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狮子的兽穴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2 狮子的兽穴
1252年至1273年,三位教皇想把西西里从帝国分离出去,英格兰国王想降伏贵族,腓特烈二世断了香火。
死敌腓特烈二世去世后,教皇英诺森四世得意扬扬地回到了罗马。托马斯·阿奎那曾写道:“所有基督教人民的国王都要臣服于罗马教皇。”这点英诺森四世完全同意。“所有试图逃避基督代理人权威的人,”他宣称,“都是在削弱基督的权威。万王之王……已赋予我们全部力量。”
他将这种力量同时作用于两方面。1252年,他发布了教皇诏书《灭绝》(Ad Extirpanda),这份诏书详细介绍了管理意大利宗教法庭的程序。每个裁决民事的官员都要成立委员会负责搜寻逮捕异端。而官员自己则要“逼迫”异端招供:可以不择手段,但不能致人死亡或毁容(citra membri diminutionem, et mortis periculum)。于是,可供使用的刑讯逼供的手段(鞭笞、饥饿、拷问台)层出不穷;这是教皇首次将宗教法庭用刑合法化。
与此同时,英诺森四世还忙着削弱下一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他早就希望将西西里从由德意志、意大利、西西里组成的三元帝国中分离出来。腓特烈二世的儿子、继承人康拉德击败了荷兰的威廉并保住王位后,1254年,英诺森四世派使者给英格兰的亨利三世送信,加冕其二儿子埃德蒙(Edmund)为西西里的合法国王。
这对英格兰来说可不是笔好买卖。英诺森除了空名号外什么也没给;亨利三世要以被逐出教会的绝罚立誓,向罗马上交大量财富,还要派军队把西西里从康拉德的手中夺过来。虽然如此,马修·帕里斯口中那个无所事事、懦弱又愚蠢的国王亨利三世还是代表9岁的埃德蒙接受了。
事实证明,英格兰国内对西西里没有太大兴趣,亨利组建军队时四处碰壁。他还在忙于此事时,在亚平宁半岛南部低洼沼泽地作战的康拉德死于疟疾。他的继承人是他2岁的儿子康拉丁(Conradin),而康拉德同父异母的弟弟曼弗雷德(Manfred)声称自己有权担任孩子的摄政。
曼弗雷德把孩子送到巴伐利亚,保障其安全,然后开始和英诺森四世谈判。显然,他相信教皇会收回加冕埃德蒙的决定,然后把这好处让给自己。但谈判失败了;曼弗雷德劝告西西里人支持他,不要让教皇把他们交给异国人统治。12月,他率军来到意大利南部进攻驻扎于福贾的教皇士兵,并轻松得胜。
英诺森当时在那不勒斯,日益严重的疾病让他痛苦不堪。听到战败的消息后,他的病情急转直下,最终于1254年12月7日去世。
枢机主教们选举亚历山大四世(Alexander IV)接替他的位置:“他善良又虔诚,”马修·帕里斯说,“孜孜不倦地祈祷,严格地禁欲,但很容易受马屁精的左右。”60多岁的亚历山大四世很有野心但威信不高。他将曼弗雷德逐出教会,确认了埃德蒙的王权,但教皇的军队根本不是曼弗雷德军队的对手,亚历山大四世不得不撤退到教皇辖境,把西西里让给曼弗雷德。到1258年,曼弗雷德虽然被逐出教会,但他依旧相信西西里人的忠心,认为他们会将自己加冕为西西里国王。
与此同时,小康拉丁失去了德意志的王位。康拉德的对手荷兰的威廉过河时淹死了;康拉德死后,德意志的选侯就聚集在一起决定下一任德意志国王的人选。没人选康拉丁。显然,德意志在经历了10年的混乱后需要一位成人当国王——最好是外国的,因为所有的德意志候选人都只能得到部分选侯的支持。
但外国人中也没有特别好的选择。经过近一年的争吵,有一半的选侯决定支持莱昂-卡斯提尔的国王,阿方索十世(Alfonso X),这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恰好也是德意志士瓦本公爵腓力(Philip of Swabia)的外孙。其他人则支持亨利三世的弟弟,康沃尔的理查(Richard of Cornwall),无地王约翰的二儿子。理查设法将亚历山大四世拉拢过来,甚至去德意志加冕。但想要实际统治这个国家就必须取得半数人民的信服,这让他打了退堂鼓,放弃王位回家去了。
