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47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47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

  1223年至1229年,腓特烈二世和平夺回耶路撒冷,有人向他投掷猪肠以示“感谢”。

  1221年,十字军在杜姆亚特投降时,匈牙利的安德烈二世与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都不在场;安德烈提前退场,腓特烈则根本没有出席。

  虽然一再承诺要光荣地加入十字军,最后德意志军队也确实前来支援,但腓特烈二世总能找到自己无法离开德意志的理由。第五次十字军东征已经结束,可腓特烈曾保证他会参加十字军,这神圣的承诺必须兑现。1223年,他向洪诺留三世保证,他将在1225年实现诺言。到了1225年,东征的计划又被他推迟了两年。

  腓特烈刚与第二任妻子耶路撒冷的约兰德完婚,但计划推迟不是因为他们喜结良缘。当时他31岁,约兰德13岁,婚礼已委托给代理人。她是耶路撒冷国王约翰的女儿(约翰的王国版图以阿卡为首都,实际上并不包括耶路撒冷城),同时也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约翰虽然有王的名号但只是摄政王。在过去的两年里,约翰甚至都没在阿卡待过。他曾走遍法国、英格兰、西班牙与德意志,试图掀起东征的热潮,帮助他夺回耶路撒冷。

  约翰答应这门婚事是希望女婿能为他提供一支军队。没承想,腓特烈二世却把“耶路撒冷国王”的王冠戴在了自己头上。他争辩说约兰德的丈夫比她父亲更有权担任摄政王。

  约翰大发雷霆却又无能为力,他在意大利,手无寸铁,而腓特烈却有洪诺留三世的支持,教皇十分希望这顶王冠最终能让腓特烈跨过地中海。但腓特烈让他失望了。洪诺留于1227年3月去世;腓特烈在那年8月才首次参加东征。“他去了地中海,”文多弗的罗杰说,“同一小队随从上了船假装前往圣地;3天后,他说自己突患疾病……于是改变航线,3天后又回到了登船的港口。”

  当时很多人不相信腓特烈二世真的得病。洪诺留的继任者,被选为教皇格列高利九世(Gregory IX)的意大利枢机主教随即将腓特烈逐出教会,原因是他未能遵守誓言。新任教皇格列高利九世担心自己“看起来像只不敢叫的狗”。他要全世界都知道自己不是纸老虎,他向欧洲所有统治者公布了将腓特烈逐出教会的消息。

  由此,教皇与皇帝间长达20年的角力开始了。敌对的火药味十足,冲突一触即发,仿佛回到了腓特烈二世伟大的前辈亨利五世(Henry V)的时代。腓特烈要攥住所有能攥住的皇帝特权。他明目张胆地表达对教皇的蔑视,程度之重让人们以为他是反基督者。13世纪的方济各会神父萨林贝内(Salimbene)讲述了一则故事:菲奥雷(Fiore)修道院院长是一位年长且虔诚的人,他曾把书都藏了起来,因为担心腓特烈一怒之下将整个乡村夷为平地:“他认为所有罪恶都已灌注于皇帝腓特烈体内,腓特烈与教会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腓特烈二世紧紧攥住皇帝在过去这几个世纪的谈判中保留下的所有权利。他“任命主教、大主教以及其他高级教士”,意大利编年史家乔瓦尼·维拉尼(Giovanni Villani)解释道,“驱逐教皇派来的人,提高关税与神职人员交纳的税额”。他宣称自己有权直接统治意大利。他没有与格列高利九世谈判,而是给欧洲所有基督教国王与贵族写信,指责罗马教会的贪婪。文多弗的罗杰说,那些信警告大家,教皇为了以儆效尤,下一步将继续剥夺“皇帝、国王和贵族的”继承权。“在信的最后,他用‘唇亡齿寒’一词警告各国贵族,提议他们联合起来抵制教皇的邪恶与贪婪。”

  此时,约兰德尽了妻子的职责。1226年,刚满14岁的她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这是个女孩,她在9个月大时夭折。约兰德之后再次怀孕。她的儿子出生于1228年4月末,但是她死于难产。那是在她16岁生日后没多久,她被安葬在意大利南部的安德里亚大教堂。

  她的死让人们对腓特烈的耶路撒冷国王地位产生了质疑。他是继承人的鳏夫,无法再代替继承人的父亲占据王位。但刚出生的儿子康拉德(Conrad)显然是王位继承人,他的监护人是腓特烈而不是约翰。

