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创造历史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9 创造历史
646年至714年,日本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发布了律法,书写了一段传奇的历史。
每个中世纪国家的国内政治几乎都是由军队如潮汐般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和撤退塑造的,只有日本是个例外。日本人生活在大小不一的岛屿上,西边是大海,东边更是广袤无际的大洋,天皇就在这里实行统治,他们的权力边界有些模糊,很少需要使用武力征服,其注意力专注于国内。
虽然唐朝的军舰从未在大和民族统治者的港口停泊,大唐还是侵入了这个国家,这是一种缓慢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思想渗透。
645年,皇极天皇因一场宫廷政变退位,由其同母弟孝德天皇继位,其子中大兄皇子为皇太子,主持朝政。654年孝德天皇去世,皇极天皇再次即位,改号齐明天皇。齐明天皇第二次即位之后,于661年过世,将天皇皇位留给了她的儿子。中大兄皇子最终站上了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他有一个长期的盟友名叫中臣镰足,是他的左膀右臂。但母亲去世后有7年的时间,中大兄皇子一直以皇太子的名义称制摄政。直到668年,他才最终正式即位,称天智天皇。那年他42岁。他花了23年的时间等待因刺杀苏我氏而沾满双手的鲜血褪色,之后才敢拿起权杖。
天智天皇正式即位之后不久,为了犒劳中臣镰足对他终生的忠诚,赐予他一个新的姓氏:藤原氏。他用这个办法让自己的朋友成为一个新氏族的族长、一个新家族的创始人。后来藤原氏的权势稳步增长,最后其影响比元气大伤的苏我氏更大。
中大兄皇子试图参与外国政治,他试图帮助百济国王夺回王位,但结果是灾难性的:唐朝和新罗结成联盟,日军惨败。这次尝试失败之后,大和民族更加一心关注国内事务了。当时大和民族还是由一系列关联松散的氏族构成,各氏族首领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权威。而天智天皇身为皇太子的时候,就在中臣镰足的帮助下,拟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尝试着将其付诸实施,目的是改变国家统治现状,将原本由一系列氏族部落相连而成的、由维护自身权威的氏族首领统治的国家统一起来,建立一个没有纷争、由一名君主单独统治的君主国。早在646年,中大皇子就开始主持改革,颁布了著名的《改新之诏》,这标志着“大化改新”的开始。诏令宣布大和民族的所有领地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由天皇代表人民进行统治。私有财产与世袭的家族权利全部被废除。旧的所有权体系也同样被废除。第一条改革诏令这样宣布:“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以前的氏族首领和村长们不再拥有自己的土地和贵族头衔,而是被授权管理土地,这些土地现在都由大和统治者所有。他们也不再拥有贵族头衔,而是将在新成立的官僚机构中被授予各种不同级别的官职。
《改新之诏》的内容不是大和民族发明的,而是从中国远渡重洋传来的。中大兄皇子向唐朝派出了许多学者和僧侣,让他们去学习中国皇权的悠久历史,研究唐朝政府的结构,然后将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带回日本来。《改新之诏》试图创造的新世界模仿的是古代中国所设想的世界:一组同心圆,皇帝位于核心,其权力无所不包,外围边缘处则是皇帝的代理人,替他行使这些权力。《改新之诏》中有的字句完全就是中大兄皇子派出的遣唐使从他们带回来的中国史书中逐字逐句照搬过来的。无论定都洛阳还是长安,几百年来的改朝换代并没有什么不同。中国皇帝总是声称自己传承的是有史以来即已存在的源远流长的皇权传统,大和民族也渴望加入这个古老的源流。
原来的中大兄皇子如今已成为天智天皇,他决心要建立一个朝廷,在这个朝廷里,他要像中国的皇帝一样,不仅仅担任战争领袖和最高将领(这种位置很容易受到战争胜败的影响),而是要成为整个文化的代表、文明的领袖、宇宙秩序的守护者。历史学家琼·皮戈特(Joan Piggott)借用孔子的话,将这种体制称为“北极星君主制”(polestar monarchy)。孔子在《论语》中说,君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说君主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天智天皇努力要成为日本文化的校准点,因此他将历史学家和诗人带到自己的朝廷上,创办了一所太学。他带着朝廷上下阅读中国经典,这些是660年由一名行脚僧带到日本的。天智天皇带领朝廷效法中国的礼仪,认为这样就可以将天国的秩序带到人间,让尘世和平安宁。
根据他的传记作者的描写,天智天皇还下令让大臣们收集日本法律,编纂内容不同于《改新之诏》的成文法。日本当时列国分立,很久以来一直没有一套统一的成文法典,天皇的统治在许多方面都是名义上的,并不亲力亲为。不过,因为日本与中国唐朝和统一新罗的接触,也因为天智天皇认为天皇的权力应该更大一点,编制成文法的时候到了。
