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海宝一代”精神特质的实证性分析

第四章“海宝一代”的群体精神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海宝一代”精神特质的实证性分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当“海宝一代”用兢兢业业的服务和默默无闻的奉献为世博这场盛会输送自己的光和热的时候,我们不难看出,以90后为典型代表的青年一代正在健康茁壮的成长。他们身上所凝聚和散发的青春朝气与勇于担当的魅力,让越来越多的人期冀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海宝一代”既传承了传统志愿者的美德精髓,更将北京奥运志愿者“鸟巢一代”为国家和民族增光添彩的精神发扬光大,同时还将更加丰富多元的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更加科学合理的理性需求融入了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在世博盛会中凸显独特的人性光辉!下面我们课题组将从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三个理性的视角,深入剖析“海宝一代”的精神特质:

  一、 对“海宝一代”行为表现的多学科分析

  (一) 哲学解读

  1. “海宝一代”彰显了更加丰富的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将决定新时期的大学生行为特点。与此同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青年志愿者的工作也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注入更多的时代精神。在本次的问卷调查中,“海宝一代”对志愿者精神为传统的精神财富注入了新的时代注解:他们既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志愿者与“学雷锋、做好事”精神的同质性,也在志愿服务中增添了更多服务社会、奉献共赢、实现自我价值的新内涵。与此同时,我们同样不能忽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青年人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成为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将成为时代最生动、最鲜活、最具前景的精神动力。“海宝一代”是彰显时代精神和引领未来社会文明风尚的一代。他们是世博精神和文化的传播者、志愿服务理念的践行者,更将和“鸟巢一代”一样成为国家和城市形象的代表者。很多专家学者预测,上海世博会不仅仅留给参观者美好的回忆,如中国馆的宏伟和地铁线的便捷,在“海宝一代”的带动和感染下,还提升了上海市民的精神境界,进一步规范上海公共场所的日常秩序,这些将成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新一轮发展强劲的动力资源。

  2. “海宝一代”融合了更加多元的民族文化

  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多元文化之间的跨界交流与沟通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可估算的力量。世博会本身就是一场展示人类科技、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文明进步的盛典,它所带来的也必将是文化的盛宴!其一是对上海这个世博举办城市的文化塑造。众所周知,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的微笑为北京留下了一张国际化的城市名片。2010年,服务世博会的7万名园区志愿者、13万名站点志愿者和196万名城市文明志愿者中的核心成员——“海宝一代”同样将打造上海新的风景线。上海世博会宣传及媒体服务指挥部志愿者部主任马春雷在世博前一次讲话中说:“志愿者已经成为上海这个城市中最令人向往的人群之一,代表这个城市最风光的文化时尚。”(《让“海宝一代”繁荣志愿文化》,青年报,2010年5月12日)。“海宝一代”热情周到的志愿服务、青春朝气的精神面貌将成为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最佳诠释。其二是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展示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各国从城市化理念到实践活动都有着千差万别,但有192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参展并举办20000多场文艺演出的上海世博会让我们有充分的机会展示自我,同时又可以让我们领略到不同的民族性格、思维习惯、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广大世博志愿者都十分认可“世博展现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多元”的看法,世博会将成为志愿者们登上国际舞台的起点,也是塑造新时期青年形象的契机,更是青年人献身国际化事务的启蒙课堂。

  (二) 伦理学解读

  1. “海宝一代”提升了当代志愿者的人性光辉

  志愿服务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围绕这一内涵从利他与利己的伦理学角度剖析“海宝一代”志愿者的行为动机,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其善良的人性光辉。前面的问卷结果显示,虽然青年人在参与世博会志愿者的动机上存在着能力锻炼、促进就业等对传统志愿理念的颠覆,但这些工具理性的行为出发点并不能代表整体志愿服务的性质与方向。奉献是志愿者精神的第一要义,体现了志愿者缘于无私奉献、完全利他的目的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这也是远远高于主观为己和己他兼顾的纯粹利他的志愿动机。奉献意味着不为任何个人利益,用自己的行动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海宝一代”还进一步诠释了奉献对于青年人成长进步的促进作用,那就是奉献过后的快乐与满足。在以往的观点中,奉献背后往往意味着自我的牺牲,但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奉献当事人可以获得理性和精神的快乐。这种快乐包括志愿者创造社会价值后的满足感、实现公民责任后的愉悦感、帮助弱势群体后的欣慰感等(陶倩,《志愿动机的层次分析》,《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第11期)。这种快乐感也会将志愿者活动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对促进当代青年优秀品格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

