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41 永久的奴隶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41 永久的奴隶

  1415年至1455年,葡萄牙船只开往西非装运奴隶,教皇准予它们进行征服。

  几十年前,英法战争就已波及伊比利亚半岛。那些影响已经扎根,并结出带刺的果实。

  之前,阿维什的若昂成为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他娶了英格兰冈特的约翰之女菲利帕为王后。在卡斯提尔,特拉斯塔玛拉的恩里克10岁的儿子胡安二世坐在王位上。葡萄牙在阿尔茹巴罗塔取得胜利后,又继续与卡斯提尔交战26年,直到1411年10月双方才停火。

  后来,为了争夺贸易机会、财富以及大西洋西岸的群岛,卡斯提尔和葡萄牙又开始了新的斗争。

  从一开始直到目前,卡斯提尔一直是赢家。1402年,法国探险家让·徳·贝当古(Jean de Béthencourt)登上加那利群岛,野心勃勃地想“征服该群岛,让当地人信仰基督教”。他期望自己拥有荣誉、英勇事迹和丰厚的战利品。据两个随行的圣方济各会的神父记载,贝当古一到达这里,就抓了一些关契斯人(Guanches,一个当地的非洲原住民族群),把他们带到西班牙的加的斯港口,当作奴隶售卖。

  贝当古发现这能让自己获得比预想更大的荣誉,于是来到卡斯提尔宫廷,请求胡安二世的父王封自己为加那利群岛的国王,臣属于卡斯提尔。卡斯提尔国王同意了。国王告诉朝臣们:“让·徳·贝当古的心意非常好。他为了一个距此200里格(League,长度单位,1里格约等于3海里)、我从未听说过的小国对我表示效忠。”

  不久之后,关契斯人几乎都被当作奴隶贩卖到欧洲,整个部落不复存在。很多卡斯提尔农民迁入加那利群岛,带去了农业和渔业。至此,卡斯提尔拥有了大西洋的大片新领土。对于卡斯提尔的野心,葡萄牙人一直有所警惕,但他们自己也渴望扩大疆域。

  葡萄牙的若昂一世把目光投向了直布罗陀海峡另一边的港口城市休达(Ceuta)。当时,休达处在北非马林王朝的苏丹的控制之下。13世纪末,穆瓦希德王朝瓦解后,朝代更迭频繁,马林王朝是其中之一。对马林王朝发动战争至少有两个好处。若昂一世可以对人民宣称这场战争是“再征服运动”的延伸。“再征服运动”指基督徒夺回被穆斯林占领的领土的战争,由于穆斯林王国格拉纳达的顽强抵抗,那次战争止于伊比利亚半岛。这种说法比说去攻击另一个基督教国家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且,若昂一世的儿子们一定会参与到征战中。他有五个婚生儿子。1415年时,他们年龄在13岁到24岁之间,他们旺盛的精力和雄伟的野心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出口。

  征战前,王后菲利帕就去世了。据葡萄牙的宫廷史官记载,王后死前,听见北风呼啸,就挣扎着从床上坐起,大喊:“这是远航之风!”一个月后,葡萄牙船只到达休达,开始攻击这座城市。船上有王后菲利帕的三个年长的儿子。

  仅仅一天之后,马林王朝就放弃了抵抗。若昂一世亲自指挥了这次进攻。他和他的继承者,即长子杜阿尔特(Duarte),在一翼作战,21岁的恩里克和23岁的佩德罗在另一翼作战。守卫者逃跑之后,休达的清真寺被彻底拆毁。侵略者在原地重新建起了基督教圣坛和耶稣受难像,并用圣水进行清洗。三位葡萄牙王子都被他们的父亲封为爵士。宫廷历史学家戈梅斯·埃亚内斯·德·祖拉拉(Gomes Eanes de Zurara)写道:“那个受封场面十分壮观。三位王子都高大健硕、衣着整洁、佩带宝剑。”

