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37 重新统一

  546年至618年,中国动荡的局面逐渐结束,隋朝最终统一南北,却被唐朝坐享其成。

  海的对面,南朝的梁武帝再一次舍身寺庙,一心追求觉悟。到546年,他已经做南梁的皇帝44年了,外部战争让年迈的他身心俱疲,不得安宁。大臣们又一次拿钱赎他出来,赎金比上一次的还高。梁武帝只得离开寺院,回到皇宫。

  他回宫后不久,北方出现权力更迭。东魏实际掌权的柱国大将军高欢去世。高欢一直在蒙蔽人民,使人们以为正统的北魏统治者还掌握着政权;实际上,高欢才是幕后的统治者,坐在王位上的只是一个有皇室血统的傀儡。按传统,天子要由上天选出来,但是高欢的儿子可没有耐心等待。550年,他废黜了傀儡皇帝,自立为帝,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北齐。两年后,他把傀儡皇帝全家都杀死了。

  当时,统治中国的三个王朝是南梁、西魏和北齐。其中,西魏和北齐的统治者有北方游牧民族血统,南梁仍然把他们看作是异族。

  中原人和夷狄之间的矛盾远远没有结束。南方人嘲笑鄙视北方人,而北方人对自己“野蛮的过去”很敏感。公元6世纪时,北方人杨衒之写道,曾有一个醉酒的南方士人(陈庆之)大声对伙伴们说,北朝人就是一群野蛮人。“秦朝玉玺,今在梁朝。”他轻蔑地笑说。这话被北方的一个士人(杨元慎)听了去。

  这位士人立刻反驳说,他才不会在南方生活:“江左假息,僻居一隅,地多湿垫,攒育虫蚁,疆土瘴疠,蛙黾共穴,人鸟同群。……虽立君臣,上慢下暴……我魏膺箓受图,定鼎嵩洛,五山为镇,四海为家。移风易俗之典,与五帝而并迹;礼乐宪章之盛,凌百王而独高。岂卿鱼鳖之徒,慕义来朝,饮我池水,啄我稻粱,何为不逊,以至于此?”北方士人的论辩提到的礼仪、法律、习俗、学问和君权神授——每一个古老传统,都被南方人称作是自己的传承和成就。

  当北齐王朝取代前朝后,北方人就收敛起敌意,转而与南方缔结同盟。曾为东魏效命的大将军侯景认为他在新的政权里没有什么前途了。于是他给梁武帝送了一封信,表示愿意把东魏南部的十三州和一支规模可观的军队拱手让给梁,只要梁许诺他在朝廷里做一个高官。

  梁武帝接受了这个赠予,但是当承诺兑现的时候,侯景发现自己要被当成人质送回东魏。他还发现,梁武帝的一个侄子(也是其养子)萧正德正对自己的爵位不满。于是,548年,侯景集结起一支队伍,向南梁都城建康进发,萧正德在建康做内应,被围困数日的老皇帝苦苦防守。据史书记载,饥饿的人们在街上追逐老鼠,期望能吃到一口肉,士兵们则把自己的皮革盔甲煮软来吃。

  最后,梁武帝看到大势已去,于是令人打开城门,放敌人进城。萧正德囚禁了养父梁武帝,每天只给他极少的食物,以至于这位老皇帝逐渐虚弱而死。老皇帝当时已经85岁了,自从他起兵夺权以后,有三次试图放弃皇位。

  梁武帝的太子萧纲随后被立为帝,即位后两年多就被侯景所害,史称梁简文帝。梁简文帝的弟弟起兵讨伐侯景,侯景战败,最后尸体被愤怒的建康百姓撕成碎片。

  萧纲的弟弟萧绎登上皇位,其死后谥号为“孝元”,史称梁元帝,是南梁的第三个皇帝。梁元帝喜好读书,信仰道教(与父亲的信仰不同),个人藏书超过了20万册。他的统治维持还不到4年,他的一个侄子勾结西魏,集结了一支军队,杀回南方,围攻江陵。梁元帝战败,他看到大势已去,烧毁了自己的藏书,后被俘遭害。父亲梁武帝信佛,最终并未成就佛道;而梁元帝的道教信仰也没有解救他。

  南梁的政权一直不稳定,从549年到555年,就先后出现了两个皇帝。557年,这个短命的王朝终结了,一位将军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南陈。这个新王朝持续时间只有30多年。