  2. “海宝一代”拓展了当代志愿者的价值理念

  端正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认知都是完备人格的必备条件。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一代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通过具体平凡的工作,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激发他们的道义、良知、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接触和了解社会、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体现和印证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志愿者的工作更是要以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平常心去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使志愿者真切体会到助人的快乐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从而促使他们更加优化自身行为、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在本次被调查的志愿者中,一些“小白菜”将本次的世博志愿经历视为一种珍贵的荣誉。志愿者服务的经历中不仅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对于青年学生个体而言,世博志愿服务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具有长远效应的。

  (三) 社会学解读

  1. “海宝一代”的志愿行为体现了更加规范的服务意识

  志愿者活动是一种非营利性的公益活动。志愿者在共同的价值观驱动下服从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方要求来提供服务。一般而言,由于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的存在,很多志愿服务的管理是比较软性和人性化的。但在奥运会、世博会等涉及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重大活动的志愿者活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位志愿者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供规范的服务。这些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方也做了大量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从招募到选拔,从培训到预演,从后勤保障到激励机制等,无一不体现着现代科学管理的要求。2008年“鸟巢一代”用自己的行动做到了“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2010年“海宝一代”确立了“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的服务口号。当好“千里眼”和“顺风耳”是对世博志愿者工作提出的更高更精细的标准:他们需要关注园区内外每一位城市民众和参观者并在第一时间提供有效帮助;同时还要负责收集参观者的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及时反馈,以帮助世博会顺畅运营。在本次的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海宝一代”志愿者具备了更加规范服务的主动性,尤其是发挥自身公民意识的意见表达。这都表明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伴随着志愿者自身的成长与成熟,他们的服务规范和理念也势必促进整个社会管理的日臻规范与完善。

  2. “海宝一代”的志愿意愿承载了更加科学的心理需求

  “当我感到疲劳时,我会自我调节一下”、“当我感到沮丧时,我会尽力保持微笑”,这是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听见的来自“海宝一代”的心声。主要由90后组成的“海宝一代”,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成长环境相对优越,适应环境和独立生活能力也相对薄弱。进入大学后,学校的多样需求和社会的激烈竞争环境,让他们感觉到了一定的心理冲击。而参与世博这一重大活动,满足了大学生对于这一期待已久的世界盛会的好奇心和情感需求。世博志愿服务的过程,使青年人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和身心自我调节能力。上海世博会会期长、园区大,志愿者工作实际上有大量简单的重复劳动,这对于90后的耐心、责任心和热情都是极大的挑战和考验。因此需要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用亲人般的感情关怀志愿者,以人为本,尊重他们的劳动付出,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一个融洽、体贴、互助的志愿服务氛围,努力做到“需求有响应、问题有答复、困难有帮助”,从而让“海宝一代”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二、 对“海宝一代”群体精神的理性提炼

  (一) 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海宝一代”在志愿服务中表现出来的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的自豪感,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的愿望,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等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调研中,对于课题组列出的“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最需要具有的品质”这一问题,21%的志愿者选择“爱国”,排在选项“包容”“自信”之后,可见在对多国文化、各国同胞的包容与自信的基础上,“海宝一代”对爱国主义的表达有了更理性的一面。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他们能够积极踊跃地报名参与志愿服务,主动“学习接待礼仪”、“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了解世博会的各个场馆”、“了解各国的文化习俗”、“了解世博会历史”。同时,把自己当做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世界各国的游人服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深熔铸在志愿者们的思想之中,成为他们关注世博、奉献世博的思想根源和动力源泉。

  分析其成因主要有: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爱国思想的传承。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几千年来绵延不断。屈原“书楚语、用楚声、记楚地、名楚物”,以自己的赤诚之心和一生的血泪写下了《离骚》、《国殇》、《九歌》等爱国主义诗篇;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拒当元朝宰相、宁死不屈,写下千古传颂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朝的顾宪成提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数学家华罗庚、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等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无一不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典型写照。这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一直是中国青年爱国思想的文化根源。二是新中国建设成就带来的公民意识觉醒。80、90后是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之后的一群人,生长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享受国家建设成果最多的一代。80、90后在社会舆论、党团组织的引领下逐步认识到:只有紧密团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周围,才可能实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每一个公民觉醒的道德良知都是这份共同事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志愿者服务的首要意义即是做一名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

  (二) 反映了以追求共赢为内涵的理性观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观念“成王败寇,你死我活”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古老哲学正越来越发挥出历久弥新的魅力。“互利共赢”已经成为国家良性发展的理性选择,亦成为人自身发展的理性观念。以“海派文化”为背景的上海人追求共赢,希望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服务社会发展的同时获得更大程度的自我提升。在东华大学课题组做的调研中,在“志愿者报名参与世博会服务的动机”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比例最高的两项分别是“为帮助个人学习和成长”和“为结识朋友”,分别占样本总数的74.74%和56.31%;在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的调研中,同类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是“锻炼自己能力,增强自己的信心”;第二位的是“丰富自己的简历,对以后找工作、留学有帮助”。

