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故事从家开始

为家庭疗伤

故事从家开始 李维榕 3607 2021-04-06 08:3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故事从家开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为家庭疗伤

  我一年前就见过这家庭。这次见面,十七岁的长子劈头就问:“你觉得我妈真的有改变吗?”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让我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我妈真的有改变吗?”这不单是儿子对母亲的挑战,也是这青年人对治疗师的挑战。

  虽然这一年来,母亲有自己个人的治疗师,但是我一直都在背后跟进着这个家庭,也看过一些母亲与治疗师谈话的记录。一直以来母亲都是十分进取,为了孩子她愿意作任何牺牲,这绝对不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反而是三个孩子的行为让她难以应付,两个小的尤其事事与她作对,大儿子一向置身事外,怎知这次见面,他第一件事就是给我们出难题,让我们不得不慎重地加以思考!

  这是一个单亲家庭,一场惊天动地的离婚,时过两年,仍然像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总是跟随着这一家人。

  记得一年前见面时,三个孩子吵得让我们无法交谈。你一言我一语,母亲完全无法应付,没有一句话不被打断。二弟与小妹尤其难缠,他们中间任何一个小动作,都会引起对方的反应。表面上这兄妹是在不断地互相攻击,实际上是形影不离。那时候大哥对两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弟妹,很是看不过眼,但是他埋怨的对象却是母亲,认为她管理孩子太不济事。

  怎样收拾这婚姻破裂后的残局,真是谈何容易。

  过了一年,三个青少年都长了一岁。看来行为都成熟了一点,母亲也觉得自己可以稳定下来,却因为前夫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表面的平静又起波澜。母亲认为父亲对孩子会造成伤害,不让他们接触父亲。但是专家意见却认为这只是父母之间的纠纷问题,因此给孩子另外指派他们自己的法律代表。

  法律上的程序是界线分明,但是孩子夹在父母间的恩恩怨怨中,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明朗。由于年龄关系,法律上的争议只涉及两个未成年的弟妹。本来可以置身事外的哥哥,却一反常态,在此时追问母亲有无改变。

  客观说来,母亲好像是没有以前那般执著,她对两个小儿女说:“无论你们怎么决定,我会尊重你们的意愿,我也不希望你们对父亲怀恨,那毕竟是你们的爸爸!”

  她说得很有诚意,但是两个孩子却没有反应。是不信任她吗?还是别的原因?一时很难断定。

  我只好从哥哥的疑问入手。

  我回答他说:“我看你母亲真的是作了很大的调整,在言谈上实在有很大的改变,能否真的做得到,可就难说了。”

  我不知这青年人的提问是否真有答案,但是我知道绝对不能敷衍了事,只有从实回应。

  我反问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他说,因为快要出国升学了,他担心自己走后,母亲没有足够能力应付两个弟妹。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赶快让母子坐在一起,讨论一下这青年人离家前的忧虑。

  我第一次见到大哥这样积极地向母亲提出他的心意,他说:“弟弟这种自以为是的行为,你必须要立场坚定,不能让他蛮横无理,他心中其实也是相当苦恼,只是不知道如何自制……”

  弟弟在旁不停抗议,大声叫嚷:“你以为自己是家中的智者吗?你以为自己的一切就是正确吗?”

  小妹在一旁没有说话,却把室内所有东西都翻转过来,发出很大的噪音。

  母亲全无办法,忙着向大儿子表白自己已经尽了全力。

  母亲一年来的修身养性,一霎间便被三个孩子尽废功力。

  没有一个人可以成功地应付三个同时对你发难的孩子。我建议母亲叫两个小的如果不想参与这个谈话,可以先到别的房间去等候。

  小妹真的趁机跑掉了,小弟却非要母亲把手表立即拿给他不可。母亲不肯让步,叫他先离开再说,小弟站到她面前,严词以对,母亲望向我们求救,我们不动,她最后还是坚持要小儿子离场。小弟咆哮了一回,不得要领,终于乖乖地走出房间。

  母亲说:“我在家里完全斗不过他。我不依他,他就会像疯了一样。”

  大儿子冷静地回答她说:“你不是做到了吗?你刚才不是做到了吗?”

  母亲对儿子的鼓励好像无动于衷。只见她心事重重,漠然地听着儿子的话。

  大儿子继续开导母亲,说:“我们每个人的需要都不一样,不必同时照应每个人的要求。”

  他又说:“你不必那么重视他们的反应,否则不单会让弟妹有机可趁,完全不听管教,还会反过来对你诸多责难,说你唠叨。”

  我问大儿子:“你自己呢?你都快离家了,除了谈弟妹的管教,你没有别的话要向母亲说吗?”

  他答:“妈妈能够管好弟妹,我就放心了。”

  这个一直以来不多话的青年人,原来对母亲是如此放心不下。母亲一向埋怨大儿子不肯帮忙,我想她应该很高兴听到孩子这一番肺腑之言。没想到她只是反复地说:“我已经尽了全力,我已经想尽办法!”

  她好像完全无法接收儿子的谈话。只见她一脸迷惘,好像漂浮在云雾当中。

  这是一位长得十分秀气的女士,千辛万苦撑起一个单亲家庭,但她是伤痕累累,明显地,婚前婚后都没有人相信她的能力。对着三个情绪复杂的孩子,她更是情难以堪。只惦记着保护孩子,却没有注意到孩子也一样在保护着母亲。

  我开始明白,为什么几次见面,大儿子都认为与母亲谈话是白谈,所以一直把自己收藏起来,而小儿子与女儿却是不断引她注意,表面看来是挑战她的权威,骨子里却是迫使母亲从云雾中回到现实。

  一个被婚姻打残的母亲,孩子一方面不知不觉地也会像父亲一般继续向母亲施压,一方面又会很自然地向母亲伸出援手。爱恨交集,其实他们最渴望的是一个能够向他们发施命令的母亲,重整一个踏实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个多层次的舞台,每掀起一道幕帘,都会出现一个不同的场面。家庭也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体制,只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和谅解,它就会发挥自己的动力,而无论看来多么不可理喻的孩子,原来都是以各种奇怪的方法为家庭疗伤! 故事从家开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