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家庭生病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凶爸爸的脆弱小心灵
在车站候车,排队的长龙中有位母亲转身去骂跟在背后的儿子。孩子大概十一二岁,好像没有任何该骂的行为。母亲那背向儿子的眼睛也不可能看到孩子是否在捣蛋。
但是她时不时地就回头,漫不经意地骂道:“跟得紧一点,不可乱动!”
儿子也漫不经意地,不加理睬。
不久母亲又回头:“你再乱来,我就给你两巴掌。”
儿子也是脸呆呆地毫无反应。
我看着,起初觉得这女士十分无理,而且无礼,在公共场所用她那刺耳的声音,侵犯别人的宁静。
车子迟迟不来,我很快就发现这母子后面,原来还有一位父亲,他一脸腼腆,表情与儿子极为相同。我怎样知道他们是父子?因为他们除了表情一致外,我看到孩子不时有意无意地用身体向他靠近,两人眼睛毫无接触,却流露着一种不言而喻的亲密。
父母子三人的微妙互动,让我突然明白,母亲对儿子的数落,可能是她接近儿子的方式。
骂人竟然是亲密的表示?这论调实在难以让人置信。
记得治疗大师Satir的一个案例,一名男子用刀追杀妻子。她却对那妻子说:“他只是向你表示亲密而已!”
既然动真刀都是一种亲密的表示,舌剑唇枪又岂能例外?
在心理治疗的领域中,有一个称为重构(reframing)的技巧,指的就是如何以新角度来演绎事实的一种方式,为那原本不堪的行为,加一点创意。
其实,骂人也好,不停噜苏也好,死缠烂打也好,都是一种要求亲密的行动。家中那不断向老爸问长问短,让他烦不胜烦的老妈,她求的是什么?无非是想接近那心不在焉的老伴!
最近在一个电视的访谈节目里,看到一位被访问的台湾作家,她批评时下一些女士,总是那样不识情趣地缠扰着那下班回家疲惫不堪的丈夫,要吃什么?不吃什么?烧牛排好吗?要烧几分熟?五分熟太生了,八分又太熟!
这种对丈夫的关怀,不但毫不讨好,反而让对方逃之则吉。
这作家的话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她漏了一点,就是这些等了丈夫一天的妻子,求的是什么?不外乎是亲近对方。哪知对方不解风情,心中不是味,话就冲口而出,对方愈没有反应,话就愈不动听,而话愈不动听,对方愈没有反应。这一切不过是个恶性循环,谁也怪不了谁。
问题是,人是需要密切关系的动物,缺乏这种基本的需求,我们就会毛病百出。如果只是噜苏一点,那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严重时可能出现各种身心症,甚至是癌症,那才真糟!
可喜的是,如果你从“要求亲密”的角度去了解一些不受欢迎的行为,也许会令我们茅塞顿开,甚至冲破某些困局。
我最近就看到一位男士,乍眼看去,事无大小,妻子什么都是做得不对的,单是不懂得看说明书,就已经让他振振有词地数落了半天。我看他妻子打扮时尚,正想恭维她的衣着品味,没想他又一盆冷水,说:“我最怕女人穿着有流苏的衣服,吃起饭来流苏都沾到饭菜上去,太不卫生了。”
我看妻子围着一条十分好看的围巾,正想问她在哪里买得到,他又抢先说道:“我完全不觉得好看,围巾是十分危险的东西,上车下车,极容易产生意外。”
接二连三的奚落,不但妻子听了满不是滋味连我也觉得扫兴,心想,糟了,这位先生必定觉得我这治疗师跟他太太一样不济事,因为他对她的不满之处,我也同样拥有。
最糟的是,妻子已经气得不想理他,他仍理直气壮。我好不容易让妻子不被气跑,继续与他对话。她气冲冲地说:“我知道我丈夫看不起我,总是认为我没有出息。”
没想到他继续口不择言:“我是真的看不起她,工作那么多年,仍是干不出什么名堂……。”
这位先生要求接近妻子,可是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把妻子打走。我没其他办法,正准备投降,他却说得兴起,一宗宗地继续数落妻子。
我阻止不了,却突然发现,这男人其实盯得妻子很紧,她的一举手一投足,脸上一个不经意的表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很多女人都会埋怨丈夫当自己是透明人,即使整了容也不会被对方察觉。
这位先生恰恰相反,他的专注全部放在妻子及女儿身上,只是如此近距离地把人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又怎能不是看得毛病百出?
怪不得妻女对他万分抗拒,已经到了妻离女散的程度。他的精神科大夫给他抗抑郁药之余,同时提醒他说:“千万要对家人说些好话,不要老做批评。”他回家后,真的尝试对女儿说些好话,但是过后又十分不甘心,觉得这是违心之言,并不是他想说的话。
明察秋毫,加上事事求真,简直是这男士处理家庭关系的死结。
他十分不甘心地向妻子投诉:“女儿分明没有值得赞赏的地方,却偏要我赞她,做父亲却不能说真心话,让我十分不能接受。”
妻子气得向他直瞪眼,他看在眼里,又说:“你快去看心理医生,你不知道自己瞪着眼时多么失控,必须吃药去!”
我见过这对夫妻两次,由初时被他那无可理喻的行为吓着,到渐渐理解他的内在心态,才体会到他的孤独及如何固执地维护着自己的孤独。
我问他说:“你究竟想对妻子说些什么?”
他说:“我是想告诉她,我为了达到她的要求而向女儿说了一些违心的话,想她了解而已。”
有趣的是,他不知道自己实际上所说出来的话,与其原意相差千里。
要求接近,却说出拒人千里的反话,也是近代人的一个大毛病。
为什么这位男士不能直接地说:“老婆,我需要你!我不能没有你!”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他最害怕的,就是如果说出自己心底的需要,万一对方不接受,那该如何是好?人的最大恐惧,就是被人拒绝,为了避免别人的拒绝,我们往往会言不由心,说尽反话,装得一副不在乎的模样,其实心底里,却是带着无限的渴望。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明白这位男士的苦心。表面上那不停挑剔的恶人,骨子里却是那么地期待着妻女的接受。
他说:“自己就是目睹着父母不和,心中一直对父亲怀恨。没想到自己长大了,发觉早期父子间的不和,竟然再次出现在自己一代的父女身上。”这种一代又一代的恶性循环,像一幕无可逃避的希腊悲剧,只是重演时让剧中人更触目惊心。
可喜的是,妻子明白了丈夫内心的挣扎,终于愿意暂时放下恨意,尝试重整夫妻关系。
她说:“这么多年来,婚姻生活的不调和,实在令人心痛!”
她把手按在胸口上,以示心痛。我趁机让丈夫把手按在她痛处,让他们亲近。
谁知他说,从科学角度来看,她指的那个地方,并不是心脏的位置。
我忍不住说:“她说是,就当是吧!”
好在他不再争辩,真的把手按在妻子的胸口上,为她轻轻地按摩。还说:“我的压力都走到颈背上,你上次给我按摩,真的很舒服。”
我离开时,隐约听到他对妻子说:“老婆,不要再生我的气吧!”
在我的家庭工作中,碰到过很多凶爸爸,有的是真的大男人主义,认为女性比男性必然低一等级,但是更多的是小男人,在妻子与儿女前抬不起头,被拒于家庭的门外,只有整日恶言相向,落得大男人的虚名,心底下却是那般的脆弱与无助。
也许任何亲密关系,都需要双方放下盾牌,还要有一颗挨得下利剑的心脏。否则的话,全部精力放在保护自己那脆弱心灵上,又哪顾得了对方! 家庭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