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安史之乱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6 安史之乱
745年至779年,唐明皇爱上了自己的儿媳,又失去了她,连同皇位一起,唐朝的国运也由盛转衰。
高仙芝在怛罗斯战役之后回到家乡,却发现皇帝遇到了麻烦。
唐玄宗在位已近40年,领导着唐朝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代。帝国在国力和国土面积上都达到了顶峰。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唐朝的瓷器像玻璃一样轻薄透亮,通过丝绸之路被卖到西方各国,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欢迎。唐朝画家吴道子所绘制的肖像画和壁画都令人屏息惊叹,甚至有传言说他在一幅风景画上画了一扇门,然后就开门走了进去。唐朝诗人也创作了可以流传千古的诗句。李白的名声传遍全国,他写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标题 Li Po, “A Farewell to Li Yun in the Xie Tiao Pavilion,” in Xianyi Yang and Gladys Yang,trans., Poetry and Prose of the Tang and Song (1984), p. 31; Michael, p. 116.
诗人和画家王维,擅写绝句——只有四行的“截短”了的律诗,这种诗言简意赅,却意境深远,让读者回味无穷。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标题 Wang Wei, “Seeing Yuan the Second off on a Mission to Anxi,” in Yang and Yang, p. 16;Roberts, p. 122.
但文学艺术的繁荣不能掩盖朝廷根源上的腐败。唐明皇年近60岁时迷上了自己年轻的儿媳杨玉环。他强迫儿子休妻,自己纳其为贵妃。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族兄,通过她的关系,在朝廷上官运亨通、权势日盛;杨贵妃十分喜爱(也许是过分喜爱)军官安禄山,唐明皇很听她的话,授予安禄山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他罢免了通过科考登上官场的丞相张九龄(他以智慧、自律和严格的道德标准闻名于世,曾撰谏文作为寿礼进献给唐玄宗),并任命专断的宗室权贵李林甫接替其相位。
而且帝国的扩张也并非没有付出代价。唐明皇穷兵黩武,招致民怨。“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在一次对北方胡人的持久战结束后,李白这样写道:
烽火燃不息,
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
败马号鸣向天悲。
……
士卒涂草莽,
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
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注释标题 Li Po, “Fighting South of the City,” in Yang and Yang, pp. 22–23.
皇帝日益耽溺于个人享乐,而边关却战事不断,这意味着边关将领的自主权越来越大。751年,正当高仙芝与阿拉伯人在遥远的西方苦战之时,契丹人再次入侵北方,唐朝与契丹的对抗开始了。与吐蕃之间的和平也遭到破坏,吐蕃人对唐朝中亚边境的攻击和劫掠愈演愈烈。
同年末,唐朝西南属国南诏发生叛乱。南诏王国由洱海周围白族的六个部落合并而成。就像许多其他的新兴国家一样,南诏王国的存在也可以追溯到某一个人的征服本能上去,这个人就是白族首领皮逻阁。738年,皮逻阁不但取得了所有六个部落的统治权,而且还活活烧死了其他五个部落的首领。
唐明皇看到,皮逻阁统治的加强,可以在唐朝和吐蕃边界的敌对形势下形成缓冲,这对唐朝有利,因此他给皮逻阁封王。但皮逻阁继任者阁逻凤却看到了唐朝的弱点,并趁机对唐朝发动进攻。唐朝剑南节度使出兵回击,但阁逻凤和白族军队使唐军意外落败,颜面扫地。
752年年底,宗室出身的宰相李林甫过世,杨贵妃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使族兄杨国忠升任唐朝的下一任宰相。这不是一件坏事,杨国忠虽然野心勃勃,常会利用家族关系谋利,但他忠于皇帝。一旦进入了朝廷的权力核心,他变得越来越担心族妹对安禄山将军的明显偏爱之情。在他看来,安禄山不仅野心勃勃,而且毫无原则,他担心这位将军正在计划谋反。
地图16-1 唐朝与周边民族政权并立形势图
754年,南诏的第二次胜利给安禄山将军提供了机会。阁逻凤居然战胜了唐朝西南边陲的军事力量,因此皇帝派了另一个将军率领大军前往南方去惩罚他。但在龙尾城之战中,唐朝军队惨遭屠戮。幸存者又几乎全部在狼狈撤回的路上死于瘴疫。据说前后共有20万士兵在与这个南方小国的战争中身死。3年前唐军在怛罗斯战役中战败时就已颜面尽失,军中也因此产生了一股愤怒和不满的情绪,这回,这种情绪又进一步加剧了。