不过这套法典似乎从来也没有完成过。因为天智天皇仅仅正式统治了3年就一病不起,编制的法典无论已经完成了多少,都因此停滞下来。在最后的日子里,疾病给天智天皇带来无法缓解的痛苦。最后,死亡终于抵消了他刺杀苏我入鹿的罪过。
天智天皇的孙子文武天皇于697年继位,时年14岁,还是个孩子。他继续进行天智天皇已经开始的任务,并于701年颁布了日本存世的第一套法律。这就是《大宝律令》,其中包括天智天皇时已开始的立法。它勾画出一个治理得十分严格的国家,其权力布局是精心规划的一系列官僚机构,每个机构的分支都有自己的一套等级和官职设置。
这套律令结构完美,设想出的世界就如同《改新之诏》中所规划的权力同心圆一样秩序井然。但尽管几代天皇都热切地学习唐朝,这些律令却仍然更多地存在于纸面上,而不是现实中。唐朝的模板已经在日本列岛奠定了基础,但在表面上的模板之下,国内大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是继续着以前的做法。氏族的首领所拥有的可能是官衔,而不是贵族头衔,但他们仍然行使同样的权力;土地可能名义上属于天皇所有,但在上面经营、分配、耕种和规划的,都还是改新以前土地的旧主人。
文武天皇颁布律令之后没过多久就过世了,终年24岁,皇位由他的母亲继承。她就是元明天皇,天智天皇的女儿,是数十年来第四个坐上天皇宝座的女人——有如此多的女性统治者,这在中世纪世界的其他地方几乎都是不可想象的。这是因为,天皇就像一座古老金字塔的塔尖一样,可以接触到上苍,并将其与位于塔基的老百姓们联系起来。至于占据金字塔塔尖位置的究竟是男人还是女人,这相对来说并不重要。而在中国唐代的文化中,贸易路线和食物供应都在皇帝的职权范围内,女人只有在行政和管理方面具备异乎寻常的才华,才能令朝堂臣服,让朝臣们认为她值得效忠。尽管元明天皇的朝廷采纳了唐朝所有的习俗,但她毕竟不是唐朝的君主,所以不管她是男是女,都可以充当人民的北极星。
在元明天皇统治第四年的时候,她正式宣布迁都奈良。原本文武天皇就打算迁都到这个城市来,但该计划因为他的去世而中断了。迄今为止,大和统治者的都城一直都不固定,每个统治者都宣称自己的住所是政府新的中心。但元明天皇的新都是一个创举。当时该城名为平城,意思是“和平之城”,后来当了70多年(日本的“奈良时代”)的都城。她还有些新的计划,要将该城扩建并进行美化,这些计划(很自然地)是以唐朝的都城长安为范本制定出来的,因为长安的辉煌给那些到访过这座都城的日本人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过去,天皇的居所一直是小事一桩,因为天皇所代表的是上天的权力,而不是世俗的权力。世俗的权力没有必要体现在具体的地方,没道理必须建造石质的元老院、宫廷,甚至是皇座来将天皇的统治与尘世联系起来。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她一直留在奈良进行统治,天皇与政治体制之间的联系变得稍微频繁了一些。天皇这颗北极星将不只是发光照亮,她还会伸出爱管闲事的双手,干预尘世的事宜。
地图9-1 奈良时代的朝鲜与日本
与此同时,这颗北极星也变得越来越神圣。元明天皇于715年退位,传位于女儿元正天皇。而在其在位的9年期间,元正天皇主持颁布了《养老律令》。这套律令表达了一种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想法:天皇不仅能够接触天上的神祇,而且她本人就如同女神一般。北极星不是传递天上的光明,它自己就是光的来源。
在下一任天皇、元正天皇的弟弟圣武天皇在位期间,日本皇室特权结构虽仍根基不稳,但已初具体系,而且在其表面之下,又精心打造了一层新的基础。作为一名大和君王,圣武天皇的统治“空前显赫”,他的手下有一个苦心经营的朝廷,大小官员人满为患,皇权的各种排场应有尽有。他也将天皇的历史追溯到古老的过去。在他登基之前,关于日本君权的两部神话历史——《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已经编写完成。
根据这些记载,第一任天皇是海神之女丰玉姬的儿子、天照大神的玄孙。这个男孩就是神武天皇,他的血管里流淌着大海和天空的血液,因此成为领袖,统治人民。后来他长大成人,做了父亲。一天,他将儿子们召集到一起,给他们布置任务。他告诉儿子们说,很久以前,世界上到处都是一片荒凉,到处都是黑暗、混乱和沮丧。但随后,众神给了人类一个礼物——皇室的领导。在天皇的统治之下,黑暗和混乱让位给美好和秩序,土地也变得肥沃,世间充满光明,庄稼长势喜人,日日夜夜都平静安宁。“而辽遥之地,犹未沾于王泽。”他告诉他们。“遂使邑有君,村有长,各自分疆,用相凌跞……彼地必当足以恢弘大业,光宅天下,盖六合之中心乎。厥飞降者,谓是饶速日欤。何不就而都之乎?”他们果然做到了,打着君权神授的旗号一路高歌猛进,消除了混乱和黑暗。
那时,为日本君权奠定一个神话基础已是势在必行,即使这个神话基础必须有一部分是无中生有也在所不惜。日本君权的历史缔造出一段充满正义战争和君权神授的过去,这段过去为现在和未来精心奠定了基础。它重写了日本大和民族的历史,将日本变成一个建立在英雄主义、丰功伟绩和神灵恩宠基础上的国家。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