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27 东哥特

  457年至493年间,伊苏里亚人登上了东罗马帝国的皇位,东哥特人掌控着意大利,而本笃会修士势头减弱。

  457年,东罗马帝国皇帝马尔西安去世,享年61岁。他的妻子普尔喀丽娅早在4年前就去世了。自379年便在君士坦丁堡建立统治的狄奥多西(Theodosian)王朝至此结束了。

  因为没有正统血脉的继承人,军队对于下一任皇帝的人选拥有最大的发言权。军队的指挥官通常是头号候选人,但在457年,军权却掌握在拥有蛮族血统的阿斯帕尔(Aspar)手中。他是阿兰人(他们曾生活在黑海东部,但早在几十年前就被匈人从他们自己的土地上驱逐出去了)。东罗马帝国仍自称为罗马帝国,对蛮族血统坚持抱有怀疑态度:正如汪达尔人斯提里科与西哥特人里西梅尔不可能成为西罗马帝国的皇帝一样,阿斯帕尔也不可能成为东罗马帝国的皇帝。

  因此,阿斯帕尔选定色雷斯人利奥做他的代言人。此人50岁左右,性情随和,是阿斯帕尔的管家。利奥由君士坦丁堡牧首加冕称帝——这是牧首第一次在东罗马帝国行使教皇般的职权。

  然而,色雷斯人利奥一登基,就证明他绝不可能受人操纵。阿斯帕尔在军队中享有盛望;为了削弱其作为将领的影响力,利奥一世与小亚细亚南部、生活在山中的伊苏里亚人(Isaurians)缔结了一系列新的同盟条约。伊苏里亚人已受罗马帝国统治500年之久,但他们仍然保留了好战和行动自由的特点。他们生活在托罗斯山脉的山坡上,几乎是独立处理本族事务的。他们拥有蛮族人的优点——在战争中善用技巧,拥有自主意志;但没有蛮族人的缺点——并入罗马帝国数个世纪的他们,毫无疑问已经罗马化了。

  利奥一世没有儿子(这也是阿斯帕尔挑选他做皇帝的另外一个原因),他把女儿阿里阿德涅(Ariadne)嫁给了伊苏里亚人的首领芝诺(Zeno)。在伊苏里亚人的帮助下,利奥一世指控阿斯帕尔叛国,并于471年处决了他。

  3年后,这位高龄皇帝因痢疾去世。随后,他女儿年仅6岁的儿子即位,即利奥二世(Leo II)。利奥二世的父亲,即伊苏里亚人的勇士芝诺,担任其摄政。这个孩子在位10个月,其间同意加冕他的父亲为共治皇帝,此后就夭折了。伊苏里亚人便登上了东罗马帝国的皇位。

  这便是伊苏里亚人混乱的崛起之路,还在君士坦丁堡引起了短暂的骚动。利奥一世的内弟设法起兵反抗芝诺,将他驱逐出城。之后,利奥一世的内弟巴西利斯库斯(Basiliscus)加冕称帝。然而,巴西利斯库斯实行沉重的税收政策,导致他民心尽失。与此同时,芝诺已经返回故乡,组建了自己的伊苏里亚军队,并于18个月后,率领这支军队打回君士坦丁堡。贫苦的民众如释重负,欢迎他的到来。巴西利斯库斯放弃皇位,逃至附近的一处教堂。站在教堂外面的芝诺为了让巴西利斯库斯现身,许诺不杀篡位者。但在巴西利斯库斯出现之后,芝诺就把他关在一个干燥的蓄水池内,让他活活饿死。

  476年,芝诺成功复位,他在东部关注着西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日耳曼将领奥多瓦卡刚刚废黜了年幼的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如今他就是意大利的国王。他用武力夺取了拉韦纳。约旦尼斯称,他最初的策略是“激发他本人在罗马人中的震慑力”。但问题是,对于领土日渐扩张的意大利,他通过震慑实现的统治能够维持多久?为了巩固权力,奥多瓦卡派人向芝诺传达他的新策略:如果芝诺承认自己是意大利的合法统治者,那么他也会相应地承认芝诺是罗马的最高统治者,意大利也会臣服于东罗马帝国。

  芝诺接受了他的提议,授予奥多瓦卡意大利元老(不是国王)的称号。这是名义上的再度统一:在伊苏里亚人芝诺的统治下,罗马帝国在短时间内再次合二为一。但奥多瓦卡已经取得了合法统治权,这使得他对意大利罗马人的统治变得更加容易。他继续无视芝诺的地位,行事随心所欲。477年,他征服了之前由汪达尔人控制的西西里岛。伟大的汪达尔国王盖塞里克刚刚过世,失去他领导的汪达尔王国便步入衰落。奥多瓦卡像独立统治的国王一般,与西哥特人[此时西哥特王国的统治区域从卢瓦尔河(Loire)一直延伸到伊比利亚]和法兰克人签订条约。488年,芝诺对奥多瓦卡日益膨胀的野心感到十分担忧。

