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45 婆罗多战争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45 婆罗多战争

  公元前950年左右,在印度北部,争夺王权的企图引发了各部落之间的一场恶战。

  就在周朝的君王们与边远的部落进行交涉时,印度人的足迹开始遍布他们所定居的土地的北部。雅利安人和哈拉帕人结合的后代的定居点离印度河已经越来越远,他们居住在河流之间,这片地区位于现代城市德里的东部,是地处恒河流域北部和贾木纳河的支流之间的弯曲地带。从之后的一部神话《摩诃婆罗多》中可以看到早期的历史。在这部著作里,福身王(Santanu)疯狂地爱上了恒河女神并且与她成亲,这很可能反映的是当时雅利安人进入恒河地区的事情。

  对于雅利安人之前在恒河地区定居的种族,我们知之甚少。《梨俱吠陀》中提到了一个叫“达萨”(dasa)的部落,他们定居的城市原本重重设防,后来被入侵的雅利安人攻破,最终沦为雅利安人的奴隶。人们在解释哈拉帕文化时有时会提到达萨,但历史并非如此,因为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哈拉帕文化就已经灭亡了。如果“达休”(Dasyu)指的是恒河流域的原住民的话,那么重重设防的城市则与此种描述格格不入,因为这些原住民是以部落形式居住在村庄里的。

  历史很有可能是这样的:达萨指的是雅利安人入侵时曾经遇到的其他部落的人群,其中甚至包括之前迁徙到印度其他地区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不仅与达萨人交战,而且其各部落之间也在相互交战。雅利安人很可能还偶尔与达萨人通婚,因为达萨和达哈这两个很相似的名字都出现在传说中雅利安国王的名字当中。雅利安人与其他种族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雅利安人是个尚武的游牧民族,四处占领土地,有时不惜杀戮当地的居民。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间,富饶的恒河流域主要是热带雨林和沼泽地,植被茂密,充满神秘。在关于这片雨林最早的传说里,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里的人曾经奋起抵抗雅利安人的入侵。雅利安人最大的对手其实是热带雨林。征服这里需要砍伐树木,但他们不擅长于此。雨林中根深叶茂的树木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灌木丛中还潜伏着毒蛇和其他没见过的动物。

  然而,尚武的雅利安人没有停下脚步。起初,雅利安人主要用铁制造武器、刀片和箭镞,自此以后,他们发现铁也可以用于制造斧子和犁。我们在《萨塔帕莎婆罗门》(Satapatha Brahamana,诗歌集《梨俱吠陀》中的一篇散文性评论,这部诗集收录了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700年之间的诗歌)中可以看到这样的生动描述:火神阿耆尼向东传播火种,大火吞噬了很多森林。这描写的很可能就是用火铲除森林的情景。

  地图45-1 印度的雅利安人

  过了几百年,森林终于被烧成空地。在印度河流域的村庄、小城还有周围的土地上,人们以农业为生,而这样的生活也逐渐为之前丛林密布的土地上的人们所接受。

  之后就爆发了一场大战。这场战争波及的范围很广,北至恒河流域北部地区,东至印度河流域东部地区,南至喜马拉雅山脉,地理学家把这个地区称为印度河——恒河平原。

  尽管历史上关于这场战争细节的记载最终遗失,但后来有诗人在《摩诃婆罗多》中把这场战争称作一场伟大的战争——这就好比荷马把特洛伊战争称作不朽之战一样,荷马不仅记载了当时的史实,而且记载了他生活时代的风俗习惯和偏见。据《摩诃婆罗多》记载,这场战争起源于一场错综复杂的宗室内乱。俱卢国(Kuru)的国王奇武王死后无嗣,这意味着俱卢王一脉几近灭绝。奇武王死后,王室成员中只剩下太后、两位王后(膝下均无子女),还有奇武王的哥哥毗湿摩(Bhisma)。可毗湿摩很多年前就立下过一个可怕的誓言,发誓放弃王位继承权,而且发誓永不结婚。

  在这种困境下,太后为延续宗室血脉,做出了重大决定。她召见了一个名叫毗耶娑(Vyasa)的苦行僧,他是一位伟大而神秘的圣人,也被称为黑仙,“因为他肤色黝黑”。见到毗耶娑时,太后请他帮自己一个忙:让自己的两个儿媳受孕,这样她们就可以生出王室的后代。

  毗耶娑同意与王后发生关系(“如果她不介意我的身体,我的外表,我的装束,我的气味的话。”他轻描淡写地说道)。王后闭上眼睛顺从了这种安排,并且及时诞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持国(Dhritarashtra)。虽然她的儿子成为王位继承人,但是这位王子天生双目失明。

  太后一想到未来的国王双目失明就苦恼不已,于是又让毗耶娑与王妃发生关系,她也及时地诞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般度(Pandu)。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太后又让王后再一次去找毗耶娑,这样她就有可能再诞下一个儿子。但是王后想起了毗耶娑身上令人作呕的气味,于是让她的一个婢女替她前往。那个婢女有了身孕,生下了毗耶娑的第三个儿子,取名维度罗(Vidura)。

