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引领“海宝一代”的成长之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海宝一代”精神特质的实证性分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海宝一代”是80、90后一代人中优秀的代表,“海宝一代”精神集中体现了80、90后一代精神特质中积极的一面。在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海宝一代”的精神引领80、90后一代青年的成长和发展,塑造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 尊重“海宝一代”的主体性
“海宝一代”群体特征的多样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启示我们不可能用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来引领广大90后大学生,必须针对其不同特点和各自内在需求来教育引导,其中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应当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因为教育引领的最终目的虽然指向整个学生群体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但是切入点必须是从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出发。应当指出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地迎合他们而是要在把握需求的同时引领需求,在尊重主体性的同时体现主导性。
用尊重学生主体性来观照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涉及教育工作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各个要素,还涉及学校运行的各个环节。它不仅关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关系,还涉及教育行为的理念、目的、活动内容与方法、运行模式等诸多方面。具体而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应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鼓励参与,要努力扩大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参与面,并且要以柔性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而不是强制参与、被动参与。二是强调互动,要重在启发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而不是让学生去接受既定的标准答案;要双向交流,相互学习,而不是单向灌输,忽视反馈。三是注重实践,要从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选取体验式活动把概念、知识内化为信念、素养,而不是简单枯燥地空洞说教;要注重知行合一,而不是知行分离。
二、 增强教育内容的引领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组织和活动形式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以及学生特点和接受意趣的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面临吸引力和感召力两方面的挑战,因此如何高举教育引领的旗帜,以深刻的思想性拨动学生内心深藏的共同体需求的琴弦,从而推进工作的有效性值得深入探讨。但必须指出教育的引领性,并非只是指仅仅提出一个口号或纯粹提出一个概念,应当认识到它事实上是一种对学生精神消费的引导过程。对此,我们认为,教育引领的内容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体系,必须在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同时,从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和深化教育内容,特别是要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引导青年一代直面时代挑战、走出思想迷茫、坚定理想信念。从实践来看,丰富教育引领的内容应当把党之所需、学生之所盼和教育之所能三方面结合起来:一是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抓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中心任务;二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顺应学生变化特点,提高教育引领的针对性和时代性;三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身优势,变组织覆盖优势、队伍建设优势以及教育规模效应为教育实效。
三、 强化“海宝一代”群体文化的自我教育功能
(一) 凝练“海宝一代”精神元素,塑造整体形象
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莫负春在“2010上海民生访谈”中谈到:“世博会184天,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长远的,我希望世博会能够给未来社会留下一笔财富,能够塑造‘海宝一代’,让他们成为对国家、对民族有重大影响的青年人。”这是他对于“海宝一代”的期许,希望通过“海宝一代”的形象对上海各高校学生形象起到整体塑造的作用,推动上海教育的发展。事实证明,“80后”、“90后”的“海宝一代”在世博会上的表现不负众望,体现出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国际精神、青年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也都证明了“海宝一代”将成为民族未来的希望,无疑让“海宝一代”成为了高校教育整体形象塑造的最好素材,因此,各高校应当凝练“海宝一代”精神元素,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塑造整体形象:
一是资源整合,塑造特色鲜明的整体形象。“海宝一代”的精神元素独具特色,高校要充分收集这些独特的精神元素,并对其进行提炼整合,将“海宝一代”的精神品质整合成为一个可推广的形象,而非将这些精神元素以零散的方式进行形象的塑造。
二是统筹兼顾,塑造需求导向的整体形象。高校是“海宝一代”的培养基地,在培养“海宝一代”的整体形象塑造过程中,也应当考虑各高校实际情况,根据高校和学生的特征和实际需求来合理地塑造整体形象。而这种由内而外为导向的形象塑造是符合“海宝一代”培养特点的合理方式之一。
三是整齐划一,塑造翔实有力的整体形象。在“海宝一代”的整体形象塑造过程中,需要对形象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形象不能模糊,运用统一的传播方式和宣传手段,外界对整体形象有一个一致的信息,从而达到整体形象的塑造效果。
(二) 广泛动员宣传舆论资源平台,形成推介之势
各高校在“海宝一代”精神特质的推介传播过程中,应当采用多渠道多方法的宣传方式,广泛合理地运用宣传舆论资源平台,发挥各个宣传平台的特色,形成一定的宣传推介攻势。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是网页网站宣传。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高校相关主页网站和校外网站等处开展“海宝一代”专题栏目,通过网络平台对全校师生以及社会大众进行广泛宣传。
二是刊物媒介宣传。各高校可以利用校报校刊或者学校开办的有影响力的刊物在学校内部进行宣传,也可以利用校外的媒介资源对“海宝一代”进行社会化的宣传,同时也可以出版相关书籍等。
三是报告讲座宣传。针对“海宝一代”精神特质开展报告讲座,结合政治教育、思想辅导类课程进行全校范围的宣传,也可以结合学校党校学习班进行开展,讲座可以分专题、系列,围绕讲座可以展开讨论活动。
