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故事从家开始

找寻欢笑的家庭

故事从家开始 李维榕 3797 2021-04-06 08:3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故事从家开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找寻欢笑的家庭

  在北京见到一个青年人,十九岁了,仍然与母亲同床,父亲完全没有办法把妻子争取回来。

  据说儿子五岁的时候,父母亲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当晚丈夫没有回家,孩子便上了母亲的床,安慰那悲哀的母亲。只是从此以后,儿子便霸占了母亲的床!

  青年人十分困扰,感到无法思考,但是当母亲要走开时,他又完全失控,要生要死。

  我正在百思不解这个如此极端的Freud恋母情结,怎会在二十一世纪的北京出现,回到香港,立刻又遇上另一个版本。

  这家庭有两个十分可爱的小兄弟,一个四岁,一个两岁,据说大儿子也是寸步不肯离开母亲。

  在会谈室内,两个孩子真的是跟母亲亦步亦趋。尤其大儿子,父母无论以什么方式,都无法把他带到邻室去与弟弟一同玩耍。但是他并不顽皮,反而是静得离奇地靠在母亲身旁,十分用心地听着大人的谈话。

  孩子的父亲说:“我看我儿子对母亲的依附,完全是我与自己母亲问题的翻版!”

  但是儿子只有四岁,父亲已经三十多岁,究竟是如何的一个翻版?

  据他解释,自己是长子,下面有一弟一妹。自小父母不和,母亲全部心意都寄托在他身上。

  他说:“一直以来,都是母亲说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我们要买房子,母亲指定要买在她的隔壁;我们要结婚,母亲指定要娶谁。”

  儿子有了孩子后,母亲也指定由她自己来带——两个小兄弟自小就跟着奶奶,他们长得惹人喜爱。母亲与另外两个儿女的关系不顺畅,因此经常利用两个孙儿去吸引他们多多回家探望。

  两个孩子如此年少便成为家族中的一个“外交筹码”,很快就发生行为失控、拒绝上学等问题。

  小夫妻于是决定把孩子带回家来自己管教,妻子也因此辞去工作,全职做母亲。如此一来,便展开了一个三代家庭的战场。

  其实这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家庭,还有一个太祖母。只是焦点都放在中间两代人身上。

  父亲又说:“自从把儿子接回家来,我母亲(孩子奶奶)就一直没有停过骂人,一骂就骂一两个小时。说我们不孝,说我们把她隔绝。都已经街知巷闻,连楼下的凉茶铺都知道我们的家事。”

  闹得严重时奶奶就要自杀,几个成人也按她不住,连太祖母都无法说服自己的女儿。两个孩子更是大吵大嚷,哭着要奶奶,而奶奶也会随时出现在门外要把他们带走。如此闹了大半年,情况并没有好转。父亲说,这次要求见面,是希望有人能够说服奶奶,不要继续如此激情。

  这次本来一早就安排了全家人一起出席,但是奶奶临阵变卦,不肯来了。她对儿子说:“来了也没用,我只会像疯子似的骂你,让人见笑!”

  我想,这位老太太很有自知之明,怎么她的儿子认为她是如此不可理喻?

  老人家不在,其实是个让小夫妻好好商量家事的良机。妻子看来对丈夫十分支持,连他要求她好好站着挨婆婆骂,她都没有反对。但是当妻子提议丈夫不必过于焦虑,处理母亲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时,丈夫却绝不赞同。

  原来男人虽然对母亲的问题有很明智的分析,但是一旦提到要放下母亲,他便感情流露,不能自已。他虽然成功地把儿子带出奶奶家,心中却并不踏实,唯恐这样下去,自己母亲会出事。甚至正在考虑要妥协,把孩子在午间休息时交回奶奶管教。

  妻子劝他说:“我们不是一早就讨论过这问题吗?弟妹都说,母亲也要学习对自己负责,不能老是将就她,如果她真的失控,只有把她送去医院。”

  丈夫开始生气,恨恨地说:“他们倒说得潇洒!”

  妻子又说:“这也是不得已的事,起码可以保护母亲的安全,而且两个孩子才安顿下来,现在改变计划,结果会更糟……”

  丈夫又恨恨地说:“你也说得潇洒!”

  这个被视为置母亲于不顾的长子,原来是个最放不下母亲的儿子!

  母子之间的微妙关系,真的不是外人容易了解的。只是这个情结,却关连着三代人的命运。

  父亲说:“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不让两个孩子重复我自己的经历!”

  他这种决心,是否足够让他把自己从母亲那难分难解的心结中释放出来,重新建立一种新关系?这将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这才发觉,这位男士一直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已经因为忧郁症而常年服用药物。

  我对他说:“我们是孩子的时候,父母的话都很重要。但是当我们长大了,父母就渐渐地变成我们的孩子,需要我们有不同的处理。也许你仍然用儿时的眼光去看自己的母亲,才会把她看得如此威力无比!”

  我正担心,他是否也会骂我说:“你也说得潇洒!”好在他并没有什么反应。

  其实要求一个孩子放下母亲,与要求一个母亲放下孩子,都是天下间最困难的事!明知不可为,反不如加强这男士对下一代的关注,让他不必终日把母亲挂在嘴边。

  追问之下,才发觉这小家庭除了祖母外,就没有其他话题。好在这妻子是个十分开朗的女士,一直用她的乐观,抵挡着丈夫的阴霾满布。

  她说:“我只希望他多笑一点!”

  愁眉苦脸的丈夫说:“完全没有值得我一笑的地方!每天起来,就只留意昨天的股票跌了多少;环顾家中大小事项,没有一宗不让人烦恼;正愁着今天有什么事需要跟进,一个电话打来,立即就要赶去看看老妈又出了什么事……再看看自己的身体,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有时胸口痛得不能呼吸,连可以活多久都不敢想。”

  父亲没有留意,当他说到自己身体的毛病时,躲在母亲身后的儿子就立即颤动了一下。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孩子不肯离开父母,如此愁云惨雾的一个家庭,让小朋友怎能放心?别说是三代间的矛盾,单单一个如此悲观的父亲,就让谁都放心不下。

  我对他说:“我要给你一个挑战,无论生活有多不如意,都必有值得我们开心的地方。下次见面时,我要你与妻子一同想办法,给你们的孩子找到一点做人的乐趣!因为你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父亲,小孩子需要一个有阳光、有欢笑的家庭!”

  他第一次露齿,终于笑了!

  要解决三代的恩怨,最省事的是先从新的一代开始。 故事从家开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