  现在王室有了三个同父异母的兄弟。这三兄弟全都是由他们的叔叔毗湿摩养大成人。毗湿摩一直独身生活,他教给这三兄弟为王之道。维度罗长大后成为三兄弟中最睿智的一个,也是最善待他人的一个;般度擅长箭术;而持国尽管双目失明,却强大无比,成为俱卢的王位继承人。

  这个神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印度俱卢国的转折时期:俱卢人之前主要过的是游牧生活,一群勇士共同守护着整个氏族的利益,而从那之后,俱卢人渐渐有了等级观念,氏族中的某一个人拥有世袭的权力,可以统治整个氏族。从兄弟三人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中可以看出,当时延续王室直系血脉的观念已经形成,但是这种观念还不成熟。王权体系形成,打破了之前游牧民族旧的血缘关系。就像苏美尔的伊塔那统治时期那样,子承父权还是新事物,还需要借助超自然的力量。下一章中对此会有所叙述。

  双目失明的老大持国娶了一个名为甘陀利的女人,她是北方犍陀罗国(Gandhara)的公主,不仅相貌美丽而且心地虔诚。她想要一百个儿子,以保自己丈夫的王室一族永远后继有人。于是她去恳求自己的岳父毗耶娑,毗耶娑则再一次施展自己的超自然力量,让她受孕并怀胎两年之久。甘陀利最终分娩时生出的并不是一个婴儿,而是一个肉团。毗耶娑把这个肉团劈成一百块,每一块都变成了一个婴儿。准确地说,甘陀利所有的儿子都是一样大的,但是公认的长子是难敌(Duryodhana),他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继承人。

  与此同时,老二般度也结婚了。比他的哥哥强的是,他娶了两个来自邻国的公主:贡蒂和玛德利。贡蒂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坚战(Yudhish)。由于甘陀利怀胎两年,坚战在甘陀利的肉团降生之前出世,因此坚战也有权成为王室最年长的继承人。

  然而不幸的是,般度曾经受到过一位脾气暴躁的圣人的诅咒,早已丧失了生育能力。这表明另有他人与般度的妻子幽会,而且是多次幽会,因为她之后又生下了两个儿子,般度的另一位妻子则生下一对双胞胎。

  换句话说,整个俱卢国没有一个继承人是名正言顺的。显然,俱卢的世袭王权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则是冲突。持国和般度都带着家人居住在王宫里。不久,在持国的一百个儿子(以长子难敌为首的“俱卢族”)和般度的五个儿子(以长子坚战为首的“般度族”)之间爆发了一场内战。

  他们所争夺的地盘以哈斯提纳普罗(Hastinapura,意为“象城”)为中心,这里是俱卢的首都,位于恒河上游。一开始俱卢族占据上风,并且占领了整个城市。据《摩诃婆罗多》记载,与此同时,般度的五个儿子娶了同一个女人(这种一妻多夫是很罕见的)——美丽的黑公主,她是般遮罗国的公主,这个国家地处印度东部。

  据说黑公主“皮肤黝黑,眼睛像莲花瓣一样”。根据这种描述,再加上其出身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判断出她是一位土著公主。因为毗耶娑据说也是皮肤黝黑,因此很难说肤色黝黑的般遮罗族与雅利安人就毫无关系。显然,几十年前雅利安人就开始与土著人通婚了。

  但是东部的部落居民可能更多是土著人,雅利安人的后代并不多。据雅利安人描述,居住在东部恒河流域的人所说的语言叫弥戾车(mleccha),是一种变异失真的语言。般遮罗族就是这些土著部落中的一个。俱卢族的兄弟们与其他雅利安部落结盟,般度兄弟几人则与当地人结成同盟。

  几年后,般度族在与般遮罗族结盟之后,就在因陀罗普罗斯陀(Indraprastha)建造了一座宫殿,宫殿就位于俱卢族所占据土地的东南边缘。他们还将大哥坚战拥立为王,这对于统治着哈斯提纳普罗的俱卢国王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这显然令俱卢族气恼万分,尤其是想到般度族所建造的辉煌宫殿(“这座宫殿到处都是金色的柱子,像月亮一样闪烁着光芒。大殿里有一个巨大的莲花池……宫殿里不仅有各种飞鸟,还有乌龟和各种鱼类”)。俱卢族的国王难敌去参观他这位表弟的宫殿,意在弄清对方的实力,却因为没有见过这样辉煌的宫殿而使自己十分难堪。他走进一个地面铺满镜子的房间时,以为地上都是水,于是把衣服拉到了腰部以上,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他又来到一个池塘边,以为那是玻璃铺设的地面,于是跌进了水里。《摩诃婆罗多》这样写道:“随从们全都嘲笑他。”他的几个兄弟也在嘲笑他,还有他们的叔叔毗湿摩,以及“所有其他人……而难敌则无法原谅人们对他的嘲笑”。