四是影视展览宣传。可以将“海宝一代”精神特质制作成影视短片进行宣传,收录拍摄成典型的系列故事。另外也可以通过照片展览等方式宣传“海宝一代”,向全校师生展示最能体现“海宝一代”精神特质的照片素材。
五是新媒体宣传。在当代传播中,新媒体是影响最广、最深的传播媒介之一,特别是针对“80后”、“90后”的大学生,新媒体也是他们接触的最普遍的媒介。利用新媒体对“海宝一代”精神特质进行宣传也成为时代要求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
(三) 升华“海宝一代”精神特质,营造传播之力
无论是形象塑造,推广宣传,短期的效果往往不难获得,但是这样的效果能够持续多久,是否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除了宣传的方法外,也将取决于我们的宣传定位。只有当“海宝一代”精神特质在宣传过程中得到升华,才能营造影响更为深远的传播之力。因此,我们可以对“海宝一代”精神特质进行下面几种的定位升华:
一是让“海宝一代”精神成为一种责任。“80后”、“90后”的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价值认识,而责任则是衡量一个高校学生的重要标尺。“海宝一代”精神本身就具有责任意识强的特点,如果将具备“海宝一代”精神再作为考验责任意识的一个准则的话,这种责任双向推动将使得“海宝一代”精神良性循环地发展下去。
二是让“海宝一代”精神成为一种习惯。习惯是人们不加思索地反复进行的自动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程序。“海宝一代”自身所具备的优良的精神已经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化的“优秀”将成为一种本能反应,在今后的志愿服务中必然具有更顽强的生命力。
三是让“海宝一代”精神成为一种信仰。人生在世,往往具有信念的支撑,这种信念在关键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是令人震惊的。高校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海宝一代”精神特质这种信条,才能将“海宝一代”精神的能量发挥到最大。
四、 增强志愿者服务的长效育人成效
(一) 探索志愿者培养基地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新模式
从奥运志愿者的“鸟巢一代”,再到世博志愿者的“海宝一代”,这无疑都是中国志愿者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新模式,这种模式较好地把握了时代机遇,把中国志愿者的发展培养推向了新的高潮,这对高校志愿者的培养以及志愿者培养的基地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海宝一代”志愿者们所体现的精神特质在高校志愿者培养基地建设中传承下去,如何将培养基地和今后的社会实践更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需要高校不断探索和发展的。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建立志愿者培养基地和社会实践的新模式:
一是要继承发扬“海宝一代”专业服务性强的特点。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强调分门别类,因材适用,专业发展。高校投入的世博志愿者的队伍本身都有各自相关的专业特长,这些专业特长能够很好地为志愿者工作服务。比如医学专业的志愿者们加入到了世博医疗队伍中,管理专业的志愿者们投入到了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工作中,此外诸如世博新闻中心的志愿者们也是很大程度来自相关专业的高校学生。由此可见,在今后志愿者培养过程中,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性将和社会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各个高校也亟须建立专业服务性强的志愿者培养基地,以使志愿者活动为学校和社会建立起一个沟通合作的桥梁。
二是要继承发扬“海宝一代”具有的地域优势的特点。世博志愿者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其主力军还是申城本土志愿者,尤其是申城各高校青年学生。在这些世博志愿者身上有着让人感动的坚持,有着让人折服的韧性,更体现着主人翁的精神。他们通过志愿服务的舞台使“胸怀祖国,不负使命”的信念,“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作风,“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风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自信从容,博采众长”的风范得以充分展现。这些无疑都与上海特殊的地域优势密切相关。因此在志愿者培养基地和社会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充分发挥志愿者们的主战场、主人翁精神。当然,我们所说的地方优势,也可以是一个区,甚至是一个街道、一个居委会这样的小范围,只有将志愿者服务从小处落实,才能最终将志愿者的大精神洒落在每个角落。
三是要继承发扬“海宝一代”长效机制影响的特点。世博会落幕,但是“海宝一代”的精神永远不会落幕,这对于社会志愿精神的引领,对于志愿者自身素质的提升,意义深远。相信这些志愿者会将这段成长的经历所获,将日益成长的志愿者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带到以后的志愿者活动中去。因此,高校志愿者培养基地建设和社会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构建长效机制,要避虚就实,将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而非仅仅作为一次世博志愿活动。这样,就必须将志愿者的成长发展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他们树立公民意识、集体道德观念等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基本观念。通过校内外结合的经常性运行模式,加快高校学生、高校志愿者社会化的进程,为他们志愿活动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 培养基地,注重“志愿文化”的探索与建立工作
随着“小白菜”成了“海宝一代”世博志愿者的代名词,随着复旦大学的世博吉祥物团团徽章系列得到热捧,本届世博会也继“微笑奥运”后将志愿者文化推向了另一高潮。
中国社科院的沈杰认为,志愿行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心理基础、文化动力和制度保障这三个方面共同支撑。通过世博志愿者,我们不难看出志愿文化对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推动和影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像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规程的最高表现形式一样,志愿文化也是志愿服务最为精华和核心的内容。“海宝一代”的精神特质是志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宝一代”的志愿活动也是在志愿文化的影响下进行。“海宝一代”特有的志愿文化成为“海宝一代”志愿活动长期开展的重要保障。
一是抓好“海宝一代”综合素质培养,确保志愿文化所需的成长土壤。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作为由最高层次需求驱动的行为,应该必须首先具有较强的幸福感和自信,才能真正投入到志愿行动当中。因此,高校首先要确保“海宝一代”能够通过高校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获得自身所需的幸福和自信,在志愿者们全身心投入到志愿行动中去后,才能让志愿文化在他们身上得到继承和发展。