  马林王朝并没有非常努力地去保卫休达,但他们也不愿休达成为葡萄牙人进攻他们帝国的滩头堡。后来,马林王朝发起连续的进攻,若昂一世花费了大量钱财来抵抗攻击。1418年,他不得不派年轻的三儿子恩里克带领军队去解除马林王朝的围攻。第二年,恩里克被任命为休达的永久总督。

  休达之战最终成为葡萄牙一个昂贵的教训。因为马林王朝顽强反抗,这个城市没有变成葡萄牙扩张到北非的基地。所以,在维护休达安定的同时,恩里克开始寻找另一条贸易线路。祖拉拉记载道:“他一直都希望了解加那利群岛和博哈多尔角(Cape Bojador)之外的土地,因为那时候关于那些土地的自然状况,还没有书面记录或者口口相传的确定信息。”

  他以休达为基地,派船只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向南驶向博哈多尔角,到达地中海。这个使命非常艰巨,很少有人愿意受命。

  他多次派人出行,除了普通人以外,还包括那些在战争中作战英勇的行伍之士。然而,正如恩里克王子所预料的那样,没有人敢越过博哈多尔角去探索海角之外的土地。事实上,这不是因为胆怯或缺少意愿,而是因为这个海角的新奇,以及在西班牙水手间代代相传的关于它的古老谣传——据说海角之外没有人类、没有可居住的土地……没有水、没有绿草。海水很浅,距离陆地1里格的地方只有1英寻(fathom,1英寻约等于1.8米)深。但水流却很急,经过该海角的船只都无法返航。 注释标题 Zurara, pp. 30–31.

  连续12年来,恩里克每年都派出船队去探险。马徳拉群岛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葡萄牙船只袭击了马林王朝的港口。尽管恩里克承诺很高的奖赏,仍没有船长愿意冒险经过那个海角。

  1433年,若昂一世去世。恩里克的哥哥杜阿尔特成为葡萄牙国王。此时,另一艘来自休达的葡萄牙船向西南方驶去。船长吉尔·埃亚内斯(Gil Eanes)到达了加那利群岛,便不敢再向前了,他“内心感到恐惧”,转而向北驶去。恩里克为船只重新提供补给,命令他再回去。恩里克告诉埃亚内斯:“这么高的风险一定可以得到很高的奖赏。”

  在赏金的激励下,埃亚内斯最终穿过了海角。他返回葡萄牙,带来消息说,这片众人惧怕的土地跟传言说的完全不同。这里有平静的海面,还有一条漫长、肥沃的海岸地带,没有人类居住。后来再去考察的船只都带回相同的消息,尽管有人发现了人类和骆驼的脚印。恩里克派出了另一支远航的队伍,这次船上装了马匹,这样人们靠岸后可以向内陆骑行,直到发现人迹。骑行者们并没有发现村庄和居民的踪迹,后来他们越来越恐惧,只得折回。

  之后恩里克的远航被一场政治动乱暂时中止了。恩里克的国王哥哥于1437年向北非的马林王朝宣战,尽管葡萄牙议会对此并不热心,恩里克对此却非常狂热,还提出要亲自率军进攻重要港口城市丹吉尔。和他一起出征的还有他的弟弟斐迪南(Ferdinand),也就是若昂一世最小的儿子,他当时35岁。

  很巧,丹吉尔的总督曾经是葡萄牙征服休达时的休达总督。他从上次战败中吸取到经验教训,打开丹吉尔的大门引诱葡萄牙军队进入,然后派分遣队在城市周围埋伏。

  当马林王朝的苏丹从非斯派出的援军抵达丹吉尔时,恩里克被迫放弃这个地方。他通过谈判承诺放弃休达,以救出大部分士兵,但他被迫留下斐迪南和另外12个葡萄牙骑士当作人质,以使敌军确信该城投降。

