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西拿基立第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8 西拿基立第二
786年至814年,阿拔斯商人遍布西方,查理曼成为耶路撒冷宗教信仰的保护者,保加利亚的克鲁姆汗则几乎推翻了君士坦丁堡的统治。
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哈伦·拉希德(Harun al-Rashid)比尼基弗鲁斯一世更乐于向查理曼献殷勤以博取其欢心。作为阿拔斯王朝的盟友,查理曼不仅可以阻止拜占庭向西扩张,而且也可以维护阿拔斯王朝的利益,打击安达卢斯的倭马亚领地——科尔多瓦的埃米尔国。
这些利益更多是与贸易路线有关,与征服关系不大。786年,哈伦·拉希德在父亲马赫迪死后继任哈里发,并很快为自己赢得了“正义者”的称号。他当上哈里发后最先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亲自领导一年一度的麦加朝圣之旅,他一到阿拉伯半岛,就给了麦加和麦地那的长官数额巨大的礼金。“通过哈伦之手,光明照进每个地方,”他的一名宫廷诗人这样写道,“由于他的行为公平公正,康庄大道已经铺就。作为领袖,他最关心的是搜捕异教徒,还有就是朝圣之旅。”
实际上,拉希德对贸易活动比对搜捕异教徒更感兴趣。他并没有完全忽视与拜占庭之间正在进行的战争,但在他担任哈里发的前15年里,他更关心的是安全与繁荣,而不是征服;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建立和守护贸易路线上了。就任10年之后,他将都城由巴格达迁到了拉卡(Ar Raqqah),因为这里更接近北方通向可萨人领土的贸易路线。由于他们与可萨可汗之间保持半和平状态,所以阿拉伯商人现在可以向北行进,穿过里海隘口(穿越里海以西群山的路径),到达伏尔加河,在那里他们不仅可以与可萨人,也可以与斯堪的纳维亚商人进行交易。到了8世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北方王国的冒险者已越过波罗的海,沿着河流深入欧洲内陆,建立了一些小商栈。他们向阿拉伯买主提供充满异域情调和奢侈气息的皮草,而他们自己则希望得到本国所缺乏的金币和银币。
拉希德对贸易路线的关注,意味着阿拉伯人已将手伸到武力征服所不曾触及的遥远土地。在查理曼的宫廷和拉希德位于拉卡的宫廷之间,使节们来回穿梭。阿拉伯使节走的是从地中海沿岸出发的海上航线,他们向南绕过意大利,来到港口城市热那亚,然后向北走陆路到达查理曼位于亚琛(Aachen,他新选的都城)的宫廷。拉希德派这些使节送出礼物:水力驱动的时钟、国际象棋、香料,还有一头名为阿布尔·阿巴斯(Abu'l-Abbas)的白象,是从一位印度国王那里获得的。查理曼喜欢在战争中使用战象这个主意。他带着这头大象参加了与北方入侵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之间的战斗,吓了他们一大跳。
拉希德的钱币所到的地方,甚至比他的大象更远。在8世纪和9世纪之交的某个时候,阿拔斯的一个商人将一枚第纳尔金币付给一个斯堪的纳维亚商人,后者把这枚金币带回北方,用它从一个盎格鲁——撒克逊商人手中购买货物,这个盎格鲁——撒克逊商人又带着这枚金币乘船回家,在英格兰麦西亚王国(Kingdom of Mercia)的一个港口登岸。此时,麦西亚已扩张至覆盖英格兰东南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其统治者是国王奥法(Offa),一位基督教君主,他认为自己差不多像查理曼一样尊贵。奥法甚至发出外交信函,建议让他的儿子兼继承人与查理曼的女儿结亲——查理曼认为他太放肆了,下令法兰克港口暂时向麦西亚船只关闭。