二是“海宝一代”形成的志愿文化成为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将“海宝一代”的志愿文化纳入高校基础教学体系,就像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课,这种特殊志愿文化的成长也需要一个长期熏陶培养的过程,因此上海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与“海宝一代”志愿文化相关教育课程,进一步总结和凝练其精神特质,使青年学生,特别是“80后”、“90后”学生深入了解志愿文化的内涵,让志愿文化在“海宝一代”身上入脑入心,生根发芽。
三是适时推出“海宝一代”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志愿文化和志愿活动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因此志愿文化的传承和拓展要用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志愿活动来承载、表达。鉴于此,在志愿活动的顶层设计上,需要综合把握是否有利于“海宝一代”鲜明形象的塑造,是否有利于志愿文化的推动和发展,是否有利于“海宝一代”志愿精神的延续和拓展。高校可以通过一些长期规划的志愿活动来增强志愿活动的号召力,体现志愿文化的具体内涵。
(三) 搭建培养基地的网络化平台,拓展志愿活动空间
如今,网络信息发展迅速,“海宝一代”较好地运用了网络平台,将他们志愿者经历、心得,对服务世博的切身体验,反映到网络空间,如“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3日游攻略”,这种体现“海宝一代”丰富创新力的网络红文,借助网络信息平台的推介效应,拓展了志愿活动空间。此外,对于志愿者的网上选拔、考核、培训也充分体现了网络化平台和“海宝一代”的密切关系。因此,对于高校的志愿者培养基地,建立一个志愿者培养交流的网络平台必不可少,它将大大拓展培养空间。开放式的网络平台需要具备以下功效:
一是加强志愿者的交流。如“海宝一代”的博客、个人空间等都具备留言对话等交流功能,志愿者培训基地的网络平台首先要加强志愿者与培训者以及志愿者与志愿者之间的交流。通过这些交流,能够及时掌握“海宝一代”的主观意向和心理活动,能够促进志愿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使“海宝一代”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均能在网络平台上得以宣示,类似“晴雨表”功能的网络平台可以给世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管理信息,及时进行引导和干预。
二是加大志愿活动的宣传。利用网络平台的信息发布功能,发布志愿者活动信息;通过网络平台,迅速广泛地传播信息。同时,志愿者们也可以通过转载等方式使之在学生群体中引起连锁反应。
三是志愿者的网络考核。高校志愿者培训基地对于“海宝一代”的培训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得以实现,在网络平台中可以提供相关志愿服务的信息以及所需的知识、技能,志愿者可以自行进行考核来检验自己与志愿服务条件是否符合。
四是志愿活动网络化管理。随着志愿服务地域范围的拓展,“海宝一代”的网络化管理也将不断完善。网络功能的辐射效应可使管理者通过网络了解“海宝一代”志愿活动的最新进程,并据以作出及时管理和反馈。
五、 构建更加立体化的育人机制
(一) 鼓励个性发挥,构建多元化校园文化活动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
“海宝一代”个性凸现,追求创新,在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期间所表现出来的护照热、徽章热,创造“小白菜”“蓝精灵”等称呼和歌谣,在网络上的自我展示与相互交流都突出表现了这一代人的特点。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育人渠道,对于满足青年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学生的性格形成、激发青年学生的创造热情,具有重要作用,应下大力气抓好。校园文化活动设计要尊重青年个性发展,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活动体系。校园文化活动体系要在保证实现基本培养目标和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倡各尽其能。对于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等各类活动都要加强指导,加强投入。建立校园文化活动超市,供学生自主选择。对于学生参与的各类活动要给予积极奖励,选树文体艺术先进个人等典型,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重视学术科技活动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高校要加大对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如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遴选名师、名家指导创新活动等,为创新活动提供保证;推行创新学分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宽松的条件等;建构作品竞赛、“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与科技节、讲座、访谈等科普训练相结合的校园创新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
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学生社团是学生群体组织,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要给予学生社团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社团所属每个成员都能熟悉活动组织、运作的流程,提高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要鼓励学生社团采取开放式运作模式,使成员在与社会资源的交互过程中锻炼语言表达,熟悉社会交往礼仪。
大力支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将主观认识对象化、目标化、物质化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知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相互验证,培养出创新所需要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教育部思政司2008年委托研究项目“大学文化研究”。除了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之外,高校要对于三下乡、研究生支教团、社会考察、挂职锻炼等活动要继续给予支持与引导。同时,积极创新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二) 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强化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
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敬业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实践内涵,即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者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职业特别是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尊敬和热爱。敬业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古语说,“业精于勤”,职业精神必须落实到勤业上。敬业、勤业是创业、立业的基础,树立敬业、勤业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青年学生开展职业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开展职业精神教育的途径主要有: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敬业、勤业精神;以就业指导课、人文选修课等为基础,加强职业精神教育;营造浓厚的职业精神教育环境氛围。