  但葡萄牙议会拒绝承认恩里克的诺言。斐迪南被囚禁在非斯,晚上枷锁缠身,被关在小房子里,白天被迫和其他犯人一起辛苦劳作。

  11个月后,杜阿尔特去世了。一些记载说他死于瘟疫。另一些记载说,他是死于对弟弟命运的深深的绝望和愧疚。杜阿尔特6岁的儿子成为葡萄牙国王阿丰索五世(Afonso V),他的遗孀埃莉诺和他的弟弟科英布拉的佩德罗(Peter of Coimbra)共同摄政,但两人难以合作。

  恩里克返回休达后,无法通过谈判使斐迪南获释。1443年,斐迪南,这位年纪最小的葡萄牙王子,死在牢中。恩里克的远航重新开始了。他让一些葡萄牙家庭移居到葡萄牙西部的亚速尔群岛。人们终于亲眼看到了非洲海岸的居民——摩尔黑人,并很快把他们抓起来。这些摩尔黑人被带回葡萄牙后,被当成奴隶卖到里斯本,价格高得令人吃惊。祖拉拉记载道:“看到船队短短时间就能轻松地获得大量财富,一些人就开始盘算,如何也能分一杯羹。”

  地图41-1 葡萄牙的探索

  现在,恩里克已经不缺少乐意向南航行穿过博哈多尔海角的船长了。有人是为了服役,有人为了荣誉,还有一些人希望分得利润。年轻的摄政佩德罗授予弟弟恩里克特权,使其可以控制所有海角南部的贸易。而恩里克则每年奖励一次那些探索未知地的远航者。船长们沿着西海岸航行,寻找新水湾、新河流和更多的奴隶。绑架事件也伴随而生。葡萄牙船队在海岸线上新的停靠点登陆,把发现的村民抓起来并带回船上。如果没有发现人迹,他们就会继续向南航行,并记录他们的所见所闻。祖拉拉记录了这样一次航行:一队葡萄牙水手从一个新地点登陆。

  在一个小水湾边,看到一些好像在捡贝类的几内亚(西非)妇女。他们抓住了其中一个大约30岁的妇女,以及她2岁的儿子和14岁的女儿……这个女人力大无比,三个男人竟然很难把她带到船上。相持很久后,有人想到只要把她的孩子抓到船上,这个女人出于母爱就会跟过去……之后一段时间,他们继续寻找奴隶,最后找到了一条河流,于是又开始乘船探险。在一座房子里,他们抓到一个女人,把她带到小船上后,他们再次回到河边。 注释标题 Diffie and Vinius, p. 79; Newitt, The Portuguese in West Africa, pp. 49–50.

  在一段时间里,葡萄牙的人口贩卖规模并不大,但1444年,在恩里克的支持下,大量奴隶被运到葡萄牙城市拉古什(Lagos)。这是由船长兰萨罗特·德·弗雷塔斯(Lançarote de Freitas)指挥的公共关系活动。6艘船在布朗角靠岸,船员登岸去抓奴隶,其中一艘船由吉尔·埃亚内斯领航。他们冲入西非的丛林,高喊着“圣地亚哥、圣乔治、葡萄牙”的口号,抓了至少有250个奴隶,杀死的人数还要更多。

  8月8日,他们航行到了拉古什,把奴隶带到了这座城市的市场上。恩里克骑在马上,准备接受贡品——总人数1/5的奴隶,或许还在掂量自己这次令人瞩目的筹划取得的成就。祖拉拉也在那里亲眼见证了这一幕。他记载道,“为了躲避高温,清晨很早的时候,水手们就听从命令,开始停船把俘虏们带上来”:

  这个场面十分壮观:一大群奴隶挤在一块平地上。他们有的肤色偏白,容貌和体形比较好;有的皮肤稍微黑一些,像黑豹的颜色。其他的奴隶跟埃塞俄比亚人一样黑。有些人面颊深陷,泪流满面地望着彼此。有些人痛苦地呻吟着,凝视高空,放声大哭……其他人躺在地上,以手击面。后来他们被葡萄牙人分开……妻离子散,骨肉分离……母亲们搂着孩子撞向地面,自己摔得浑身是伤,她们以为这样做,人们就会出于同情而不把她们的孩子与自己分开!就这样,葡萄牙人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奴隶们分开。 注释标题 Arthur Helps, The Conquerors of the New World and Their Bondsmen, vol. 1 (1848), pp.33–36.