  北方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西魏衰落了,一个权臣废黜了皇帝,建立北周,立其一个堂弟为帝。在那之前的几十年里,东魏、西魏和南梁统治着中国;而现在鼎立的三个国家是北齐、北周和南陈。577年,北周灭了北齐,中国再次出现南北并立的两个王朝——北周和南陈,它们疆域与40年前北魏和南梁的疆域差不太多。

  宫廷里的暗杀和篡位愈演愈烈,已经司空见惯了。皇位的正统性在长江两岸是一个谜;有一段时间,人们看到,上天总是将皇权赋予那个握着刀剑的最强势的人。

  南方和北方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国家;它们都在经历缓慢的转变,越来越融合。但是,江面宽广、水流平缓的长江横亘在傲慢的南方和雄心勃勃的北方之间。

  一个叫颜之推的南方人原先在南梁朝廷做官,后被西魏所俘。流亡中,他写下了一系列家规(《颜氏家训》),要他的儿子们遵守,让他们不忘记南方人的做事原则。他警告儿子说:“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南方的女人从不抛头露面,颜之推警告他的儿子们要小心北方的女人,因为她们“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他还补充说:“此乃恒、代之遗风乎?”颜之推的话里不无对野蛮人的鄙夷。

  北周的周武帝一直雄心勃勃要统一全国——自西晋瓦解以来200多年,华夏大地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周武帝年轻,有抱负,有理智。但是正当他计划征战时,却病倒了。他35岁时病死战场。

  统一全国的光荣使命就落到了他的一位朝臣身上了。杨坚与周武帝年龄相仿,为了皇帝南征北战,他的女儿是太子妃,后被册封为隋朝的公主。杨坚忠诚于皇族,于578年帮助先帝之子、也是他的女婿周宣帝登上北周的皇位。

  周宣帝这时已经19岁了,他的父皇早年便立他为太子。与先帝不同的是,宣帝对于长久的荣耀没有兴趣,而是对眼前的权力更加着迷。他自称为“天”,把臣下叫作“地”;禁止大臣们佩戴任何饰品和穿有装饰的衣服,以使他自己的服装可以出众炫目;对任何冒犯他的人,他都痛下杀手;为了炫耀王权,他巡视乡间,花费惊人,把朝廷扔给他的岳父杨坚替他管理。登基不到一年,他就禅位于6岁的儿子,但他还掌控大权,这样他就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吃喝玩乐,包括鞭打和强奸宫中的女人。

  而在朝廷里,由于杨坚的努力,一切都井然有序。周宣帝又要倚靠他,又很嫉恨他。据关于隋朝的史书记载:“帝(杨坚)位望益隆,周宣颇以为忌。”周宣帝还威胁要杀死皇后——杨坚的女儿,并密谋要杀死杨坚。

  最终,这位荒淫无道的皇帝在580年病死,年仅21岁,这对于北方中国来说实在是一件幸事。杨坚看到山河破碎,十分危险,就果断采取行动。他伪造了一份诏书,任命自己为辅政大臣,辅佐新皇帝,也就是他7岁的外孙周静帝,并开始建立一个核心关系圈,帮助自己日后在北方称帝。

  在他的密友当中有一位才能出众的将军,名叫高颎,还有一位文官叫李德林。高颎帮助杨坚扫除异己,李德林写政论文章,为杨坚称帝的合理性辩护。580年9月,年幼的皇帝发布诏书,赞扬杨坚的德行,诏曰:“……上柱国、大冢宰、隋国公坚,感山河之灵,应星辰之气,道高雅俗,德协幽显……合天地而生万物,顺阴阳而抚四夷。”

  像他之前的很多将军一样,杨坚寻求的不仅仅是权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仅凭征战打下的江山都很短命。杨坚追求的是一个长久的帝国,这意味着他需要上天的授命。

  诏书一个接一个地发布。杨坚先是给自己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追授了谥号。581年1月,他受王爵,爵位高于朝中众臣。一个月后,周静帝就颁布了退位诏书,内容基本上是李德林拟就的,年幼的周静帝在诏书最后盖了自己的印章。杨坚依传统三让而受命,在众人“劝说”下登基。他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死后谥号“文皇帝”。

