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亲子”不如“远子”

“不知道”与“为什么”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亲子”不如“远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不知道”与“为什么”

  这个小女孩只有九岁,灵巧的眼睛,大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她的注视。

  但是,无论大人怎样与她说话,她的回答都是:“不知道!”

  “你今年几岁?”

  “不知道!”

  “你念几年级?”

  “不知道!”

  她的父亲在旁听得紧张,生气地说:“她就是这样,什么都说不知道,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她并不止说“不知道”,有时也会改说“不记得”,或者什么都不说,只把舌头伸出挡在紧合的嘴唇外面,让你啼笑皆非,却是苦无良策。

  不说话,是孩子对大人的最厉害武器。我小时也试过有两年拒绝说话,自愿做哑巴,大人对我全无办法,沉默是最有效的抗议。只是长期不说话,一旦成为习惯,要说话时话便说不上来,需要一段长时间重新学习讲话。

  但是,此时此地,选择去教训这女孩是最不智的事,她只会更加自我封闭。

  不用嘴巴的人会更加用耳朵,大人的每句话她都会细心聆听。

  我对孩子的父亲说:“孩子不想参加我们的谈话,那不要紧,我们大人谈好了。”

  父亲说:“女儿的母亲已经走了三个月,孩子十分悲哀,初时常常躲在衣柜内不出来,又把自己关在洗手间里,一关就关上几小时。”

  父亲不解,不停问道:“母亲对孩子很凶,常常骂她,为什么孩子仍然放不下母亲?我向她解释了很多次,母亲不会回来了,为什么她总是不肯相信?”

  我这才发觉,这位忧心忡忡的父亲,说话时很喜欢问“为什么”。

  原来他半生坎坷,已经两次婚姻失败,数年前带着家人远渡重洋,到纽约去创业,但是处处碰壁。纽约是个成功人的城市,对于外来人并不特别热忱,也许是反映着大人那不能安顿的焦虑,女孩也无法成功地投入当地的学校教育。

  经过三年毫无起色的挣扎,父亲决定举家迁回香港。谁知回来后又遇上经济不景气,本来就是矛盾重重的婚姻很快就瓦解。

  妻子走了,事业愈来愈难维持,一个单亲爸爸对着一个不肯说话的女儿,他的无奈,他的悲哀,他的不甘心,化成一句又一句的问话:为什么?为什么?

  不知道,不知道!

  也许女儿的“不知道”,就是回答父亲的“为什么”。一个“不知道”,一个“为什么”,原来配合起来正好代表着这一对父女的对话:太多无法解答的不幸事件,难以理解的不公平遭遇,挥之不去的挫败感觉。

  连孩子倚赖的爸爸都无法找到生活的答案,一个九岁的小孩又怎样能够回答?

  这孩子其实十分关注爸爸,自妈妈走后,她把自己的床垫拉到父亲床边,一定要依着父亲而睡,大概她害怕稍不留神,爸爸也会离她而去。

  三口之家突然变成两口,基本的生活习惯也要重新整理,不善处理孩子的父亲突然成为女儿相依为命的倚靠,大人与孩子都难以适应。父亲处处与孩子讲道理,把她当作成人似的要求合作;惯于被母亲严格看管的孩子,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凡事都要征求她的意见,处处与父亲对抗。

  爸爸叫她做功课,她说,妈妈不是这样教的。爸爸叫她把自己的衣服收拾到衣柜去,她就把衣服全部丟到地上。爸爸责怪她,她就躲起来哭上几个小时。

  爸爸有太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女儿也是一样满脑子疑问:“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继续相处?为什么爸爸老是说妈妈不爱我了?是我把她气走的吗?为什么大人这样无能?大人不是应该保护孩子的吗?”

  “为什么爸爸总是唉声叹气?为什么他总是犹疑不决,什么事都要问我?”

  一股没有答案的哀伤,牢牢地笼罩着这一父一女,表面看来是孩子的行为问题,骨子里却是一长一幼迷失在家庭的舞台上,找寻不到他们的新剧本。

  家庭内的变化,往往造成过渡性的危机——好在是过渡性,及早处理,渐渐就会安顿下来。

  女孩在新年那天,自动地把床垫搬回自己房中,再也不睡在父亲床前,父亲问她为什么迟不搬,早不搬,一定要在过年时搬?

  她说:“因为那是一个大日子!”

  孩子第一次开金口,父亲也太兴奋了,忍不住又问女儿:“那你什么时候懂得自己做功课,不用我催促?”

  我与女孩同时回答:“不知道!”

  我对她眨眨眼,说:“你看,你这回应,我也懂得说。”

  小女孩终于忍不住笑了。 “亲子”不如“远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