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家的万花筒

声音的囚犯

家的万花筒 李维榕 2963 2021-04-06 08:3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家的万花筒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声音的囚犯

  与女友谈天,提起另一位朋友。

  我说:“这人说话很有趣。”

  谁知女友大发牢骚,说:“这是一个大问题,不熟悉他的人都说他说话有趣,连他自己都以为如此。因此,只有他说没有人说。前阵子我们几对夫妇一起去旅行,每天吃早餐时都要听他长篇大论说自己拉不出屎,令人倒尽胃口。我们给他意见, 他统统都说不行,还说,‘我拉屎多过你吃饭’……”

  朋友满肚子怨气,与长气袋 同游,自然是扫兴之至。

  妙的是,在很多不同场合,都会出现这种不单长气而且不通气的人。乍眼看去,他们都是健谈又风趣,跟陌生人一起的场合,是一个解闷活宝。可惜的是,这些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交,一旦变成密友,便会发觉翻来覆去都是一堆旧话,像一匹布般长,不把人闷死,也把人缠死。

  我最怕参加旅行团,怕遇上这类不知闭嘴的,有理无理不断给你接话,用声音令你窒息的人。

  问题是我们最喜欢听到的,往往是自己的声音。

  因为自己爱听,以为别人也同样欣赏,也许这就是造成噪音的理由。

  也有人把这类人的弱点利用得淋漓尽致:一位求职必得的朋友,透露他的求职秘诀时说:“我每次面试时,总是设法引起主考人的话题,让他们大量发表意见,我只要作虚心聆听之态,求职便无往而不利,因为聘请者听到的是他们自己的声音,当然觉得满意万分!”

  自己的声音既然如此动听,当然不可缺乏听众。苦的是这些人的伴侣及家人,天天要接受这种疲劳轰炸,可说是一种严重的精神虐待。

  有一位妻子对着这样一位丈夫十六年,等到子女长大了,便要求下堂而去。丈夫百思不得其解,自问不是个不理家的人,而且什么话都与家人诉说,绝无隔宿之话。

  丈夫不知道问题就是他的话太多、太长。妻子对着一个噜苏不停的人,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年复年、月复月,有如坐在语言的牢狱中。

  妻子说:“我怕他的声音,怕到极点。即使他向我说好话,我一听到他那尾音拉长半拍的声调,就会五脏翻倒,真恨不得丈夫有婚外情,让别个倒霉的女人去尝尝这滋味。”

  对着一个不停说话的丈夫,真的宁愿把他让给他人。

  我曾经为一对老夫妇做婚姻辅导。丈夫是位教师,教师的职业病,就是不能停口。他刚刚退休,回到家中无所事事,自然就抓着老婆当学生,一天二十四小时说个不停。妻子说丈夫不能适应退休生活,拉着丈夫去见辅导员。其实不能适应退休生活的不单是丈夫,还有那突然被丈夫终日缠着的妻子。

  我与这对夫妇会谈时,发觉丈夫独个儿喋喋不休。每问他一些事,他都重头说起,巨细无遗,别人全无插嘴的份儿。问起他的过去,更是正中下怀,由童年说起,娓娓道来,一丝不漏。若干小时后,他仍然没有说到少年时代。

  我却在发愁,如此下去,不知何时才说到正题,每次尝试打断他的话题,他都说:“我还没说完!”他的妻子却静坐一旁,双目半合,一派安详舒适的样子,任由丈夫向我说故事。

  后来我才发觉,这女人被丈夫烦不胜烦,视我们这每周一次的辅导时间为“休息日”,因此她安排丈夫向辅导员说话,自己便乐得安静,入定而去。如果不是我坚持要同时接见他们夫妇两人,她一定会把丈夫交给我后,就自己溜走。

  辅导的名词中,有一项叫作Ventilation,即发泄。顾名思义,其作用就是让人说话说个饱。对于一些鼓了一肚子气无处发泄的人,这无疑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但是对于一些一开口就像拉肚子的人,他们需要学习的可能不是发泄通风,而是自律。

  婚姻治疗的目的是令夫妇间的关系有所改善。只是我每次跟这一对夫妻见面时,丈夫都把我当作忠实听众,妻子却趁机闭起耳朵魂游四海。半年后,情况毫无进展,但是他们每周必依时兴高采烈地前来见我。

  丈夫愈谈愈开心,此时他已由少年谈到中年,恐怕还有一段日子才谈到老年。妻子争取休息的本领愈来愈高强,特别显得容光焕发。一个要谈,一个不愿听,我被迫加入他们的二人世界中,无意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二人各得其所的空间。

  问题是,这样下去: 我岂非一辈子都得每周见他们一次?我想,抽身的办法,就是不要做丈夫的好听众,也不要让妻子躲得安宁。既然嫁了长气袋,总得彼此面对,不能把丈夫推给我就了事。

  我花了四个月时间,才说服这对夫妇不必再来见我。他们需要的是学习怎样制造自己及彼此的空间,尤其那多话的男人,如果他想别人接受自己,就绝对不要再用连篇话语把人捆住。

  后来我还是继续见了他们几次,丈夫每次想找听众,就会制造一些借口要求见我,妻子每次想避难,就会陪同丈夫一起找我周旋。

  我无法改变他们,终于学会接受他们。

  这是一个寂寞的世界,我们要找寻一个熟悉的声音,最终找到的却是来自自己的声音。

  而这一个声音,却又威力无限地把我们与其他人隔开。最后,我们全都成为它的囚犯。 家的万花筒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