这个商人一到麦西亚,就把这枚金币付给旅店老板,在那里住了一个晚上,旅店老板则于当年晚些时候将金币付给了国王的税收人员。就这样,这枚金币落入了奥法的金匠之手,他当时正在考虑来年英格兰的钱币应该如何设计。他很喜欢拉希德的黄金第纳尔上面漂亮的图案,于是决定照搬这些图案。次年,英格兰君主铸造出来的货币一面刻着“奥法国王”,另一面上则用阿拉伯文刻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当然,金匠并不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奥法国王”是正着写的,而那些阿拉伯字母却都写颠倒了。
而在拉卡,通过与如此遥远的土地进行贸易(也通过实行在富有臣民死后没收其财产的政策),拉希德变得越来越富有。他的声名如此显赫,在他死后不足两代人的时间里,围绕着他已经产生了许多传说。一个世纪之内,这些故事初步定型,成为著名的《天方夜谭》(Arabian Nights):这是一千零一夜中所讲述的故事,故事里有盗贼和英雄、妓女和王后,哈伦·拉希德和他的小丑都是里面的重要角色。
地图18-1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扩张
图18-1 麦西亚的奥法所铸钱币
钱币上面刻有从阿拔斯第纳尔上复制过来的颠倒的阿拉伯文字。图片来源:©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 Art Resource, NY
拉希德对于帝国的防御也十分小心。他加强了东部边界的防御,目的是遏制扬言要入侵乌浒河附近阿拉伯人土地的吐蕃人。他同意手下对拜占庭的土地进行突袭,从而捍卫了西部边境,最后迫使尼基弗鲁斯一世每年缴纳一笔为数可观的岁贡——30万第纳尔——来维持和平,这每年为哈里发的国库增加约1.3吨黄金的财富。
807年,拉希德再次用行动证明了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在基督教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他颁布法令,保护处于阿拉伯统治之下的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圣地,允许基督教朝圣者不受任何限制地参观圣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据说其所在的各各他(Golgotha)山就是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地方]、十架苦路(Via Dolorosa,意思是“受难之路”,是基督走向死亡的道路),以及他们信仰的基督教的其他标志性建筑。这道法令本来自然应该是要呈送教皇——所有基督徒的精神之父的,但拉希德的承诺却是向查理曼做出的,他还保证要给法兰克朝圣者优待。
与此同时,耶路撒冷主教派了两名教士到亚琛去,向查理曼赠送圣墓教堂的钥匙。尽管教皇已亲自加冕查理曼为基督教信仰的保护者,但这些对利奥三世来说肯定也是杯难咽的苦酒。
而在君士坦丁堡,皇帝尼基弗鲁斯一世也无暇抱怨查理曼篡夺了自己作为罗马人的皇帝的角色,因为他整天都在担心保加利亚汗王。保加利亚汗王突然崛起,已成为西方伟大的统治者之一(虽然当时的历史学家们并不怎么注意他)。
保加利亚汗王名叫克鲁姆(Krum),大约在796年至803年之间的某个时候登上汗位,在他的统治之下,保加利亚力量壮大,变成一个大国。克鲁姆统治的南部疆域直接与拜占庭边境接壤,君士坦丁六世曾企图挑战克鲁姆的前任保加利亚汗王卡尔达姆(也可能是他的叔叔),结果却是灾难性的,这清楚地表明了拜占庭的领土现在是多么的脆弱。