  分析其成因主要有:一是城市精神的影响。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上海是近代中国典型的移民城市,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成为中国开放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并很快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发展。多国的移民带着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汇入上海,对上海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以上海为背景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体现的是在多元文化汇聚下的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表现出面向海洋、通向海外、走向世界的特征。“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决定了上海人开放、包容、理性的特点。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课题组的调研中,有48%的志愿者认为海派文化在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观念革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人们对个人利益的关注越来越强化。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原则要求人们在向社会进行贡献的同时也要向社会索取,表现为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观念。在积极的方面,它激发调动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们更加追求个体价值的最大实现,在青年一代身上折射出来的是崇尚自由、自尊、自强、自信的主体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期待在社会的大舞台中得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三是各级党团组织的引领。1980年,清华大学学生提出“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在全国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社会实践活动由此拉开序幕。1984年5月,团中央在辽宁省召开了高等学校社会实践现场观摩会,明确提出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进一步倡导和推动全国社会实践活动。1987年6月,国家教委、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对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出明确要求,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育重要的实践环节被纳入教育计划,开始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年的规范与引领,大学生更广泛地走向社会、回馈社会、感恩社会,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做贡献”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的理性选择。

  (三) 传承了以甘于奉献为主导的志愿精神

  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定义中,中国的志愿者精神被高度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四个方面。它一方面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新体现。在东华大学的调研中,对于“志愿者报名参加世博会服务的动机”选项中,“为回报社会”占有效样本的52.22%,排在在所有选项的第三位;上海财经大学的抽样调查中,“帮助有需要的人”排在所有选项的第三位;上海交通大学在调研中关于“哪些因素是能促使一个人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去”的问题,100%的志愿者觉得“自身的奉献精神”至关重要。正是因为这种以奉献互助为主导的志愿精神,世博志愿者达到了近100%的自愿报名比率;也正是这种奉献精神,使得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工作中能够坦然处理自然环境、人为矛盾的带来的种种考验;勤勤恳恳,较少计较报酬和奖励;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时刻把微笑和服务留给他人。

  分析其原因:一是雷锋精神的影响。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所崇尚的服务不能完全代表志愿服务的全部内涵,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深受雷锋精神的影响。在上海财经大学的调研中,仍有35.1%的受访者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学雷锋,做好事’”。每年3月5日的学习雷锋纪念日,评选“雷锋号”,开展“学习雷锋月”,47年来,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从未间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雷锋精神更是烙印在青年学生成长的足迹中。二是志愿者文化的深刻影响。1993年12月19日,2万余名铁路青年率先打出“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自此展开。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全国各省级协会随后逐步建立,构建起组织管理网络。十余年来,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创建工作开始试点、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保护母亲河”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先后实施,各地有数百万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乃至为奥运会、残奥会等国内国际大型赛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鸟巢一代”、“海宝一代”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志愿者的鲜明标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无偿服务”,志愿者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发展和成熟的一股主导力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志愿服务,把志愿服务当成陶冶高贵品格的重要途径。三是人生成长的迫切需要。志愿精神在影响志愿者自身方面体现为“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通过参与、奉献、互助、友爱、给予,使得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越是文明的国家,志愿服务越活跃,志愿精神理应成为文明社会面对人生、社会和生命的个体态度。

  (四) 丰富了以追求个性为特点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等,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思维活动。彰显个性是创新的前提,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在“海宝一代”服务世博的过程中,有许多创新的思维和个性的行为涌现。他们给自己起了很多蔬菜水果卡通类外号,绿衣服就是“小白菜”,蓝衣服就是“小蓝莓”、“蓝精灵”,橙色衣服就叫“橙子”;志愿者中所兴起的护照热、徽章热、手环热;志愿服务过程中各种自信与创意的形象展示等等。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调研中,志愿者感受世博的方式选择最多的是“亲身经历”,选择的比例要高于“亲耳所听”、“亲眼所见”,这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了“海宝一代”追求个性、具有批判意识的创新精神。