  祖拉拉被那些俘虏们所受的痛苦触动了,只得安慰自己说,他们现在比以前过得好多了,他们过去就像“畜生一样,是被诅咒的灵魂”。“他们现在有衣穿,有饭吃,有人关心,因心灵有人引导而走上了信仰基督之路。”他们被带到基督之地,可以听到福音。这些都是被奴役的好处。

  到了1452年,奴隶和其他非洲商品的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几十年后,地理学家杜阿尔特·帕切科·佩雷拉(Duarte Pacheco Pereira)记载道:“每年有3500个奴隶被贩卖,而且年年增多,还有许多象牙、黄金、精棉布料和其他商品。”],以至于葡萄牙国王决定要恳请罗马教皇来保护葡萄牙在非洲的利益。

  1449年,年轻的阿丰索五世已经17岁了。他迫使科英布拉的佩德罗,即他的叔叔兼摄政,放弃对政府的控制。佩德罗企图抗拒,于是阿丰索的军队在阿法罗贝拉(Alfarrobeira)河边上与佩德罗打了一仗,在战斗中佩德罗被一箭穿心。

  于是,阿丰索五世自己掌握了王权,他进一步确认了他的叔叔恩里克管理奴隶贸易的权力。之后,他又请求罗马教廷承认葡萄牙王国在非洲进行的是一场十字军运动,即一场对抗教会敌人的圣战,是对黑暗力量的进攻。

  1447年尤金四世去世之后,来自意大利的尼古拉五世(Nicholas V)任教皇。经过简短的思考之后,尼古拉五世同意了阿丰索的请求。1452年6月18日,他发布了宗教诏书《只要是异端》(Dum Diversas),授予阿丰索“完全自由的权力,他可以通过教皇的权威,侵略、搜索、俘获、征服所有萨拉森人和异教徒,以及其他任何地方的敌基督教的人……把他们变成永久的奴隶”。

  《永久奴隶》(Perpetuam Servitatem)诏书上盖有教皇的印章,它批准了对非洲俘虏的奴役。尼古拉五世很有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土耳其人,而不是西非人,因为该诏书授予阿丰索的是搜寻并奴役所有异教徒并占领他们土地的权力。但3年之后,教皇在《罗马教皇》(Romanus Pontifex)宪章中再次确认该诏书,进一步画出了阿丰索可以抓获并奴役非洲人的地理范围。几代葡萄牙国王都耗费了大量“劳力和金钱,冒很高的风险向非洲派船,非洲人才得以听闻神圣基督的名字,诸多灵魂才得以皈信基督”。因此,葡萄牙在非洲的开拓事业得到了教会的保护。只有葡萄牙人可以航行到西非,传播福音,把非洲人带到欧洲。

  陌生人可能在贪婪的驱使下航行到这些地方,独享这项工作带来的所有成果和赞誉……一旦教会那些异教徒航行之术,他们会变得更加强大、更为顽固,与国王为敌……这一开拓之举……也许会彻底失败,给基督教蒙羞。为了防止这些情况出现,为了保护基督徒的权利和财产……除了葡萄牙船员和船只……和先前获得国王许可的人员和船只以外.....他人无权航行到上述省份,或在它们的港口交易,或在其海域内捕鱼……这些岛屿、土地、港口和海域……属于上述的阿丰索国王和他的继任者……这样可以使他们继续满怀热忱地进行……这项最虔诚和高尚的工作……来解救灵魂。 注释标题 Francis Gardiner Davenport, ed., European Treaties Bearing on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Dependencies to 1648 (1917): 22–23.

  葡萄牙人对西非的征服已变为神圣之举,对西非人的奴役成了对西非人的救赎,贩卖西非人被粉饰成正义的职责。这是最具毁灭性的扩张,却出自圣战的理想。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