尼基弗鲁斯深谙这一点。805年前后,克鲁姆入侵曾经辉煌的阿瓦尔人的领土,将其吞并之后,保加利亚的领土直接与查理曼领土的东部边界相接。尼基弗鲁斯决定向保加利亚进攻,他认为不能等着克鲁姆变得更加强大,于是开始让军队备战。
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让部队上路,部分原因是在他做准备的时候发生了宫廷叛乱,他必须先将其镇压下去。但到了808年,他已将部队开进斯特里蒙河(Strymon)河谷,就在保加利亚的南部边境上。但他们还没准备好,克鲁姆的人马就突然现身,杀死了许多拜占庭士兵和军官,将他们赶了回去,甚至更糟糕的是,还缴获了他们所有的钱,这些钱都是尼基弗鲁斯让将军们带来发军饷用的——据狄奥法内斯说,一共有半吨黄金。
现在,敌对状态开始变得严峻起来。809年,克鲁姆率领军队攻克了拜占庭的一座边境城市塞尔迪卡(Serdica),屠杀了6000名拜占庭士兵和数百名平民。尼基弗鲁斯不能接受这次失败。那些从屠杀中幸免的军官害怕自己会受到审判,丢掉性命,就给他去信请求豁免,但遭到了他的拒绝,于是他们都逃跑了,并且纷纷加入保加利亚军队。
尼基弗鲁斯一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让军队做好准备进行反击,因为这段时间他又被国内的另一次叛乱分了心,这次叛乱是他决定提高所有人的税额导致的。他认为,只有将克鲁姆一举消灭才是恰当的回击,为此他从色雷斯和小亚细亚引入兵力以补充君士坦丁堡的损耗。811年,拜占庭军队向克鲁姆位于黑海西侧普利斯卡(Pliska)的大本营前进。
起初,拜占庭军队不断向前推进,克鲁姆的守军节节败退。看到对方部队如此勇猛,克鲁姆决定放弃普利斯卡。尼基弗鲁斯于7月20日抵达保加利亚首都,他站在大部队的最前面,命令手下对该城进行烧杀抢掠:“他下令把那些愚蠢无知的动物、婴儿、所有的人,无论老少,全部屠杀殆尽,毫不留情。”狄奥法内斯这样写道。他终于占了上风,而且拒不接受克鲁姆提出的和谈建议。
但克鲁姆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带着所有能召集起来的人撤到一处山区,这里是拜占庭军队回家的必经之路,他们在山口处修建了一道木墙。7月25日,在向君士坦丁堡凯旋的路上,尼基弗鲁斯和他的手下一头撞上了这道木墙。在障碍面前,人群拥堵,部队被困,保加尔人趁势发动了袭击。尼基弗鲁斯在前线战斗,很快就战死了。保加尔人还在木墙的另一边挖了一个大坑,里面装满了点燃的木头,试图爬墙逃生的拜占庭士兵纷纷掉进火坑里。
拜占庭军队遭到屠戮。克鲁姆获胜之后,一点也不比对手仁慈。他将皇帝的尸体斩首,把他的首级插在棍子上,待皮肉腐烂殆尽之后,将骷髅头以银镶嵌,当成酒杯使用。
与此同时,尼基弗鲁斯的儿子兼副将斯陶拉基奥斯(Staurakios)逃了出来,但他的脊椎遭到重击,受了重伤。同伴把他拖回君士坦丁堡,他躺在担架上继承父亲的位置,被加冕为皇帝。不过,后来证明斯陶拉基奥斯所受的伤是无法治愈的。他瘫痪了,并于10月被迫让位给妹夫米海尔·朗加比(Michael Rangabe)。第二年年初,斯陶拉基奥斯过世。几个月来,他的背上生了褥疮,伤口感染了坏疽:“他散发着恶臭,没人能够忍受,都不愿意靠近他。”狄奥法内斯写道。
克鲁姆向米海尔·朗加比建议休战,但即使是这位保加利亚汗王已开始接近君士坦丁堡(812年初,保加尔人已掌控了色雷斯的大部分地区),新任皇帝仍拒绝妥协。克鲁姆一度在整个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中排名第二(或者第三),但他的骷髅头酒杯所代表的是一个野蛮残暴的世界。在米海尔·朗加比的眼中,克鲁姆是个汗王,而不是国王;是个野蛮人,是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是蛮族的首领,而不是一个西方王国的统治者。因为抱有这样的想法,所以米海尔·朗加比认为最好能与查理曼缔约。查理曼这个法兰克国王可能有些狂妄,但他毕竟是基督徒,而且法兰克人至少有两个世纪没有过将敌人肢解之后,再拿他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当餐具的行为了。