现在,英格兰王室为了个人私利陷入了两个国家的泥淖中——一个是西西里,一个是德意志。不受爱戴的亨利三世,就没做过几次正确的决定。娶了普罗旺斯的埃莉诺(Eleanor of Provence)后,他让妻子的众多法国亲属身居高位,这让英格兰大臣烦恼不已。为了凑齐应支付给教皇的费用以得到西西里王位,他又增加了税额,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在摄政垂帘听政的环境中长大的他尖刻暴躁,对那些看起来控制欲比较强的进言者都愤恨厌恶。他与自己的官员意见不合;他和妹夫小西蒙·德·蒙福尔争执不休;《大宪章》将神父和地主的集合称为“御前会议”,也就是君主法庭(Curia Regis),可每当他需要君主法庭的批准时,便总是只召集那些一定会赞同他的人;他在曾是英格兰地盘的法兰西领土上大打伤财无用之仗。“他在自己的国土上搜刮民脂民膏,养肥了他的兄弟和亲戚,”马修·帕里斯总结道,“……整个王国……不再有信任,到处都是狡猾的叛徒。”
亨利三世也有被驱逐出教会的可能。他既没能组建起军队,也没有按照向英诺森四世所发的誓言筹集资金。1258年3月,亚历山大四世向他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他6月1日还没能履行诺言,他就会被逐出教会。
亨利别无选择。要想筹集资金,他需要整个御前会议同意开征新的免除兵役税。1258年4月初,他于伦敦召集神父和英格兰贵族,向他们索要金钱。
亨利的困境给了英格兰贵族机会,发泄对他积攒了30年的抱怨和委屈。亨利会得到他的钱,但贵族让他必须先答应几个条件:他要把大部分法国籍官员赶出英格兰;他要承认《大宪章》的条款;他要把政策的最终决议提交至一个由24位贵族领袖组成的议会,议会的成员由他选12位,御前会议选12位。“他们坚持认为,国王应经常征询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帕里斯总结道。
和他的父亲约翰不同,亨利三世不愿冒被逐出教会的风险。1258年6月11日,他同意了贵族的要求,最终确定的协议被称为《牛津条例》(Provisions of Oxford)。原来的要求已经改变为:他现在如果想签署一个决定要经过一个由15人组成的委员会的批准,外加一个12人的委员会以及原来24人议会的批准。
但征服西西里的军队还是没能组建起来,付给教皇的费用也未能筹集到。旱季在英格兰引发了严重的食物短缺,饥荒与疾病蔓延。“一量器的小麦价格至少上涨了15先令,”帕里斯写道,“那时,国家贫困,饿殍遍野。”亚历山大四世延长了付款期限。与此同时,英格兰贵族将《牛津条例》扩充成更详尽的《威斯敏斯特条例》(Provisions of Westminster)以进一步限制亨利筹集资金的能力。
亨利三世放弃了大量王权,却什么也没换来。但他有约翰国王作为参照;他和亚历山大四世密谈,指出如果教皇能出台法令让他不再受《牛津条例》约束,他就能筹到资金。
亚历山大四世同意了。1261年4月13日,他发布了教皇训令,宣布国王不再受两项条例的限制;6月14日,亨利把诏书送到刚在温彻斯特成立的议会并大声宣读。
以小西蒙·德·蒙福尔为首的贵族们开始备战。
但战斗并没有立即开始。无论贵族还是亨利都没有能力发动全面内战;1258年的饥荒之后,粮食丰收了好几年,经济恢复繁荣,这就意味着整体来说英格兰人不想打仗。另一方面,持续近3年、前景越来越惨淡的谈判开始了。教皇诏书发布后不久亚历山大四世去世,他的继任者乌尔班四世(Urban IV)仍承认此诏书;小西蒙·德·蒙福尔仍是亨利的死敌,而其他贵族则在领头人和国王之间摇摆不定;亨利的大儿子太子爱德华起初在道德立场上与他父亲不和(帕里斯说,他拒绝“接受此赦免及此赦免带来的任何好处”),后来转变了立场,与亨利三世和好并成为王室军队的领导人。
1263年夏,小西蒙·德·蒙福尔开始公开酝酿武装反抗。1264年3月,贵族支持的蒙福尔和统领王室军队的爱德华相向进军,驻地相距仅30千米。突袭、小规模冲突以及对附近庄园的掠夺战开始了。
5月14日,两军在英格兰南部沿海城市刘易斯(Lewes)相会。统领一翼军队的爱德华粉碎了与其为敌的贵族军队,把他们一直赶到了农村。但其余的王室军队不堪一击。爱德华回来的时候,亨利三世已经投降:他的马在其胯下被杀死,王室军队解散了。
爱德华太子也被迫投降。统领贵族军队的蒙福尔现在是英格兰最有权势的人。他派宫廷卫队将爱德华和亨利囚禁在伦敦塔中。“从那开始,”帕里斯记载道,“他就展现出一种不想和谈的态度……因为他挟国王而令全国。”一连15个月,君主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1265年年初,爱德华设法说服卫兵让他到城门外骑马锻炼。他们同意后,他就说要和他们来场赛马,比赛中他将他们远远地甩在后边,然后跑到了位于威格莫尔(Wigmore)城堡的王室游击队避难。他在伦敦外发现了众多王室支持者。“越狱后,”帕里斯说,“爱德华一呼百应,集结了一支大军。”战争再次打响。7月和8月初的冲突最后都以小西蒙·德·蒙福尔的撤退收尾。两军的第三次较量发生在8月4日,位于伊夫舍姆(Evesham)的牧场,战斗只持续了2个小时,爱德华以犀利的进攻屠杀了敌方军队。小西蒙·德·蒙福尔战死沙场。
