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亲子”不如“远子”

千古之谜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亲子”不如“远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千古之谜

  看到一部纪录片,考古学家在秘鲁地区发掘出一批远古的干尸。

  奇怪的是,这些被大自然保存了三千多年的尸体,其中很多具的眼睛及嘴巴都曾经被人用针缝合起来,而且不论男女老幼,额头上都被钻了一个小洞,穿上一条绳子,不知是否为了方便把头颅随身携带?

  最妙之处,是很多尸首的口里,都含有粪便化石。考古学家相信这些死者在生前被迫吃下粪便。这一口屎竟然含在口中三千年,与死者一同成为化石。

  外国人常说:“The dead can tell!”(“死人会说话!”)

  死人是会说话的!过了三千个年头,这一批尸体仍然在诉说着一个史前的秘密。

  不知何故,我想起一位数年前来找过我的女士。

  这位女士跳楼自杀,没有死去,但是双腿却残废了。

  她是坐着轮椅来见我的,身边还带着两个青少年,是她的儿子。

  求死不得,反而失掉一双腿,她的悲哀是那样地深沉。从鬼门关回来的人,对死亡实在有一番深切的了解,但这是一个令人难以面对的话题,连她的两个儿子都噤若寒蝉,只能眼巴巴着急地望着母亲,却完全说不出话来。

  这女士说,她好不容易找到一位辅导员,让她可以自由地谈及死亡的经验。一天,这辅导员问她有没有后悔跳楼,她说,唯一后悔是没有从三十楼跳下。

  没想到第二天,那辅导员自己却从三十楼跳了下去。

  女士说:“我知道这消息后,怎么也提不起劲,只想昏昏入睡,我觉得是我把她害了。”

  我不知道寻死的念头是否会传染,死亡实在是一个震撼而又耐人寻味的旅程。

  我住在三十九楼,每次站在小露台往下望,都觉得双腿发软,我无法想象一个人怎样爬过栏杆,投进那不归之路。

  也许跳与不跳,只是一念之差。

  也许当人觉得生不如死时,那凌空的一跃,便会被视为一种解脱。

  在这石屎 森林里,跳楼是最轻而易举的寻死方式。心理分析对死的玄想作过很多假设。人在求生之余,同时会有求死的意念。死亡愿望(Death wish),是个原始的念头,一种让自己或别人在人间蒸发的古怪愿望,像个远古的旧梦,老是在某处向你招手。

  几年前有宗新闻,父母外出时,两个留在家中的幼童意外地在火灾里丧生。父母回家时知道噩耗,一言不发,走到无人之处,然后双双上吊毙命。

  我深深地被这个报道震撼。这个悲剧背后的情操,是那样地理所当然,那样地无须解释,像一家人一同出门上路那样天经地义。

  人对死亡的反应是又怕又好奇,对寻死的感觉又是那样地似曾相识。

  我十岁时就有人从我家四楼跳下,脑浆涂地地摊在我的窗前。我常怀疑人在坠楼时究竟有什么感觉。像跳伞时那种张不开伞的惶恐,还是像飞鸟般的翱翔?

  我看过几张人坠楼的图片,好像高空坠物,衣服七零八落,有的落地时连裤子也丟掉,那绝对不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上吊又是另一回事,在那绳子束紧的一刹那,灵魂出窍时的身体反应又如何?还是伸出舌头来继续向人间抗议?

  死的生理状态,是近代研究青年自杀心理重要的一环。很多学者认为,这一代的青年人太过缺乏归属感,变得麻木,剁手或割脉等行为,有时是因为渴望在肉体的痛楚中,找到一种存在的意识。

  我看过已故家庭治疗大师Carl Whitaker治疗一个十岁男孩自杀的录像。他不但没有叫这男孩不要自杀,反而与他大谈自杀之道,一共谈及三十多种自杀方式,并且对男孩说:“很多割脉自杀的人都是横向割下,那是很笨的,因为只割到筋肌,割脉应该直割,才达到最大功效。”

  当时我们都大吓一跳,以为老头子走火入魔,教人自杀。

  后来再仔细观察,才明白这位像禅师一般的治疗大师,从谈话中带领着孩子探索一个远古的秘密:一个人在潜意识下对死亡的各种联想、各种荒诞的意念,是那样地不被常理控制。

  这一番话,让孩子心底最不可言的问题都自然地浮现起来。谈的是死亡,孩子本来苍白的面孔,却愈谈愈有活力,愈有生气。

  也许生死之间实在有太多共通之处,太多有言及无言的故事。

  像我们那些最近被发掘出来的远古祖先,生前被迫吞下一口屎,等了三千年,最后仍是不吐不快。 “亲子”不如“远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