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敬业、勤业精神,用传统文化的精髓为青年学生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借助雕塑、校园媒体、宣传标语等阵地宣扬传统文化中的敬业、勤业精神,营造敬业、勤业的物质环境。通过仪式教育,让敬业、勤业精神成为青年学生的价值选择和行动指南。如通过新生开学、毕业典礼、成人礼等仪式,开展宣誓活动、口号标语氛围营造等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道德观念。
以就业指导课、人文选修课等为基础,加强职业精神教育,把职业精神培养纳入青年学生的知识体系。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理论基础,将职业道德教育引入就业指导课、人文选修课,用生动的案例、系统地解读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营造浓厚的职业精神教育环境氛围,用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感召青年学生。通过宣传教育展板,典型人物、先进事迹访谈,报告团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向榜样学习,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修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守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督促青年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 创新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
80后、90后大学生生长在新媒体时代,相较其他年龄的人群,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更加丰富;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如网站、手机短信、彩信、论坛、博客、播客、QQ、SNS社交网络等方式。据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我国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2亿。其中青年网民占有较高的比例,10—19岁的网民占29.9%,20—29岁的网民占28.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更多样、阵地更宽广的同时,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是更多的挑战,主流媒体不再是“一呼百应”,大学生在海量信息面前容易迷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尚未完全适应新的形势。80后、90后大学生是在新媒体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是新媒体时代的主体力量,要做好80后、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新媒体的研究与运用是必然的。
积极应对新媒体形势的挑战,关注学生“网商”的提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提出了“网商”这一概念,它指人类在信息网络社会特有的一种新的智力商数,是以“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要素,以“慎独”、“自律”为主要特征的驾驭和掌控网络的智慧。应把提高学生“网商”作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规划和设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切实把让学生认识网络的本质、协调现实与虚拟的关系、具备抗拒不良信息和游戏诱惑的能力、有在虚拟世界中自我反观的能力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科学的领导体制是有效规范和引导领导行为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整体领导效能的重要因素。构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一体化”领导模式,即建立由主管领导负责、党委宣传部全面协调、成立网络处或技术管理二级职能部门,专门负责技术管理和网络文化建设、相关职能部门(党办、校办、学生处、团委、工会、保卫处、网络中心、图书馆等)参加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领导体制。教育部2009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
构建“统筹、监管、评估、保障”四个层面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为主导、高校宣传部牵头的统筹机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制定发展规划、策划建设内容、组织师生网络道德建设、制定评估激励办法等几个方面。二是建立监管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建设学生、基层院系、学校的三级舆情报送体系,建设专兼职两支舆情工作队伍。三是完善工作评估机制。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逐级、分类、量化考核。四是强化协调保障机制。坚持和完善投入政策,探索和形成多渠道的共同投入机制。
开发更多的校园网络产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新空间。高校要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栏目设置、内容设计要新颖,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使用习惯。要建设服务性强、功能完善的网络平台,及时发布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校园重大活动的信息、校园热门话题、就业动态等,提供资料、软件下载等。融合校园报刊、广播、电视、图书、视频等资料,全面反映校园生活主题,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有效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适应当前新媒体的发展,高校要培养一支既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又熟练网络运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这支队伍要具备良好的媒介素质,具备对媒介认知、认识和批判的能力。高校要对这支队伍加强选拔和培养,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媒介道德,能够自觉维护信息法律法规,坚决抵制各种垃圾信息的传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高校要积极组织这支队伍开展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熟练掌握从网络上获取思想政治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方法,并能够开展网络舆情分析和研判工作,对于负面的形势能够给予及时、有效地引导。
此外,还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课,人文选修课等课程当中,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 “海宝一代”精神特质的实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