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爱尔兰高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25 爱尔兰高王
451年至470年间,爱尔兰归乌伊尼尔统治,帕特里克将基督教传到岛上,沃蒂根邀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来到不列颠。
经过高卢战场,穿过伊比利亚日益壮大的西哥特人家园前的河流,在远离西罗马帝国统治的区域,不列颠各岛开始形成统一的身份认同感。
爱尔兰岛西部从未被罗马军队占领,也未同罗马的道路联结在一起,它正迂回地向着独立国家的方向前进。同罗马帝国周围的民族一样,爱尔兰民族由部落与氏族组成,每个部落均拥有一定的自治权,由军阀及其家族领导。但即便没有被罗马征服,爱尔兰部落也未能摆脱罗马的影响。451年,爱尔兰最强大的部落是芬尼(Venii或Feni),而芬尼最强大的氏族则是坎拉契特(Connachta)。坎拉契特家族的领袖名叫奈尔(Niall),其母为罗马人;其父名叫伊奥恰(Eochaidh),在突袭不列颠尼亚时俘虏了一个罗马女孩,后娶她作妾。
奈尔是家里的小儿子,他在父亲去世后成为氏族的领导者。爱尔兰古代的史书大多数写于事件发生数个世纪之后。它们将奈尔的英勇事迹编织成神话,而且其中融合了其他爱尔兰国王的功绩,令人难以准确筛选出奈尔的部分。
但是,其中一个故事却暗示了一条极为血腥的崛起之路。根据《伊奥恰·马梅德伦子嗣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he Sons of Eochaid Mugmedon)记载,伊奥恰派奈尔和他的四位兄长(与奈尔不同,四位兄长皆为他父亲的正妻所生)去探险,以决定谁来继承王位。旅途中,几个人口渴难耐,四处寻找水源。他们发现了一口井,但是被一个可怕的女巫看管着:
她从头到脚,从关节到四肢,都是煤炭一样的黑色。她的头顶长满了又粗又硬的灰色长发,如同野马尾巴上的长毛一般。她口中的绿色牙齿宛如镰刀,一直延伸到耳边,能将粗壮的橡树枝条咬断。她长着烟灰色的眼睛,鼻子又歪又塌。她的腰上血管凸出,满是病变了的脓包。她的胫骨扭曲歪斜。她的脚踝很粗,肩胛骨很宽,膝盖很大。她的指甲都是绿色的。 注释标题 Tom Peete Cross and Clark Harris Slover, eds., Ancient Irish Tales (1936), p. 510.
女巫要求五兄弟用性爱换取接近这口井的机会。四位兄长拒绝了。只有奈尔热切地扑到她身上,准备借此机会换些水喝。女巫立刻变成了一位身着王家紫色斗篷的美丽少女。“我是爱尔兰女王,”她告诉他,“正如你所见,起初我让人作呕,野蛮凶残,令人毛骨悚然,但最后我变得美丽动人。君权亦是如此:若没有战争和冲突,难以获得君权;但对于每个人来说,最后的结局都是美好的。”
在童话中,奈尔的兄长随后自愿尊他为家族领袖。然而在奈尔崛起的过程中,先是掌管氏族大权,随后又统治芬尼部落,毫无疑问,肯定伴随着暴力、强占和流血,野蛮凶残,令人毛骨悚然。他只有一手握王冠,一手持宝剑,才可以拥有合法的王权。
在奈尔统治的几十年里,他将自己的权力由率领芬尼部落的权力扩展为领导爱尔兰领主及其他部落的权力——高王。奈尔是爱尔兰史上率先行使高王权力的领袖之一。因从周围的九个部落中救出人质,他赢得了绰号“营救九个人质的奈尔”,这使得这些人质的首领对他忠心耿耿。在他的统治下,爱尔兰一定程度上统一了起来。随后,他对高卢及不列颠的沿海地区发动了袭击。
在其中一次袭击中,他俘获了一名罗马化的布立吞人,名叫帕特里西乌斯(Patricius),并把他作为奴隶他带回爱尔兰。为奴6年后,帕特里西乌斯偷乘爱尔兰突击船,趁船停靠之际,逃至高卢。在那里,他皈依了基督教。他感觉有人召唤他回到曾经为奴的地方,教导爱尔兰人信奉基督教。