  芝诺还有另外一个关于西罗马帝国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支由东哥特人组成的联盟正从西面的土地向东进军,而且是朝着君士坦丁堡的方向。他们由一位名叫狄奥多里克(Theoderic)的士兵领导,此人是哥特人首领的儿子。东罗马帝国为确保他的父亲无越轨行为,要求他作为质子,到君士坦丁堡生活了8年。18岁那年,他回到他的族人那里,随后成为他们的首领——这意味着他有责任为族人开疆拓土。东哥特王国地少人多,族人食不果腹。

  478年至488年间,狄奥多里克统治下的东哥特人稳步朝着君士坦丁堡进军,途中他们还索要粮食、抢夺领地。486年,狄奥多里克威胁要围攻君士坦丁堡。芝诺试图安抚他,授予他大元帅的称号,还将达契亚和默西亚(Moesia)地区的土地赐给他,甚至付给他一笔可观的赔偿金。但这些对策都没能彻底满足东哥特人。

  芝诺决定同时解决两个难题。他提出,只要狄奥多里克向西进军,驱逐奥多瓦卡,他就承认狄奥多里克是意大利的国王,并把该半岛划给他。关于是谁先想到这个计划,是狄奥多里克还是芝诺,人们意见不一。但无论是谁,狄奥多里克都对此感到满意。他一路向西,率领这支由不同民族的勇士所构成的队伍前进:其中有东哥特人、零散的匈人、对意大利不满的罗马人,以及其他流离失所的日耳曼人。高卢作家恩诺迪乌斯(Ennodius)当时还是小孩,后来他在书中写道,“全世界”都追随狄奥多里克进攻意大利——几乎多达10万人,以谋求建立一个国家。

  地图27-1 奥多瓦卡的王国

  当他们行军至意大利北部时,奥多瓦卡曾试图反抗。他把军队集中到维罗纳平原来抵挡入侵者,但狄奥多里克“以摧枯拉朽之势”冲破防线,向拉韦纳发起猛攻。

  意大利的战争持续了三年。约旦尼斯称,这三年,奥多瓦卡大部分时间都退守在拉韦纳:“他常趁夜色袭扰哥特军队,”他写道,“率领部下反复出击……因而抵挡了一阵子。”拉韦纳日渐破败,饥荒肆虐。最终,491年,奥多瓦卡提出了妥协:如果狄奥多里克解除对他们的封锁,他将签署协议,与他共治意大利。

  狄奥多里克发现围攻的效果不佳。奥多瓦卡可以凭借水路补给城市所需,但狄奥多里克没有海军舰队,根本无法阻止他。最终,狄奥多里克同意了这一折中方案。然而,他在493年杀死了他的共治者奥多瓦卡,结束了联合统治。时人瓦伦西安努斯(Valensianus)记载道,东哥特国王“用自己的双手”将共治者砍成两半,“还夸口称自己的怀疑最终得到证实——奥多瓦卡是没有脊梁骨的”。

  与奥多瓦卡不同,狄奥多里克很有骨气。他对跻身“罗马贵族”不感兴趣,对君士坦丁堡的态度是口惠而实不至。如今,他是狄奥多里克大帝,是意大利国王。作为国王,他没有义务臣服于东罗马帝国皇帝。

  他的第一批举措之一就是宣布,只有支持他接管意大利的罗马人仍旧可以自称为罗马公民,其余人都被剥夺了公民权。罗马公民权曾是可以引以为傲的荣誉,现在却直接与支持狄奥多里克大帝挂钩。

  在狄奥多里克的统治下,一度称雄世界的罗马威望渐失。狄奥多里克只在公元500年访问过罗马一次,此后再也不屑过去。元老院仍设在罗马,但运用法律的权力却在国王手中。最终,元老院认可了他的统治。

  罗马文化影响了哥特人的习俗:越来越多的哥特人讲拉丁语,起罗马名字,同罗马妇女结婚,以及修建罗马式庄园。虽然罗马人在狄奥多里克政府中担任多个官职,但高层军事职位几乎全部由哥特人掌控。男孩们被送往罗马,学习语法和修辞,但哥特人统治下的拉韦纳才是王国的权力中心。