伊夫舍姆战役给第二次贵族对抗国王的战争画上了句号,也剥夺了亨利三世的所有权力。2年后,和平协议签订;7年后,亨利三世的统治结束。而伊夫舍姆战役一结束,爱德华太子——当时26岁,身高189厘米,统领贵族,又有父亲军队的支持——就成了英格兰的实际统治者。
同时,引燃英格兰火药桶的西西里之争正快速地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地图2-1 伊夫舍姆战役
由于亨利三世显然无法将西西里从曼弗雷德手中夺走,教皇乌尔班四世便把王位给了路易九世。路易有原则地拒绝了,他不想成为小康拉丁的篡位者。乌尔班四世发现路易的弟弟,安茹的查理(Charles of Anjou)正盼着这个机会:1267年,他40岁,充满活力,这个曾参加过杜姆亚特十字军的老兵对路易的顾忌很不耐烦,渴求实现自己的抱负。虽然路易反对,但他即刻同意接受王位并征服西西里。和近10年前的亨利三世一样,为了换取这个毫无意义的称号,他接受了一系列苛刻的条件。他同意在西西里放弃所有掌管神职人员的权力,不在意大利享有其他名号,偿还英格兰欠罗马的债务,每年给教皇上交巨额贡赋。作为交换,他得到了国王的名号——教皇承诺所有起兵反对曼弗雷德的人都将得到十字军能得到的奖励。
查理抵达西西里时,乌尔班四世去世了(年长的枢机主教不断当选为教皇导致圣彼得的交椅频繁易主),法兰西枢机主教居伊·富尔克·勒·格罗(Guy Foulques le Gros)当选教皇,称克雷芒四世(Clement IV)。
查理及妻子在罗马被加冕为西西里国王和王后;名号在手后,查理开始准备进攻曼弗雷德。了解情况的曼弗雷德率军长途跋涉,来到意大利南部。他打算在罗马包围查理,将其一举歼灭:他称查理是“笼中之鸟”。
在曼弗雷德到达前,查理把从法兰西各地集结的军队调出罗马,安排在以加里利亚诺河(Garigliano)为界的、曼弗雷德所控制的意大利南部的土地上。法兰西军队在切普拉诺镇(Ceprano)发现了边防的破绽。后来有传言说是曼弗雷德军中的叛徒设计了那个破绽:“尸骨遍地/在切普拉诺,”佛罗伦萨诗人但丁后来在《神曲·地狱篇》中写道,“那儿的变节行为/印有阿普利亚的名字。”
两位国王在贝内文托(Benevento)相遇,安茹的查理用计击败了西西里军。曼弗雷德军3000名士兵战死,更多人在逃跑时淹死在附近的河中。曼弗雷德本人死在战场上。3天后查理找到了他的尸体,并将他埋在战场附近不圣洁的土地上:曼弗雷德死前已被逐出教会。(但丁后来在炼狱中见到曼弗雷德正在洗刷自己的罪恶:“承受了两次致命打击/肉体已残缺不全,”那阴影悲叹道,“我哭泣着/向宽大的上帝忏悔。”)
安茹的查理夺取西西里王国之战在后世的记录中充满了血腥和残暴。意大利北方城市宣布独立后,小康拉丁——1268年已14岁,身后有巴伐利亚公爵叔叔掌管的德意志军队的支持——想为自己继承的土地做点什么。在众人的驱使下,他穿过阿尔卑斯山,试图召集伦巴第城市反对查理。
地图2-2 西西里王国
他行军至罗马。克雷芒四世看他行军而过,看到他脸上洋溢着对胜利的希望和年轻人那种不朽的意志。“受人摆弄而为人鱼肉。”据说克雷芒曾在阳台上如此喃喃自语。
查理来到北方应战小康拉丁,并再次获得胜利。1268年8月23日,他在塔利亚科佐(Tagliacozzo)之战中赶走了小康拉丁的支持者。“对敌人优势力量的进攻势如破竹,”事后他给克雷芒四世写信说,“……对敌人的屠杀如此壮观……就连贝内文托之战也难以与之相比。”小康拉丁从战场逃离时被抓。查理将他囚禁了一年,后于1269年10月,以叛国罪将其当众斩首。
控制三元势力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已不复存在,腓特烈二世家族也断了香火。安茹的查理统治着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伦巴第的各个城市依旧在反叛;小康拉丁死后4年,德意志选侯最终决定让哈布斯堡伯爵鲁道夫(Rudolf)继任德意志国王。
鲁道夫小心翼翼地留在德意志,满足于德意志国王头衔的他根本不想夺回皇帝的称号。他本应该前去罗马面见教皇以得到神圣罗马皇帝的皇冠,但他宁愿待在家里。“罗马就像传说中狮子的兽穴,”他解释道,“多少人有去无回。”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