  杨坚诛杀了许多北周宗室成员,确保没有人挑战他的宝座。其中就有“依隋意”被暗害的他的外孙。

  582年,南陈的皇帝驾崩,他放荡奢侈的儿子陈后主即位。隋文帝看到他统一全国的机会来了。

  他为入侵南陈精心准备了7年。他先是派奸细带着二三十万张告示到南方,上面列举了南陈新皇帝的种种过失,声称上天因此收回了在南陈的天命。

  589年,真正的战争开始了。隋文帝派兵向南朝的都城南京进发;当军队来到城门下的时候,南陈的政权已经崩溃了。隋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控制了南京,继而控制了整个南方。隋文帝使南北再次统一,使用的战略是先文后武。

  接下来他推行了一整套快速有效的改革。他下令,除了军队,其他人不得拥有武器。这样就减少了叛乱的可能性,彻底消灭了私人之间的血腥私斗。他下令重新修缮破败的长城,那是抵抗北方蛮族入侵的屏障。他把南北方繁杂随意的政府简化为一个理性高效的政府,使其高度组织化和等级化,每一个府衙都有自己的等级、特权甚至是自己特别的官服。像西方的查士丁尼大帝一样,他下令起草适用于全国的新法典,取代原来混乱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地方法规。为了弱化南方对于北方的敌意,他让太子(后来的隋炀帝)娶了一位南方的妻子。隋文帝意识到,要使南北方团结,就必须实现它们之间的自由交流。他开始在现有的河道之间修建一系列新运河,他的儿子即位后,继续开挖更多的河道,这些运河最终连接起长江和黄河水域。最终建成的运河被称作“大运河”。

  地图37-1 大运河

  隋文帝发现,当一个国家面临外敌的时候,它的凝聚力就会增强。于是他发动了一场与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的战争。他认为,高句丽距离隋太近,一直是一个隐患,但是同时又较弱,不足以造成任何严重的或是直接的威胁(新罗仍然是半岛上的霸主)。

  这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判断,正是这个错误使得隋朝迅速灭亡,但是这个错误造成的后果一直到10年后才显现出来。

  604年,隋文帝驾崩。他一手将中国变成一个强大的新兴国家,中国有了新的法律、新的防御工事、新的运河、新的战争。华夏大地见证了他的美德和恶行。

  他的儿子继续保持着这些美德与恶行,只不过他恶的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一方面,无论大运河是多么伟大——实际上大运河是一个由天然河道和人工河道组成的复杂网络,从北到南绵延千里,沿途的堤岸上有道路、驿站和皇家亭台,大运河的修造耗费了巨大的人力。数十万人每年都有一段时间被迫到运河上出力,很多人累死,很多人因为误了农事、不能照料家畜而贫困。运河的修建也消耗了大量的国家税收。隋文帝统治后期,隋朝陷入了与高句丽的战争泥淖。隋对高句丽久攻不下,因为后者有大将乙支文德带兵抵抗。

  隋炀帝继承了帝位,也继承了父皇留下来的问题,而且他让问题迅速恶化了。隋炀帝没有紧缩开支,而是继续完成父亲的愿望,即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快速建立起一个强国。为了完成大运河的修建,他增加赋税,征发劳役;他还通过建好的运河南巡,皇家船只首尾相连、绵延数十里。他在庆祝大运河工程成就的同时,却忽视了巨大的人力成本。他疯狂地想要征服高句丽,把国库里剩下的钱全部撒到战场上了。士兵们被送到朝鲜战场上,踩着同胞的尸体继续作战。

  他还不罢休,征募和役使了足够的人手,准备做殊死一搏。612年,他带领号称百万的强兵进入高句丽,而乙支文德率军于萨水设伏。那场战役非常激烈,血流成河,隋朝的士兵被包围并被歼灭了。

  这场战役的惨败宣告了隋炀帝的末日。后来,隋朝的一名官员起兵造反,617年,起义军占领了长安,次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起义军的领袖登上皇位,是为唐高祖,自此,一个新的王朝——唐朝——建立起来。

  唐高祖接手的是一个凋敝的国家。隋朝末期,南方和北方都非常贫困,还面临高句丽的攻击,国库亏空。

  虽然隋朝有很多致命的缺点,但是却解决了很多根本性的难题。唐高祖接手了一个强有力的行政管理结构,一部法典,一条南北的商贸路线,一座防御工事得到加强的都城,一套治理边远地区的体系,还有一套税收体系。唐朝统治中国长达几个世纪,这要归功于隋朝血腥而短命的改革。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