  分析其原因:一是80、90后一代人追求个性的特点。根据国内学界的普遍共识,“80后”指的是出生于1980~1989年的一代人,“90后”指的是出生于1990~1999年的一代人。80、90后一代人的成长环境处于社会经济由相对落后到“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青年特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在自己的著作《向孩子学习》中概括了80后一代人的特点,其中包括:(1)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譬如,在了解和使用电脑及各种新器物方面,“80后”一代起到了对父母的促进、帮助甚至指导作用。(2)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80后”一代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途径,评判事物的标准往往不同于父母和教师,而且还会想方设法让父母和教师接受他们的评价标准。(3)热心社会活动,有较强的公民意识。(4)相信事实。“90后”的追求个性的特征要更加鲜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经济飞速的发展,社会舆论和主要思潮开始正面看待追求个人利益。“90后”积极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而不懈奋斗,并按照社会要求充实、塑造自己,表现出奋发进取、自立自强、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二是世博文化激发创新思维。世界博览会有着独特的意义——它展示的是人类的“未来”前景,表现的是与所有人密切相关的、为改善生活进行的各种革新和探索。世界博览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把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集中起来,加以生动展现,用先进的理念对普通人进行启蒙。随着世博会的发展,创新已成为世博会的灵魂,举办世博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创新。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科技创新是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在都市圈规划和建设、城市安全与防灾、交通一体化和智能化等诸多方面,都有最新技术作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志愿服务和游览者双重身份的大学生志愿者能够深刻感受和体验世博文化的创新精神,通过创新活动和创新思维全面实践与追求与自身个性相契合的创新精神。

  (五) 展现了以责任意识为引领的敬业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认为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不计辛劳,每天清晨5点起床赶到园区,连续工作14天依然热情不减,志愿者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守岗位,一丝不苟,坚决执行管理岗位志愿者的指令,高出勤率,带病、带伤上岗,冒风、冒雨服务等都充分体现了“海宝一代”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东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的调研中,也反映出了志愿者们的敬业精神,集中表现为志愿者们对涉及国家利益的事件有很高的敏感度和参与热情,在长时间的志愿服务中能够克服酷暑、劳累等重重考验,满足所在岗位的工作需求。

  分析其原因:一是青年学生爱国运动中责任意识的延续。90多年前,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使命的青年学生,执起“五四运动”的旗帜,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国家主权受到侵犯的时刻,用爱国救国的热情捍卫了民族的尊严。70多年前,在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面前,北京大学和东北大学等学校进步师生发起了“救亡图存”的“一二·九”运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抗战统一战线的建立。2009年,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说:“面对筹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大事、难事、急事,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自觉担当、奋勇向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奉献精神。”纵观历史,青年学生始终以国家兴亡、民族复兴为己任,秉承着“少年强则中国强”的责任意识,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二是民族文化中敬业精神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历来有敬业乐群的思想。孟子主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倡导要担大任,必先经历内心的痛苦、筋骨的劳累、经受饥饿、贫困之苦等种种考验,才能够具备所需的才能。朱熹认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强调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尽心尽力、专心致志。近代职业教育奠基人黄炎培先生的职业道德观的核心是“敬业乐群”。黄炎培认为“敬业”就是要做到“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乐群”就是要“具有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在当代,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更是被广泛弘扬。雷锋、王进喜、时传祥、李素丽、许振超、孟二冬……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成为时代的印记,深深影响着“海宝一代”的成长。

  (六) 印证了以平等参与为特征的时代精神

  平等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享有同等的权利。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在精神层面强调的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相互认同,这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基础。80、90后一代个体意识较为凸显,有着强烈的自信心、参与意识及存在感。在“海宝一代”身上表现出来的就是,乐于分享志愿服务中的兴趣和经历,追求志愿者之间平等的交流。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志愿者们通过“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网站、“豆瓣”、人人网、各大网络论坛等撰写日记、攻略等,展示志愿者风采、分享志愿服务的经验、交流服务世博的心得,营造了平等交流分享的网上家园。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调研中,志愿者在世博服务期间通过手机、网络浏览文章/照片(98.8%),转载文章/照片(72.5%)和撰写文章/照片(65.2%)的人数都超过了调查人数的一半。

  分析其原因:一是网络时代带来的道德观念的积极影响。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早期的互联网研究者所描述的互联网本质特性,总是与开放、自由、平等和共享等联系在一起。在网络上,不分种族、性别、社会地位、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每个人只要在网络上有“合法”的ID就享有平等发言交流的权利。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超越了现实社会中的性别、血缘、地缘、文化、财富等各种因素造成的不平等的关系,有的只是共同的网民身份和平等的交互关系。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80、90后一代成长的重要时期正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时期相契合,80、90后一代身上有着网络时代的鲜明个性。在网络社会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信息的中心,他们既是信息的制造者、发布者和传播者,又是信息的受众。每一个网民在网络生活中都可以以平等的身份获得知识的共享。80、90后一代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张扬个性、平等参与、合作意识、社会化意识等特性与网络时代沟通交流方式的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促使“海宝一代”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形态、物质产品、生活观念等大量涌入,使得我国青年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人可以追逐资本、信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脚步在全球自由流动,在世界市场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同时,青年的生存与发展又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融入新的文化环境、面对就业问题、在教育中追求卓越,这些都使年轻人处于极度的压力之下,积极的公民意识、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和社会团结的精神成为80、90后一代的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些素质和能力也只有在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才能获取。 “海宝一代”精神特质的实证性分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