这是我们从帕特里西乌斯所作的《忏悔录》(Confession)中得知的。当他回到高王宫廷时,奈尔已经战死沙场(在不列颠或高卢),奈尔的儿子们正因王位而相争。尽管家族内部冲突不断,但帕特里西乌斯仍致力于传播基督教。此举大获成功,爱尔兰人信奉基督教的时间远早于东部的不列颠岛。后来,基督教史学家将他称为爱尔兰的使徒圣帕特里克(Saint Patrick),认为是他将蛇逐出了爱尔兰。
事实上,自冰期结束以来,爱尔兰就没有蛇。[英国教会史学家比德(Bede)写道:“在这里找不到爬行动物,因为尽管蛇通常会被海船从不列颠带来,但只要船只靠岸,蛇就会受空气中气味的影响,迅速死亡。”]但对于基督徒作家而言,蛇不仅仅是蛇:撒旦曾在伊甸园中化身为一条蛇,蛇(在爱尔兰本土的德鲁伊信仰中是受崇敬的)象征着黑暗势力,反对基督的福音。新的信仰渐渐取代了旧的信仰。
地图25-1 爱尔兰和不列颠
到帕特里西乌斯去世时,即493年前的某个时候,奈尔的三个儿子控制了爱尔兰北半边的三个王国:塔拉(Tara)古城的所在地米斯(Midhe)、乌勒斯(Ulaidh)和其氏族最早的定居地坎拉契特。他们的后代以乌伊尼尔王朝(Ui Neill dynasty)之名统治了600多年,其影响力远远超越了中世纪。奈尔独特的Y染色体在世界各地的300万人之中被发现。他的子嗣及其繁衍能力强的后代生养了许多孩子,每12个爱尔兰人中就有1个(在爱尔兰,每5个人中就有1个属于原来的坎拉契特血统)声称奈尔是自己的祖先。
尽管有优势,但乌伊尼尔王朝并未征服整个岛屿。欧厄纳赫(Eoghanach)氏族仍统治着爱尔兰的西南部,阻碍芬尼势力的扩张。而东南部的土地由伦斯特(Leinster)部落掌控。但由于遭到奈尔后代的不断攻击,伦斯特部落中的一些人离开了,后在不列颠沿岸,即后来的威尔士(Wales),定居下来。他们去那里是为了逃离爱尔兰高王的统治,但却与不列颠高王发生了正面冲突。
据说,这位高王名叫沃蒂根(Vortigern)。约450年,他在执行保卫不列颠免受外敌入侵的艰巨任务时,决定将岛屿据为己有。自410年君士坦丁三世离开此地,不列颠一定程度上已被罗马人抛弃。现在,它的大部分地区被本地军阀所盘踞——大多数是罗马化的凯尔特人或凯尔特化的罗马人——此外还有少数获罗马批准的撒克逊沿海聚居地。在乌伊尼尔王朝的统治下,爱尔兰的斯科蒂海盗发动的袭击愈加凶猛:借用6世纪史学家吉尔达斯(Gildas)的生动描述,来自爱尔兰的突袭者从他们的船上涌出来,“如同艳阳高照,天气转暖时,成群的黑色蠕虫从石缝中爬出一般”。与此同时,北部的皮克特人穿过哈德良长城,发动了更为猛烈的攻击,他们要将北方据为己有。
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不列颠众领主以及部落首领聚集起来,召开会议,推选北部君主沃蒂根做他们的统帅。沃蒂根派首领之一,不列颠军阀坎爱达(Cunedda),前去将伦斯特人逐出新领地。坎爱达同他的八个儿子及其将士服从命令,并在征服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王国格温内思(Gwynedd)。
沃蒂根还给罗马的大元帅埃提乌斯写信,请求他帮助自己对抗皮克特人。然而,埃提乌斯没有给他回信。
无奈之下,沃蒂根建议,余下的不列颠战士应改善与撒克逊盟友的关系;不列颠应允许更多的撒克逊人在南部[尤其是东南沿海的埃塞克斯(Essex)和肯特(Kent)]定居,作为对帮助他们抗击皮克特人和爱尔兰人的战士的嘉奖,以此招徕更多的战士。其他首领对此表示赞同。因此,沃蒂根不仅把消息告知了远在北海沿岸,现丹麦以西的撒克逊人,也告知了盟友盎格鲁人——他们生活在撒克逊人的东北部,现德国与丹麦的分界线上。这一做法实属无奈之举,但却令后世的史学家对他深恶痛绝。“他们是在谋划如何掠夺我们的土地,”吉尔达斯愤愤不平地写道,“撒克逊人(不要再提他们的名字!)凶狠残暴,人神共愤,他们在进入不列颠之后,就像进入羊圈的狼一样,将北方那群人打退……他们是多么愚昧!这是多么不计后果、愚蠢至极的决定!”