755年,安禄山与另一位将领史思明联合宣布反唐,定都范阳。这是一处北方军事要塞,他已在此驻守多年,手下兵马有10余万人,由训练有素的士兵和从契丹招募的北方骑手混合而成。他们跟着他一路沿黄河南下,直抵洛阳城下,这是帝国东部的政治中心,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其攻克。安禄山在此地停顿下来,休整军队,准备进攻长安。
唐明皇震怒。他给怛罗斯战役的指挥官高仙芝下令,命其迎战安禄山,但这名老将未能迅速获胜,皇帝一怒之下将其处斩。为了平息圣怒,忠于皇帝的宰相杨国忠策划正面迎敌。这与统兵将领的意见相左,后者建议据守潼关,然后派一支军队去袭击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让叛军自溃。
洛阳沦陷半年多后,在756年7月的酷暑之下,唐朝的皇家军队正面迎击叛军,结果惨败。长安城无人防守,唐明皇和宰相杨国忠西逃避难。战斗结束后不久,安禄山兵临长安城下,很快即将其占领,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反抗。
在逃亡途中,唐明皇手下禁军哗变,他们把矛头指向了宰相杨国忠,指责他带来了灾难,尽管皇帝反对,他们还是包围并诛杀了杨国忠和他的儿子。然后,他们又要求唐明皇交出他的宠妃,美丽的杨贵妃,并将其处死。因为她帮杨国忠步步高升,在他们眼里,就是因为她既偏向族兄,又偏向安禄山,才导致唐朝江山岌岌可危。
皇帝先是敷衍,继而表示反对,拒绝这样做,但他最后终于意识到,自己已别无选择。他不愿将贵妃交到愤怒的士兵们手中,最后接受了一名亲信宦官的建议,将杨贵妃赐死。半个世纪后,在诗人白居易的笔下,他的悲伤被传唱天下: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
……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注释标题 Michael, p. 144; Bai Juyi, “Song of Eternal Sorrow,” in Yang and Yang, pp. 111–115.
唐明皇退守南方城市成都,一路上都在悼念他的爱妃。
安禄山叛乱的结果对唐明皇和叛臣安禄山来说都不是太妙。756年,唐玄宗的太子李亨,迫使年迈体衰的老皇帝退位,自己(在流亡中)登上了皇位,是为唐肃宗。不久之前,安禄山也在洛阳僭位称帝,定国号为大燕。但他染上了某种疾病,导致他身上长满毒疮,极其痛苦,因此他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偏执。他变得喜怒无常、凶狠残暴。几个月后,757年的某日夜半时分,他被自己的儿子派出的一名家奴刺杀身亡。
安禄山的儿子接过了他的权力,但同年,唐肃宗派兵再次攻入长安,把残余的叛军赶走了。不过战斗并未就此结束,在旷日持久的一场接一场战斗中,叛军的抵抗又持续了6年。唐肃宗于762年病逝,763年,他的儿子唐代宗才终于肃清了安禄山叛乱最后的余孽。
但唐朝已经丧失了那种令全世界畏惧的力量。几乎所有的戍边部队都被内战双方分别召回参与战斗,帝国的边疆开始破碎。763年末,当新皇唐代宗正带着手下大将在洛阳镇压叛军余孽的时候,吐蕃人一路疾驰攻进长安,将其洗劫一空,然后撤军。之后10年的时间里,吐蕃年年都会从西南向大唐发动攻击。
在北方和西北地区,唐朝边境遭受回鹘部落的入侵也同样严重。回鹘人一直是东突厥汗国的附属部落,但是他们已经脱离领主,建立了自己的汗国,王庭(牙帐)设于鄂尔浑河流域。唐肃宗和他的儿子唐代宗都曾雇用回鹘佣兵来帮助他们打击叛军,皇帝支付的重金大大加速了回鹘人的财富积累。佣兵将汉语文字的一些知识(连同自长安和洛阳劫掠的战利品一起)带回了家乡,这成为回鹘文字体系的基础。他们引进的文化引发了一场变革,使一个能征善战的游牧部落逐渐变成一个更加稳定的汗国。
在帝国的东北方向,统一新罗王国正在景德王的领导下统治着半岛大部分地区,他们也受到了唐朝内战的刺激。新罗的历代国王在唐朝势力的帮助下维持着国家统一,他们需要唐朝的支持,因为他们的力量在朝鲜半岛并不是不可动摇的。高句丽王国已被摧毁,但其残余部族已逃往北部,并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与半游牧部族靺鞨人通婚,形成了一个新的王国,人称渤海国。在安禄山叛乱发生之后,渤海文王大钦茂趁着唐朝影响的降低征服了周围的领土,渤海国领土增至比其南边的统一新罗还大。
由于各处边境都在打仗,大唐帝国的人口纷纷远离北方和西部,而迁往中原和南方地区。北方的古老城市走向没落。等到779年唐代宗去世的时候,大唐已失去中亚地区的全部领土。西去的贸易路线也受阻中断了。帝国的边疆地区日渐缩小,负责戍守的将军们手中的权力却越来越大,无论是唐朝皇帝还是他的大臣们都无法遏制他们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周围各民族——吐蕃、南诏、回鹘、渤海、统一新罗——都蠢蠢欲动起来。安史之乱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唐朝的政治格局,而且是整个亚洲大陆的政治格局。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