  但是,这些表兄弟之间并没有公开宣战,难敌决定应对这一微妙的挑战:他请般度的几个兄弟来参观自己的宫殿,然后请他们一起玩掷骰子的游戏。坚战同意代表他的几个兄弟掷骰子,他先是输掉了自己的珠宝,又输掉了自己的财富,接着输掉了自己的军队,还输掉了他的王后黑公主。最后,他赌上了自己的土地,同意一旦自己输掉,他和他的兄弟们就离开因陀罗普罗斯陀,流放12年。

  从《梨俱吠陀》中的一段诗中可以看出(“赌徒遗弃的妻子在悲泣!背债、恐惧、缺钱,他整夜在徘徊……”),1000多年前印度人热衷于赌博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这一次,热衷于赌博让坚战失去了王冠。人背运时喝凉水都塞牙,坚战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尽管他的兄弟们很不情愿,但还是和他一起被流放,难敌和他的兄弟们则接管了般度族的宫殿和土地。

  他们被流放到东部的森林里,那里是一片神秘的蛮夷之地。但是在流放的十二年里,般度兄弟的战斗力变得更加强大。据说他们的新弓箭是牢不可破的,因为他们受到上天的庇护;那些弓箭很可能是用一种新木材做成的,而这种木材是之前的印度人所不知道的。

  在第十三年,般度兄弟从流放的森林里返回,可是难敌拒绝把宫殿和土地归还给他们。表兄弟间终于起了冲突,婆罗多战争(Bharata War)爆发了。

  般度兄弟与各亲戚和当地部落结盟,包括般遮罗族;而俱卢族兄弟的结盟则更胜一筹,他们以忠于王权为名劝服那些摇摆不定的叔父们,还有那些对效忠于谁举棋不定的将领们。这使俱卢族的军队在人数略占优势(俱卢族的军队有11支大军,而般度族的军队有7支大军)。按照传统意义上一支大军的规模来计算,俱卢族的军队拥有大概24万驾战车、24万头战象、70万名骑兵,还有超过100万名步兵。而般度族的军队拥有15.3万驾战车、15.3万头战象、46万名骑兵,还有75万名左右的步兵。这些数字未必是准确的,但是当时两军相遇时肯定发生了大规模冲突。

  《摩诃婆罗多》的叙事风格与荷马所写的特洛伊战争很相似,其战争场景显然更多的是后世程式化的描述,而不是当时的真实面貌。据《摩诃婆罗多》描述,这场战争遵循了一系列公平竞争的规则:不能多人对战一人;单打独斗时双方必须手持同样的武器;不能屠杀带伤者或是昏迷不醒者;不能从背后偷袭;所有的武器在使用时必须遵循具体的使用规则。

  这些高尚的规则让这场战争看起来十分文明,而这样的规则却是几百年后的人们杜撰出来的。《摩诃婆罗多》中最著名的部分当属《薄伽梵歌》,又名《神之歌》,这部分主要是围绕战争时的困境展开的,这样的困境对于神来说却不值一提。在《薄伽梵歌》里,黑天(Krishna)伪装成般度族王子阿周那(Arjuna,阿周那排行老二,以力大无穷著称)的战车御者,帮助阿周那摆脱了一个道义上两难的困境。在这场表兄弟间的内战中,既然有这么多亲戚站在一起反对他,他是应该战斗还是应该让对方杀死自己才更符合正义?

  但是这场战争是各部落之间的战争,不久之前他们还都是游牧民族。尽管《摩诃婆罗多》通过战士之口讲出了诸多道义方面的考虑,可我们还是多少能看到战争残酷无情的一面。般度兄弟和俱卢兄弟的叔叔毗湿摩站在了俱卢族一方;般度兄弟中的怖军杀死了俱卢族的王子难降,而此人与他正是表兄弟。怖军在战场上饮下了难降的血,并且边跳胜利之舞边像动物一样嚎叫。

  般度兄弟与原住民结盟,最终赢得了这场大战的胜利,但是代价十分惨重。就在俱卢族投降之前,般度族的士兵几乎全部惨遭屠杀。

  《摩诃婆罗多》也为这场血腥的战争感到悲痛。在这个故事的最后,般度族的王子坚战跳入神圣的恒河水中,河水洗去了他的肉身,然后他就转世升天了。故事这样写道:“那次沐浴之后,他洗去了他身上所有的仇恨和悲痛。”他看到自己的亲兄弟和表兄弟也在天国,于是也帮他们洗去了仇恨。于是般度兄弟和俱卢兄弟就留在了天国,“从凡人的愤怒中解脱出来化身为神”,他们相依相伴,没有任何冲突,生活在这个没有王位之争的世界里。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