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家庭生病了

孩子的身心症

家庭生病了 李维榕 2543 2021-04-06 08:3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家庭生病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孩子的身心症

  怎样才知家庭是否生病了?答案很简单,当家庭生病时,病症往往会出现在孩子身上。孩子是一面镜子,反映着家中百态;也是一块海绵,吸收着家中一切的喜怒哀乐!

  很多研究发现,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父母的矛盾中,将会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个性发展、学习能力,产生各种身心症或过度活跃等行为问题。长大后甚至会增加患癌症和心脏病的可能。

  不同的矛盾形式又会产生不同的孩子问题:互相攻击的夫妇,对女孩将造成抑郁和内向,男孩则变得愤怒及自责。不停的口角和冷战,又会造成孩子的情绪郁结,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思考及适应能力。

  有人认为,所有孩子的身心症,都与父母间那解不开的情结有关。

  我自己的一项研究,就是让父母谈论一些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同时量度孩子当时的生理反应,然后比较父母对话时究竟有哪一些话题及互动形式,会让孩子产生最大的焦虑。

  量度的生理反应包括心跳率、手汗、皮肤收缩及血液循环,因为这几种生理状态都反映孩子面对父母争吵过程中的紧张程度。当我们把这些用电脑一分一秒记录下来的量表,与父母交谈的内容作详细比较时,发觉了一些十分有趣的现象。

  例如,当父母交谈出现分歧时,大多以孩子的问题为开始,但是他们或迟或早,就会把矛头指向对方。下例是一个典型对话:

  女:“孩子完全不听教,功课总要不断地催促,这样下去怎得了?”

  男:“都是你太苛求,事事都要以你为主,不要太过紧张就不会有问题!”

  女:“又是我的错!跟你讨论有什么用?所以我其实并不想跟你谈下去,太无趣了。”

  孩子的反应也很有趣,当父母指出他们的行为问题时,他们大都没有太大反应,反而是当父母互相指责时,他们的生理反应就会有大幅度的升高;可见孩子的心结其实并非在自身,他们最大的不安,是当父母亲关系出现危机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父母亲的争吵并不用十分激烈,要吵又吵不成的斗嘴,甚至无言的僵局,才是孩子最大的克星。

  我们研究的对象,年龄由六岁至十四岁,发觉年纪愈小的孩子,他们的反应愈为敏锐。也许是因为年少的儿童,大都十分关注父母亲的关系是否调和。尤其母亲的焦虑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是息息相关的。

  较大的孩子或少年,反应好像没有那么直接,甚至否认对父母情感问题的关注;但奇怪的是,虽然他们口说不关心,我们却是一样能够量度到他们的反应。

  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对父母的矛盾表示漠不关心,当我们向她出示她那高低分明的生理反应量表时,她十分惊讶,说:“武侠小说的小龙女曾经说过,一切不愉快的事都可以压抑下去,其实那是行不通的!”原来她口说没关系,但身体却发出相反的讯息。

  而不管年龄大小,这些孩子都是父母亲的观察者,年纪较小的,大都眼睛离不开父母;较大的孩子,好像不看父母,但是双亲的一举一动,尤其母亲的悲哀,他们却明显地完全吸收。很多时候,当母亲流下泪时,即使背对着她,孩子仍不知不觉地眼角挂着泪珠。

  由于孩子与母亲关系密切,每当父亲批评母亲的时候,也是他们最有反应的时候,很多男人不懂这个道理,总是埋怨妻子过分溺爱孩子;其实他们每一句数落妻子的话,都会让孩子愤愤不平。有一位父亲,儿子一生下来就让奶奶抱走,孩子的母亲悲伤不已。当父亲发觉情势不对劲时,孩子已经两岁,他决定与自己的母亲反目,把孩子强抢回来。有一整年的时间,孩子天天吵着要回奶奶家,甚至赤脚走到楼下,哭着要奶奶。孩子现在十二岁了,与母亲也是难分难舍,父亲老是叫妻子放手,别宠坏孩子。他自问也十分关怀儿子,儿子却对他怒目相视。他不解,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

  试想想,儿子小时候,父亲把他从奶奶处强抢回来,长大了又逼他脱离母亲,两次要他放弃他最熟悉的怀抱,哪有不怪父亲的可能?

  这孩子不单只受父母的分歧影响,还承受着两代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怪不得他很少发言,只用一双乌溜的眼睛默默地观察着大人们的一举一动。但是当父母谈起家族中抢子的紧张过程,以及母亲诉说儿子一生下来就被抱走的悲哀时,他的生理反应却是上下起伏。

  身体是个奇怪的工具,心中表达不出来的感受,往往会由身体表达出来,所谓身心症,就是这个道理。

  以为孩子不懂事的想法,可真是太无知了。 家庭生病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