眼看克鲁姆就要兵临城下了,米海尔·朗加比急忙同意承认查理曼是皇帝。但协议的用语极其勉强。米海尔·朗加比称颂查理曼为法兰克人的皇帝,赞美他建立了罗马帝国;但他自始至终都不曾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他不太情愿地承认了查理曼的帝位,作为交换,查理曼答应不再与拜占庭争夺对意大利城市威尼斯及其港口的控制权。
确保会让克鲁姆腹背受敌之后,米海尔·朗加比又重新开始对保加尔人作战。到813年,他已经收复了色雷斯的部分领土,并在哈德良堡附近召集军队,准备发动一场大决战。
两军于6月22日相遇。狄奥法内斯写道:“基督徒在战斗中惨败,敌人获胜,大多数基督徒甚至都没等到开始交锋,就仓皇逃跑了。”显然,米海尔的军队对这次袭击是否明智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米海尔·朗加比被迫逃回君士坦丁堡,克鲁姆一直追到城下,然后开始围攻这座城市。一回到城墙里边,米海尔·朗加比就提出退位,因为如果他还留在宝座上,几乎肯定会被暗杀。军队和军官们都“对于被他继续统治下去感到绝望”,他们认为亚美尼亚的利奥,即拜占庭在小亚细亚地区的军政长官,应被立为新的皇帝。
在象征性的拒绝之后,亚美尼亚的利奥表示接受,他从小亚细亚出发,前往君士坦丁堡。他一路打进城去,于7月12日由牧首加冕为皇帝利奥五世(Leo V),而米海尔和他的儿子们则在一座教堂里避难,他们穿上教士的服装,表明自己愿意放弃权力。这保住了他们的性命,但没保住他们的“命根”。利奥五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阉割了米海尔的儿子们,然后将他们放逐到修道院里,使他们没有任何机会再回来争夺皇位。
在此期间,克鲁姆让整个城市恐惧不已,尤其是他在金门前面举行了一次召唤魔鬼的献祭仪式。用狄奥法内斯的话来说,他是“西拿基立第二”(new Sennacherib):古代的亚述王西拿基立在攻击耶路撒冷时曾试图灭绝上帝的子民,克鲁姆正在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情。
利奥五世以休战为名提出与克鲁姆会晤。但他不打算遵循此类会晤的惯例。在基督教君主之间当然需要遵循惯例,但惯例不能约束皇帝对待野蛮人的方式。于是,当克鲁姆走近会面地点时,就在城墙外,利奥的手下试图暗杀他。“但他们十分无能,”狄奥法内斯写道,“他受的伤并不足以致命。”
克鲁姆逃过一劫,但他也受伤病所累,无法继续攻城。盛怒之下,他在被迫撤退回国养伤之前,命令军队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周围的土地。一路上,他放火烧掉了色雷斯的大片农田和村庄,还俘获了大量俘虏,他将这些俘虏安置在保加利亚,让他们离乡背井,始终提醒着人们拜占庭的背叛。
克鲁姆伤愈之后,就开始计划对君士坦丁堡发动最后一击。但在814年,他还没准备好就死了。没有了克鲁姆的愤怒驱使,保加利亚战车势头大减。利奥五世派兵与保加尔人对战,试图将其从色雷斯赶走,他取得了一些胜利。没过多久,克鲁姆的继任者、他的儿子奥穆尔塔格(Omurtag)同意与拜占庭签订30年的和平协定。
这场危机结束了,但蛮族几乎打垮了希腊人的帝国。更重要的是,克鲁姆的统治揭开了保加利亚持续百年强盛的序幕。源自拜占庭俘虏那里的基督教已经在保加尔人之间传播开来,在基督教的帮助下,克鲁姆的后代开始将保加尔的游牧部落重新塑造成一个足以在西方世界占据一席之地的王国。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