流通。这既保证了各个圈层的独立性,又实现了圈层间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并在共享当中不断产生新的价值。这就是生态化社交。做到了这一点,你的人脉价值将会倍增。因为在这之前你只跟生态当中的某一个圈层的成员间保持着强联系,跟其他圈层的成员之间只是一种弱关系,弱关系其实是不能算作有效的人脉资源的。但是你的生态化社交一旦建立,每一个生态内的个体都将共享到丰富的资源和信息。他们一旦因此获益,跟你之间的关系就会变成强关系,他们就会由“仅仅认识”变成你的有效人脉。 从受欢迎到被需要:高情商决定你的社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