  526年,狄奥多里克去世。此后,两族之间的冲突急剧凸显。狄奥多里克的继承人是他10岁的儿子阿塔拉里克(Athalaric)。阿塔拉里克成了母亲阿玛拉逊莎(Amalasuntha,阿塔拉里克的摄政者)与那些想要暗中控制王国的东哥特贵族之间权力斗争的棋子。阿玛拉逊莎想送儿子到罗马上学,接受“罗马王子”式的教育。哥特人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罗马的教育会让他变得懦弱。普洛科皮乌斯写道:“他们说,文学是十分缺乏男子气概的东西,而老先生说教的方式大多会导致懦弱和顺从的性格。因此,想要展示魄力的人……应当摆脱教师带来的胆怯,转而习武。”显然,尽管狄奥多里克本人在他的帝国里小心翼翼地维持着罗马人和哥特人的平等地位,但他还是对罗马教育的价值产生了疑虑。哥特人称,他“绝不允许任何哥特人送子女上学,因为他曾说过,一旦他们对鞭打产生恐惧,就永远无法消除对刀枪的厌恶”。在罗马,文学教育无疑不再像以前一样,被当作通往权力和影响力的捷径。在旧都读书的年轻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变得越发放纵和散漫。

  努西亚的本笃(Benedict of Nursia)是去罗马求学的年轻人之一,他是罗马贵族的儿子。同奥古斯丁一样,即便有失身份,他还是涉猎了他能接触到的各种消遣活动。但最终他对罗马的喧嚣与淫乱忍无可忍,便放弃了学业(无论如何,他并未有所收获),离开了这座城市。

  格列高利一世为我们提供了仅存的早期关于本笃生平的叙述。据称,本笃隐居在罗马以东约64千米处的亚平宁山脉的洞穴里,那里靠近如今的苏比亚科(Subiaco)城。他在偶然间听闻基督教的教义,受到了感化。此后,他虔诚地投身于隐修生活,在独居中寻求对上帝恩典的理解。有关荒野隐士的消息传播开来。几年后,附近修道院的修士请他前来管理他们的团体,因为他们的院长刚刚过世。

  本笃同意了。他经历过罗马的混乱生活,也进行过独处的冥想,这些都使他对团体生活产生了一种愿景——有序、安静、高效。“现在由他掌管修道院,”格列高利一世称,“他要求修士应当遵循规律的生活,这样一来,无论如何都没有人能够像以前那样,用不正当的行为逃避与上帝的对话。”有些修士不习惯如此严格的监督,便决定在他的酒里下毒。但本笃听到了风声,回到了自己的洞穴。在那里,他向来看望他的牧羊人传授教义。其中的一些人受到感化,过上了修士的生活。

  约529年,他带领他们登上了卡西诺(Cassino)镇附近的一座山峰。山顶原有一座阿波罗的古庙,已经成了一片破败的废墟。本笃和他的修士们将其烧毁,并开始在原址上建造属于自己的修道院。

  在卡西诺山修道院内,本笃制定了他的团体所要遵循的规定:圣本笃会规(Rule of St. Benedict)。该会规成为脱离了政治斗争的国度的法律,它尝试将基督教的宗教活动恢复至和印度与中国僧人类似的境界。“我们渴望居住在天国的圣所之中,”本笃写道,“倘我们履行这种义务,我们便是天国的嗣子。”

  他列出的义务有:救济穷人、给衣不蔽体的人穿衣、探望病人、埋葬死者、为了爱戴基督可以舍弃一切。在日常生活中,沉默远胜于发言,因为言语往往会导致罪恶;修士在夜间应当定时起身吟唱圣歌,因而他们都和衣而睡,随时准备做礼拜、行善事;在做出影响整个团体的决定时,院长要征求修士的意见,但最终的决策由院长敲定;应“从根源上杜绝修道院内个人所有制的恶习”,因此,修士们一无所有,甚至没有书籍和纸笔;每人每天要在规定时间内从事劳作;任何执意违反会规的修士将被禁止在团体内用餐和祈祷,直到悔改为止。格列高利一世称,“预言之灵”(spirit of prophecy)使得本笃能够得知修士在何时违反了会规,即便他们当时不在修道院中;他们返回之后,他就会告诉他们所犯的错误。他们进行了忏悔,并且“不敢再在院外擅自做出任何类似的越轨行为,因为他们如今认识到,本笃在精神上与他们同在”。

  作为卡西诺修道院的第一任院长,本笃正是意大利所缺少的统治者:献身于高出自身意志的神的感召,制定适用于所有人的法律并绝对公正有序地执行,还简明扼要地指出了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本笃会的生活方式让修士们团结在一起,赋予了他们对自己的团体的认同感。首先,这种生活方式要有序。会规在结尾指出:“不管你是谁,凡愿意急奔天乡者,请你仗赖基督的助佑,先实践这本入门的小规则;然后再在天主的护佑之下,才能抵达我们上面所说的圣学及德行的巅峰。”在罗马,学问和美德曾受到过推崇,但如今毫无用处。只有在本笃会修道院锻炼心智、约束精神,才能够获得巨大的回报。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