起初,这种做法看似有效。盎格鲁人与撒克逊人接受了邀请,并于455年左右横渡大海,加入不列颠人抗击皮克特人的战斗之中。“他们对抗从北部进攻的敌人,”比德写道,“最终,撒克逊人获得了胜利。”作为回报,沃蒂根允许盟军定居。如同十分憎恶他们的吉尔达斯所言,新来的人“将自己可怕的魔爪伸到东部,表面上是为我们而战,实际上是在攻击我们”。
撒克逊人与盎格鲁人都曾在肯特的芳草茵茵的土地上定居,但他们在那里并不安分。他们野心勃勃,妄图进一步扩充领土。几个月内,一批批的撒克逊人和盎格鲁人[连同盎格鲁人的盟友朱特人(Jutes),他们就居住在盎格鲁人的土地以北的日德兰半岛上]接连搭乘维京长船抵达不列颠东南海岸。“船上载满了携带武器的战士,”不列颠史学家蒙茅斯的杰弗里写道,“他们个个身材魁梧。”沃蒂根这样做,消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却导致南部被入侵。
在撒克逊两兄弟亨吉斯特(Hengest)和霍萨(Horsa)的率领下,朱特人攻占了南部沿海的土地。撒克逊人从深入内陆的肯特,迁至伦底纽姆的南部与西南部,而盎格鲁人则入侵泰晤士河流经的东南沿海地带。战争导致的衰败笼罩着这座岛。吉尔达斯哀叹道:“所有的主要城镇都被攻占,广场中央,高墙和房屋的基石从高耸的底座上掉落下来,与神圣的祭坛和尸块一同(仿佛)被血液凝固而成的紫色沉淀所覆盖,它们看起来好似在某种常见的葡萄酒榨汁机中混合了一般。除了一座座房屋的废墟以及飞禽走兽的肚子,这里没有所谓的下葬。”
不列颠部落与沃蒂根结成联盟,用了6年的时间抵抗强大的入侵者,结局却是徒劳。入侵者十分凶残,看起来势不可当。数个世纪之后,修士内尼厄斯(Nennius)在编写《布立吞人史》(History of the Britons)时,将沃蒂根击败侵略者的原因归结为巫术的作用。他坚持认为,沃蒂根无法建成抵御侵略者的堡垒,直到宫里的巫师告诉他,他需要找到一个一出生就没有父亲的孩子,将其杀死,然后将鲜血洒到房基上。
这种德鲁伊教的仪式表明,不列颠人走投无路,被迫采用极端且古老的方法来保卫自己的国家。但编写基督教历史的修士内尼厄斯补充说,这种献祭其实并未发生。相反,这个孩子刚被找到时就向沃蒂根展示了巫师提到的房基下的水池,水池里面睡着两条蛇:一条白蛇,一条红蛇。“红蛇是你的龙,”孩子告诉沃蒂根,“而白蛇是穿过水域攻占不列颠的人的龙。但我们的人民终将起身,将撒克逊族驱逐到海那边。”
这种马后炮式的预言并未完全灵验。455年,沃蒂根终于在肯特梅德韦河(Medway)渡口的激战中,成功打败了侵略者。
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Anglo-Saxon Chronicle)记载,霍萨在战斗中身亡。失去了一位首领后,侵略者不得不重整旗鼓。在此期间,沃蒂根一定有过几次短暂地燃起了大获全胜的希望。但霍萨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打破了这种希望。此后的15年间,战争仍在继续。沃蒂根及其子民与新的入侵者之间,每年都会产生新的暴力冲突,虽然双方都不占优势,但没有任何一方愿意妥协让步。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