  现在,腓特烈二世终于能光明正大地去耶路撒冷了。

  1228年9月初,皇帝只带了600名骑士来到阿卡。这是第六次十字军东征的开端。不幸的是,由于曾将腓特烈二世逐出教会,教会很难在此事上邀功,这让格列高利九世十分恼火,于是再次将腓特烈二世逐出教会。他厉声指责道,腓特烈的那小股军队看上去更像一群海盗而不是一支国王的军队。

  腓特烈对此充耳不闻。他已全盘计划好了出奇制胜的计谋,不需要庞大的军队就能实现目标。

  南边,埃及的卡米勒与兄弟——叙利亚总督穆阿扎姆起了冲突,叙利亚宣布起义。腓特烈二世已经与卡米勒商量好了计划。以耶路撒冷为交换条件,他承诺调用德意志与意大利军队帮助卡米勒夺回叙利亚。但当他抵达时,局势却变了。曾效忠于卡米勒的阿拉伯外交官、历史学家伊本·瓦绥勒(Ibn Wasil)记录了当时的两难境地:

  皇帝抵达阿卡时,卡米勒便有些尴尬,他请腓特烈来是想让他帮忙对付马利克·穆阿扎姆,但现在穆阿扎姆已经死了,卡米勒不需要腓特烈帮他了。但他又不能把腓特烈赶回去,因为他们事先有协议,这与他当时的既定目标不符。于是,他与腓特烈又达成了一项协议,给了他极大的好处。接下来的事稍后告知,如果情况允许的话……皇帝驻军阿卡,使者在他与卡米勒之间来来往往直到年底。 注释标题 Gabrieli, pp. 268–269.

  腓特烈二世不肯离开,卡米勒又不想打仗。最后,两人在耶路撒冷投降问题上达成妥协。这座城市荒凉破败,叙利亚起义时城墙被穆阿扎姆夷为平地,多数居民都已逃离此地。城里没有驻军,只有零零散散的士兵,还有些一心想调岗的官员以及少数顽固的家庭。卡米勒把城市交给腓特烈,同时开出了几个条件:他不能重建城墙,附近的村庄还要保留穆斯林信仰,圣殿山(包括圆顶清真寺)依旧属于穆斯林,基督徒只能参观,穆斯林的礼拜也不能中断。

  兵不血刃,腓特烈二世完成了十字军从1100年就想完成的目标,而且还是以一个死不悔改、被逐出教会之人的身份完成的。对此,罗马教廷可是高兴不起来。其实,这份协议谁都不满意。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艾西尔悲叹道:“今年,法兰克人(真主诅咒他们)有条件地接管了耶路撒冷。愿真主赶紧让它回到伊斯兰的怀抱!”“消息在整个穆斯林世界迅速传开,”伊本·瓦绥勒写道,“众人对失去耶路撒冷感到无比悲痛,并强烈反对卡米勒这种可耻的行为。”基督徒的反应也几乎同样强烈:腓特烈二世与异教徒达成了神圣的协议,这绝不是基督教皇帝应该做的事。(格列高利九世很会说简短的俏皮话,他严厉地说“基督与恶魔做了笔交易”。)

  无视公众的哗然,腓特烈二世南下接收战利品,并于1229年3月18日进入耶路撒冷。由于他还身处教会之外,耶路撒冷的主教试图阻止他进入圣墓教堂;但腓特烈完全不理会他。“我们虔诚地拜谒了永生神的墓,就像公教的皇帝那样,”他记录道,“第二天,周日,我们带着皇冠到那儿向上帝致敬。”他想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身份进入教堂,但愤怒的主教指责他盗用襁褓中儿子的名号,还用邪恶的双手将自己加冕为耶路撒冷国王,谣言四散传播。

  腓特烈二世从没打算永远留在耶路撒冷,他任命了两名有法兰克血统的叙利亚人,西顿的贝利安(Balian of Sidon)与加尼耶·阿莱曼(Garnier l’Aleman)为耶路撒冷的摄政,之后便回到了阿卡。5月1日,他前往港口,准备登船回家。他为基督教世界收复了圣城,却没有得到英雄般的欢送。谣言已传到阿卡,人民对他自己加冕为王愤怒至极,在他出城时民众向他投掷猪下水泄愤。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